全康办是什么原因(全康是什么意思)全康办是什么原因(全康是什么意思)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全康办是什么原因(全康是什么意思)

全康办是什么原因(全康是什么意思)

作者:诊锁界

本文来源:诊锁界

口述:吴汉骥

整理:天玑

我希望中国居民能够有机会享受到”针对个人医护服务需求”、“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的全科医护服务,这将成为国家在2020年进入“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建立一个有能力获得病人信心的全科医护专业,让下一辈的医生与护士有机会实现和享受当初从业的“利人”初心,如此社会办医才会有真正的信念和力量。

我们正努力适应内地历史环境形成的市场现实。只要符合人性的需求,世界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团队愿意先行,付出对社会、国家有利的努力。

——吴汉骥

大力鼓励社会办医,通过市场力量强化基层医疗,是国家对医疗服务体系完善的一大重要举措。在此过程中,全科诊所一度成为社会资本的追逐热点,随着“流量入口价值”、“连锁化经营”、“政府采购服务”等一系列标签走进公众视野。

在中国内地,我们普遍认为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全科专业和诊所。中国式的分科与国际全科、专科有何区别?什么又是国际意义上的全科专业?全科诊所在中国的经营中遇到哪些阻力?对此,我们对深圳全康科兴门诊部吴汉骥医生,一位在澳大利亚和香港有多过40年家庭医生执业经验、并致力于推广全科医学继续教育、教学与培训的归国老教授进行采访。

吴汉骥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内外科医学学士、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公共健康硕士及儿科文凭、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皇家妇产科医学院文凭。

现任深圳全康科兴门诊部医务总监,在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有近40年家庭医生执业记录与经验,曾任香港大学中文大学全科医学助理教授(80年代)、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家庭医学全科顾问医生、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家庭医学及基层医疗学系荣誉副教授、深圳市医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教授,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学院董事与院士考官、香港全科医学院董事。

我在澳大利亚和香港做了近40年的全科医生,到2009年退休。孩子们都大了,妻子也每天开心地帮助4个儿女、照顾6个可爱的孙儿孙女,忙不过来。我有了自己的时间,回到中国回忆童年的生活,感受父母辈为生计生存、子女前途的挣扎。有机会注意到国家宣布医改、决定要建立一个全科医师制度。我回顾过去40多年在全科医学专业各方面的经验,觉得可能对内地全科的发展具有可分享的地方。于是我回到内地,观察、学习全科医学在不同环境与背景的发展和运作。

来到内地后,我在上海观察了3年,看到也慢慢理解到在历史、文化和其他“国情”影响下发展的全科医学。后来有机会受聘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家庭医学部,参与筹建医院的全科医学部及内地全科医生的进修,同时也有机会了解到深圳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运作,得到很多宝贵的观察和经验。慢慢的,我也了解到内地医疗正在高速发展中,需要有高度效应、不同角度的全面尝试。

国家2009年印发的《医药体制改革意见》已经提出“社会办医”的指导。目前、公立办医主要由大医院、大机构主导。社会办医则主要由大资本尝试,主打分科、专科路径,对“全科诊疗”的认识、服务、操作、背景、能力较为薄弱,且很难发生突破。同时,由“全科专业”主导的办医,在没有明显条件下,愿意“下岗”的医护人员少之又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和经验,居民对“全科”(赤脚医生)和“诊所”(卫生站)的印象在短时间内无法迅速改变,造成全科医疗服务的经营难上加难。

2020年,我们国家经济水平已接近“小康社会”发达国家水平。但我们看到,经过近十年的“医改”,由大医院、大机构主导的全科诊疗,并未明显地将我们的“全科诊疗”水平提高到发达国家的服务标准。我想,我们应该扩大对不同角度的医疗服务的尝试与支持。

全世界公认,全科医学是一门最能满足居民需要的诊疗服务,也是一门最经济高效的诊疗服务。我们不能放弃寻找任何一条能够令全科诊疗成功的途径。在这“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形下,内地在“全科诊疗”方面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好的全科医生一定可以从病人身上实现价值。

吴汉骥与深圳全康科兴门诊部团队合照

我很荣幸找到了几位理念相同的医生,合办了一家全科门诊。我的目标是,在内地打造一家发达国家水平的全科诊所,用事实来证明全科医生的价值、证明好的医生能够凭自己的本事过上好的生活,从而传播全科医学理念、让社会办医有真正的信念和力量。目前我们诊所已经开业9个月,逐渐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1 全科医生 & 专科医生

