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鹰班是什么原因(老鹰金鹰班很厉害吗)长老鹰班是什么原因(老鹰金鹰班很厉害吗)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长老鹰班是什么原因(老鹰金鹰班很厉害吗)

长老鹰班是什么原因(老鹰金鹰班很厉害吗)

白玉线雕鹰

西周晚期

长2.2厘米,宽5.7厘米,重16克

1986年河南省平顶山应国墓地一号墓出土

平顶山博物馆藏

弘扬玉文化,我为河南省博物院代言

白玉线雕鹰,玉料呈白色,略泛青,温润光洁,微透明。鹰头顶和右翅有褐斑,当是有意运用“俏色”手法就势雕琢而成的。鹰作展翅飞翔状,头向右扭曲,以嘴衔右翅,形成一个穿孔。双翅前端亦各有一个小穿孔,鹰眼、鹰背、羽翅均为线雕。两爪作长条形,卷曲于身下。头部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刻,身体则用平雕的手法雕成拱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用写真的手法创作了这一形神兼备的展翅雄鹰。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大封诸侯,其中把自己的一个弟弟分封到应国。《汉书·地理志》有“应乡,故国,武王弟所封”的记载,而古应国的地域范围,就在今天的平顶山一带。这表明,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期应国就已经存在了,这也是平顶山最早有文字记录历史的开始。

1986年,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郝本性先生向平顶山市政府建议,将此玉鹰作为平顶山市的市徽标志,而应国的都城——应城(即鹰城)也随之成为平顶山市的别名。

鸟型器的演变进程

一、文化期鸟型器

鸟纹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纹饰中较为常见的纹饰之一,根据目前发掘出土的资料可知,最早出现鸟纹玉器的文化是红山文化和凌家滩文化。夏代鸟纹玉器较少,商代中后期到西周时期数量大大增加。进入东周尤其是春秋中期以后,鸟纹玉器的数量大幅减少,乃至接近消失。由于不同时期不同文化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发展背景不同,所呈现出的鸟纹玉器特征也各不相同。


1、 红山文化鸟纹玉器。红山文化中出土玉器数量较多,多数墓葬中只有玉器作为陪葬品。郭大顺曾提出红山文化“唯玉为葬"。是东北渔猎文化的特色。在众多遗址当中,出土鸟纹玉器的遗址有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辽宁阜新县胡头沟、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辽宁凌三官甸子城子山、辽宁东沟县后洼、辽宁牛河梁共六处。这六处遇址均属于红山文化晚期,经碳十四测年,其年代距今5500-5000年。


红山文化中鸟纹玉器皆体形较小,单面雕刻,背面都有用于穿挂的小孔。形象多以鹗为主,后期牛梁河时期出土鸟类形象柔和,从写实到抽象,形成类鸟纹玉器。前期雕刻手法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出鸟纹形象,后期有打磨痕迹,制作工艺有所提升。关于这些出土的鸟类玉件的具体名称是"鹗”、“鹰”或者是“鹄”,目前学术界还有争议。从形象上可以看出,这些玉器纹饰属于鸟类是毋庸置疑的。

2、 凌家滩遗址出土鸟纹玉器。凌家滩遗址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其年代与红山文化年代相当,早于良渚文化年代。


凌家滩文化玉鹰,透闪石,灰白色。器宽扁形,表面抛光润亮。呈展翅飞翔状,头略仰,侧向面,尾展开。头部雕刻鹰状喙,眼睛为一面钻的圆孔。展翅的两翼雕琢似猪头或似别的动物形象。腹部阴刻规整的圆圈,直径 1.7厘米,内刻八角星纹,八角星纹内又刻一圆,直径 0.7 厘米,圆内有一孔。尾部两面雕琢呈扇形齿纹,表面抛光。长 8.4、高 3.5、厚 0.3厘米。

3、在良渚文化骨器和玉器中,鸟的形象频频出现,有鸟形立体圆雕,也有雕刻在器物上的鸟纹。良渚人的鸟崇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认为鸟是负载太阳每日东升西落的“飞船”;另一方面他们认为鸟是天地间的信使,是人类与神灵沟通的媒介。良渚人生活在我国江南地区,可能是“羽人”的后代,他们的部落标徽神人兽面纹中神人头戴羽冠就是一个证据。江南地区靠近东海,在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是鸟的国度,有“人面鸟身”之神,与这个神话传说有密切关联的良渚人,正是崇拜鸟的民族。


良渚文化玉鸟,该玉鸟出土时位于墓主头侧上方,与成组锥形器和冠状器相邻。出土时鸟背面朝上。南瓜黄。鸟形平展,尖喙短尾,两翼张开,鸟头、鸟尾微上翘。鸟嘴以及乌眼以切磨方式表示。器表有切磨痕迹。背面有一对钻隧孔。长2.95 厘米,两翼宽 5.1 厘米,厚 0.6 厘米。

