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是什么原因(五味是怎么回事)五味是什么原因(五味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五味是什么原因(五味是怎么回事)

五味是什么原因(五味是怎么回事)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中药药性辛、甘、酸、苦、咸五味。是中药使用的主要依据之一。近几年笔者发表了《“从革作辛”议辛味》、《五味莫美于甘》《“酸味”本义应为“曲直作酸”》《“苦”味药三大功效分析》《从“润下作咸”看咸味四功》五篇与五味相关的文章,现一并与大家交流学习。

“从革作辛”议辛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吴文博

  辛味居五味之首,是药性五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四种药味相比,辛味不仅与味觉有关而且和嗅觉也有关。

《尚书·洪范》曰:“金曰从革”“从革作辛”。“金曰从革”,金即金属,革的本意是被剥下的兽身皮。“金曰从革”意思是“金”是由(土中的)矿石经过高温冶炼,聚敛而成,就像经过风干而收敛的皮革一样坚固异常。“从革作辛”可以理解为,皮革经过风干收敛后虽然变得坚韧,但不能无休止地收敛下去。当收敛到极致时自有辛味析出,以制约革的无度收敛。

关于辛味的功能,《内经》曰:“辛甘淡属阳、酸苦咸为阴”;《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对五味功能最早的概括。《此事难知》曰:“辛为天之味,能补地之分,自上而降于下也。”

具有辛味的中药,在常用中药所占的比例约为40%,其中辛温药较多,辛平、辛凉药比例较少。另外,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也往往有辛味,称之为辛香之气。辛味药所含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碱等。

  辛味药以入脾、肺、胃三经为主,辛味药主要分布于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芳香化湿药、开窍药、温里药、化痰药等之中。辛味药的功效除具有解表发汗、行气、活血之外,还有化湿醒脾、祛寒温中、通络祛风、化痰散结、开窍醒神、温肾壮阳、杀虫解毒等作用。《药品化义》认为辛能散结、能驱风、能横行,能利窍,能润燥。

能散:主要表现在散表邪、散里寒、散内结。散表邪是通过“发汗”来体现的,这种发汗实际包含西医学扩张体表小动脉和促进汗腺分泌的作用。例如解表的辛味药麻黄有发汗、解热作用。散里寒,多是指辛味温里药的功效,既有味之辛烈来驱散在里之寒邪,又以其温热之性温煦中焦阳气。例如中药细辛、干姜、川乌等。散内结是指辛能外解六淫邪毒,内疏气血郁结,使郁结之气得以消散。如半夏、白附子的化痰散结,薤白的通阳散结。

能行:主要体现在行气、行血。行气是指辛味有疏通气滞之效,能调达气机升降和调整脏腑功能。如枳实、陈皮、乌药等含挥发油,能影响胃肠平滑肌活动,疏通气机,消除气滞。行血是加强心气和血脉的功能,促使血液正常运行。如活血化瘀药多有辛味,具有活血化瘀之功,包括活血止痛、活血调经、活血消肿、活血疗伤、活血消痈、破血消瘕等。

能化:主要体现在化湿浊、化痰饮、化瘀血(与行血相似)。辛化湿浊,取其芳香之气醒脾开胃,化湿辟浊,使脾湿得以运化,秽浊得以化除。化湿药如苍术、广藿香、砂仁、佩兰等。辛化痰饮取辛味能化散痰湿,但因辛味药多温热而主化寒、湿之痰,药如半夏、白芥子、天南星等。

能开:主要是指辛味药具有开窍、醒神之功。 细辛、白芷、苍耳子、辛夷等辛味解表药有通鼻窍之功。常用的开窍药麝香、冰片、石菖蒲、安息香也均为辛味药,除蟾酥外主要含挥发油,具有辛香走窜之性,能使神志昏迷的病人苏醒。

能燥:主要是指辛味药具有燥湿功能。祛风湿药如独活、防己均含有辛味。

能润:主要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辛以润之”的观点历代医家均有争议。笔者认为争议的关键在于辛味药的作用和药性辛味的作用不分,直接和间接作用不分。“辛润”是由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效应体现,主要在于辛味药能疏通津液运行之道,使津液敷布周身而达到濡润的作用。也就是说,从药性上看,辛味不具有直接的润养作用。况且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五味莫美于甘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吴文博

  甘味是药性五味之一。《尚书·洪范》“稼穑为甘”;《春秋繁露》“五味莫美于甘”,故“甘”有百味之王的美称。《内经》有甘缓、甘补、甘和之说。具有甘味的药物占常用中药比例的三分之一,大多分布在补益、消食、安神类药,还有部分在渗湿、止血、收涩药中。一般认为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并具有可升可降、可浮可沉、可内可外的特点。

