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能不能喝丝线根(丝线根孕妇可以喝吗)孕妇能不能喝丝线根(丝线根孕妇可以喝吗)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孕妇能不能喝丝线根(丝线根孕妇可以喝吗)

孕妇能不能喝丝线根(丝线根孕妇可以喝吗)

必备文化常识总结(十一)[医药科技]

1、在古代的医学界当中,有一种走访郎中,叫作铃医。古时行医之时,郎中身负药箱、手摇串铃,成年累月地于村市街巷往来奔走,为百姓除灾治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他们始终恪守着“扬仁义之德,怀济世之志”的教诲,不求名利,为人们消除疾病困扰,因此深受群众信赖,这些铃医当中就包括扁鹊、华佗等名医。

铃医亦称“走乡医”、“串医”或“走乡药郎”,古代已有,宋元时盛行,铃医以摇铃来招徕病家,故而得名。铃医奔走乡间,栖宿寺庙,医治民众疴疾。他们始终恪守着“扬仁义之德,怀济世之志”之教诲,妙术施治,求取薄利,屡化沉疴恶疾,深受群众信赖。《夷坚丙志·韩太尉》:“迁御医王继先诊之,臼:‘疾不可为也,时气息已绝。’适草泽医过门,针其四体至再三,鼻息拂拂,微能呻吟。”

实际上,作为我国医学史上重要一页的铃医医术在古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代的扁鹊、华佗等名医都是铃医。至于铃医的药方,在我国宋代名医赵学敏所编撰的《串雅内编》里多有记载。

关于“铃医”行医时手里要拿串铃的说法是这样的。

在古代,一些中医到处采集并实验各种药物的功效,他们通常会手拿一个铃铛,铃铛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铜环,人们称之为“虎撑”或“虎衔”。其实这个铃铛是他们的护身符。

2、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无论是军事还是国防上,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过,它的产生是一种偶然,源自于古代炼丹家追求长生不老的实验。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是硝酸钾、硫黄和木炭三种粉末的混合物,当把它们放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时,由于体积突然膨胀会发生爆炸。对于碳、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古代炼丹家是先行者。他们发现,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硫是极易燃烧飞升的,为了中和它的特性,炼丹家们想出了“伏火法”,就是利用它和某些物质混合加热产生某种程度的燃烧。

唐代的炼丹者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硝、碳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就是火药。由于火药的发明来自制丹配药的过程中,因此,火药曾被当作药类出售。在《本草纲目》中,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火药发明出来的时候,由于不能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又容易着火,炼丹家对它并不感兴趣。之后火药的配方由炼丹家转到了军事家手里,就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色火药。

3、​提到杏林,在医学界它指的是中医,人们经常用“杏林”称颂医生,而医生往往也以“杏林中人”自居。人们经常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满”“杏林满园”或“誉满杏林”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

4、万户(?—1390年),元末明初人,本名陶广义,原是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喜好钻研炼丹技巧。一次炼丹事故后,转为试制火器。朱元璋下婺州,陶成道率一干弟子相投,献火神器技艺。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朱元璋赐名‘’成道‘’,并加封“万户”,从此陶成道被人称为“万户”。

晚年,陶成道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所以,中国火箭飞天的鼻祖就是万户。

5、悬壶济世是古代颂誉医者救人于病痛的美好称谓。所谓医者仁心,以医术普济众生,世人称之,因此便有悬壶济世之说。

“悬壶济世”中的“济世”是拯救世界、拯救世人、拯救世道的意思,其中的“悬壶”则是以悬挂葫芦这一形象来代指行医这一行业。“悬壶济世”就是说通过医学技术来把世人从疾病痛苦之中拯救出来。

对于“济世”的理解,这折射出中国的传统医学不仅仅属于技术范畴,还饱含深厚的人文关怀。在“济世”的表述中,我们会感受到中医学行业的入世理想和救赎情怀,古人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大医治国”等说法,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名医也是除了精通医术外,还对儒、道、释的思想有很深的理解和认同。时至今日,大凡学习中医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秉承这种“济世”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中医学文化必然传承的内涵。

6、现代社会,在各种比较重要的节日或场合,如生日、婚庆、庆典、旅游地等,都会看到有人在放孔明灯,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希望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孔明灯的结构可分为主体与支架两部分,主体大都以竹篦编成,次用棉纸或纸糊成灯罩,底部的支架则以竹削成的篦组成。孔明灯可大可小,一般为圆柱体或长方体形状。一般的孔明灯是用竹片架成圆桶形,外面以薄白纸密密包围而开口朝下。

7、元始是西汉第14位皇帝汉平帝刘衎[kàn]的年号,共计5年。刘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原名刘箕子,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母卫姬,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

汉哀帝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9月17日迎立年仅9岁的刘衎为帝。次年改元元始。

公元6年,刘衎病逝,终年14岁,庙号元宗(后除庙号),谥号孝平皇帝,葬于康陵(今陕西咸阳西25里处)。

8、竟陵王萧子良

萧子良(460年-494年5月4日),字云英,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齐武帝萧赜的次子,有《竟陵王集》。

初仕刘宋,历任邵陵王左军行参军、邵陵王主簿、邵陵王友(辅佐刘宋宗王刘友),会稽太守。齐高帝践祚,封为闻喜县公,任职丹阳尹。齐武帝践祚,封为竟陵王,历任南徐州刺史、南兖州刺史、司徒、尚书令、扬州刺史、中书监、太傅。

子良因为在永明末年,卷入立储之争,故子良薨逝于郁林王年间,时年三十五岁。赠假黄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宰、大将军、扬州牧。葬礼依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故事。

萧子良通经学、史学、黄老,尤喜佛典,与兄长文惠太子并精佛法。齐永明年间,有文士集合于竟陵王左右,其中最著名有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八人,文学史上称“竟陵八友”。任司徒时,移居鸡笼山邸,常在邸园内操办各类斋戒,大集朝臣众僧。一生奉戒极严,自名为“净住子”。何胤的学生锺岏进议曰“食蚶蛎不为食肉”,遭到子良的怒斥。范缜不信佛,子良也以为不满。为政体恤百姓疾苦,遇有灾荒,则上奏朝廷宽减役税、开仓赈济,深受百姓拥护。汤用彤赞叹说:“竟陵王者,乃一诚恳之宗教徒也。”

南齐时流行把征收商税的官职标高价出售给私人承包的做法,弊病很多。萧子良坚决主张“宣敕有司,更详优格”,革除商税征收中的种种弊端。萧子良积极主张免除民间欠税,指出:“今闻所在,逋余尚多。守宰严期,兼夜课切。新税力尚无从,故调于何取给?政当相驱为盗耳。”他主张“逋租宜皆原除,少降停思,微纤民命。”萧子良反对重役扰民,指出民间“乃有畏失严期,自残躯命。亦有折绝手足,以避徭役,生育弗起,殆为恒事”,主张立即采取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9、我国古代大多为坐堂问诊医生或走访医生,而关于官方医院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诸子集成·管子卷》中:“凡国都皆有掌养疾,聋盲、喑哑、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疾,官而食衣之,殊身而后止。”由此可知,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最早创制“养病院”。