我们从“医学”这个概念说起!原始社会中是没有医生的,但人类一定会有生老病死,大家只能在遇到困难时相互帮忙。随着文明的一路发展,人类走过了游牧社会、农业社会,逐渐安定下来、有了文化意识,“生老病死时如何应对”做为经验被记载、传承下来,并不断沉淀。由“巫师”演化到“药师”、“郎中”,并逐渐形成“医师”,其重点都是满足人类对健康服务的需要。

在科学医学发展前后,传统民族医学主要是经验医学,通过观察而来,也能够高度地服务人群。18世纪,科学在欧洲兴起,医学开始走向科学化。随着医学知识越来越充分、体系越来越庞大,形成个别医生不能够精通所有的医学知识,于是部分医生开始专注在某些细分领域的深入研究,慢慢的产生了专科医生。在专注某领域医学的情形下,他们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日常诊疗逐渐淡化。

没有“专科化”的医生开始有机会维持和发展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知识、技术能力;同时也有机会维持对病人背景的高度认识及良好的个人关系;在关注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危急和严重疾病、未分化症状之余,这些没有“专科化”的医生也有机会注意到个人“健康”方面的预防和维护。在这三方面的发展升级下,新一代的全科医生慢慢成型。形成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病人与全科医生保持长期密切的联系,亲近的邻里关系的就医模式。全科医生在知识技能上抓广度,而专科医生则钻深度,彼此是相辅相成、互帮互助的关系。

2 发达国家水平的全科医学

那么在发达国家的全科医学实践中,全科医生主要做什么工作呢?

首先是临床医学,主要包括:常见病、多发病,危急疾病,严重疾病 和未分化的病状。

一个家庭里,不管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是宝宝来到我里,85%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得到很好的处理,我们处理不了的问题也能够指导病人进行很好的转诊。

不论什么样的疾病,全科医生都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虽然不能保证每个都治好,但我们对病人的过去病史非常清楚,能够迅速判断急症、重症是否需要转诊到专科医生处。

病人很多时候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有什么病,应该去哪个科室。但我们知道,我们是综合型医生,可以给病人分析,究竟是哪个器官出现问题,对疾病进行分发。

其次是预防医学,全科医学的预防医学包括个人预防、人群预防。

全科不仅是病人生病了能治疗,很多疾病的发生是在细胞的层次,在开始的时候不仅没有明显症状,且不一定能够检测得到,因此没生病时也应预防疾病的发生。全科医生不仅管理疾病,也管理健康。在没有全科医生的情况下,个人预防最常见的办法就是体检,但定期的体检不是一种最有效的“治未病”策略,也是一种非常浪费资源的操作。

再者,全科医学主张的是全程全人。我们全科医生看病不单只是看器官、看病种,而是看整个人,以人为中心。我们如果保证一个人的心脏好、大脑好、四肢好,但其它任何器官不好,还是不能保证他的健康,因此将病人做为一个整体才有比较好的效果。我们对病人的病情病史、生活环境也非常清楚,全程管理他的疾病与健康。

3 内地的“分科与专科”操作

专科不等于分科。受早期计划经济影响,我们国家在历史的近期,医生没有自由执业的传统。大学毕业的医生,都在医院机构的不同“科室”工作。“科室”主要是由政府机构按照发病人群、发病部位进行分科,各科室医生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诊治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这与发达国家的“专科医生”绝大部分时间放在细分领域下,专注研究高尖诊疗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不参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具有明显区别。

内地的“全科医生”更多是指政府基层医疗机构的基层医生,如社康中心、卫生站等,主要满足政府的公共卫生需求,承担高危人群的疾病预防工作。不论是执业门槛、诊疗技能,都与发达国家水平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存在差距。

严格来说,目前很多(不是全部)各种各类的“分科”医生既不是拥有高度能力,能诊疗内、外、妇/产、儿、精神/心,、五官等各类疾病的“全科医生”,也不是集中精力在高尖知识、技术和能力的“专科医生”。同时我们科室与科室之间、医院与医院之间、医生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没有很顺畅的沟通渠道及互助互补、直接合作的习惯。

在医改的大环境下,国家推行分级诊疗,初衷和目标都与全科医学不谋而合;同时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一路提高,“全科医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一帮有能力的全科医生,可以给病人信心,让病人信任基层医疗、帮助一系列政策更好落实。

4 困难常在,探索继续

诊所经营的过程中,当然不是一帆风顺,我们也遇到各种难题。比如投资不好拿,当然投资人可以很爽快地投我们,但同时会要求短期之内收回本金+利息,且之后的盈利投资人要抽走大部分,最后诊所还归属投资人所有,这于我们来说非常苛刻,所以我们目前是尽量自筹资金。

