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水闪是什么原因(有露水闪吗)露水闪是什么原因(有露水闪吗)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露水闪是什么原因(有露水闪吗)

露水闪是什么原因(有露水闪吗)

《解开自然谜团的真相》长篇连载(18)

——用中国智慧解读大自然的奥秘

作者:张宝盈

(本书已由华龄出版社于2020年10月出版发行,书名《探索自然之谜全三册》上册《天地自然》)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接上篇)

7.暴雨暗藏天机

大多数人都亲身体验过天降暴雨的壮观景象:天空中仿佛有一片海铺天盖地倾泻而下!人们将之形象地描述为“倾盆大雨”毫不为过!如果说这样密集而狂暴的雨滴是靠榨干空气中那些微不足道的、极其稀薄的水分子凝结而成的——就像被“公认”的“潮湿空气上升冷凝成雨”假说一样,那么这样的“冷凝”机制绝对是超神话的超高效率的——存在一种什么样的神奇物理机制能实现这种超神话的超高效率,将极为稀薄的空气水分在毫秒级时间内快速凝结为硕大的雨滴呢?绝对不存在这样神奇的物理机制!但天空中确实常常在下暴雨!这正是暴雨暗藏的天机所在——下暴雨时的天空天然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造雨机”,把雨水从真空中源源不断地快速高效地创造出来,洒向大地。如前所述,这架造雨机的核心机制就是“共振造物”(造雨)。

不求甚解,得过且过,抱着“糊弄事”的心态,弄一个“潮湿空气上升冷凝成雨”的半吊子理论拿来解释暴雨这样的神奇事件,就错过了发现“天机”的机会。

其实把空气中稀少的水分变成雨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即使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也难以奏效——冬天装有暖气的屋子的窗户玻璃上,早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片片水珠,这就是由于冷凝作用形成的,因为室外的气温总是比室内低,由于冷凝作用形成的水珠便被吸附在玻璃上。由此可见因冷凝作用形成水珠一是过程缓慢,二是数量稀少。靠冷凝作用在毫秒级时间内凝结成雨滴绝无可能。可见因冷凝作用形成降雨的可能性极低。大气层也不具备自动榨干其中的水分变成雨水的功能。靠凝结、吸附、碰并这些效率极低的机制更不可能把空气中的水分全部榨干析出,更不可能达到降暴雨的速率。所以天上降滂沱大雨是一个神奇现象,只是我们司空见惯不以为奇罢了。其机理也必定十分神奇,必非“暖湿空气上升冷凝成雨”那么简单。这个常见现象中隐藏着最深奥的自然之谜。

那么雨水从何而来?共振造物造出来的。等离子体回旋共振是大自然的“魔法盒”,不但能创造雨雪、冰雹,还能创造空气、沙土、砾石、黄金(狗头金)、钻石等,而且效率极高。所以说,暴雨隐藏了大自然的天机!

人所共知,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常能形成大范围降雨,雨量惊人,雨后一片汪洋泽国,造成严重灾害。

用“暖湿空气对流上升冷凝成雨”理论完全无法解释暴雨、大暴雨的成因。以我国历史上的几次著名的特大暴雨为例:1975年8月5日—7日,河南省中南部漯河、驻马店、南阳、平顶山之间的淮河上游丘陵地区发生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暴雨中心泌阳县林庄5—7日三天降水总量达1605毫米,方城县郭林1517毫米。过程总雨量超过400毫米的降雨面积达19410平方千米。自薄山水库西北经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到方城一带,约1460平方千米面积上总雨量还超过了1000毫米。暴雨中心24小时最大降水量1054.7毫米(郭林),6小时最大降水量685.4毫米(泌阳老河),1小时最大降水量189.5毫米(泌阳老河)。

1963年8月上旬,河北省连续7天暴雨,河北内丘县獐么公社过程降水总量2050毫米,其中3天最大雨量1560毫米,24 小时最大雨量950毫米。过程总雨量1000毫米以上的暴雨区面积达到5500平方千米。[18]

假如10米厚的潮湿空气能降1毫米雨的话(实际情况可能要远高于此数),那么24小时降1054.7毫米雨水需要有10547米厚的潮湿空气,这些潮湿空气从哪里来?如果从海上远道跋涉而来,恐怕在半路上早已“冷凝成雨”了,来不及跋涉千里的。

而且,“和普通降雨过程一样,暴雨降水也有一个最大降水高度,而且常比年雨量的最大降水高度为低。据统计,80%最大降水高度均在600米以下。1963年8月河北暴雨,獐么、陈庄和司仓三个暴雨中心的海拔高度分别只有350、250和200米![18]在这样低的高度下,哪来那么多的潮湿空气上升?