汉元始二年,黄河旱灾,瘟疫流行,皇帝刘衍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公立性临时医院,免费为老百姓看病。南齐永明九年(491年),竟陵的王萧腾私宅设医置药,为百姓看病,为中国第一家私立慈善医院。

唐朝时医院被称作“病坊”,大多设于庙宇之中,主管者多属僧尼。此时的“病坊”已呈现普及之势,不仅长安、洛阳等大城市设有“病坊”,一些小的州府也有设立。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苏东坡捐献50两私帑与公家经费合起来办一所病坊,名为“安乐坊”,成为中国第一所公私合办医院。宋以后,各州县皆设医院,名曰“安济坊”。

10、对四诊法做出突出贡献的是神医扁鹊。何为四诊法?就是望、闻、问、切,这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望诊是用肉眼观察病人外部的神、色、形、态,以及各种排泄物,来推断疾病的方法。闻诊是通过医生的听觉和嗅觉,收集病人说话的声音和呼吸咳嗽散发出来的气味等材料,作为判断病症的参考。问诊是医生通过跟病人或知情人交流,然后了解病人的病情以及发病过程,作为诊断依据的方法。切诊主要是切脉,也包括对病人体表一定部位的触诊。中医切脉是根据病人体表动脉搏动的强弱、频率等因素,来了解病人所患病证的内在变化。

从现代医学来看,四诊法有着非常深刻的科学基础。古代医学经典《内经》上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意思是说人与周围的环境是统一的,外界环境对人体机能的活动有影响。自然环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涉及许多方面,如季节气候的变化,区域环境的差异等等。同时,《内经》也指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意思就是说,人体内阳气的活动是昼夜波动的,而这一变化趋势与现代生理学研究是十分吻合的。科学事实证明,古代中医学的认识是很正确的。

11、根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最早的女医生是汉武帝时期的义妁。

12、历史上著名的医生,或者著书立说,或者亲尝百草,以他们自身的实践经验,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华佗无疑就是其中之一,他创造性地发明了“五禽戏”这一套传统的健身方法,给后代人们带来了福音。

五禽戏由于动作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而来,因此又称之为“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作为我国民间流传最广、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五禽戏有着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功效,受历代医学家、养生家称赞。据古文献记载,华佗弟子吴普因就是因练习此法才活至百岁高龄。

五禽戏中的五禽指的是虎、鹿、熊、猿、鹤,华佗通过长时间观察、研究,并不断创新,最终将保健强身的气功功法完成,共五十四个动作。这种戏可单练一禽,也可五禽全练,不仅能治病养生,更能提高身体的素质和免疫力。它“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帮助了大部分体弱多病的人,使其生命长存。

13、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它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特点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是古代印刷术的重大突破。而雕版印刷术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先是在木板上面刻字,把周围空白部分剔除而使字凸现出来,然后用热水洗掉木屑,就成了印书的模板了。在印书的时候,先用墨汁涂黑模板,再把纸覆盖在模板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了。将纸从印板上揭起风干,整个印制过程就完成了,这就是我国最早的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的产生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出版效率,不过,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雕刻模板费时费力,有时候一部书的模板要雕上好几年。有些书或文件不需要重复印刷,那么雕版就会浪费。毕昇看到了雕版印刷术的弊端,于是,在不断实践之下,他用泥造字,然后用火烧硬,这样一来,这些字就成了单独的存在,一个字一个印。在排版的时候,只要将需要的字组合起来,放在一个铁板上就成了一个模板。等印刷完的时候,这些字可以拆下来,以备下次印刷用。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作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4、中国古代的火箭构造有四个部分,分别是箭头、箭杆、箭羽和火药筒,根据茅元仪编著的《武备志》,我们可以找到古代火箭的具体形态。在火箭构造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火药筒,火药筒是用竹筒或硬纸做成的外壳,在里面塞入火药,封闭筒的上端后,将下端进行开口,最后在筒边上的小孔里引出导火线,用时只须引燃导火线即可。这种火箭一经点燃就会产生急速向前的推力,而火箭锋利的箭头就可以很快穿入人体内部。火箭的产生,对我国乃至当时世界上的军事战斗,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除军事用途外,火箭也被古人用于娱乐,将之引燃升空后,空中划过美丽的烟花,用来增强节日的喜庆气氛,这就是现代社会爆竹的前身。

15、在古代,就有这样一种发明,它叫作水密隔舱结构,堪称船只中的“不沉之舟”。

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一个舱区,舱数分为八到十三个不等。它具有几方面的优点:

首先,舱与舱之间严密分开,在航行中,即使有一两个舱区破损进水,船体依然可以保持浮力,不致沉没。即使进水太多,只要抛弃货物,减轻船只的载重量,也不至于很快就沉入海底。而且,如果船舶破损不严重,还可以及时修复破损的地方,不会影响船舶继续航行。

其次,由于船上分舱,装卸和管理货物时就很方便。不同的货主可以同时在个别的舱区中装货和取货,提高了装卸的效率,又便于进行管理。

另外,由于舱板跟船壳板紧密联结,有加固船体的作用,这样一来,不但增加了船舶整体的横向强度,而且取代了加设肋骨的工艺,使造船工艺简化。

16、大约在东汉时期,我国古代数学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完整的体系,这以当时出现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为标志。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刘徽潜心研究数学,并结合极限理论找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刘徽是魏晋时期重要的数学家,他在中国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他运用“割圆术”科学最终求出圆周率等于3.1416的结果。

而到了后来的祖冲之,由于从小受家庭熏陶,此后在天文、历法和圆周率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借鉴刘徽的计算方法,将圆周率的真值计算精确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并且,祖冲之还给出圆周率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也就是将圆周率简化成3.1415926,这一科学成果比当时其他国家早了近1000年。

17、古代剑客侠士,一柄长剑惩恶扬善,说不尽的英雄气概,剑客喜爱剑,尤其对于古代名剑如干将、莫邪之类更是梦寐以求,而说得上名字的古代名剑都出自一人之手,那就是铸剑大师欧冶子,也因此,他成为了铸剑的祖师爷。

欧冶子是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在少年时代,他就从母舅那里学会了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是个善于钻研的人,并且具有非比寻常的智慧。同时,他身体强健,刻苦耐劳,当他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后,就开始着手铸剑,终于冶铸出了第一把铁剑“龙渊”,由此,开创了中国冷兵器之先河。

