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餐饮市场调查(孕妇食品市场)孕妇餐饮市场调查(孕妇食品市场)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孕妇餐饮市场调查(孕妇食品市场)

孕妇餐饮市场调查(孕妇食品市场)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生儿育女是绕不开的话题。今年,国家出台“三孩”政策,多地真金白银鼓励生育,推出发放育儿补贴、奖励育儿假、生育费用纳入医保等实打实的举措。

虽然政府为鼓励生娃屡放“大招”,但很多育龄男女却“怂”了。“要不要生三孩”并不是一道易答题。现在,就让我们听听富士康员工怎么说。

恐生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富士康人”微信平台开展的读者调查结果显示,72.68%的受访者不愿意生育三孩,其中女性生育意愿尤其低下,高达79.09%的受访女员工拒生三孩。

而大家不想要三孩的原因中,前三位依次为经济压力太大、没人照看孩子、时间成本太高,占比分别为94.89%、69.94%和67.78%。

“眼看万里长征快熬到终点了,我可没勇气再走一遍。”武汉园区的晓燕坦言,自己将近40岁,健康状况急转而下,根本不敢再生孩子,而且也养不起二孩、三孩。

随后,她列出一份清单,展示11岁女儿的“吞金能力”:每周绘画、书法、舞蹈培训费320元;公立小学一学期各种费用2500元、暑期班费用一个月2400元;商业保险一年4000元,城市居民社保300元;春天要赏花“遛娃”,两个月大概花费2400元;矫正牙齿以及持续治疗眼睛弱视、平底足等费用,每半年大概花费2万元。

晓燕说,老公的钱还房贷,而她一年到手的钱几乎都花在女儿身上。

眼看女儿快上初中了,未雨绸缪的晓燕已经开始攒补习费。

国家实施“双减”,女儿没办法上补习班。她打听到,武汉的初中家教行情至少1小时150元,普通人家每年起码得花一两万元。

晓燕有个同事的小孩上初中,一年补习费高达15万元。

“所以,还生孩子干嘛,简直是跟自己过不去。”“我们部门几十号人,只有两个人家里有二孩,大家都不想多生。”

昆山园区的刘丽今年32岁,她也不打算响应国家号召。

刘丽的老家在江苏扬州,当地有“两头婚”的习俗,父母希望独生女刘丽能按风俗生两个孩子,大宝跟爸姓,小宝随妈姓。

不过,刘丽认为,生孩子的前提是要爱他、陪伴他,而不是为了完成姓氏的传承任务。此外,她不觉得一个孩子就会孤单,对孩子的要求也不高,所以没有“生个二宝给大宝作伴”“大号养废了,生个小号练一练”的想法。

更何况,29岁才生女儿的她深感身体吃不消,尤其是女儿生病或受伤时,谁都不要,只黏妈妈。

今年10月初,刚上幼儿园不久的女儿第二次发高烧,正巧老人、丈夫都不在身边。刘丽只能独自一个人照顾女儿,哄娃吃药、量体温、贴退烧贴,还得时不时抱着30多斤重、病得哼哼唧唧的女儿晃悠。

“娃烧得迷糊的时候,我哪怕离开上个厕所她都会哭。”那一段时间,刘丽经常忙得饭都吃不上。“我连二孩都不想生,更别说三孩了。”

“养孩子一堆事,有一个就好了。”龙华园区的周斌夫妇都是90后,同样对生三孩不感冒。

2019年,周斌的儿子出生,丈母娘便来深圳帮忙照顾孩子。因为孩子的养育问题等原因,他和丈母娘的关系慢慢变得“水深火热”,夫妻之间也因此出现隔阂,前段时间差点一拍两散。

后来,周斌在同一个小区为丈母娘租了一间单房,老人和小两口分开居住。白天两夫妻上班了,老人家过来带小孩。晚上一家人吃过晚饭后,老人家再回去。

也许是距离产生美,周斌和丈母娘这才相安无事。“我家这情况,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麻烦,家庭矛盾肯定更多。”周斌说。

