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脸嘴肿了是怎么回事(小孩脸和嘴肿了怎么回事)小孩脸嘴肿了是怎么回事(小孩脸和嘴肿了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小孩脸嘴肿了是怎么回事(小孩脸和嘴肿了怎么回事)

小孩脸嘴肿了是怎么回事(小孩脸和嘴肿了怎么回事)

三孩生育政策来了,“儿童经济”又要起飞了吗?

线下,各商场、游乐场纷纷使出大招揽客,促销活动一个比一个猛;线上,今年京东618数据显示,自5月21日起,儿童相关搜索热度暴涨,近7天的搜索量环比已达7倍之多,其中“服装”“玩具”“礼盒”等搜索量排名靠前。

“儿童经济”全面开花的同时,其安全问题也正成为行业的“必答题”。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12315平台共接到儿童用品投诉举报5.16万件,同比增长152%。

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和市12315平台发现,今年以来,儿童用品安全类投诉举报100余件,其中儿童食品、玩具、童装、眼镜、游乐场等问题突出。

儿童彩妆,隐患重重

【走访】儿童彩妆风靡,质量安全堪忧

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儿童化妆品套盒成为不少女童“钦点”的礼物。

“这已经是第二年给她买彩妆套盒了。”小安妈妈说,从7岁左右开始,小安就迷上了彩妆。零钱几乎都用在了买儿童彩妆上,眼影盘、指甲油,换新很快,价格也低。为安全起见,去年六一儿童节起,她与小安约定:每年给她买一个高档儿童套盒。前提是,小安不能私自购买劣质产品。

套盒里,眼影、口红、腮红、指甲油……美妆产品应有尽有。“儿童彩妆已成为孩子们新的社交方式。”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家长表示。记者走访发现,在株洲学校周围以及玩具批发市场内,儿童彩妆成为女孩玩具的主打产品。

在徐家桥步行街鸿桥商业广场一楼一大型玩具店,玲琅满目的化妆套盒摆满货架。价格在20元到60元不等。记者表示想买档次高一点的产品,店家称:“太贵没人买。”记者发现,这里一款集口红、指甲盖、指甲油、四色眼影、发夹为一体的产品,售价仅9元。产品背面仅简单标注了生产厂家为某玩具厂,并无产品成分表等必需信息。

在产品种类更丰富的南大门市场5楼,几乎每个店铺都有儿童化妆品,店家表示销量不错。记者查看产品说明时,发现这类产品有些由化妆品公司生产,也有些为玩具厂生产。

这些带有“妆”字号生产许可的低价儿童化妆品,安全性到底如何?

“这些主要是‘过家家’用的。”店家的提醒,将风险显露无遗。

前段时间,女童因使用儿童彩妆导致过敏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儿童彩妆隐患,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案例】涂彩妆玩具套盒内口红,8岁女孩唇部肿成“香肠”

今年4月,家住芦淞区庆云街道的8岁女孩小可因涂了彩妆玩具套盒内的口红,唇部红肿成“香肠”。医生表示,这是典型的过敏现象。孩子涂抹抗过敏膏药几天后,症状才得到缓解。

该玩具套盒由其姑姑购买,套盒内配有化妆道具——芭比娃娃。不过,套盒上清楚显示,该产品为无毒产品,小孩可以使用。趁着父母不注意,小可经常在自己脸上试验。过敏事件后,父母没收了彩妆玩具套盒。

记者在线下实体店查阅的十余款儿童彩妆盒成分表中,无一例外出现了滑石粉和云母、着色剂及香精等成分。这些成分是否对人体有害?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化妆品中的云母可能含有重金属,把控不严的话,滑石粉中也可能含有致癌风险高的石棉成分。

为进一步规范儿童化妆品市场,5月1日起将正式施行的《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中特别提出,生产厂家进行儿童化妆品评估时,在危害识别、暴露量计算等方面应结合儿童生理特点,在配方设计、原料使用等方面应对安全性进行评价。

市市场监管局化妆品科多次组织市、区执法人员对徐家桥步行街、南大门、美的城、尚格等儿童化妆品销售密集区开展摸排调研。化妆品科科长江志强说,这些彩妆表面上虽然经过备案,但具体成分如何,只能通过抽检才能确定。正在进行的儿童化妆品专项检查中,就安排了30批次的抽检。江志强说,此次专项将重点抽检儿童彩妆,占整个抽检的三分之二。