在历史上有一柄出名的宝剑叫湛卢剑,据说也是欧冶子铸造,欧冶子到闽、浙一带名山大川遍寻适宜铸剑之处。当他见到湛卢山清幽树茂,矿藏丰富,山泉清冽,适宜淬剑之后,就结舍于此铸剑。历经三年辛苦,终于铸就了锋芒盖世、吹毛断发的湛卢之剑。随后,这柄剑几经辗转,已然成为了能够决定朝代兴替的神器,由此也可看出欧冶子铸剑水平的高妙,被称之为铸剑鼻祖,的确是名副其实。

18、在古代,就有这么一个人,他被人成为通才,甚至可以包揽文学家、科学家、发明家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这个人就是张衡。

提起张衡,很多人熟知的是他发明的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公元132年,东汉的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还有巧妙的机关。仪器外部周围有八个龙,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

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蟾蜍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樽体随之运动,触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出很大的声响。于是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

据学者们考证,张衡在当时已经利用了力学上的惯性原理,“都柱”实际上起到的正是惯性摆的作用。同时张衡对地震波的传播和方向性也一定有所了解,这些成就在当时来说是十分了不起的,而欧洲直到公元1880年,才制成与此类似的仪器,比起张衡的发明足足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他从小刻苦好学,精通五经六艺,尽管才高于世,却没有骄傲之情。平常从容淡泊,不喜欢与俗人相交。在他生活的朝代,政治稳定,官员生活糜烂,就此现象,张衡写出了著名的《二京赋》,以此来讽刺朝廷,虽然文采斐然,但他对于官场生活却看得非常淡泊。

直到公元108年,而立之年的张衡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在天文演算方面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于是后来38岁的张衡出任了东汉历法机构的最高官职——太史令。任职期间,张衡完成天文著作《灵宪》,并在其中绘制了中国首张天象星体位置图,另外,在书中张衡还在历史上第一次科学解释了月食形成的原因。这部书不仅涉及关于天体知识的论述,还渗入一些宇宙哲学观念,这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后世将张衡称为“木圣”,在现代社会,人们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联合国天文组织于1970年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又于1977年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星”。

值得一提的是,张衡在数学方面也有研究,他曾经改进了计算圆周率的方法,虽然后世多有批评,但其苦学研究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9、在元代,提到科技方面大师级的人物,郭守敬那是实至名归的,不仅如此,他还是一名水利专家,身兼数职,各有建树,这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是令人十分钦佩的。

在少年时,郭守敬就显示出了过人的科技才能,它能够根据一张图纸,制作出一种叫作“莲花漏”的计时工具,仅仅依据一幅图就想掌握莲花漏的制造方法和原理,对一般成年学者来说也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年纪才十几岁的郭守敬居然把它弄得一清二楚,这就足以证明郭守敬确是一个能够刻苦钻研的少年。初露锋芒的郭守敬,拜在当时精通天文学和历法的刘秉忠门下,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他跟随刘秉忠好友张文谦到处进行地形水利方面的实际勘察,积累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在他而立之年,郭守敬经张文谦举荐在朝廷的水利部门工作,公元1276年,郭守敬被元世祖任命为编制新历法的负责人之一,并做出了闻名历史的贡献:他简化了中国传统的观测仪,创造了简仪,他还创制了仰仪、高表、景符、窥几等优秀天文仪器。其实,编制《授时历》是郭守敬最为出名的贡献,毕竟《授时历》代表了我国古代传统历法的最高成就。

在他晚年的时候,由于元大都漕运经常有覆灭的风险,郭守敬在忽必烈的命令之下,开始修补昆明湖,千百年来,直到现在,昆明湖仍然是北京一座巨大的水库。

20、远古人们有“结绳记日”的计时方式,当人离家时就在腰间系上绳子,过一天就在绳上打个结,这样的话,到了远行地点时就知道自己行程所需的天数,而回家时过一天解开一个结,等结被解完也就差不多到家了。这是最古老的计算日期的方法,直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我国少数地区仍有人在用这种方法记日。

而“刻木相会”则是古人又一个记日的发明,古代人们要约会的话也需要记住日期,如果约在五天后见面,两人就在一个小木片或者小竹片上刻上五道刻痕,然后将其劈成两半,每过去一天,就将上面的刻痕各自削去一道,等到刻痕都削尽的时候,两人就能准时再见了。

21、所谓四象,是在四时中的四仲中星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古籍《尧典》中就有关于四仲中星的说明:“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古代测四仲中星以定四时的思想由来已久,而人们最终把各大恒星分为四群以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星象的想法也就逐渐形成。

22、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轨迹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歌》。

23、中医讲究“不通则痛”,针灸便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借助银针刺激经络、穴位,使它们贯通全身,理顺血脉,来治疗全身疾病的。银针疗法主要依据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调节人体经络阴阳属性的盛衰,使机体恢复平和的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有广泛的适应症,且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现今已然成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医疗手段。

24、对于算盘的起源,最早的说法是起源于东汉、南北朝时期,依据是东汉数学家徐岳写过一部《数术记遗》,其中著录了十四种算法,第十三种即称“珠算”,并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后来,北周数学家甄鸾对这段文字做了注释,称:“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经纬三才也。”这些文字,被认为是最早关于珠算的记载。

25、推拿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被学者称赞为“元老医术”。推拿作为“以人疗人”的方法,由医生用双手直接作用于病患不适的部位、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应用推拿健身、治病,自古就受到中国医学家及养生学家的推崇。推拿又称“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肌理解剖和病理诊断,用特殊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实际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所以从推拿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推拿、运动推拿和医疗推拿。推拿不仅能促进血液、淋巴组织的代谢过程,调和气血,还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推拿可缓解或根治大量的病症,如:扭伤、关节脱位、腰肌劳损、肌肉萎缩、偏头痛、各种神经性疼痛、四肢关节痛、神经麻痹、肌肉痉挛等,也能缓解因风湿而引起的肌肉疼痛即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另外还对消化不良、便秘、慢性胃炎、失眠、妇女痛经与神经官能症等有很好的疗效。因为推拿不需要特殊医疗设备,治疗时也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等的限制,且平稳可靠,易学易用,无任何副作用。对正常人来说,推拿能够增强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对病人来说,既可使局部症状消退,又可加速恢复患部的功能,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6、直到现在,几乎每个民族最早都使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这是因为人计数时自然而然地首先使用的是十个手指,只要屈指便可算清。

在中国,很早就开始使用十进制了,在出土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中,人们就发现了十进制的痕迹。有学者认为,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骨管刻痕中,以一个圆点代表1,两个圆点并列代表2,三个圆点并列代表3,五个圆点代表5,长圆形可能代表10,山顶洞人骨管符号便是一种“十进制思想”。另有学者对中国青海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骨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骨片上有刻痕,少的一个,多不超过八个,每个骨片上的刻痕数目不超过十个,他们以此认为新石器时代已有加法运算和十进制。

