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包围塑料件异响是什么原因(车内塑料件异响)汽车前包围塑料件异响是什么原因(车内塑料件异响)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汽车前包围塑料件异响是什么原因(车内塑料件异响)

汽车前包围塑料件异响是什么原因(车内塑料件异响)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对于一个产品或者说机械来说再正常不过了。更何况汽车由上万个零部件配合而成,就算是零部件没有出问题,但是配合关系有问题的时候也是会出现毛病。

我们知道,机械的就会东西存在磨损。而一般理论认为机械磨损分为三个阶段,即磨合阶段(也作跑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段。机械的东西而当磨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机械出现故障或异响就不可避免。

而在其中初期阶段或者稳定磨损阶段,其实也是可能出现故障或者异响的,这种情况一般是必须避免的。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异响为何物。在汽车启动后,不管是怠速或者行驶过程中都会有一些声音发出,但是机械正常运行的声音不能叫做异响,只有当车辆出现非预期的不正常的响动才可称之为异响,简单的理解就是不正常的响动。

但是,如何判断是正常或者不正常的响动,这个是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经验的,用耳朵用屁股就能感受出来哪里不正常的大师,像我们做路试的人一般称之为“老法师”。

不好意思,错了,不是这位老法师

在汽车研发过程中,有一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我目前所做的道路试验工作。道路试验的主要目的本也是为了暴露研发过程中试验车辆的故障问题等,以求发现在设计过程中的缺陷等供DRE参考修正。而在道路试验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诸如各种异响、软件BUG、策略异常、功能失效、零部件损坏等问题。其中一些感知类的问题一般也会作为问题提出供更改。

正是因为道路试验会发现很多问题故障,我一般称自己为“最讨人厌的工程师”,因为当我们联系DRE的时候,一般就是他们负责的零部件或者软件等出现问题了,准没有好事。。。 (希望大家远离试验工程师)

一般道路试验会在一些特定的特殊路面进行(强化道路,高速环道等),其中强化道路路面包括搓板路、长波路、振动路、车身扭转路、冲击路、井盖路、碎石路等等等。这些道路经过路谱采集分析对比之后组合行成试验标准,从而达到快速验证的目的,能够在有限的试验里程里强化成用户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程。不过这些路况组合问题每个厂家都不太一样,都会根据自己采集的结果组合,只要强度系数达到要求即可。

同样的,用户在实际情况中也会多少遇到类似路况,试验场发生的问题也很大可能会出现用户身上,所以需要充分验证(道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搓板路

扭转路

在进行这些强化试验的过程中,同时也会进行一些日常用户能用到的操作。比如开关前舱盖、开关后尾门、开关车门、进行车窗开闭、调节座椅、连续启动等等工况。目的就是为了能尽量覆盖到用户能用到的所有工况,检测在这些工况下会不会因为试验里程的增加而发生故障或者出现不好的转变。

还例如驻车制动、坡起、倒车+制动、转向等等都会有所涉及,几乎就是用户能想到的我们都要做到。另外像最高车速试验也会涉及,主要为了考察车辆在极速s状态下的状态,对动力总成、冷却等系统都有极大的考验。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这和异响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上述所有的强化道路,诸如比利时路、搓板路、车身扭转路等都会给车辆一个比较大的激励,相当于用户把车开到外面越野一样,各种烂路,各种颠簸。基于这些振动颠簸扭转,那必然车辆会发出一些声音,有一些是正常的工作噪声,比如减振器的“dongdong”声,轮胎跳动的“dada”声。当然还会有一些异常的声音,也就是异响,比如正常情况下颠簸车内饰不该有一些摩擦的“jiji”声,不该有相互摩擦碰撞产生的“tata”声,也不该有底盘件相互干啥碰撞的金属声音。

像各位熟知的,制动片摩擦“zizi”的声音,这种其实就算是异响,虽然这个声音很多厂家都有,比如奔驰。但是这确实不是正常的声音,但是由于制动摩擦声涉及到摩擦片材料因素,如果摩擦片硬度过高很容易导致异响。有时候厂家改进的成本过高,或者改进后会影响刹车效果,导致大家都不是特别愿意去做更改。但是不代表都响就不是问题。

又比如消费者普遍比较敏感的底盘异响,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底盘件的一些衬套硬度衰减、螺铨力矩衰减导致,也有的是因为在某些冲击下两个部件干涉导致异响。底盘的异响会对一般消费者造成比较大的困扰,因为消费者无法分辨异响究竟从何而来,又觉得底盘很重要,导致一旦底盘有了异响消费者就很担心。

确实一些底盘异响发生后,会有明显的隐患,应该及时检查,虽然不至于立即影响到行车安全,但是不管是对行驶品质还是其它影响来说,这都是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根基不稳不足以立足。