研究表明,局地特大暴雨的特点是来势猛、雨量大、降水时间和空间都极为集中;突然间乌云翻滚,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下。每小时可达几十到一二百毫米。[19]所以人们常用“倾盆大雨”“瓢泼大雨”来形容。雨点大而且非常密集、快速,降水使地面都来不及流走。这样的降雨,绝对不是“潮湿空气上升冷凝成雨”形成的。因为这样的机制达不到这样高的速率。一方面猛烈的降雨使云下的空气严重受阻无法上升;另一方面,地面潮湿空气不可能以每秒数十米至数百米的速度上升,如果存在这样猛烈的上升气流,则早把雨云吹散了。再者,暖湿空气的猛烈上升会使高空无法维持能使空气“冷凝”的低温。而 “共振造物”机制,则足以提供这样的降水速率和巨大水源。

“突然间乌云翻滚、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下”,正是电离层中的等离子体受太阳加热逆对流至低层大气后,温度降低、电场减弱而使复合率超过电离率的临界点后突然发生的复合——先发生单体复合为云,再发生等离子体回旋共振造雨而形成暴雨。


小小云团下暴雨

研究还表明,特大暴雨多在夜间尤其是后半夜发生。[19]之所以如此,正是由于后半夜大气温度降低,电场强度也降低,达到了等离子体复合并发生等离子体回旋共振的条件,继而发生了 “共振造物”即真空中的场态粒子转变为实物粒子(雨水)的物理化学反应,才突发暴雨。从而降下远远超过大气中可降水量的雨水。

观测事实对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由于等离子体回旋共振会产生强烈的起电效应(就像发电机转子旋转切割磁力线而产生电流一样,等离子体回旋共振也会产生旋转磁场切割磁力线)而产生闪电,所以当发生等离子体回旋共振造雨时会伴随密集闪电。而观察发现“闪电和降水关系非常密切。闪电集中的区域常常与强降水区相吻合,云中的电现象也常与霰和雹过程相关联。在不产生降雹的雷雨云中闪电稀少,冰雹云中闪电频繁,而且地面降雹常发生在闪电频数的峰值区附近。[8]

愈来愈多的雷达与闪电观测表明,在发生闪电以后,降雨强度有时陡然增大。[2]

从55份闪电记录与实况观测分析,在闪电频繁出现几分钟后,常产生大雨或冰雹。从有降雹时间记录的闪电资料看出,大部分降雹时间发生在闪电峰值出现之后,这说明闪电是降雹(或降雨)的成因之一,而不是降雹的结果。[21]巨大的冰雹只能以“等离子体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复合”方式形成。

是否会降雨不仅取决于电离层中的等离子体是否对流到低层大气中,而且取决于进入低层大气的等离子体是否发生回旋共振,是否具备了复合的条件,如果不发生回旋共振,不具备复合条件,即使有大量等离子体对流到低层大气中,也不会导致成云和降雨。

现象表明,大气电场强度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时,等离子体的总体复合率低于电离率,便不能成云和降雨;低于临界点时,其总体复合率大于电离率,才能成云和降雨。如果某个地区的大气电场强度一直处在临界点上,这个地区就会出现干旱,反之则会风调雨顺或出现洪涝。

通过以上讨论,就可以解释,“暖湿气流”为什么遇到冷空气就会降雨(所谓峰面降雨):遇到冷空气电场强度会降低,使等离子体具备了复合和发生回旋共振的条件。

所以,在夏天会出现“隔路雨”——即在路的左边可能在下雨,路的右边却可能无雨——电场强度低于临界点并发生了等离子体回旋共振的区域就下雨,高于临界点且未发生等离子体回旋共振的区域就下不了雨。

研究还发现,向阳的山坡前常常比山坡后降雨量要大得多。气象学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山坡挡风”导致的。然而,如所周知,即使不考虑电离层,仅仅是电离层以下的中性大气层,其厚度就达60千米,而世界上最高的山,海拔也只有8844米,相对于其所处的地面则只有三四千米高。何况每一座山峰都是上尖下宽且相对独立的,形不成一堵统一的“墙”。

按照“等离子体共振+复合成雨”的观点,则山前雨量之所以较大,极可能也是由于山前向阳面受太阳照射量较大,积累的静电量也较大(等离子体浓度较大),山坡前相对较强的电场与对流至低层大气中的等离子体发生电磁感应,使带有大量荷电粒子的云体在山坡前滞留并发生共振复合,造成山坡前多雨。

夏天夜间必有露水,秋冬则有霜,同样是白天被太阳电离的正负离子和电离层中对流到低层大气中的等离子体在夜间温度降低、电场减弱后复合而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愈是晴朗的夜空,露水愈是浓重,而阴天无雨却没有露水——天气愈晴朗,空气电离度愈高,复合成的露水也愈多——的原因。夏夜还常常出现微弱的“露水闪”,显然即是等离子体复合成露水时的复合辐射。阴天时却没有露水,表明露水也不是云粒子“碰并”而成的。