居民的看病习惯也不同。内地居民普遍对诊所医生没有信心。我把自己的名片给他们,上面印有我的全科、妇产科、儿科文凭,在国外这代表执业资质,是含金量很高的一张卡片,但内地居民看不明白,他们更多地是认医院、认职称 。

/ 工作中的吴汉骥

诊所执照的办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就拿执业资格来说,我在澳大利亚皇家医学院的文凭,并不被承认是大学文凭,为此我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去对文凭进行公证,深圳-香港往返跑了12次。你会发现一个有能力的医生回到内地,遇到的阻力非常多,如果不是有很坚定的抱负,那么真的很容易被动摇。

医生的培养更是难题。我们内地的年轻医生并没有很强的早期牺牲、后期收获的学习精神和认识。在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之下,却要求很高的薪资;对全科医生本分的认识不够,认为这类病人能看,那类病人看不了;主人翁意识很弱,诊所要将病人准备好,放到他的面前……

在香港,刚毕业的医生在医院积累几年经验后,自己出来开诊所。通常第一年亏本、第二年有饭吃、第三年开始盈利、第五年走上好生活。但我们的医生没有这样的观念,他们呆在大医院里,或者一出来就要赚钱。几乎没有医生愿意培养自己,觉得都是应该政府、机构来培养自己。

部分有观念的医生,也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曾经面试过一个在三甲医院工作、对全科医学有兴趣的住院医生,彼此感觉都很好,准备录用。但他回到家以后,妻子听到这个消息就大哭、岳父也大骂他一顿,认为他丢掉铁饭碗、自毁前途,一个星期后他就打来电话,说不能转岗啦。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即使政策放开了,政府鼓励社会办医,但大部分医生不相信自己从大医院出来后会有好的出路,而大部分病人也不信任医院之外工作的医生,医生一旦脱离医院就是无名氏。病人不论身体发生任何不适,他们都要去大医院。这时候,我们需要有一个典范案例,告诉病人我们的全科医生值得信赖,告诉医生我们可以凭自己的本事吃饭。

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医生和医学存在的基础,是满足居民对健康各方面的需求。只要努力打造我们个人和诊所在这方面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同时提升我们适应环境的执行方法,相信我们见到阳光的时间不会太久。

5 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做一名真正的全科医生也并不容易,我们提升医术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很多的素养。

我们需要终生学习。全人全程全生命周期,全科医生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同时世界发展的很快、医疗技术不断进步,这要求我们要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并且贯彻终生。比如我常年订阅了世界医学杂志,那么全世界最先进的医疗资讯、技术,我都要第一时间去了解、实践。

不仅是杂志,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去了解医学的最新动态,保持知识的更新。这又要求我们要积极地学习英文,因为目前大多数世界级的医学发现还是以英文为第一语言刊发,学习英文能够让我们更快、更顺畅地吸收知识。

我们需要专业精神。专业精神不是指缺乏专业技术、能力,更多的是指医生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能有效运用这些能力,为病人最优、最快、最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把这种专业精神称为利人主义。

医生收取诊金,然后实实在在地为病人提供有道德的、有能力的、有技术的医疗服务。病人能够觉得物有所值,这就是专业精神。没有专业精神的医生、诊所,病人迟早会失望、会离开。

我们还需要沟通技巧。我们不仅要有医术,同时也要有沟通技巧,给予病人关心、缓解他们的焦虑。我们应该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我们的病人,让他们感受到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是将他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都需要沟通技巧。

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医疗服务也应该达到一个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希望我们的团队能在中国内地,打造一个“发达国家水平”的全科诊所,给病人以信心,给下一辈的医生以希望,这样社会办医才有自己真正的信念和力量。

我们正在尝试,总之世界一切皆有可能的。而我们团队,为了内地居民应得的权利、为了国家总体的长期利益,我们愿意尽大可能贡献自己微小的力量、做这个先行的“傻瓜”,向改革开放初期愿意“下岗”的“傻瓜”学习 。

作者结语

在当前社会办医的各类探索中,以吴教授为代表的“专业办医”模式,旨在通过倡导全科医生自主执业,让全科医生拥有自己的诊所和病人,以医生和病人为双重核心,促进诊所的健康发展,从而强化基层医疗,这种模式或许可以给我们社会办医者一些新的启示。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不论国家政策、还是居民意识都对社会办医越来越包容。5月13日,医政医管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见》,诊所准入流程进一步简化、医护人才执业更加自由……一年前吴教授闯过的某些难关或许将不复存在。《意见》之后,随着各地政策的落实,办医环境将更加舒畅,我们相信私立基础医疗也将越走越顺。

走过的路,皆是前路,让我们向先行的“傻瓜”致敬!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全康办是什么原因(全康是什么意思)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