龙华园区的阿霞儿女双全,儿子上四年级,女儿读二年级。三孩政策出台后,婆婆曾提议他们再生一个,被她一口拒绝。“我还想多活几年,养娃不光费钱还费人。”

阿霞说,她和老公都喜静不喜动,没想到两个孩子“基因突变”,十分好动。拜娃所赐,她收拾半天才整理好的屋子,经常不到半小时就乱成一团。“那拆家速度,哈士奇都得跪。”

兄妹俩成天打打闹闹、上蹿下跳,磕磕碰碰是家常便饭,简直让阿霞操碎了心。

最严重的一次,是在今年中秋节前两天,两娃嬉闹时,哥哥不慎从柜子上摔下,右手骨折,手术费、住院费耗去2万元,术后支具又花掉1200多元。

此外,“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的现状也让她谈娃色变。“所以,这生三孩的‘国家任务’,还是让能者上吧。”

犹豫派:想说爱你不容易

不过,政府放开三孩后,有些员工也动了心思。可想想生娃后带来的连锁反应,他们又纠结到底要不要加入生三孩的阵营。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对于生不生三孩这个问题,就有16.02%的员工表示“不确定”。

“爷爷奶奶想要个孙女,但我还没想好。”观澜园区的老段有两个儿子。因为老段家三姐弟生的都是男孩,父母希望他顺应国家政策生三孩,有机会“博”一个女孩。

老段自己也认为多个孩子家里更热闹,兄弟姐妹间也能多点照应。但一想到孩子的教育难题和养育压力,他就犹豫了。

今年,为了给大儿子申请小一学位,老段夫妇操心费力了半个多月,晚上也睡不好,头发掉了一大把。

因为没有深圳房产,积分落后,最终,大儿子申请观澜公办学校小一学位失败,被分流到私立学校,一年学杂费就要2万多元。

除了上学花费巨大,大儿子还参加了主持人、跆拳道和绘画才艺培训班,一年培训费1.2万元左右。小儿子的纸尿裤、奶粉也是开支的大头,每个月得花2、3千元。

“其实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如果孩子的学位有保障,家庭的教育负担能降下来,很多人还是愿意生三孩的。”

对于生三孩,衡阳园区的老徐有些心动,可残酷的现实压力,让他暂时只敢想想。

老徐每个月工资8千多元,房贷2千多元。因为还没交房,每个月的房租、水电费还要700多元,加上孩子的托管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今年10月3日,老徐的丈母娘带孩子时不小心摔倒,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恶性骨瘤中期,医生要求转去长沙的医院会诊。经过一番折腾转了院,丈母娘的手术还没做,老徐就已经砸进去3万多元。

此前,帮忙带娃的丈母娘身体时好时不好,妻子要接力式看娃,只能去做短时工,收入并不稳定。

如今,老人得了癌症,妻子不得不再次辞工照顾病人,老徐也请了好几天假跑医院。除了眼前的烦心事,老徐也为两个孩子以后的初中教育金烦恼。

在他看来,衡阳私立学校的师资力量更加雄厚。可如果要送孩子去私立学校,一年学费、住宿费至少得4万元起步。“现在要小孩肯定不现实,以后看情况再说吧。”说完,老徐忍不住叹了口气。

郑州园区的李萌也在纠结生不生三孩。5年前,李萌怀双胞胎儿子时受了不少罪,孕吐吐得天昏地暗,还住院保胎了一个月。但对女儿的渴望,让她对生三孩“跃跃欲试”。

不过,被两个孙子搞得筋疲力尽的爷爷奶奶并不支持生三孩。此外,李萌夫妇也担心生下来的又是儿子。李萌自认思想比较老派,觉得儿子长大后得为他买房,如果是女儿就不必操心这些。身边有些年轻同事有房有车但欠着贷款,以致很难找到对象,这更加深了她的焦虑感。

李萌说,即使不谈以后,眼前的养育难关也不好过。双胞胎儿子带来的幸福是双倍的,但压力也是双倍的。

与她同在品保部门工作的丈夫经常到外地出差,对照顾孩子有心无力。65岁的爷爷帮忙接送正读幼儿园中班的孙子,下班回到家后,带娃大任就全部落在李萌身上:辅导作业、给他们洗澡、陪玩、哄睡,还要做饭。