27、最初,于殷商时期发明了一种叫作日晷的工具用来计时。日晷由指针和石制圆盘组成,指针叫作“晷针”,石制的圆盘叫作“晷面”。通过观察太阳照射晷针的阴影所投在晷面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能准确到刻,这种发明大大提升了对时间记录的精确度。因为日晷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变化来判断时间的,因此也被称为太阳钟。但日晷在阴天和夜间时却无法满足计时需求,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漏壶、沙漏、油灯钟和蜡烛钟等计时仪器。

漏壶也叫漏刻,是在标有刻度的壶底预留一个小孔,利用小孔的流水量对铜壶水位的变化影响来计算时间。因为冬天水易结冰,所以后来也有用细砂代替流水驱动的,那便是沙漏。

之后还有在汉武帝时期由张衡发明的浑天仪,但古文献中未提到它的结构,只说浑天仪是在密室中用漏水驱动,仪器指示的星辰出没时间与天文观察的结果相符。

在北宋年间,还出现了更为先进的水运仪象台,它是一座上狭下广的木结构建筑。水运仪象台有一套比较复杂的齿轮传动系统,这是计时机械史上一项重大创造,它能够把枢轮的连续旋转运动变为间歇旋转运动。

此外,利用水力驱动的还有元代郭守敬制成的大明灯漏。它也是利用水力驱动,通过齿轮系统和相当复杂的凸轮机构,带动木偶进行“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

28、按照古人的说法,医生治病救人,就是为病人带来安康和快乐,好比是带来喜讯的喜鹊,所以,古人常称那些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为“扁鹊”。扁鹊只是古代医术高超者的一个通用名词,并非单指一个人,扁鹊的确是一个传说人物。

29、记里鼓车在记道车原有构造基础上增加了行一里路敲一下鼓的装置,因此得名“记里鼓车”。

通过《宋史·舆服志》的相关记载我们可以大概想象到记里鼓车的样子,这种车分上下两层,上面有一个钟,下面有一个鼓。别有一番趣味的是记里鼓车上还有个头戴高帽身穿漂亮衣服的小木头人。车子每行进十里路程,小木人就会敲一下鼓,敲够十下鼓就会敲一下上面的钟。就这样,记里鼓车给当时远行的人们提供了既好玩又实用的“里程表”,也对后世机械制造有一定影响。

30、寒食散又称五石散,其药方托始于汉人,由魏人何晏首先服用。传说何晏耽声好色,服了五石散后,顿觉神明开朗,体力增强。在他的带动下,五石散广为流传。然而,许多长期服食者都因中毒而丧命。

五石散,亦称寒食散。其五味主药为白石英、紫石英、石钟乳、赤石脂、石硫黄。五石散是一种剧毒药,服用后伴随毒性发作,产生巨大的内热,因此需要一整套极其细微而烦琐的程序,将药中的毒性和热力散发掉,即所谓散发。如果散发得当,体内疾病会随毒热一起发出。如果散发不当,则五毒攻心,后果不堪设想。即使不死,也将终身残废。而散发的重要一点是,必须在服药后多吃冷饭,故称寒食散。

除了吃冷饭之外,还要注意多外出步行运动,称为散动或行散。还要注意多喝热酒、好酒,每天饮数次,使身体薰薰有酒势,即处于微醉状态。如果饮冷酒或劣质酒就可能会送命。西晋的裴秀就是因服药后饮用冷酒而致命。另外,服药后还要用冷水浴来将药的毒性和热力散发掉,并不能穿过多过暖的衣服。

31、病历也称为病史、病案,这是医务人员对病人患病经过和治疗情况所做的文字记录,这是医学科学研究的很有价值的资料。发展到现代,病历已经更加全面,记载了病人住入医院后由患者或陪同人陈述发病经过,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理化检查,直至病人出院或死亡全过程的真实情况,并且也产生了一系列书写病历时的规范要求。

32、在中国的医学史上,华佗、扁鹊、孙思邈等等,这些名字都是熠熠生辉的,而孙思邈作为唐代医药学家,由于医德高尚、重视养生、济世活人,更是被后人誉为“药王”。另外,他也是一位地位很高的道教人物。在很多道教宫观里都有“药王殿”。

33、历史资料中有记载的比较早的测定风向的仪器叫做“相风铜乌”,这是一种用铜做的形状像乌鸦的风向器(“相风”就是观测风的意思),它装在汉代观测天文气象的灵台上。这是专职观测天象单位所设置的仪器,最初造得比较笨重,后来经过不断改进就渐渐做得轻巧灵敏一些了,在晋代太史令就设有木制相风乌,并逐渐流行起来了。在唐代李淳风的《乙巳占》中,也描述了这种相风木乌的构造。

然而,从军事和交通等方面看,最好采用构造更加简单的风向器。相风乌只宜设在固定的地方,在军队中驻地经常变化,还是用鸡毛编成的风向器为好。

鸡毛编成的风向器,所用的鸡毛重约五两到八两,编成羽片挂在高杆上,让它被风吹到平飘的状态,再进行观测,这种羽毛风向器就称为“五两”。这种风向器,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并且在唐代和唐代以后被普遍采用。所以,此后“五两”就作为各种形式的简便风向器的通称了。

34、说起冰灯艺术,据传早在明朝末年,我国就有类似于冰灯的工艺了。

明万历年间,安徽桐城的诗人阮自华,看了“冰网灯”后咏诗曰:“瑶池瀑布注灵安,银汉回波织女澜。讵识冰丸光照乘,翻令火树夜生寒。香如豹髓含神雾,珠似鲛人泣水端。”这“冰网灯”就其诗意来看,似乎在灯的周围喷以水气,光线经过折射,就会映出不同的彩色。

这虽然和今天的冰灯大不一样,但为后人提供了制作冰灯的原理。到了清朝康熙至乾隆、嘉庆年间,盛行起凿冰为洞,燃烛其中,成为名副其实的冰灯。

35、史料记载,密码最早产生于希腊。到了4世纪,希腊出现了隐蔽书信内容的初级密码。8世纪古罗马教徒为传播新教,创造了“圣经密码”。

中世纪末叶,西班牙的平民百姓与贵族阶级的青年男女之间,为了冲破封建制度对自由恋爱的束缚,不得不采取种种秘密通信的形式,从而导致了各种原始密码的产生。

公元1200年,罗马教皇政府和意大利世俗政府开始有系统地使用密码术。至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相互斗争的需要,出现了无线电密码通信。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密码通信已十分普遍,许多国家成立专门机构,进一步研制和完备密码,并建立了侦察破译对方密码的机关。