  补:  甘味在五行之中属土,土能生养万物,补益是甘味最大的功效。甘味能补就是指甘味中药多具有补益作用,通常用于临床各种虚证,主要表现在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等方面。如具有补气功效的人参、党参、黄芪等;具有养血功效的当归、熟地、枸杞等;具有滋阴功效北沙参、麦门冬、玉竹等;具有补阳功效的紫河车、杜仲、肉苁蓉等,都有甘味。

  和:  “和”是中医理论中最能体现传统文化核心的字,其内涵非常丰富,作为中药治疗八法,“和”有调和药性之意。所谓调和药性就是指甘味药在处方中可以缓解其他药物的偏性或毒性,使整个方子趋于平稳。调和药性可实现两个目的:一是使整个方子药性平和,如辛药走散,甘以缓之;苦寒败胃,甘以护之;香药耗气,甘以补之;峻药伤人,甘以制之;寒热太甚,甘以减之;寒热并用,甘以调之;酸药生津,甘以成之;益气补血,甘以助之。二是解毒,在中药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味药是甘草,甘草除了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之外,还可以缓解其他药物的毒性,除了甘草可以解百药之毒外,常用的解毒之品还有蜂蜜、红枣。在煎煮生附片、生半夏时,常加入红枣;而川乌头等大毒之品,必须要与蜂蜜同煮,否则,服用后就会出现唇麻、手麻等不良反应。

  另外,有的学者认为“和”还有“和中”之意。何为“和中”?《简明中医词典》里“和胃”又称和中。和胃是治疗胃气不和的方法,属于中医八法中的和法的一部分。有人认为甘味药可以治疗胃不和,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临床上治疗“胃气不和”常用药物是陈皮、半夏、木香、砂仁、枳壳、香橼、佛手等,而少用甘味药,故有“过甘伤胃”的说法。

  缓:  所谓甘味能缓,主要是指利用甘味的和缓之性,治疗筋脉拘急所致的痉病。在经方中,有很多治疗疼痛的方子以甘味药为主要药物,如《伤寒论》中小建中汤治疗虚劳性腹痛,小建中汤即是桂枝汤加饴糖;芍药甘草汤治疗小腿转筋疼痛;人体其他部位出现疼痛,如头痛、腹痛、腰痛、肢体关节疼痛等皆可选用甘味药组方。

另外,甘味还有利水渗湿之功,这种作用常与淡味联系在一起。(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酸味”本义应为“曲直作酸”

曲者收之义 直者散之义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吴文博

酸味为药性五味之一,《本经》把酸味放在了五味之首,曰:“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其实酸味药在常用中药中所占比例较小,主要集中在收涩药中。《尚书·洪范》曰:“曲直作酸。”曲属阴,直属阳,曲直作酸是说阴中有阳而后作酸。曲者收之义,直者散之义,故《汤液本草》谓:“酸能收能散也。”药性酸味,其功悉是若此。

酸收

《内经》曰:“酸者,束而收之。”《本草从新》曰:“凡酸者能涩、能收。”所以一般认为酸有“收”“涩”之功,并有此派生出其他的功能,如收敛固涩、补益生津、熄风、安蛔等。

收敛、固涩: 酸味的收敛,固涩之功,主要是指酸味药可收敛正气,治脏腑虚弱,元气不固所致的气血津液耗散、滑脱不禁诸证。如酸味药可治疗久咳虚喘、虚汗(自汗与盗汗)、泄泻(久泻久痢)、尿频、遗精、滑精、崩漏带下等证(症)。酸收包括敛气、敛汗,如白芍收胃气,乌梅、诃子敛肺;而酸涩包括涩精、涩肠。需要强调,咳嗽痰热多黏稠、热逼汗出、初泻初痢、火动精流、血热妄行等实证、热证不用之,误用则收敛邪气。

补益、生津: 酸味的补益作用主要是指酸味有补肝、补肺的作用。《内经》曰:“肝苦急,以甘缓之,以酸补之。”如张锡纯的“曲直汤”(山萸肉、知母、乳香、没药、当归、丹参),主治肝虚腿疼,左部脉微弱,方以山萸肉为君药,以酸补肝。以酸补肺始于孙思邈,他在《千金要方》中说:“五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气。”由“望梅止渴”可知酸味生津。如乌梅止渴调中,木瓜生津止渴等。酸味药经常使用于治疗燥渴,胃阴不足等病症。