好不容易等两个孩子都睡着了,她还要做剩下的家务活、洗漱,忙到晚上11点多是常态。如果加班到晚上8:30下班,她的睡觉时间就得顺延到凌晨1、2点,但次日仍要6点起床。“生娃容易养娃难。”李萌的语气有些无奈。

行动派: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三孩政策一出,富士康有人“民不聊生”,有人“蠢蠢欲动”,还有人早已完成“国家KPI”。

据“富士康人”问卷调查,11.3%的受访员工计划生三孩,4.25%的受访员工已有三个孩子或更多。

而大家想要三孩的原因,主要为“孩子们长大后可以互相帮衬”“孩子多点兄弟姐妹,利于成长”和“家庭生活更有乐趣”,占比分别为69.62%、68.35%、59.49%。

“没有一点防备,老三来了。”2019年,由于长时间见红,龙华园区员工王帆到医院检查,当医生说“你肚子里有一个胚胎”时,王帆愣住了。

家人强烈反对她留下老三,担心38岁“高龄”怀孕生子会对她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但王帆认为,此前她每周在美容院做卵巢保养,频繁被美容师按压肚子,惨遭这样的蹂躏,孩子还顽强地待在子宫,说明他的生命力很强大。这让她决心生下老三。

在同事眼中,王帆最有资本生三孩。她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公婆是医生,父母是双职工,均已退休,工资不低。老公是某大厂高级工程师,年薪百万。

但家有三头“吞金兽”,还是影响到了王帆的生活质量。担心老人溺爱孩子,拒绝父母帮忙的王帆请了住家保姆。在能力范围内,王帆在孩子的学习和吃穿住用行方面都创造了最好的条件,精力和金钱花费巨大。

以前,王帆看上标价几万块的大牌包包、化妆品时,一眼不眨就能“拿下”。现在,夫妻俩达成共识:钱要花在孩子身上。身为过来人,王帆觉得生三孩要慎重,“养娃是个无底洞,没钱不要生三孩。”

“在农村,三孩真的很常见。大家生,我也生呗。”在大部分人还在纠结生不生二孩时,今年36岁的龙华园区员工唐城已经家有三宝。

目前,妻子带着儿女在广西老家县城租房生活。唐城一个人养家压力山大,他每个月工资5000多元,只留下生活费,其余全部转账给妻子。

唐城住公司8人间,平时吃食堂的8元套餐,只敢在生日奢侈一把,去KFC吃一个汉堡和一只鸡腿。“从没想过后不后悔,每次回家看到孩子们长大一些,心里就很欢喜。”

还有一件藏在心里的事,让唐城觉得现在养孩子的苦算不上什么。

生下二孩后,唐城的母亲帮忙带娃,妻子曾到富士康短暂打工。怀三孩时,唐母被查出癌症晚期,妻子辞工回到老家,挺着大肚子一边照顾孩子,一边侍候婆婆,给老人喂饭、擦身子。

还好期间有哥嫂替换,妻子才得以喘息。这件事让唐城有些庆幸自己有个哥哥。“家里还是多点孩子好,他们长大后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会有人帮衬。”

此外,通过调查了解到,“想生男孩”是计划或已生三孩家庭的一个重要考量。

宝科园区的杨浩喜欢研究家族史,他翻阅族谱发现,家族人口数量一代不如一代。虽然儿女双全,但杨浩希望家族更为枝繁叶茂,想和妻子再生个男孩。

杨浩觉得养孩子的经济压力不大,他在老家衡阳花80万建了三层小洋楼,在县城全款买了房、在深圳买了车。

无房车之劳形的杨浩夫妻目前最大的开支是每月3千多元的租房费。他计划,以后将儿子送到衡阳一所一学期学费数万元的私立学校上初中。

妻子怀孕时吃过不少苦,生前两个孩子时花式孕吐,吐得死去活来,头晕眼黑,往龙华人民医院跑了不知多少趟。但妻子觉得,从农村走出来的人不怕苦。

眼下,两口子只剩下儿子的思想工作没有做通,只待儿子点头,他们就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生三娃的战斗中。