36、公元1861年5月17日,伦敦皇家学会举行物理学教授麦克斯韦关于《三种基本颜色的理论》的报告会。麦克斯韦决定在报告会上用实践来证明他的三种成分理论的正确性。为了制出物证,他和助手在明亮的阳光下,以黑色天鹅绒屏幕作铺衬,拍摄用三色彩带扎成花结的照片。这样,他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事实验证了他的三种成分的理论。这一天也就是彩色照相诞生于世的纪念日。

37、公元1686年,马尔丕哥教授运用当时新发明的显微镜,发现指纹的纹线都是从手指顶端的圆环和螺旋线中引出来的。公元1823年德国普克尼教授指出:手指最末端指骨上的纹线,多样性和差别性非常突出。他制定了一些标准,把纹线划分为九个类别。

公元1858年,英国驻印度的行政长官威廉·赫胥尔,要求居民在契约上既要签字又要按指纹,这是第一次由官方规定在很大范围内运用指纹。公元1877年,赫胥尔提出了一份报告,要求将指印作为鉴定识别犯人的工具,他的报告没有得到批准,但赫胥尔却在自己管辖的省份大力推广了这一方法。

只要在犯罪现场上发现、提取有关指纹,就能够发现犯罪分子,尽管罪犯可能会通过其他手段对手指进行掩饰,但指纹仍然是不变的。

这一理论为实践部门所接受,成为现代指纹科学中最早提出的理论之一。

38、中国古代用于着色的材料可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其中以后者为古代主要的染料。古代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多种植物染料的性质,植物染料在染制时,其色素分子是通过与织物纤维亲合而改变纤维的色彩,所着之色虽经日晒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

利用植物染料,是我国古代染色工艺的主流。自周秦以来的各个时期生产和消费的植物染料数量相当大,明清时期除满足我国自己需要外,开始大量出口,而用红花制成的胭脂绵输到日本的数量更是可观。

古代常用的植物染料实在多不胜数,古人根据不同的染料特性而创造的染色工艺有:直接染、媒染、还原染、防染、套色染等。染料品种和工艺方法的多样性使古代印染行业的色谱十分丰富,古籍中见于记载的就有几百种,特别是在一种色调中明确地分出几十种近似色,这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染料的组合、配方及改变工艺条件方能达到。

39、床最早源于我国的商代。

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简陋,睡觉只是铺垫植物枝或兽皮等,掌握了编织技术后就铺垫席子。席子出现以后,床就随之出现。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像床形的字“淋”,说明商代已有床。但从实物来看,最早的床是在信阳长台关一座大型楚墓中发现的,上刻绘着精致的花纹,周围有栏杆,下有6个矮足,高仅19厘米。春秋以来,床往往兼作其他家具。人们写字、读书、饮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几。晋代着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所画的床,高度已和今天的床差不多。另外还出现一种四足的高床。但床仍未成为睡卧的专用家具。

唐代出现桌椅后,人们生活饮食等都是坐椅就桌,不再在床上活动。床由一种多功能的家具,退而成为专供睡卧的用品。

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弹簧床。19世纪后期,金属床开始出现。

40、原始时代,人们用石头或草捆等将头部垫高去睡觉,这时的石头或草捆可以看作是比较原始的枕头。到战国时,枕头就已经相当讲究。

我国古人对枕头颇有研究。北宋着名史学家司马光,用一段小圆木做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动一下,头从枕上滑落,便立即惊醒,惊醒之后继续发奋读书,他把这个枕头取名为“警枕”。为了强身健体,在睡眠时达到治病的目的,古人还在枕内放药以治病,叫做“药枕”。

现代,枕头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如“磁疗枕”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及耳鸣都有一定的疗效。

41、烫衣服的熨斗,在我国汉代时已是家庭的用具。

汉魏时期的熨斗,用青铜铸成,外形呈圜腹、宽口沿,有长柄。有的熨斗上还镂有“熨斗直衣”的铭文。

熨斗这个名称的来历,一是取象征北斗之意,二是熨斗的外形如同古代一种烹调用具“熨斗”。熨斗像一只没有脚的平底锅,熨衣前,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待底部热得烫手了再使用,所以,又叫“火斗”。也有把熨斗叫做“北斗”、“金斗”的。“金斗”则是采用鎏金工艺精制的熨斗,那不是一般的民间用品。

42、伞是我国首创,据传是鲁班的妻子云氏发明的。《孔子家语》中说:“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这里的“盖”就是指“伞”。《史记·五帝纪》记有与伞同类的雨具,可见伞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最早称伞为“华盖”,唐朝李延寿写的《南史》和《北史》才正式为伞定名。古时的伞,是达官显贵的装饰品和士大夫权势的象征物,帝王将相出巡时,长柄扇、“万民伞”左簇右拥,乘坐的车舆上张着伞,表示“荫庇百姓”。官位、职务不同,“罗伞”的大小、颜色都严格区分,这一惯例一直传到明朝。

纸伞是汉朝以后出现的,唐朝时传入日本,16世纪才传入欧洲。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受伞的启发,设计了第一个降落伞。18世纪发明的伞齿轮,也是仿照伞的截面形状设计的。

我们现在常用的折叠伞是195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老焱若教授设计出来的,并亲手制定出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最后由北京一家机械加工厂承制并销售。折叠伞因其携带方便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没过多久,便在全国各地流行开来。

43、中国古老的眼镜镜片很大,呈椭圆形,通常用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制成,镜片镶嵌在乌龟壳做成的镜框里。有的眼镜带有铜质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有的用细绳子系在耳朵上,也有的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由于眼镜框是用象征神圣的动物——乌龟的壳做的,镜片是宝石做的,所以眼镜在当时被视作一种贵重物品。

最初人们配戴眼镜是为了表示吉祥或者表示自己的身份高贵,并不是为了改善视力。

44、火柴是由谁发明的呢?根据记载最早的火柴是由我国在公元577年发明的,当时是南北朝时期,战事四起,北齐腹背受敌,物资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种,烧饭都成问题,当时一班宫女神奇地发明了火柴,不过我国古代的火柴都只不过是一种引火的材料。其后在元朝时期传入欧洲,后来欧洲人就在这个基础上发明了一度被中国人称为“洋火”的现代火柴。“洋火”能借助摩擦生火。而发明这种火柴的人是英国的沃克,他在公元1826年利用树胶和水制成了膏状的硫化锑和氯化钾,涂在火柴梗上并夹在砂纸上拉动便产生火。

可是早期生产的火柴有两个非常致命的缺点:(1)白磷是非常稀少的,遇热容易自燃,非常危险;(2)白磷是有毒的,造火柴的工人一不小心就会中毒身亡。在1852年经过瑞典人古塔斯脱伦姆的改进,发明了安全火柴。以磷和硫化合物为发火物,必须在涂上红磷的匣子上摩擦才能生火,安全程度提高。但在安全火柴发明之前,人们可是经历了一代代不停的探索呢。