息风: 酸味息风,主要是指一些酸味药可以用于治疗肝阳上亢之肝阳化风、温病热伤下焦之虚风内动以及血虚生风证。

安蛔: “虫得酸则止”“蛔得酸则静”,均是对医圣张仲景治蛔厥证以酸味乌梅为君的解释。另外《名医别录》也有用酸味石榴皮治蛔虫的记载。以酸安蛔应是酸味的特殊功效。

酸散

酸味属阴中之阳,其“散”主要是指行阴邪之结滞,如水聚、瘀血之类。另外还有疏肝、解毒之意。散水气: 《伤寒论》中的苦酒汤方(半夏、鸡子),治疗咽喉生疮证,此证为阴火上攻,用苦酒(味酸、苦,性涩)有“散阴中热淫之气”;《金匮》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适用于黄汗证,用苦酒配伍黄芪、桂枝解肌腠之邪而散水气。化瘀血: 《证类本草》言酸味“除块坚积”。如山楂味酸,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橙子味酸,《本草纲目》云其“疗瘿气,发瘰疬”。在中药炮制学中,醋炙能增强活血止痛功效,如醋炙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等。还可以增强疏肝解郁之功。解毒: 酸味解毒是指解疮疡之毒、解食物之毒、解药物之毒。《名医别录》曰:“醋,味酸,无毒,主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再如硫磺味酸,《本草易读》云其“以末敷之”,治“诸疮胬肉”。清代医家邹润安认为,酸能解毒的机理就在酸能“散”。《日华子本草》谓:醋“杀一切鱼、肉、菜毒。”醋炙可解甘遂、商陆、狼毒等药物之毒。

综上,酸收包括收敛固涩、 补益生津、熄风、安蛔之类,酸散包括散水气、化瘀血、解毒之类,合乎“曲直作酸”之意。以上观点还请同行批评指正。


“苦”味药三大功效分析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吴文博

  苦是药性五味之一。火性炎上,炎上作苦(《尚书·洪范》)。“炎上作苦”可理解为,“苦”是火本身发展的结果,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苦”源于“火”。火焰的燃烧总具有向上的趋势,当木烧制成焦炭时,向上的火焰高度达到了极致,当渐渐熄灭而焦炭有一种“苦涩”的味道。这种现象说明了在“炎上”的火焰达到极致时自然会产生出苦味的焦炭,来制约炎上的火焰,以限制其无度地发展。临床上苦味药常有清热泻火之功,这便是“物极必反,同气相求”之说的体现吧。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酸、苦涌泄为阴”,“火生苦”,“苦入心”;另外《周礼·天官冢宰》中有“以苦养气”记载。《金匮要略心典》曰:“苦者,能泻,能燥,能坚”。《药品化义》则归纳苦味的功能为:“苦坚脆,燥湿,直行,降下,涌泄,祛垢,解毒,开导,养血,补阴”。一般认为,苦能燥,苦能泄(泻下、泻火、泄气、降气),苦能坚。

苦味能燥

  能燥是指苦味中药能燥湿,用于治疗湿证(寒湿、湿热、痰湿、水湿之分)。如治疗寒湿的苍术、厚朴,治疗湿热的黄柏、苦参,治疗痰湿的天南星,治疗水湿的扁蓄、瞿麦等均为苦味。 需要注意由于苦味能燥,且苦味药性多寒凉,所以苦味者,易伤津,又多能败胃。

苦味能泄

  苦味能泄,其含义有三:一是指苦能通泄,如大黄苦寒,功能泻热通便,治热结便秘每用;二是指苦能降泄,如杏仁味苦,降泄肺气,治咳喘气逆必投;代赭石味苦而重降逆,治呃逆呕喘常选;三是指苦能清泄,如黄连、黄芩、栀子味苦,能清热泻火,治(心)火(肺)热内蕴宜选。可见苦泄包括了泻下,泻火,泄气,降气等方面。