与杨浩一样,郑州园区的老严拼四娃也是想生个男孩。她觉得,“一定要生个儿子人生才圆满”。

因为想要男娃,她接连生了三个女儿。虽然公婆没说什么,但老严觉得自己不争气,没底气。

由于孩子多,老严不得不将二女儿送到娘家让老母亲接管。老严家境一般,公婆务农,老公长年在外打工。

坐月子期间,老严不仅无人伺候,还要照顾嗷嗷待哺的新生儿以及做饭、洗衣、洗尿布,“皇后”般的待遇她一天也没享受过,连荤腥都很少沾。

这样的苦,她吃到第4次时,终于盼来了儿子。当时,老公和公婆非常开心,老严也松了一口气,觉得总算挺直了腰杆。

富士康:关爱女工不打折

生或不生孩子,生几个,大家都可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做出选择。而尽心尽力为孕产妇和哺乳期的女工送去关爱和温暖、于无声处为她们保驾护航,为合法生育孩子的员工家庭创造条件,则是富士康一直在做的事情。

身为“重点保护对象”,富士康女工从怀孕到生娃,能享受什么服务和便利?

据了解,集团很多园区都曾设置过孕妈妈产线。目前,烟台园区仍保留了三条孕妇专线。这些特殊产线一般位于生产车间外,工作轻松,如厕方便,且无需过安检,避免电磁辐射影响孕妇身体。

而没有设置孕妇专线的园区,则尽量从减轻工作强度、安排上常白班等方面给孕妈妈以关照,或者为孕期女工改造厕所、设置孕妇休息室等。

深圳、郑州园区有员工反映,为照顾孕妈妈,自己所在楼层卫生间的部分蹲厕被特意改造为坐厕;济源园区一些生产单位在洗手间隔间安装了扶手。

深圳、成都、济源、烟台、昆山等园区专门为孕妇打造了休息室,有的孕妇休息室还大手笔地配备了沙发、床铺。成都园区工会还联合总务,在园区各餐厅设置孕妇专用就餐区。

与此同时,富士康女工还能享受专属福利:生完孩子后,在住院期间或出院七天内,产妇可申请300元的住院慰问金。

近两年,因为防疫要求,公司同事不能入院探视产妇,慰问形式也相应变成直接为员工转账慰问金或去产妇家中慰问。

今年中秋前,剖腹产下男宝的济源园区员工李丽娜便享受到了这份特殊关爱。她所在生产单位的主管和工会工作人员特意带上牛奶、鸡蛋、土鸡等营养品,到她村里上门看望她。

李丽娜的婆婆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用心关爱员工的公司,深受感动的她专门去饭店买来做好的菜品,热情挽留慰问小组在家吃饭。

妈咪小屋和妈妈驿站,为方便哺乳期女工而生。据了解,烟台与昆山园区安装了可移动式妈咪小屋,空间如电话亭一般大小。

为避免哺乳期女工走远路,可移动式妈咪小屋被贴心地设置在园区部分楼层内。

昆山园区的妈妈驿站还向市总工会申请了冰箱,并配备了饮水机和微波炉。

值得一提的是,昆山园区康乃馨服务站下个月即将揭牌,专门为女工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

“公司福利挺好的,如果年轻几岁,我也想生三孩。”39岁的香菊为集团对女工的关爱措施点赞。

不过,也有员工反映,怀孕期间曾因生产排配冲突,不能按时请假产检;有时因人手紧缺,孕期也得处理重活、急活,甚至上夜班等。

此外,还有很多有意向生三孩的员工表示,希望公司能给他们生三孩予以更多支持和帮助,如,产假待遇参考二孩、延长陪产假、孕期及产假期间绩效考核给予适当照顾、工作时间弹性安排,以及在公租房申请、低龄儿童托管、子女异地就学等方面提供便利。(作者:蒙春梅/蒋朝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孕妇餐饮市场调查(孕妇食品市场)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