安全火柴中的成分分别是:火柴头主要由氧化剂(KClO3)、易燃物(如硫等)和粘合剂等组成。火柴盒侧面主要由红磷、三硫化二锑、粘合剂组成。当划火柴时,火柴头和火柴盒侧面摩擦发热,放出的热量使KClO3分解,产生少量氧气,使红磷发火,从而引起火柴头上易燃物(如硫)燃烧,这样火柴便划着了。

安全火柴的优点在于把红磷与氧化剂分开,不仅较为安全,而且所用化学物质无毒性,所以也被称为安全火柴。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磺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侧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

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1)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磷燃烧;(2)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3)氯酸钾分解释放出的氧气与硫反应;(4)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既然火柴在南北朝时期才发明,那么前人是怎样生火呢?原来古人是利用两根木枝互相摩擦而生火,继后使用打火石及铁片,但生火需时比较长,需要一两分钟,火柴的出现令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到了近代,打火机及电子打火器已逐渐取代传统火柴的地位,但火柴还有其独特的一面是无可取代的,就是它所产生的火焰颜色是最美的。

45、用一种咬合的方式把三组木条垂直相交固定,这种咬合在建筑上被广泛应用,在民间人们把这种发明制成了一种玩具——孔明锁。原创为木质结构,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动动脑筋可拆解,但装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46、信封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代。当时,文书和书信大都是刻写在木板和竹简上,为了保护书信完整无损,就用两块刻成鲤鱼形的木板夹在文书简牍的外面。木板上还刻有三道线槽,用绳捆绕三圈,然后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线端或交叉处加以检木,封上黏土并加盖印章,以防私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信封。

魏晋以后至南北朝时期,书写材料逐渐由木质演化为纸质。信封改为由两片厚蓝纸制成,但两边还画有鲤鱼图,自然不再用泥封了。直到盛唐时期,中国人仍在仿制鲤鱼形信封。所以,中国古代又把信封称为“双鲤”、“鳞鸿”。

47、被中香炉是中国古代盛香料熏被褥的球形小炉。

它的球形外壳和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两层或三层同心圆环。炉体在径向两端各有短轴,支承在内环的两个径向孔内,能自由转动。

同样,内环支承在外环上,外环支承在球形外壳的内壁上。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承轴线依次互相垂直。炉体由于重力作用,不论球如何滚转,炉口总是保持水平状态。

被中香炉的最早记载为西汉司马相如的《美人赋》。1963年在西安沙坡村出土的唐代银质被中香炉,球体外径50毫米,制作精细、镂被中香炉刻雅致。被中香炉不仅是一种艺术珍品,从结构学的观点看,也是一项重要创造。

48、早在周代,人们已使用起雨衣。最早的雨衣为草制品,名“蓑”,又称“蓑衣”。蓑草为贱物,轻易可得,在很长时期内,人们不分尊卑,外出遇雨,都穿这种蓑衣。

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了比蓑衣进一步的雨衣,是用丝绢一类纺织品涂上油以后做成的,因称“油衣”、“油帔”。除蓑草、油绢外,古代雨衣还有用粗麻、棕丝等材料制成的。棕丝是棕榈树皮上的一种纤维,经过加工、整理,也可以编织成雨衣,俗谓“棕衣”。与此类似的材料,还有油葵叶,也非常适宜制作雨衣。不过这种雨衣仍以农夫、渔人所着为多,士宦之家的雨衣,则多用油绢来制作,取其质轻。

明代以后,雨衣的制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种。贵族男女的雨衣,则用一种柔软而不渗水的高级玉草编织而成,取名为“玉针蓑”。

49、计程仪又叫测程仪。在船头上把一木片投入海中,然后从船首向船尾快跑,看木片是否同时到达,来测算航速航程。这是计程仪的雏型。一直到明代还是用这个方法,不过规定更具体些,就是将一天一夜分为十更,用点燃香的支数来计算时间,把木片投入海中,人从船首行至船尾,如果人和木片同时到,计算的更数才标准,如人先到叫不上更,木片先到叫过更。一更是三十公里航程。这样便可算出航速和航程。

我国古代这种计程的方法,和近代航海中扇形计程仪构造很相似。扇形计程仪也是用一块扇形木板,不过用和全船等长的游线系住投入海中,然后用沙时计计算时间。沙时计一倒转是14秒。在游线上有记号,根据游线长度算出航速和航程。我国古代用香支(也叫香漏),西方近代用沙时计(也叫沙漏),两者实在是异曲同工。

50、​对于杆秤的发明人,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商人陶朱公,他受到打水的横杆启发,发明了杆秤。

陶朱公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共十六颗星星为记,在秤杆上刻制十六颗星花,故称为十六两制秤。秤杆有骨杆、木杆、金属杆(铜杆、铝杆);秤砣有石砣、金属砣;提绳有二提绳、三提绳。计量单位的演变,由夏商时期使用铢和两,发展到周朝时期铢、两、金、钧、石(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十钧为一石)。直到解放后,为方便买卖双方计算,才改为十两一斤。近年,又采用国际通用的千克计量。

另一种说法认为杆秤是鲁班运用杠杆原理发明的,再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十三颗星花,定为十三两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为十六两一斤。

51、琉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因其产量稀少,被视如珍贵的玉器。

西汉晚期,我国出现了一种胎质为普通红色陶土、表面以低温烧成的釉陶,色彩有绿色、黄色或黄褐色。琉璃制作工艺至此真正出现。

北魏时期,佛教盛行,与佛教有关联的琉璃此时也迅速发展。《魏书·大月氏传》中记载:“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

从此,琉璃产量迅速扩大,制品由贵重的服饰点缀物扩展到器皿、摆设及宫廷建筑,琉璃制作工艺逐渐普及。

唐宋时期,“唐三彩”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元明以来,我国琉璃产地星罗棋布。而尤以山西为最,是琉璃的主要产地。

明清以来,人们烧制琉璃的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品种和釉色都有增加。釉色从黄、蓝、绿三色发展到翡翠绿、孔雀蓝、紫晶、黑、白等达10多种;品种从一般砖瓦发展到建筑装饰附件如兽头、螭吻及室内用品如绣墩及其他器物等。北京北海公园的琉璃牌坊、山西平遥太子寺的九龙壁等,都是元、明、清各代留存下来的琉璃工艺的代表作品。

52、最初,印章也称印信,只是权力的象征。

据《史记》中记载:战国时代,以主张合纵抗秦而着称的政治家苏秦曾佩戴过六国相印,证实那时期官吏用印已成为一种制度。

秦时,秦始皇为了保住皇帝的威望,对印章使用制定了严格的制度:皇帝的印信称为国玺,大臣的印信称为章或印,各有专称,不能混淆。秦始皇统一中国前,曾夺得赵国的国宝“蓝田玉”,即着名的“和氏之璧”,并用它制成了有名的传国玺。

到汉朝,印章的制作成为一种艺术创作。有的将军死后,他们随身携带的印章也一起埋进土里,所以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相当数量的古代印章。

宋朝以后,印章的应用更和书画联系在一起,题款盖印,成为一种时尚。我们至今还能看到苏东坡、黄庭坚、宋徽宗等人的许多印章。印章不但是书画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也能自立一门,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

53、首先“华佗再世”传递了对高明医术的一种期望,那就是像华佗那样医德高尚,技术全面且精湛。

其次,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中医学作为一个传统的学术门类,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托古”习惯,这种习惯认为今不如古,祖师爷总是比徒子徒孙强很多,这也是需要审慎对待的问题。

54、“一个枕头”指的是脉枕,就是中医切脉时垫在病人手腕下面的小枕头;“三根指头”是指切脉时医生按在病人手腕处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个指头。中医能不能靠“三根指头”切脉诊病呢?

