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无聊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无聊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白天无聊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无聊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白天无聊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无聊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白天无聊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无聊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你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吗?财务上的,事业上的,感情上的,关系上的,身体上的,精神上的,亦或是信仰上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在不停的给自己制定着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一次又一次的告诫自己为了实现目标要坚持?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到头来真正坚持最多的事情是:坚持不下去!尤其是现在还有10天就要过年了,你的口头禅是不是也变成了:年后再说。


这是你吗?同学



老师也来了



这是小编我



以及,一些“立flag”的日常


图片整理自微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

2007年,哈佛大学教授戴维·刘易斯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实验研究:

他告诉学生,第二天要参加一项实验,要求他们在那之前不能喝水。

所以,这些学生都很长时间没有喝水,到了第二天特别口渴。

做实验时,戴维教授给这些口渴的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是现在就喝一杯果汁,还是五分钟后喝两杯果汁?

结果,超过60%的学生选择了前者。

接着,戴维教授又给学生们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是20分钟后喝一杯果汁,还是25分钟后喝两杯果汁?

这时,只有30%的学生选择前者,而70%的学生都选择了后者。

面对第一个选择,在极其口渴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选择立马喝一杯果汁,不要等5分钟。

但在第二种选择下,反正要等20分钟,那很多人就会再多等5分钟,喝两杯果汁。这说明,当下5分钟的折现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远远大于20分钟后的折现率。

这个现象就叫做当前偏差。

为什么当前偏差会引发拖延呢?

因为远期的诱惑力对抗不过当前的诱惑,人面对当前的诱惑时,自控力会变差。

原来不是你不懂自律,而是因为不懂“当前偏差”,这才是拖延的真正原因。


那么,了解了拖延的原因,我们要如何克服呢?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解决问题的路在何方——自律。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

美国作家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书中说:要做到自律有四个原则

第一个自律的原则叫做推迟满足感。

作者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一个企业高管来做心理咨询,高管的生活过得一团糟,作者一直都没有找到她的问题到底在哪儿。最终两个人在吃蛋糕的时候就发现,这个高管拿起这个蛋糕,就先把上边的奶油都吃了。

作者一下就明白了,这个人在推迟满足感方面是非常差的。就是如果她在吃蛋糕的时候,都会先去把蛋糕上的奶油全部吃光,那么她在做工作的时候,她就总是把最好做的事情先做,然后那些不好做的事情,她就尽量地往后推,一直推到没法再推的时候,就特别糟糕。如果一个人不能够延迟满足感,大量的问题就会出现。

一个孩子能够耐下心来把这个课程学好,这就是延迟满足感能力的一种表现。而不能够坐下来学习的孩子,他分分钟都要去玩,他要去最愉快的那个部分,所以这样的人一生当中总是在绕着困难走,有困难就绕开。

同样,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也是延迟满足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比如说父母爱打孩子,或者冲孩子大喊大叫,为什么?一个揍孩子或者冲孩子大喊大叫的父母,就是不懂得延迟满足感的父母,他希望立竿见影,他希望我喊一声你立刻就好了,但事实上喊一声这种方法是最糟糕的方法。而一个有耐心的父母是能够陪着孩子一起来面对困难的,是能够陪着孩子一起经历孩子童年时候的痛苦的。

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能够被父母陪伴,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痛苦,他会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忍受的。而反过来,如果一个孩子在小时候遇到了错误,遇到了困难,他的父母总是用大喊大叫的方式,用家庭暴力的方式,试图把这件事情跟父母本身的责任区隔开的话,父母没有学会延迟满足感,这个孩子将来长大了也不会。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的延迟满足感能力非常糟糕?这个其实是来自于他们的父母不自律,当父母不自律的时候,这个孩子就没法获得足够的爱和照顾,所以这个孩子会忽略自我的价值。你知道为什么有的人喜欢浪费时间吗?因为浪费时间的人就是认为我这个时间没什么价值。

因为他不认为自己的生命有价值,而这种价值感就是来自于父母小时候的爱和照顾。如果父母有足够的耐心,能够延迟满足感,能够把爱和照顾这样的东西给孩子的话,孩子才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孩子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他才不会轻易地浪费时间,他才能够有能力去面对苦难,他也能够做到延迟满足感,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所以这本书把自律这件事说得非常清楚了。如果一个人不能够延迟满足的话,他甚至在长大以后出现了问题,他会假装没看到,他会等着这个问题自己过去,因为他觉得只要你不理它,慢慢地它就好了。想想看,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人是这样的想法,有困难不去解决困难,我们就期待这个困难自行消失,这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推迟满足感这件事情,不愿意去面对艰难的事。