观测还表明,“层云和层积云大都在后半夜生成,上午9—10时消散”。[6]正是由于后半夜温度降低、电场减弱,大气中的等离子体复合(单体复合)为层云、层积云。而上午9—10时,太阳升高,光照加强,空气电离度升高,电场增强,复合成的层云、层积云又被离解或电离了。

冰雹的生成,同样也是云中等离子体共振复合的结果。同样是在夏天,绝大部分发生的是降雨,只在小范围、短时间内出现降雹,多数情况下冰雹形体较小,偶尔也会出现大如鹅卵、拳头或更大的冰雹。仅靠凝结机制形不成冰雹,因为凝结机制不能制冷且效率较低,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巨大冰雹。笔者做了一个简单的试验:把100毫升的一小杯15℃的水(相当于中等大小的冰雹)放入-18℃的冰箱冷冻室内,半小时后才开始结冰,1.5小时之后也只有大约一半的水结成了冰,完全冻结则需要两三个小时。雨云中没有制冷机,冰雹也不可能在空气中悬停一两个小时慢慢长大,空气托不住。但在下冰雹时,一个鸡蛋大甚至拳头大的冰雹却在瞬间就形成了,因此必定存在某种特殊的快速高效的制冷机制。这个机制是什么呢?

研究已知,如果黑体的温度很低,发射的电磁辐射主要是频率较低的即波长较长的电磁辐射,如果黑体的温度较高,发射的电磁辐射主要是频率较高的即波长较短的电磁辐射。(高崇寿,《粒子世界探秘》,1994)

温度高的物体发射高频短波电磁辐射,反过来,高频短波电磁辐射——微波也可以使物体变热(致热)。同理,温度低的物体发射低频长波电磁辐射,反过来,某个低频长波的电磁辐射波段也可以致冷(究竟哪个频段能致冷则需实验获得)。

由此可以推知,当雨云中发生恰巧处在致冷频段(低频长波)的电磁共振(回旋共振)时,就形成快速高效的制冷机制(转速越高制冷效率越高)而使降雨转变为降冰雹。降雹时,雨云中形成无数个微型低频长波“龙卷风”(回旋共振波包),微型龙卷风的直径越大,形成的冰雹越大,而龙卷风的旋转速率极高,制冷效率也极高,因此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像鸡蛋、拳头、牛头乃至房屋一样大小的巨型冰雹。因为等离子体回旋共振可以产生“共振造物”效应,会创造出雨水,而如果回旋共振的频率恰巧处在制冷频段,就会生成冰雹。

那么什么样的条件下才会发生降雹呢?我们知道,对于固体物质,物体频率与它的硬度、质量、外形尺寸有关,积雨云究竟会在什么频率上发生电磁共振,则取决于它的形状、温度、等离子体浓度、电磁场强度等参数,比如云块(等离子团块)的形体越大越长,发射的电磁波频率越低、波长越长。云块总在不断地变化、演化,如果一个云块演化出了发射低频长波的致冷频段的电磁波的形状、温度等条件,且发生电磁共振,就会降冰雹。

雨云在低频长波的致冷频段发生电磁共振是相对较低概率的事件,因此冰雹也是较少发生且只在局部短时间发生,随着成雹雨云的飘移形成狭长的降雹带。

降雪也是因为冬天气温低,雨云发射的是低频长波的电磁辐射,在这样的频率上发生电磁共振,就会降雪。

雨云如果碰巧在微波频段上发生电磁(等离子体)回旋共振,就会降热雨。如《通考》载:“唐懿宗咸通八年,泗州下邳天雨汤,杀鸟雀。”天上降下来的雨很热,把鸟雀都烫死了。

致冷、致热的频率在全部电磁波频率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大部分发生的是正常的既不热也不冷的降雨。

在自然界,自发形成的电磁场、电磁波丰富多样、千奇百怪而又千变万化,因而会出现千奇百怪的降雨:红雨、黑雨、土雨、石雨、粟雨、鱼雨、蛙雨……都是等离子体回旋共振造物创造的奇迹。

研究发现,冰雹云的雷声沉闷、延续不断,有点像磨坊的推磨声(俗称“拉磨雷”)。多与此相应的是横闪。各地群众还常见雹云有异常光象,例如甘肃群众有“黑云黄边子,必定下雹子”;山西灵丘有“黄云翻,冷雹天”等看天经验。[1]

雷声沉闷且延续不断,表明降雹是一个连续的共振复合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回旋共振复合才能形成冰雹。云中横闪也是云中等离子体发生共振复合的征象。

那么,雹云为什么会呈黄色呢?

