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耳朵下面干裂是什么原因(孩子耳朵上边干裂)婴幼儿耳朵下面干裂是什么原因(孩子耳朵上边干裂)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幼儿耳朵下面干裂是什么原因(孩子耳朵上边干裂)

婴幼儿耳朵下面干裂是什么原因(孩子耳朵上边干裂)

文 / 职场妈妈育儿路

不知家人们有没有发现,很多小宝宝都有一个经常做的动作——挠耳朵。

宝宝抓自己耳朵的动作看起来一点也不轻柔,如果家人没有及时帮他们修剪指甲,小家伙们很容易就把自己的耳朵抓破。红痕、血疤都是常有的事。

通常情况下,宝宝抓耳朵是不需要太过担心的。很可能是因为宝宝困了,或者脾气烦躁时用抓耳朵的行为来宣泄情绪。

但如果宝宝频繁抓耳朵,或者宝宝的反应,让家人感觉到他们的耳部可能存在某些问题时,就要予以重视。下面我们就来梳理几种常见的,可能引起宝宝抓耳朵的原因。

宝宝抓耳朵最常见的原因

①困了、累了

绝大多数情况下,宝宝只要抓耳朵、揉眼睛,家人就知道他们是困了、累了。

小贴士:这种行为实质上是在释放哄睡信号,妈妈发现时及时哄睡即可。

②表达情绪

还有的就是通过抓耳朵来进行情绪的表达,当他们感到烦躁或者无聊时都可能去抓抓耳朵。

小贴士:建议妈妈们及时安抚宝宝的情绪。如果是因为宝宝感到无聊而引起的抓耳朵,家人们可以提供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玩具,或者直接游戏互动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③探索欲

宝宝对于未知的事情总是充满好奇的,对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探索和了解的欲望也从未停歇。

随着他们的精细动作不断发展,手指练习的也足够灵活时,往往就会抓住自己的耳朵细细探索一番。耳廓、耳窝,以及里面的沟沟壑壑,都逃不过被“搜索一番”的命运。

小贴士:如果是出于好奇和探索欲,那么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带着宝宝了解自己的耳朵。

比如说抱起宝宝照着镜子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耳朵,爸爸妈妈加以解释;还可以带宝宝读一些认识自己身体部位的绘本,告诉他们耳朵的生长部位和具体用途。

四种情况要注意

尽管绝大多数挠耳朵的行为都是正常的情况,但也有少数是因为其他方面的不适引发的。这就需要家人们仔细观察,积极的采取措施,宝宝舒服了,耳朵也少受罪。

1)出牙

众所周知,宝宝出牙时可能引起牙龈肿痛甚至发热等情况。其实,出牙带来的口腔不舒适感还会牵连耳道,很容易让宝宝误判为耳朵疼痛。

小贴士:既然是出牙引起的抓耳朵,家人们只要帮助宝宝缓解出牙时的疼痛就可以减少他们抓耳朵的频次。牙胶、磨牙饼干、用干净的纱布蘸取凉水,帮宝宝按摩牙龈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2)堵塞

其实,聍耵就是耳屎的学名。耳屎本可以保护耳道,有助于预防耳道皮肤干裂,还有抑菌、杀菌和阻止异物进入的作用。

但是,随着宝宝咀嚼、吞咽等活动的影响,聍耵可能逐渐向耳洞口推移,让宝宝感到瘙痒,直至自然掉落出来。当然,它们也有可能会堵塞耳道,让宝宝觉得耳闷不适。

小贴士:家人切勿自行帮宝宝清理耳道。很多成年人喜欢用棉棒给自己掏耳朵,认为这种方式很安全,不会像金属挖耳勺一样质地坚硬,损伤耳道。

事实上,用棉签掏耳朵反而会将聍耵推向更深处,同样会刮伤宝宝娇嫩的耳道。另外,如果是块状的聍耵,还可能损伤鼓膜,家人还是应该寻求专业的帮助才可。

3)耳部湿疹、干燥

有经验的妈妈都知道,宝宝的湿疹可以长在任何一处皮肤上,耳廓也不例外。而且,如果宝宝耳廓的皮肤干燥起皮,也会引起瘙痒。

小贴士:耳部的湿疹及干燥和其他部位的皮肤湿疹处理方法一样。如果是因为皮肤屏障问题,要及时做好保湿,严重的情况下配合涂抹药膏。

4)中耳炎

6~24个月的宝宝最容易得中耳炎,具体的产生原因与宝宝免疫力、遗传方面的易感染性等相关。

小贴士:如果宝宝在夜间突发性哭闹,很可能还伴有抓耳朵的动作,家长就需要考虑是不是中耳炎在“作祟”,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结语

不管是什么情况,宝宝免不了都会抓一抓耳朵。在日常护理时一定要注意及时给宝宝修剪指甲,以减少娃儿们自己抓挠对耳朵造成伤害。

今日话题:各位家人,你们家宝宝有抓耳朵的习惯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幼儿耳朵下面干裂是什么原因(孩子耳朵上边干裂)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