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和中午正常吃饭(早上和中午正常吃饭晚上少吃能瘦吗)早上和中午正常吃饭(早上和中午正常吃饭晚上少吃能瘦吗)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早上和中午正常吃饭(早上和中午正常吃饭晚上少吃能瘦吗)

早上和中午正常吃饭(早上和中午正常吃饭晚上少吃能瘦吗)


文:郑学良

中国人见面,问候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吃了吗”,这既有国人重礼节尚情义、关心关爱他人的一面,也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人们对丰衣足食、远离饥馑生活的期盼和祝福。民以食为天,不饿肚子、吃饱饭就是国人最朴素最基本的诉求。除了日常问候外,连过去农村孩子取名也颇有含义,小编曾经一位受人尊敬的领导名字就叫“四产”,据他说,他爷爷最关心最期望的事就是粮食年年丰收增产、全家衣食无忧,所以亲自给孙子辈取名,前三个孙辈分别取名“丰产”“增产”“高产”,而他排行第四,有关粮食丰收的名字都已取了,所以爷爷干脆给他直接取名“四产”。

上世纪七十年代,样板戏曾一度非常流行,影响着国人的文化娱乐生活,其中电影《沙家浜》中,“沙奶奶”有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唱词:“一日三餐九碗饭”,说的是乡亲们节衣缩食、精心照顾新四军伤病员的真心实情。电影播出后,除了“阿庆嫂”“刁德一”的人物故事为人们所熟知外,这句“一日三餐九碗饭”也成为农村社员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羡慕、憧憬,把“一日三餐九碗饭”作为生活追求的目标,等同于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可见,在生产队时代,“食”的全部意义就是要实现温饱、不饿肚子。

生产队时代,人们到底能否吃饱饭?对于这个问题,人们争论较大。前不久热映的电视剧《人世间》以及莫言所讲的母亲拾麦穗被打耳光的故事,在网上引起了多方的争议。有争论争议,这实属正常,因为生产队存在的时间将近30年,且中国那么大,时空跨度不同,各时期、各地区以及各阶层的人们对吃饭的感受、经历不一,结论也当然不一样。

尽管不同的人对那个年代能否吃饱饭有不同的感受和结论,但“穷”是那个年代的标签,这一点相信大多数人没有异议,“穷”体现在物质生活方方面面,而首要表现就是吃和穿。缺吃根本原因是粮食不够,关于这个问题,小编在《生产队那个年代—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米”》中已作过详细分析和阐述,这里不再赘述,要强调的是,在城乡二元化结构下,农村、农民付出了更大的牺牲,生产队时期农民种田,除了交公粮(农业税)外,还要按国家规定的平价交定购粮,所以就以“吃”来说,可能当时整个社会都比较紧缺和紧张,但种粮的农民更加困顿,一旦发生饥荒,首先挨饿或吃不饱饭就是种田(粮)的农民,挨饿程度最深的也是农村和农民,现在想想也许觉得不可思议。

小编就个人来说还是很幸运的,一是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没有经历过1958-1961年农村最为艰苦的三年困难时期,主要生活成长于七十年代,那时,国家最困难的时期已过去,从整个国家和社会面来说,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和稳定增长;二是小编家乡地理位置好,虽是南方山区,但却生活在河谷盆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属于粮食主产区,也是全县首屈一指的富庶之地。家父是生产队队长,记得70年代后期,有一年在生产队社员大会公布年终分红数据,粮食(水稻、原粮)人平660斤,一个工分分值0.8元左右,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数据了。

小编是南方人,主食是大米饭,打小记事起,虽然也感受到了粮食的紧张,但还是没有真正和实际挨过饿,在吃饭的问题基本上能应付过去。那时,小编所在生产队的人们,平常也都是一日三餐,当然了,一日三餐是三餐,至于“九碗饭”肯定吃不上,并且一日三餐的时间、内容都有那个年代的特色,跟现在相比是不可同言而语的。