4.石家河文化出士鸟纹玉器。石家河文化是青铜时代文化 ,距今约4600─4000年。石家河文化主要分布区南到洞庭湖北岸,北到河南南阳,东到大别山,西到汉水上游。石家河文化中的鸟纹玉器写实性强,纹饰复杂,尽量用多的线条表现鸟的形象,其器物线条在表现真实鸟形象的基础上增加纹饰,使鸟形象更加丰富。现抽取一件圆雕玉器作为对比研究对象。


石家河文化飞鹰,圆雕,玉为黄绿色,有白色纹斑。正面浮雕,反面光素。鹰作飞翔状,形象矫健有力。扁钩形喙,小圆眼。背较宽,尾较圆,浮雕羽毛纹。翅肩突出,翅近尖处分叉。每翅上有四道平行带钩的羽翎。翅尖间最宽 42、身长 1.9、尾厚 0.35 厘米。

二、商代鸟型器

商代鸟形玉雕的数量不但很多,而且种类相当繁杂,有展翅飞翔的鹰、曲颈而思的鹅、短尾矫健的燕等等,这可能与商代先民的宗教思想有关。商是兴起于黄河中游的一个古老的原始部落,传说商的祖先名叫契,契的母亲简狄是另一支部落有氏之女,吞食了玄鸟蛋后怀孕,生下了契。
《诗经·商颂·玄鸟》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诗句,就是传颂这个故事的。这个故事反映了商族把“玄鸟”当作自己氏族崇拜的生灵,商代先民塑造出了许多鸟类动物形象来表达对它们的崇敬之情,这也是鸟类玉雕大量出现的原因。


鸟形玉佩 商代晚期 长4、高2.95、厚0.42厘米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色,较匀净。尖喙上翘,圆眼。以阴线刻出双翅,长尾下垂,双足蹲踞形。前胸有对钻孔。


鸟形玉佩 商代晚期 高4.74、宽0.96-2.86、厚0.51厘米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偏黄的肉红色,匀净。双面雕,阴、阳线结合手法雕出。鸟形,昂首,吻前突,圆眼独角。长条折现纹羽冠,阳线卷云纹双翅,阴线尾后伸。中部有对钻孔。

三、西周时期鸟型器

周代的玉鸟造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承袭商代风格,但形制不完全同于前代,它有创新和发展。周代玉鸟造型虽然形体较小,但制作较商代更为规矩、精细,其造型较商代多样化,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器型大多都是薄片状的,极个别为圆雕。从雕刻工艺上看,周代鸟的眼睛仍为圆眼或“臣”字眼,但身体更为修长;身上纹饰有所减少,多用数道曲线勾勒双翅和尾部,且阴刻线条加粗、以双面工为多;鸟嘴有钩喙和尖喙两种,头上以无冠居多,尾稍加长;在鸟嘴和胸等部位处有穿孔,可以用来穿线佩戴。在线条上,完全摆脱了那种规整的短直线条,主要以流畅的弧形线塑造鸟的形象,使鸟显得更加活泼,具有一种舒展而轻快的形象。

这里选取了20世纪90年代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周代虢国墓地第二次大规模考古发掘中出土的若干件鸟形玉器介绍如下。


该青玉鸟长3.7、高1.4、厚0.4厘米。出土于M2012梁姬墓中。青玉,浅冰青色。玉质温润,微透明。鸟呈站立状,以单阴线示其轮廓,嘴、翅、尾、爪、目俱全,钩喙,胸部有一单面钻圆形透孔。


该玉鸟长6.7、高2、厚0.2厘米。出土于M2009虢仲墓棺内殓衾之上。青白玉,青白色,局部受沁有黄褐斑。玉质细腻,透明。作卧姿状,昂首,长嘴,勾喙,圆眼,长冠卷成一小圆孔,缩颈,凸胸,翅尖上翘,长尾上卷,曲爪附地,尾下有一小环形钮,胸部有一小圆穿孔。正背面纹样相同,翅与尾部饰羽纹,爪饰阴刻细线纹。

新石器时代的写实性鸟纹玉器主要采用圆雕的雕刻手法,辅有镂空透雕,雕刻出有真实鸟类形象的造型。红山文化中多以鸦类为主题,造型凶猛。有渔猎民族的遗风,佩戴时有祈求渔猎丰收之意。良渚文化以展翅飞鸟为主题,皆为小鸟状,线条柔和,形态饱满,雕刻细致,仅表现出鸟形的大致轮廓,用于佩戴。石家河文化鸟纹趋于复杂,线条增加,纹饰以鹰类为主题,其造型与应国墓地一号墓出土的玉鹰有异曲同工的相似性。商周时期,写实型鸟纹玉器表现出简单到复杂的纹饰发展演变过程,并且鸟类形象的种类也多有增加。并且多用线雕或者圆雕的雕刻方法,突出鷹类典型特征。

从以上对比中,不难看出,鸟纹玉器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墓葬中大量出现,表明它在中国古代人们生活中占有要地位,在各区域文化中鸟纹玉器有时是一种装饰,有时也可能代表某种政治或宗救用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长老鹰班是什么原因(老鹰金鹰班很厉害吗)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