这确实是可以的,脉诊是中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诊病手段,有些时候脉诊得来的信息至关重要,中医诊病有时候会“舍症从脉”,就是依从脉诊得来的信息,而放弃观察到的和患者报告的症状信息。

但是,如果单纯依靠切脉来诊病也不是中医所提倡的,中医诊断理念中有一句话叫“四诊合参”,意思是说要综合应用诊察手段,把四诊收集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四诊就是指望、闻、问、切,望诊就是用眼睛观察;闻诊是用耳朵听声音,用鼻子嗅气味;问诊是指围绕疾病的各种问询;切诊是用手在病人身上或切或按,或触或叩。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认为只靠把脉就能诊断疾病的医生才算得上是称职的、高明的医生,于是去看医生时一句话也不说,把手一伸,让医生给诊脉,考一考医生能不能诊断出自己患的是什么病。

其实这是一种认识的误区,训练有素的医生从你踏进诊室时就已经开始搜集诊断资料了,气色、体态、姿势、精神状态、气息、声音等都被医生所注意,切脉时从脉象上也会诊察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综合这些资料,医生往往已经能够部分地认识疾病了。

但是,医疗行为实质上是医生和病人精诚合作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医患双方的努力。只有所收集到的资料越细致、越全面,医生做出的判断才能越正确,所以病人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关于疾病的问询和诊察。

55、悬丝诊脉是指病人和医生不见面,把一根丝线系在病人的寸口脉部位,然后通过按诊这根丝线来诊脉。

56、所谓的“五官”,指的就是面部的“耳、眉、眼、鼻、口”。

中国古代的面相学还给它们都封上一个“官衔”,耳为“采听官”;眉为“保寿官”;眼为“监察官”;鼻为“审辨官”;口为“出纳官”。中医学讲究人体有五窍,分别是目、舌、口、鼻、耳,分别对应着五脏:肝、心、脾、肺、肾。

分别来看,肝开窍于目,肝在液为泪,因此眼睛、眼泪的变化往往联系着肝的功能失调。

不过,眼睛不仅仅只反映肝的变化,还反映着五脏的变化,中医学有一“五轮学说”,说的是以瞳孔为圆心,眼睛是一轮一轮的,每一轮对应一脏。中央的瞳孔,中医学叫瞳仁,对应的是肾,叫水轮;往外一点的虹膜,中医学叫黑睛或者黄仁,对应肝胆,叫风轮;再往外的巩膜,中医学叫白睛,对应肺,叫气轮;再往外的内眦、外眦,中医认为对应心,叫血轮;再往外就是上眼睑、下眼睑,中医称之为胞睑,对应脾,叫肉轮。

这“五轮学说”主要在眼科应用,不过对其他疾病的判断也有参考价值。

接下来是心开窍于舌,舌头的灵活与否、枯荣润泽都反映出心气、心阴的变化。

舌头上也对应有五脏,舌面中央是脾胃,两侧是肝胆,前面舌尖是心,后面舌根是肾。中医就是如此,处处反映出整体的思想,全息的思想。

脾开窍于口,中医还认为嘴唇是“脾之华”,“华”的原意就是“花”,嘴唇是脾的花朵,证明嘴唇是脾的外在表现、形象代言人。又认为脾在体液,对应的是涎,即口水、哈喇子对应着脾。所以脾胃功能的变化,往往可以从嘴唇和涎上观察到,比如说睡觉张着嘴,流哈喇子,往往提示脾气虚,涎很黏腻、很咸、臭甚至苦,往往提示脾湿夹热。

再下来是肺开窍于鼻,《黄帝内经》说“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鼻是天地清气进入人体的通道,而清气进入人体后是“藏于心肺”的,所以心、肺的功能失调会在鼻子这个官窍反映出来,主要表现是“不利”,即呼吸不畅,通道不畅利,或嗅觉失灵,这是肺功能不畅利,这个时候要从心、肺着手调理。

最后一个是肾开窍于耳,中医学认为肾的窍有三个:前后二阴及耳。而耳和两个脏关系密切,中医学还说心“寄窍于耳”。所以按照中医学的观点,耳朵变得不饱满,失去光泽,缩小,像树木枯萎的样子,反映出肾精的亏耗;耳鸣耳聋、听力减退等耳朵功能状态的失调也反映了肾中气血的变化。

同时,耳部也是人体上一个很重要的全息反射部位,通过对耳部的探触可以诊断也可以治疗保健,简单来说耳朵上对应着一个倒躺着的人体。

57、按照中医的观点,舌头也是五脏六腑的一面镜子,舌尖反映心,舌的两边反映脾胃肝胆,舌的后部反映肾,所以舌尖如果很红,往往提示心火旺。中医的舌诊主要观察舌质、舌苔,有时候兼顾舌头的活动状态和舌下络脉。

舌质正常是淡红色的,太红了提示体内有热,太白了提示气血虚弱。如果刚刚吃过东西,舌质往往偏红,所以刚吃过东西就去找医生看舌,往往不很准确。

正常的舌头动态应该是柔软而且活动自如,舌头偏向一侧或者活动不灵活了,都提示疾病的可能。正常舌体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果舌头胖大而且舌边上有齿痕,往往提示脾虚或肾虚,导致水湿弥漫,如果同时发现舌苔也很润滑,则更说明是水湿盛;如果舌体缩小,萎缩干燥,也需要警惕疾病的发生。舌下络脉是指舌头卷向上时,舌体下面的两根静脉,如果舌下络脉粗大,颜色发暗,往往提示血瘀。

正常的舌苔是薄薄的一层白苔,润泽适中,比较均匀地分布在舌头上。舌苔的变化主要反映脾胃的状况。如果舌苔很厚,一般都提示脾胃功能有失调,正常情况下胃气是往下走,如果胃气往下走得不是很顺畅,往上熏蒸,就会导致舌苔变厚。