苦味能坚

  坚,即坚实,强壮之义。即坚实组织,强壮脏腑功能之意,是针对脏腑组织软与胀的病理变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功能损害而言。苦味中药能消除由于热邪或湿热引起的脏腑组织的软弱、胀满之病理变化,而使其坚实,从而恢复原有之功能。这便是苦味能坚的实质。由于苦味药有苦温和苦寒之别,二者各有偏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苦温药对机体功能性或病理性衰退起兴奋作用,苦寒药对机体功能性或病理性亢进起抑制作用。因此苦坚就有了两个含义:坚气和坚阴。坚气 指苦温之品多着重在恢复强壮脏腑组织的功能上,故称之为坚气(笔者认为坚气可以理解为苦补);苦味的坚气之功多运用于寒湿邪为患之证,如平胃散。平胃散是苦温燥湿的代表方,主治脾胃湿滞证。方中的主药苍术苦温辛燥,除湿运脾;厚朴苦温,行气消胀,助苍术以运脾。陈皮芳香化浊,醒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姜、枣调和脾胃,以助键运。诸药合用,使脾胃键运,湿浊得化,而病症自除。另外有的苦寒之品也有坚厚肠胃的作用——苦味健胃。现代药学研究表明,苦味药通过味觉分析器的兴奋,提高了食物中枢的兴奋性,于饭前服用少量苦味药,可增加胃酸的分泌,提高食欲,如果服用过量,反而抑制胃液的分泌,影响食欲。如投入少量苦味的黄连有厚肠止泻的作用。

  坚阴 指苦寒之品多偏重于脏腑组对机体功能性或病理性之本身,故称之为坚阴,即固守保存阴液之意。实际上是借助某些苦寒药物的清泄作用,泻火之亢,以全阴气,即泻火存阴。坚阴进一步还可以细分为三种情况;平相火,固肾阴,运用于阴虚火旺之证,如丹溪的虎潜丸,又如《医宗金鉴》知柏地黄丸。此两方均用于阴虚火旺之证,方中均在泻相火之中配伍养阴之品。清热泻火,顾护阴津,运用于火热内盛之证,如《伤寒论》的黄芩汤。这类方主是通过祛热邪而达护阴津之目的。泻下存阴。运用于实热热结之证。如《伤寒论》的大承气汤。这类方主是通过泻下热结而间接达到存阴之目的。通过以上对苦能坚阴的分析,可知苦能坚阴的实质是清热泻火与存阴两作用协同产生的结果。而非苦味本身的功能。

  在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坚阴与养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养阴是运用甘寒之品濡润滋养作用。如麦冬、玉竹、百合等。

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具有苦味的药在常用中药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寒凉药中苦味的中药占64.8%,在温热和平性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2.7% 和38.7%。苦味药的分布亦很广泛,清热、泻下、驱虫、祛风湿、抗疟、抗肿瘤、麻醉止痛等药中均以苦味药为主。苦味药以入肝、肺、胃三经为主,其次为大肠、心、脾、肾,与传统“苦入心”并不太一致。苦味药的化学成分较复杂,苦温药主要含挥发油(包括萜类),苷类;苦寒药以生物碱和苷类成分为主;苦平药的成分无规律性。另外苦味成分还有黄酮和糖类等。苦味药在经方中的配伍规律为:一是以配伍辛味药为首,其次为甘味药;二是苦味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常用于治疗阳热实证和虚实夹杂证。(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从“润下作咸”看咸味四功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吴文博

咸味为中药“五味”之一,《尚书·洪范》曰:“润下作咸”。关于咸味药,早在春秋时期的《管子·幼官》中提到:“六行时节,君服黑色,味咸味,听徵声。”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酸先入肝,苦先入心……咸先入肾。”明确定义咸味药归经为肾,色属黑。《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主耳。”《素问·宣明五气》曰:“肾属水,咸入肾。”肾属水脏,水为阴,间接说明咸味属性为阴。

咸味中药有如下特点:一是咸味药在常用中药中所占比例与其他味药相比较少,尤以纯咸味的中药最少,《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凌一揆主编)有42味,占9.91%,《中药大辞典》中有263味,占4.56%。二是咸味药来源较广,如动物、植物(主要是海产)和矿物类中药都有咸味药;三是咸味中药中寒性居多,约占一半,该类中药咸味的物质基础是以无机盐为主;其他的为温、平,该类中药的物质基础则是蛋白质、脂肪、或激素。四是咸味药主要入肝(34%)、肾(20.6%)二经,也入胃、肺经。五是咸味药分布也较广,主要分布在化痰、止咳、平喘药,平肝药,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和收涩药中,六是咸味药主要功效主要有软坚、散结、泻下、平肝、凉血、活血、补肾等作用。

“润下作咸”新解:“润下”本是水的作用特点,临床实践中研究发现,咸味的主要功效如“能软”“能下”都是通过水的参与来实现的。即咸味通过增加体液渗透压而起溶化解凝、稀释、消散等作用。五行中咸属水,故《素问·阴阳大论》曰“水生咸”。咸味的主要功能为“能软”“能下”“咸入肾”“咸走血”。

