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性格内向正常吗(初中生性格内向怎么办)初中生性格内向正常吗(初中生性格内向怎么办)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初中生性格内向正常吗(初中生性格内向怎么办)

初中生性格内向正常吗(初中生性格内向怎么办)

“妈妈,我们班那个林晓云你记得吧?运动会上叱诧风云的女孩,她竟然有社恐哦!”

一边收拾书包的女儿一边说道,满脸的惊讶。

我顿时震了一下,继续询问具体情况。

然后女儿接着描述,说这个同学平时不太敢跟大家讲话,人多的地方就心跳加速,连去食堂吃饭都很紧张。有什么事情不敢问老师,老师问话心慌到说话磕巴……

她还说班上不止林晓云,还有好几个同学都是如此,都明确表示自己就是严重的“社恐”。

这一信息着实让我非常吃惊,不禁深思了一番。

1、“社恐”已经蔓延青少年了吗?

试想在我们那个生活条件一般的年代,从来不知道何为“社恐”,只分性格内向或外向,也不去纠结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何障碍。一切皆按“随缘”处置,反倒活得挺轻松而简单的。

如今的孩子随着生活条件改善,越来越注重自我意识发展,也衍生出很多可以用专业名词定义的“症状”,我想好坏参半吧。可是这种社交障碍真真实实覆盖了青少年群体的一部分,并且逐渐蔓延,不得不引起学校和家长们的关注。

2、现在的孩子明确定义自己为“社恐”却无法改变,我想他们是在诉求一种“理解”和“帮助”。

敢于正视并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某种“缺陷”是这个年代孩子最勇敢而宝贵的特质,却也是他们自身过于“敏锐”的表现。

有时候觉得现在的孩子很率真,很大胆,什么都敢表达出来,父母不需要猜测了,可以对症下药。

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父母收获到这种“诉求”却无法真正理解和帮助。因为在他们描述的“社交恐惧和莫明害怕”我们是难以感受到的,我们甚至觉得在一个陌生环境遇到陌生的人,拘谨和心慌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射,不必过分渲染和主张,久而久之通过时间推移就能慢慢改善。

这也就是人和人之间相处由生疏到熟络的最基本的过程,不必太敏感和太在意吧。越是放大这种所谓的“恐惧和局促不安”便会越觉得自己无法跨越,然后武断地把自己这些行为表现纳入“社恐”的范畴,有点不免矫情了。

当然,也或许是我女儿葡萄从小到大都是活泼开朗,爱表现的类型,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困惑,我也想当然觉得“社恐”不是致命的问题,仅仅是性格的偏颇罢了。

我也常常听说亲戚家的儿子由分离恐惧,每次送到学校就拽着父母的手不放;到集体活动的场合刚开始永远不敢和任何人说话等等。

我的看法是:如果纯属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害怕陌生,这是无需放大化、区别化,顺其自然对某些孩子更好。如果是真正的“社恐”还是需要及早到专业机构找专业人士疏导,慢慢改善。

好吧,这个话题说起来可长了,今天中午趁着午饭时间聊聊,大家感兴趣的畅所欲言。

你家有没有那个“社恐”的孩子?你想过如何帮助他/她吗?

我是葡萄妈,一位“中考分流制”和“双减”下决心陪读的妈妈。分享陪读心路历程,解锁教育困惑,喜欢的父母们欢迎讨论,我们一起“拼爹拼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初中生性格内向正常吗(初中生性格内向怎么办)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