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又痛又麻是怎么回事啊(脚又疼又麻是怎么回事)脚又痛又麻是怎么回事啊(脚又疼又麻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脚又痛又麻是怎么回事啊(脚又疼又麻是怎么回事)

脚又痛又麻是怎么回事啊(脚又疼又麻是怎么回事)


患者来就诊

天气慢慢转凉,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很多疾病也悄悄找上门来。

近一个月来广州明显降温,家住广州荔湾区的陈伯渐渐感到左脚一阵阵发凉,尤其是脚趾部位更加明显,脚趾头还带有一点麻木感,用手摸脚面的时候感觉到左右脚温度不一样,左脚明显偏凉一些。更重要的是,平日走路去家附近喝早茶的他,发现走路走多了脚特别酸痛,还没走上200米就走不动了,老伴还以为他是痛风发作,责备他平日吃东西不注意。而陈伯则一直以为是风湿关节病犯了,得了“老寒腿”疼痛影响了走路,回去擦擦药酒就好了,也没怎么特别注意。

上周广州气温骤降,陈伯的“老寒腿”症状越发严重,左脚冰凉、麻木感明显,走路也越来越差,他赶紧让老伴找医院带他去看病。恰好陈伯老伴的退休同事张奶奶前两年因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在我们专科住过院,于是就介绍陈伯来我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脉管炎科看病,挂了我们科的专家门诊号。

刚开始陈伯还不相信:“你看我明明有脚痛走不了路,这不应该是痛风发作或者风湿老寒腿吗?怎么会是脉管炎呢?”我们对陈伯解释:“老年人出现脚痛、走不了路的原因很多,例如痛风、风湿性关节炎都是非常常见的原因,但如果认为一旦出现脚痛就是痛风、老寒腿就错了,还可能延误了病情和治疗。”


这位患者出现下肢发凉、麻木等症状,足部颜色是苍白的,足部皮肤摸上去肤温明显降低,摸不到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这些都是下肢动脉血管堵塞的症状。加上陈伯有明显的间歇性跛行,也就是走200多米出现腿部酸痛感,随着下肢动脉缺血的加重,间歇性跛行就会越发严重,下次可能只能走100米,甚至50米了。

专家来释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下肢部位的周围血管疾病,病人一旦发病就会有自觉下肢发凉、麻木、疼痛等症状,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堵塞、血流不通畅所致。这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疾病,发病严重时会有足趾、足底颜色苍白、淤紫、冰凉,甚至发生肢体溃疡,严重时导致截肢,是中老年人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那么怎么能早发现?早治疗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是个逐渐进展的过程,发病过程中可以分为早中晚期。

一、早期:早期表现为下肢——尤其是足趾足底部位的发冷、麻木,当我们用手触摸足部时会发现温度比另一侧足部低,两侧足部温度差别较大。而且患者会较为明显出现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会因为足部、小腿等部位酸痛而停止行走,需原地休息数分钟后才能继续行走,大约行走差不多距离后再次出现下肢酸痛症状。这就是间歇性跛行,也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早期症状。

二、中期:中期表现为无溃疡性的疼痛——尤其是夜间疼痛感会更明显。这是肢体局部缺血的表现,表明下肢动脉血管狭窄、闭塞,这是疾病发展较为严重的表现。

三、后期:后期是本病最为严重的阶段。患者会发生严重的肢体溃疡、坏死等情况,这也是患者前来就诊治疗的最主要原因。处于这个阶段的患者生活质量极差,由于下肢严重缺血,不仅足趾发生溃烂坏死,而且会因为日夜疼痛而饱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因日夜疼痛而茶饭不思、夜寝不安,人也日渐消瘦。这个阶段通常不能只采取保守治疗,必要时需要通过手术开通血管来改善下肢的供血,否则会有大概率截肢的风险。


什么情况下需要看门诊?

俗话说“病从浅中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旦出现足部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就应该立即就诊明确。临床上大多数出现足部发凉、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的患者,通过检查下肢动脉彩超或者动脉血管造影都可发现,膝盖以下动脉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者闭塞。如果血管堵塞的平面蔓延至膝盖以上的血管,则很大可能有“烂脚”的危险。

该看什么科?做什么检查?

很多中老年朋友即使发现自己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不知道到哪里看病,在临床中就非常多这样的情况,病急乱投医的更比比皆是。由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于中医“脉道”疾病,西医属于“周围血管病”范畴,所以应该看“脉管炎科”门诊或周围血管病科门诊。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部位在下肢,病变原因在下肢动脉血管,所以可以通过检查“下肢动脉彩超”来明确,这也是最常见的检查方式。如果需要评估血管具体情况、手术必要性,则可以做腹主动脉至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也叫做动脉血管CT。

患者平时应该如何保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息息相关。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联的疾病,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塞”等,其实它们都是同一类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发病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就会诱发不同的疾病。例如心脏动脉粥样硬化就会诱发冠心病,脑血管粥样硬化就会诱发脑梗塞等,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就会诱发“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要做好平时保养,重点在于保养好动脉血管,预防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我们知道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患有这类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冠心病、脑梗塞和脉管炎,尤其是平时不注意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的患者,他们的发病率会比常人高很多。因此,坚持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等,每天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并不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必须为自身健康着想而坚持下去的事情。

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来说,平时可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例如瘦肉、鱼肉、芹菜、莴笋等。优质的蛋白可以提供身体必要的营养,膳食纤维有利于清理血管,将有毒物质及时排出身体。可能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并不容易,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运动来达到锻炼的目的,我们不追求年轻人式的半小时、一小时运动,我们可以提倡“微锻炼”,例如饭后散步半小时(要避免饭后久坐)、坚持每天做脚踝旋转和伸展运动、每天做几个扩胸伸展运动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个人都有年老的时候,就像机器用久了会衰老,年纪大了就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我们提早预防它,早期发现它,及时有效治疗它。#健康科普大赛#

更多的血管健康知识,请关注@杏林锺声

每天一点健康小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脚又痛又麻是怎么回事啊(脚又疼又麻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