首先是早餐,生产队时代,农村基本上还沿袭千百年的耕作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清早,生产队队长出工的哨子就准时吹响,绝不允许社员们懒床、耽误早晨劳动的大好时光,不像现在,早餐是副餐,人们早上起来洗漱完后,先吃早饭再去上班工作,甚至一些爱睡懒觉的人早餐也不吃,那时社员们是一早起来先出工搞生产,劳动两个小时,大概8点钟左右再回家吃早饭,家里留守的老人或小孩负责在家做饭,因做了一早上的农活,加之马上要投入上午几个小时的劳动,所以早餐不能马虎,早餐是主餐,必须是米饭,尽量吃饱。

其次是中餐,小编家乡称中餐为点心,吃中餐又叫吃点心,顾名思义,中餐是不作为正餐的,中餐的食物也是辅食和零食,中餐不图吃饱,只是简单充饥。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习惯,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吧,一个肯定是粮食紧缺的因素,一日三餐敞开肚皮吃的话,粮食肯定不够,有的地方有“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之说,我们那儿一日三餐中,就只有牺牲中餐了;另一个因素是时间原因,那时农活多,社员们要从清早忙到天黑,除了“双抢”时节,因劳动量大、且中午炎热、中午休息时间较长外(耽误的时间靠早出工和晚收工来弥补),平常中午没有安排较长的午休时间,就只安排半个小时左右的歇息时间,显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专门去做饭炒菜时间上也来不及。

吃中餐叫吃点心,点心当然不会是糖果糕点之类,主要含义是指中餐食物简单、随便应付一下,与早晚餐必定是米饭相比,中餐的餐食种类及用餐方式却有多种,总结那时候的中餐,大概有以下这么几种:一是吃大米白饭,这只限于农村的“双抢”季节或特别重的农活时,劳动量大、体力透支多,需要食物能量补充,所以会将中餐作为主餐安排;二是吃剩饭剩菜,一般是早上煮饭时顺带多煮点,中午收工后回家随便吃点现饭,简便充饥,聊胜于无;三是吃杂粮,主粮不够杂粮凑,中午煮上一锅红薯或南瓜,也可达到饱腹的目的;四是大米糍粑,说起家乡的中餐点心,不得不提家乡的糍粑,因为这是中餐点心的重要内容,一到腊月,家家户户都要打上百斤的糯米糍粑,冷却后放在水缸里浸泡,勤换水,可以放上三四个月不腐坏,糍粑要从正月吃到农历四月早稻插田季节,糍粑绝大部分用来作中餐,或烧或煮或煎,食用方便又充饥。

晚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最为丰盛(相对而言)的。社员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收工时也差不多天黑了,天黑后就是自己及全家自由安排的时间,时间充裕,同时,经过一天的劳累,消耗的体力大,也需要能量补充和食物犒劳。一般是晚上收工后,全家齐上阵做晚饭,往往吃完晚饭后,都到了八九点钟,稍微歇息下就可以上床睡觉了。晚饭也比早餐、中餐丰盛,除了要吃饱之外,有条件还要吃好,偶尔,杀一只鸡鸭或割点肉改善生活,吃饱喝足后,带着满足和希望进入梦乡,为第二天的生活储足能量和希望。

生产队时期,农村社员家庭和人们虽然也是一日三餐,但三餐的内容、时间很有那个年代的特点,跟现在有很大不同。从吃饭时间来说,早餐不早、晚餐很晚,这跟那个年代农村社员的劳动时间和作息方式相一致。从内容特点来说,早上吃饱、中午吃少、晚上吃好,而现在人们通常养生的模式是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上吃少,这刚好相反,也是由于劳动作息规律以及粮食供应量所决定的。

生产队时代人们生活较为贫困,吃饱饭就成了奢望和理想,即便中餐马虎一点,如果光靠主食,也很难保证一日三餐和吃饱饭,还要靠杂粮来作为餐食的补充,那时盘中餐除了大米主粮之外,人们还将红薯、南瓜、萝卜等杂粮作为主食的补充,下一系列,小编将介绍当时一日三餐中杂粮米饭的生活。

下篇预告:生产队那个年代—衣食住行之“食”:红薯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早上和中午正常吃饭(早上和中午正常吃饭晚上少吃能瘦吗)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