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进手术室了要发的正常说说(即将进手术室说说)准备进手术室了要发的正常说说(即将进手术室说说)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准备进手术室了要发的正常说说(即将进手术室说说)

准备进手术室了要发的正常说说(即将进手术室说说)


中国自古重孝,古语有云: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在古代,孝是评价一个人德行的标准,也是官员晋升的重要参考考核指标。孟子也说过:“惟孝敬父母,可以解忧。”可是对于现下的年轻人,“忧”却也是从这孝中来。

在医院手术室工作多年,也见过很多的患者和家属,积极的、乐观的、消极的、寻死觅活的,形形色色。

近来让我印章最深刻的,是前几天接诊的一位病人,老年男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造成了肺栓塞,急诊送入县医院抢救,救回一条命后,突发脑溢血,转入我所在的医院准备手术。这次来手术室是为了做一个暂时性的气管切开,便于ICU的管理。

手术开的是全麻,可是当我拿着签字单找到患者家属签字时,本以为像以前一样例行公事,交代风险之后签字,上麻醉做手术。谁知患者女儿并不理解,她直接了当:“我爸已经昏迷了,做这个小手术,还需要麻醉?麻醉费大概多少啊?

以前也见过家属不理解的情况,所以刚想开口解释,即使是昏迷病人,做这种关键部位的手术,局麻也难免躁动,影响医生操作。况且麻醉费用也不高,有了医保报销,最后自费也不过几百元。

刚解释完。

你们医生不能太过分,县里住院已经花光了家里的钱,能不上麻醉就不上吧!”一旁的患者儿子补了句,似是难以接受。

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我瞬间明白这是他们兄妹俩早就商量好的。确实,这种重症患者的话费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也已是天价了。

如果说上面两句话我还能接受,那么接下来老人的妻子一席话才深深触动了我。

“医生,你帮帮忙,家里确实困难,刚花的几万块钱,已经是我们老两口的最后的积蓄了,儿女也才成家,能不上麻醉就不上吧,省点钱也为儿女减轻点负担……”老太太幽幽的说着,时不时打量一下她儿女的表情,能看出眼中打转的泪珠。

简单安慰了老人,又重新跟患者一双儿女交代了一遍,她儿子才悻悻的签了字。

其实,老人儿女的苦我也能理解,毕竟看病要花钱,看重病要花大钱,尽孝很重要,可是自己的生计也要考虑。从他们最后的态度还是能看出,他们并不是什么不孝之人,生活的艰辛都需要理解。因为他们老了之后,必定也如同他们的母亲一样,满心是自己的孩子。

可最让我感动的还是老太太的态度,一生辛苦,养儿育女,到了最后生病时,所以所想也是为了儿女减轻负担,仿佛自己这一生都为了孩子,又何尝不是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准备进手术室了要发的正常说说(即将进手术室说说)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