我们知道,钠离子能使火焰呈黄色,[22]云呈黄色,表明云中可能分布有较多的钠离子(由海水蒸发、电离而来)。钠离子复合时容易形成结晶体——冰雹。

据记载,1871年8月20日上午11时曾下过一场雹暴,人们发现,从这场冰雹得到的冰雹带有盐味。有些冰雹重12格令。人们发现它们由真盐组成。[23]据此,冰雹中可能都含有较多的钠元素,可进行验证。

1834年8月26日,在帕多瓦落下来的冰雹都有一个暗灰色的核,经过柯札里的检验,认为这些核是由各种大小的细粒组成,最大的是铁和镍组成,可用磁铁吸起。和陨石相同。[23]

这些现象都说明,冰雹正是电离层中的等离子体(包括一些金属离子)共振复合而成的。

有一则记载尤能说明冰雹并非慢慢生长而成:贵州省桐梓县清“光绪十七年辛卯三月初三夜芦溪里七甲老鹰洞出雹,前后数十里麦菽房屋鸟兽皆罗其灾(可见出雹量很大)。未雹前三日洞内吼声如雷闻于远近。夏城乡疫疠大作,芦里尤甚,全家病者不可胜计”。(民国《续遵义府志》卷十三祥异2076页)[7]

在一个山洞中涌出巨量的冰雹,显然不是“潮湿空气上升冷凝”所致。而“未雹前三日洞内吼声如雷闻于远近”,则表明山中已积累了大量等离子体,发生带电粒子回旋共振,由于共振频率恰好在致冷频段,所以将地下水吸出冻成冰块而大量涌出。这相当于一次“喷冰的火山”爆发(其机制可参阅第10章《“地下龙卷”造就火山》)。

许多资料表明,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在晴天无纤云的情况下也会突然降雨,甚至会下暴雨。如1990年7月30日晚上,四川省兴文县仙峰区星月满天,在无刮风响雷的情况下,方圆10千米的范围内,突然下起了暴雨,并持续90分钟,降雨量达60多毫米。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在降雨过程中,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可见满天星斗,皓月当空。[24]

美国学者柯尔利斯主编的《奇异自然现象》一书(中译本,上册)中也记载了许多晴空降雨、降雪的事例。类似资料还有很多。另外,如前所述,“只靠气柱内的水汽上升凝结并全部降落也不足以造成一场特大暴雨。以1975年8月河南林庄大暴雨为例,林庄附近当日气柱中的可降水量为80毫米,而24小时雨量为1060毫米,后者为前者的13.3倍。又如1981年7月四川大暴雨期间,成都龙泉驿站24小时雨量314毫米,而大气中的可降水量只不过70毫米(13日),前者为后者的4.5倍。[5]晴空暴雨,降雨量远远超过气柱中的水汽这些事实,证明暴雨降雨过程中存在“造物”机制,表明在某种特定共振状态下,真空中的场态粒子可以转变为实物粒子,生成远远超过气柱中水汽的雨水。尤其是世界历史上各民族广泛记载、传说的大洪水时期,如《书·尧典》记载:“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这样的大洪水是必须存在“共振造物”机制的,否则,大气层是不可能降下如此巨量的雨水的。

尤其不能用“潮湿空气上升冷凝成雨”学说来解释的是一些特殊的降雨现象,诸如红雨(血雨)、黄雨、蓝雨以及土雨、沙雨——天空像降雨一样洒下大量尘土、沙子,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史籍中有大量此类记载。难道土雨、沙雨也是由地下的沙土“蒸发”上升冷凝形成的吗?什么样的“潮湿空气”能冷凝成红雨、黄雨、蓝雨呢?不!它们不过是大气层中不同的元素粒子(等离子体)发生等离子体回旋共振复合形成的。

科学家们在探讨太阳活动对气象的影响时发现,太阳活动影响气象的最大困难是能量不足,即小能量扰动很难影响大能量过程的面貌。这正是由于人们只注意到由太阳辐射传输的电磁能量,却没有认识到电磁能量可以引发共振,共振的增能作用贡献的能量可能无数倍于电磁能量本身。另外,还必须看到,太阳能量在地球空间(大气层包括电离层、磁层等)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物质发生电离需要吸收能量,大气中被电离的电子、离子都是吸收了太阳能量的高能态粒子,因此,电离层实际上储存了巨大的太阳能量,是一个巨大的能量仓库,是太阳辐射能量长期积累的结果。太阳活动产生的电磁扰动足以打开这个能量仓库的大门,它所产生的电离层、磁层电磁扰动足以对气象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在今日头条发布时又做了即时修改,与正式出版的纸质书内容有差异,以此为准)

(未完待续,接下篇)

(文中第一幅图片如有侵权请告知,即行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露水闪是什么原因(有露水闪吗)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