咸味能软

所谓“咸味能软”就是指咸味中药具有消散癥瘕积聚之作用。在临床应用方面,咸味中药的软坚作用可分为软坚散结和化痰软坚两类。

一是软坚散结,就是药物能使肿块先软化,以后逐渐消散。《内经》很早就提出了“坚者消之……结着散之”。软坚散结法常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症。常用中药有昆布、鳖甲、龟板、牡蛎、穿山甲、海藻、莪术、夏枯草、瓦楞子、土鳖虫等。软坚散结中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是部分软坚散结药物具有直接抗癌作用,而且能调整人体免疫功能;第二是软坚散结中药在临床上很少单独使用,常依据产生肿块的原因来选择配伍药物,并形成了一些具体治法。如因热而结者,配伍用清热药,以清热散结。因寒而结者,配用温阳药物,以温阳散结。因毒致结者,配用解毒药物,以解毒散结。因气滞而结者,配以理气药,以理气散结。因瘀而结者,配化瘀药以化瘀散结。因食滞而结者,配伍以消导散结等。

二是化痰软坚,治疗因浊痰结聚或瘰疬等病证的方法,即癥瘕积聚从痰论治,化痰散结。方法有化痰软坚、化痰散结、化痰理气、化痰消积。常见中药有如半夏、瓦楞子、僵蚕、天南星、白附片等治。

咸味能下

所谓“咸味能下”,《中药学》教材主要阐释为泻下或润下通便。这里的通便也主要包括二种情形。

泻大便: 咸味药可用于治疗大便燥结。比如广泛认可和应用的芒硝通便。芒硝系含有杂质的硫酸钠,玄明粉则系纯粹的硫酸钠,内服后其硫酸离子不易被肠黏膜吸收,存留肠内成为高渗溶液,使肠内水分增加,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盐类对肠黏膜也有化学刺激作用,但并不损害肠黏膜。过浓的溶液到达十二指肠时,可引起幽门痉挛,从而延迟全部药物从胃中排空,同时可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入肠管,故服时应饮大量的水以稀释之。

利小便 :关于这方面现代关注和运用较少,相反,古代医家在这方面则多有运用。如经方中的茯苓戎盐汤方(茯苓、白术、戎盐),《金匮要略》曰:“小便不利……茯苓戎盐汤主之”。方中配伍应用戎盐的目的有二个:一是咸以入肾补肾,二是软坚润下,清理膀胱,《本草疏证》曰“唯其痰之稠,势则凝固胶黏,久留不动,故以戎盐化而渗之”。再如《神农本草经》记载:桑螵蛸“通五淋、利小便水道”;石蠢虫“咸寒,利水道,主石准、小便不利”;海藻“下十二种水肿”。《名医别录》记述了旋复花、寒水石、昆布、白薇、伏翼、徐长卿、文蛤、头垢、粟米等咸味药物有“利水道”“除水”的功效。中药炮制学认为盐制车前子、泽泻等利水渗湿药,借助其润下之功,以增强利尿作用。

咸味入肾

中医认为“肾主水”,即肾有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而咸味食物或药物能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压平衡及水盐代谢,可增强体力和食欲,防止痉挛。因此,在呕吐、腹泻及大汗后,适量喝点淡盐水,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咸入肾”是指咸味的药物最容易作用于肾。《素问·至真要大论》又云:“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咸先入肾。”故不少入肾经的咸味药如紫河车、海狗肾、蛤蚧、龟板、鳖甲等都具有良好的补肾作用。同时为了引药入肾增强补肾作用,不少药物如知母、黄柏、杜仲、巴戟天等药用盐水炮制也是这个意思。咸味适度可以养肾,过咸则伤肾。大部分肾脏病患者也是高血压患者。而这种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部分是容量依赖型高血压,即其体内钠离子浓度过高。

咸味走血

《素问·宣明五气篇》有“咸走血”之说。肾属水,咸入肾,心属火而主血,咸主血即以水胜火之意。如大青叶、玄参、紫草、青黛、白薇都具有咸味,均入血分,同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再如羚羊、地龙等中药能味咸性寒,走血分,清泻肝火,平肝熄风。现代研究指出,咸走血能起两个方面作用:一是通过影响心气的功能,间接地使血液运行发生变化;二是直接影响血液运行。长期高盐饮食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因此,无论血虚、血瘀都不可嗜咸。

咸味对人体有利有弊。饮食之咸味与日常生活非常密切,有“一咸遮百味”说,饮食调理中应根据病情留意咸味的忌宜。药物之咸味治疗中应把握“有故无殒”的原则,才能充分利用咸味的特点,使之有益于人体。(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五味是什么原因(五味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