儿童食品安全 期待更有针对性的监管

【走访】众多企业入局儿童零食,分食千亿元级蛋糕

婴幼儿食品怎么选?走进母婴店,看到每个品类上十个品牌和细分类别,外包装上二三十种成分列表,估计绝大多数人都很迷茫。

小睿8个月了,临近断奶,在四五个婴幼儿奶粉货架中转了几圈,小睿妈妈也没有想清楚买哪款,干脆打道回府。

宝妈在众多品牌中挑选奶粉 成姣兰/摄

后来咨询专业人士才知道,此前买的试用款奶粉,香兰素和白砂糖等上火元素都位列其中。如何避免买到不适合奶粉,这全靠销售人员的婴幼儿专业知识储备水平和职业操守。

记者走访发现,我市母婴店配方奶以国际国内大牌为主,标识标签齐全。品类繁多的婴幼儿轻营养小食,占据越来越大的货柜空间。与普通零食不一样的是,这些轻营养小食,配方和配料也不断向婴幼儿辅食级标准靠近。益生菌、碳酸钙、牛奶等营养物质成为主要成分。这跟二孩开放以来,母婴市场的持续升温有关。

婴幼儿泡芙等零食99元3样,一盒肉松78元,一直燕麦果泥27元……相较于超市内的普通零食,价格着实不低。

“贵也没办法,小孩要吃,安全是第一位的。”二孩妈妈刘女士坦言,每次到母婴店,零食一买就是一两百元,确实是个负担。

店员介绍,这些零食之所以贵,主要还是因为是专门的儿童零食,比普通零食更加健康。店内商品价格虽然挺高,但销量还不错,一些饼干、海苔,有的家长甚至批量采购。

据华映资本估算,2023年,我国儿童零食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而其未来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3.7%,显著高于休闲零食的7.8%。截至目前,百草味、伊利、好时、三只松鼠蜂拥入局,分食儿童零食这一块大蛋糕。

【案例】进口配方奶未注册,罚款1万元

去年5月14日,醴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中发现,一母婴店待售配方乳粉中,有15罐未标注注册号以及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该局立即开展立案调查,并扣押相关产品。

通过调查,被查产品由当事人从江苏采购,未开具任何进货票据,也未建立销售台账和财务账目。至检查日止,已经卖出9罐。

案发后,当事人立即召回上述食品。执法人员没收了15罐未按规定注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并罚款1万元。

市市场监管局特殊食品科执法人员说,在生产环节,我国有着比国外更为严格的监管体系,在正规店铺购买的正规厂家产品,质量基本无问题。但不少人从代购或非正常渠道购买的无中文标签进口食品,绕开了国家监管,未执行中国食品安全体系,产品正规性和安全性无法保障。

在我国,婴幼儿配方奶属于特殊食品,有着严格的监管。儿童零食依旧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顺应市场监管需求,去年5月,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正式发布国内首份《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这也是我国第一项专门关于“零食”的标准。该标准首次对儿童零食营养健康和安全提出要求,明确儿童零食不得含有反式脂肪酸,少添加糖、盐、油等,并提出儿童零食的食品添加剂指标向婴幼儿辅食标准看齐。拿着放大镜翻看零食配料表的家长们,终于有了依据。

母婴店内儿童零食品种丰富 成姣兰/摄

“娃经济”升温 安全监管不可“降温”

【走访】部分“规定”成摆设

6月6日下午3点,在神农城,一楼五颜六色的海洋球池子里满是大人和小孩,一旁的蹦蹦床上,几个小孩你上我下玩得不亦乐乎,高空走道则吸引着更为勇敢的少年……

儿童游乐业态在各个购物中心的比重正在不断增加,“娃经济”成为各个商场创收、引流的利器。据不完全统计,株洲儿童游乐设施种类有数十种,除了儿童攀爬设备和海洋球外,部分商场还引进亲子、动漫等个性化儿童娱乐项目。

“孩子的主导消费趋势让商场更直观感受到儿童经济的重要性。”一位商场经理直言。

丰富的儿童游乐项目满足了“熊孩子”的娱乐需求,但一些看似安全的游乐设施是否产品合格、卫生达标,让不少家长产生质疑。

儿童游乐设施的卫生问题最直观。

“每次去玩,都是白袜子进,黑袜子出。”市民成女士表示,经营面积较大的游乐场明显很难保持卫生,自己仅会选择卫生管理严格的游乐场。

记者随机走访部分商场的儿童游乐场,发现各商户间管理模式不一。神农城某儿童游乐园内,墙上贴有“家长进场必须脱鞋并穿袜子”等提示,但记者发现仍有个别家长光脚进入。对此现象,园内工作人员表示,家长不愿意,无法强行执行。