第二个自律的原则叫承担责任。

“这不是我的问题。”有特别多的人喜欢说这句话,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斯科特·派克,曾经在冲绳,就是在美军驻冲绳的基地里边,做过心理医生。冲绳那个地方的美军特别容易出心理问题,因为周围的人都是日本人,他们说话也听不懂,那个基地上就那么几个美国人天天在一块儿待着,闷都闷死了,虽然风景很好,待三天还可以,三年就要疯掉,所以很多人就得了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

后来他就去给这些人做咨询,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案例。

比如说有一个女的割腕自杀,就被救过来了。他就去问那个女的,你为什么要割腕自杀?这个女的说因为这个地方让我很无聊,我一刻也忍受不了了,你们必须把我送回国内,要是在这儿我还会自杀。这个医生就问她,那住在冲绳为什么会让你感觉这么痛苦呢?这个女的就哭,说我在这里什么朋友都没有,我一直都很孤独。

这确实很糟糕,但是你为什么不去交朋友呢?

因为我住在该死的居民区,那个地方没有人说英语,这个女人讲。然后斯科特说,那你为什么不开车到美军家属区,或者去参加美军的妻子俱乐部,在那儿结交朋友呢?她说因为我丈夫白天得开车上班。作者接着问,那既然你白天觉得孤独、无聊,你为什么不开车送你丈夫上班呢?她说因为我的汽车是手动挡,不是自动挡,我不会开手动挡的汽车。作者就更纳闷了,说那你就学一下开手动挡的汽车吧。这个女的说,在这么糟糕的地方学开车?你一定是疯了。结果就是她宁愿自杀,也不愿意去面对“开手动挡汽车”这么一件简单的事。

很多人在人生当中会得两种病,一种叫人格失调症,一种叫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的特点是,把一切东西都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说我如果怎么怎么样就好了,我要是不怎么怎么样就好了。祥林嫂就是典型的神经官能症,压力很大,很焦虑,因为她觉得一切东西都是我的责任,她总是充满着后悔和内疚。

但是相应的另外一方叫人格失调症,他认为这一切都不是我的问题,我自杀,这都不怪我,为什么?谁让那个车是手动挡的。他能够找到任何一个理由,是因为外在的东西,他就不会责怪自己,他认为这都是你们的问题。

所以这两种人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的不同阶段或多或少都有,就是包括我们现在在听书的这些人,和我自己在内,我们有时候也会把一些东西的责任推卸到外在,我们有时候也会过度内疚,都有轻微的人格失调症和神经官能症。但是只要你不过分,它就不算是病症。如果它已经严重地伤害到了别人的话,或者伤害到自己的话,这就是一个严重的病症。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孩子都患有人格失调症,都会本能地逃避责罚。不少孩子也都患有某种程度的神经官能症,把自己承受的痛苦看成是罪有应得,缺少关心的孩子会自惭形秽,认为自己缺点大于优点等等,这都是我们童年所经历过的东西。父母是可以帮助孩子走向心智成熟的,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父母拥有成千上万次教育孩子的机会,面对这样的机会,你是勇于承担起父母的责任,还是推卸这个责任呢? 所以神经官能症会让自己活得很痛苦,人格失调症会让别人活得很痛苦。比如说,有一个父母经常这样指责孩子说,你们这些孩子把我都快逼疯了,要不是为了你们这些孩子,我早就跟你爸爸离婚了,你们的妈妈神经衰弱都是你们造成的,要不是为了抚养和照顾你们,我们原本可以顺利地读完大学,干一番大事业。你看,说这种话的父母全都是人格失调症的表现,所以父母如果有人格失调的症状,孩子也会出现人格失调症或者神经官能症。

上一代的问题会影响到下一代,这个一点都不罕见。他说,如果你不能够解决问题,那么你就会成为问题。就是如果你不能够让自己成为一个人格更加健全、更加成熟的人,你就会把这个问题带给你的孩子,带给你的家庭。所以这是第二个特征,就是承担责任,我们需要合理地承担责任,既不把责任全部推卸到外部,也不把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保持一个平衡。