对于底盘异响,一般就是轮胎、制动、摆臂、稳定杆、后多连杆(或者扭力梁)、减震器异响。

像制动除了上面说的异响外,还有可能颠簸或者制动冲击时卡钳于摩擦片或者卡钳固定点位窜动产生金属碰撞异响。减震器有可能年久失修阻力不够触底异响。摆臂多是衬套失效产生异响。扭力梁可能在车身大幅扭转时产生摩擦异响(我在试验过程中就遇到过,是由于扭力梁是一个钢管压制而成,扭转时导致本来中空的部位间隙变小摩擦异响

可以看到中间是明显的凹陷进去,那就是圆管压制而成,导致内部空腔变小

这里我想起一个事,就是理想前段时间断轴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理想的解释是有问题的,说在收到撞击的情况下脱了也正常,我就在想难道他们的车没有做过“路肩冲击试验”么?一般厂家在做耐久可靠性路试时都会进行路肩冲击试验,一是考验轮胎轮辋性能,二是对悬架底盘进行冲击,车速一般是50-60km/h左右,照道理一般这样的冲击是不会造成悬架变形或者传动轴脱落的(不过要是车速过快,断了也情有可原)。

一般车内异响来源主要是一些内饰件之间的摩擦异响或者是内饰件松动颠簸导致的碰撞异响。因为内饰件多为塑料件,一般就是“papapa”异响或者“jijiji”异响。

同时像车内座椅在某些工况也有可能发生异响,比如搓板路时可能会发生共振导致座椅背板低频振动会产生声音,比较座椅那么大那么重,真是晃起来声音不小,可以网上搜一下第一代哈弗H9 中排座椅振动异响的问题(当年这车在搓板路上中排座椅会有巨大振动)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后备箱内的随车工具或者有备胎的车型备胎松动同样可能异响。如果听到车内后面响,可以从这两个地方先查,看看是否有异物或者松动。

讲了这么多,那么到底哪些异响平时要注意,又哪些不影响正常行驶呢?

像咱们日常使用中如果听到轮胎有明显异响,尤其是听到有明显或者轻微的“wengweng”声(有时候会伴有摩擦刹车盘的声音),这时其实应该要注意一下了,因为这时很有可能是轮胎螺丝没有扭紧或者轮辋变形都有可能,有一定危险性。我自己就遇到过修理工没有把我的轮胎拧太紧,车辆行驶时有很轻微的“wengweng”声,如果是普通用户很难听到这个声音,而我每天和这些故障打交道,导致我对于这种声音很敏感。。。总之有点吓死了,我还跑了一趟高速。。

另外,如果听到底盘有明显的金属声或者车辆走起来的状态明显不对劲,那多半是底盘件有损坏或者比较严重的变形了,这是必须要停车检查的。

还有一种就是动力总成的异响,如果突然听到有比较明显的“咔嚓”声或者“tongtong”声,还是建议立即停车检查,看看是否变速箱损坏有没有漏油发生了。。。越跑越坏。

目前很多新能源车常出现的传动轴异响。

首先,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呢?就是在车辆静止起步,D挡或者R挡,稍大点油门深度(就是稍微起步猛一点),亦或是在行驶途中加速,或者松油门后再加油时,传动轴处会发出“kakaka”异响。

这个异响的出现,其实就是传动轴和轮毂轴承端面,由于车辆扭矩大,加速的时候传动轴大螺母无法有效将传动轴和轮毂轴承压紧,导致两者有轻微窜动摩擦产生异响。

一般这个问题常出现在新能源车上,就是因为电机起步或者加速时瞬间扭矩就能建立,加剧了窜动的可能(大马力燃油车也有可能,但是大马力的车一般贵,贵就用处理好的传动轴,就不响。。)。而一般的传动轴那个端面就是一个切削面,不怎么做表面处理或者做的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最好的办法是在传动轴端面和轮毂端面加工相啮合的滚花,也有加垫片的,但是垫片一般只能管一时,无法管一世。而拧紧传动轴大螺母一般也是不行的,稍微多加减速几次就会破坏状态。

如果对于普通消费者遇到这问题,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在端面涂点黄油,我分析的话保存时间是足够长了。

图中所示端面,处理也是处理这里

总之,车辆在使用周期内,难免发生各种故障(异响也算),如果用户听到或者看到明显异常,都建议停车检查,自己不会就找专业维修人士检修,毕竟术业有专攻。

对于底盘异响,很多都是可以通过紧固螺铨,或者重新装配来达到调整目的,以后使用过程中,保养时可以让维修师傅帮忙检查一遍螺铨漆标,有条件可以定期紧固一下(路试中也会有类似要求)。

而对于内饰异响,实在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老化变形过后很容易出现扣不紧,卡不严的情况,这时候有异响也难怪。没办法只有哪里响收拾哪里吧(贴点毛毡,打打润滑油之类的)。

最后,希望大家都变老法师,耳朵一听,屁股一坐就能知道哪里有问题,到时候路试团队欢迎大家前来任职“法师”一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汽车前包围塑料件异响是什么原因(车内塑料件异响)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