走访中,几乎所有的游乐园都标注进行了清洗和消毒。“那天我们玩的时候,有个男孩尿在了蹦床上,后来服务员来用抹布擦了下,有的小孩抱着球用嘴啃,也不一定会马上清洗消毒。”市民王女士向记者抱怨,质疑游乐场是否消毒彻底?

而一些旋转、爬高等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缺少教练指导看护。神农城“太阳勇士儿童探险乐园”,工作人员介绍,非周末、节假日,场内没有安排工作人员指导,但是会把相关注意事项提前告诉家长,由家长负责指导。

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家长将孩子放进游乐场就觉得孩子是安全的,便开始玩手机。

【案例】家长要尽到监督义务

今年1月16日,炎陵县李先生带5岁的小孩在儿童乐园玩耍。因游乐设施蹦蹦床存在安全隐患,造成小孩脚骨折,在医院打了石膏后居家疗养。

“小朋友出事故后,商家说走保险,但一直没有结果。”市民李先生最终求助于12315请求维权。

市场监管部门接到投诉后,执法人员到该店了解情况。商家表示因当事人的就医发票3月底才交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要走流程,所以赔偿暂时没有到位。经沟通,经营者答应先行赔付投诉人医药费,并退还投诉人充值卡余额。

执法人员介绍,家长在为儿童选择游乐设施前,一定要仔细查看游乐场的营业执照、相关资质、游乐设施使用说明等,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存在故障或隐患,并对孩子进行讲解和提醒。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家长要尽到监督义务,全程陪同;在乘坐游乐设施前仔细阅读安全注意事项,避免发生危险;注意引导孩子游玩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例如系好安全带、佩戴安全帽等;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切忌随意触动按钮。

童装既要颜值更要安全

【走访】童装是“娃礼”首选

随着“颜值经济”不断升温,宝爸宝妈们致力于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今年儿童节童装和童鞋的销量依然成为“娃礼”首选。

记者走访了株洲部分童装店,发现商场超市纷纷打出“宝贝牌”,各类满减叠加打折,考验家长现场心算水平。

“‘六一’前后的一个月,相当于平常的几个月销售。”神农城丽婴房一名销售说,店内的儿童T恤、太阳帽、空调被等销量排名靠前。

也有不少宝妈宝爸选择网购。“趁着618网购节,我已经清空了购物车,采购了一批宝宝的衣物、毛巾等待产用品。”怀孕8个月的罗女士,将对宝宝的爱和期待都装进了购物车里。

京东618数据显示,童装方面,儿童T恤、儿童套装、儿童配饰的销量排名前三,同时儿童T恤和儿童配饰的销量同比增长也较高,分别达58%和85%。而儿童礼服、演出服、定制校服、儿童衬衫的销量同比增长分别达266%、129%和67%。

【案例】童装质量好不好 不是手感说了就算

记者走访童装市场发现,为了吸引消费者,不少童装的图案都做得十分显眼,然而这样漂亮的衣服则存在深深的隐患。

今年1月9日,市民彭女士在芦淞区中国城服装市场负一楼丁甜服装批发店,给小孩买了几件童装。“摸起来,感觉质量都不错。”彭女士说,回家清洗后,发现背部印刷的图案掉落。

彭女士认为这衣服存在质量问题,联系商家要求退货,可遭遇商家的拒绝。经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调解,被投诉人退回货款150元。

“童装的质量好不好不能只靠手感来分辨。”据业内人士介绍,婴幼儿喜欢把衣服放进嘴里嚼,剧烈运动后习惯用衣服擦去脸上的汗水,衣服面料与孩子的皮肤、眼睛甚至口腔接触的机会很多。重金属砷含量超标的产品,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婴幼儿服装为A类,直接接触皮肤类的服装属于B类,如内衣;其他非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都是C类,如外衣;婴幼儿用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其他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所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

来源/株洲日报 记者/成姣兰 刘芳

编辑/黄盼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17352733309(吴记者)、15907333036(舒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小孩脸嘴肿了是怎么回事(小孩脸和嘴肿了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