第三个自律的原则叫忠于事实。

大量的人是生活在自己的幻想当中,这叫人生地图,每个人会给自己绘制一张人生地图,他认为人生就这样,他已经认定了,这个就叫作不忠于事实,他只忠于自己的幻想。有一个丈夫,表现得特别糟糕,从来不着家,对老婆孩子都特别不好,后来老婆孩子就离家出走了。他特别难过,就跑来找这个医生哭诉,说我离不开她们,我真的特别爱她们。医生说,那你既然爱她们,你应该有行动啊,你应该对她们好一点。他说我对她们够好的啦,我是没办法,我怎么怎么样。 后来经过了大量的调查之后,他发现这个孩子小时候曾经被他的父母欺骗过,就是他的父母经常对他说话不算数,结果导致这个孩子觉得父母是不可信的。当他的人生地图当中绘制出来了这么一个坐标,认为父母是不可信的之后,他几乎就推论到人人都不可信。所以在他一生的成长过程当中,他跟警察发生矛盾,他跟他的领导发生矛盾,跟他的顾客发生矛盾,跟他的妻子发生矛盾,到最后他认为唯一可信的人是他的两个孩子,这一次妻子把两个孩子也带走了,所以他觉得人生崩溃了。 后来他在接受这个作者治疗的时候,跟作者约定了时间他不来,他失信了。作者说,那我今天等你,这个时间已经过去了,我没法再等你了。然后这个人说,那你就到周六早上给我看病吧。作者说对不起,周六早上我已经约出去给别人了。你怎么就不能够关心我一点呢?你对你的病人怎么这么不负责任呢?这个作者说,我这个时间是别人约过的,给你的时间也给了你,我在等着,你没来,对吧?所以我不能够随便调整这个时间。好啦,拉黑,他直接把这作者拉黑。为什么?他又是一个让我不能够信任的人。 所以当一个人不能够忠于事实的时候,他陷入到自己的人生地图当中,你发现你很难跟他解释,你很难让他面对真正的世界,因为在他心目当中是完全用自己的一套逻辑在解决问题。所以这个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名词,叫作移情,就是人们会把对一个人的感情和经验移植在别人的身上,会认为别人也会这样。 所以所谓的心理治疗就是鼓励说真话的游戏,就是鼓励大家面对事实,把自己看到的真相、感受到的真实的感觉说出来的一个过程。所以如果没有经过这样的调试,有大量的人是天天生活在幻觉当中的,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人生地图当中,根本不去看一看别人的地图是什么样,也根本不去看看实际的生活当中到底事实是什么。

第四个自律的原则就是保持平衡。

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否则的话,如果你一味地承担责任,你就变成神经官能症,如果你一味地拒绝责任,你就变成了人格失调症。所以要保持一个平衡,中庸之道,既要承担我该承担的责任,但是我不能够把所有的责任都压在我身上。

延迟满足,那是不是能够延迟到无限呢?比如说,有些老人因为不想浪费东西,吃东西总是先挑着烂的吃,等到把这个烂的吃完,再去吃那个好的的时候,好得又烂了。这就是延迟满足到了极致,就过不好日子了。

所以既要延迟满足,也要尽可能过好当下的生活。我们既要能够承担责任,又要能够不去承担无关的责任,要有一个富于弹性的约束机。例如一个人如果能够修炼到永远不生气,真的是一件好事?未必。生气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生气也是一种沟通的方法,但是如果一个人老生气呢?遇到什么事都拍桌子,遇到什么事都投诉呢?这人也没法过日子了。 所以生气也有一个度。人生就是这样,你可以想想看,要不要刹车?你既要享受下坡的快感,同时你也要考虑一下,待会儿转弯的时候怎么办?所以你为了能够有一个安全的转弯,你就要能够学会捏一捏车闸,让自己慢下来。这就是追求平衡的过程。这其实来自哪儿呢?自律性。一个没有自律性的人绝对不会捏这个车闸,他就一定要很爽地冲下去,至于最后翻不翻车那以后再说,因为他没有延迟满足的能力,他不会去平衡。所以从延迟满足到承担责任,到忠于事实,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达成一个保持平衡的生活状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白天无聊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无聊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