如果舌苔上出现裂纹,叫“裂纹舌”,或者干脆有一块或几块地方没有舌苔,像地图一样斑斑驳驳,叫“地图舌”,出现这两种舌象,如果没有其他不舒服,有可能是生理性的,不用管它,如果是伴随其他症状而出现的,则提示阴虚。如果整个舌面没有舌苔,光滑的跟镜子一样,叫“镜面舌”,那是阴虚得很厉害的表现。关于舌苔的颜色,最常见的异常状况是舌苔黄或者黑,两者都提示火热,如果舌质是嫩红的,则是虚火,舌质红还有点暗黑,则提示是实火。

中医舌诊时,通常会选择在自然光下观察,往往还会问病人吃过什么东西没有,那是因为有的东西会把舌苔染上颜色,某些灯光也会影响观察舌苔颜色。中医看舌的时候,会要求病人自然放松地把舌头伸出来,然后很快地观察舌质、舌体动态、舌苔,不会让病人使劲伸很长,或者伸出很长时间,这样都会对诊断有影响。

有时候,医生还会拿一个压舌板轻轻刮一下舌苔,看看舌苔的润泽程度,观察下舌苔是不是有根,如果一刮就掉,即使是厚苔也需要考虑气血虚弱的可能性,如果刮一下感觉像要滴水似的,说明水湿盛。

58、远在宋朝,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都有了相当的发展。负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职很多。宋制翰林医官院医官就分七级,而官职就更多了,有22种,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医、和安郎、保安郎、翰林医正、翰林医痊、翰林医令、翰林医诊、翰林医学……所以,“大夫”就是当时医官的头衔。从那时起,人们也就称呼医生为“大夫”了。

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宋代始,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相沿至今。

医生最早是对学习医学的人的称呼。“医生”一词,始见于《唐六典》:“医生四十人”,即指学习医学的人。唐代置学习医,故有了“医生”之称。医生还有大夫、郎中、杏林等别称。直至近代,医生才成为专业医务者之通称。

大夫是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大夫本是官名。三代时,天子及诸侯皆设之。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3级。秦汉以来,有御史大夫、谏大夫、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名。清代文官阶自正一品至五品,亦称大夫。旧时,太医院专称大夫。加之唐末五代以后官衔泛滥,以官名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所以,北方人尊称医生为“大夫”。为了区别于官名,将称医生为“大夫”的“大”读成dài,而不读dà。

郎中是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

在我国古人的习惯上,不论笔记或小说里,大夫和郎中也略有区别。一般设馆治病的医生,都称为大夫;至于草药店或上街高喊包医奇难杂症的医生,却称为郎中。

所以后来人们称呼医院的医生,多数叫大夫,而不叫郎中,就是这个缘故。

59、一百多年来,白大褂一直是医务人员的职业性装束,医学生在进行希波柯拉底宣誓的时候会得到自己的第一件白大褂,穿着白大褂行医看病被认为是一种职业素养,而且很多病人只要看到白大褂就会产生莫大的心理安慰,所以医务人员也被称为“白衣天使”。

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的医院仍然沿袭着中世纪的陋习,不讲卫生,不采取消毒措施。因此,医院内每年都有大量的病人因此而感染,甚至丧生。公元1868年,英国着名外科医生列斯特把“巴斯特消毒法”应用于医学,在他主持下的格拉斯哥医院进行了改革,医生、护士由原来的戴灰礼帽穿大礼服,改为戴白布瓜皮帽穿白大褂。由于此项改革的施行,医院的死亡率大为降低。

白大褂是医务行业必不可少的职业装,也叫工作服。白大褂的主要作用是隔离,由于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比较特殊,会接触到很多污染源,比如常见的细菌、真菌甚至是有毒的农药、剧毒物等等,在人与污染源之间,它起到了一定的屏障作用。所以白大褂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服。

60、人眼在长时间内观看一种色彩时,视神经易受刺激而疲劳,为了减轻这种疲劳,视神经就会诱发出一种补色做自我调节。例如,长时间盯着一张用鲜红色在白纸上绘制的表格之后,再转向另一张空白纸,你会感觉到这张白纸上出现了一幅和刚才一样的表格,只不过它的颜色变成了浅绿色,因此说红色的补色是浅绿色。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眼睛看到的总是鲜红的血迹,时间一长,偶尔把视线转移到同伴的白大褂上,就仿佛看到斑斑点点的血迹,使视觉产生混乱而影响手术效果。采用浅绿色衣料制作手术服,就可以消除绿色错觉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现在各医院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均不再穿大白褂,而改穿绿大褂了。

61、在武侠小说中少林寺的高僧往往点穴功夫了得,点住穴位,马上就让对手失去了抵抗力。中医在给人治病的时候,有时用一根很细的银针扎进穴位,病人会有酸、胀、麻、重、触电等感觉,过十几二十分钟后取出银针,经过几次调理,疾病就会好转乃至痊愈。这两门技术都有点穴,那它们的穴位是一回事吗?

应该说武术技击所用的穴位和中医保健治疗所用的穴位有同也有异。相同的是,二者的基础理论是一致的,都以经络、气血理论为指导;二者的取穴方法也有很大相同,都遵循同身寸原则,都需要配合特殊体位和姿势才能准确取穴;二者很多常用穴位也是相同的,对这些穴位的功效论述也是近似的。有差异的地方在于,因为目标不一样,所以对穴位功效的研究的侧重点有差别,点穴所用手法有差异。

武术技击的点穴和中医学扎针、按摩推拿的点穴一样需要专门的训练,不同的是武术技击不像中医学这样属于公共知识,有许多技术不为人知,所以对于某些太过玄乎的传说,还有待其他方面的证据支持。

62、中国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于公元200年发明了营养缺乏症治疗法。

张仲景在其着作《金匮要略》中对营养缺乏症做了生动的记述,并提出了饮食疗法,病人食用他推荐的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后证实对治疗营养缺乏症确实有效。

后来营养学家勿思慧在其着作《饮膳正要》中详细地用开处方的方法说明了治疗因缺少维生素B而患脚气病的方法。他提出治“湿脚气”的方法之一是“以马齿苋洗净取汁和粳米煮汤,空腹服之”,同时还开出了治“干脚气”的处方。

而西方的医务人员直到19世纪末才认识到脚气等营养缺乏症。由此可知,中国人发明的营养缺乏症治疗法比西方领先了一千七百年左右。

63、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炮制的白酒或黄酒,一般在端午节饮用。

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常出现用雄黄来克制修炼成精的动物的情节,比如变成人形的白蛇精白娘子不慎喝下雄黄酒,失去控制现出原形。所以古人不但把雄黄粉末撒在蚊虫孳生的地方,还饮用雄黄酒来祈望能够避邪,让自己不生病。

“雄黄”又名雄精、石黄、薰黄、黄金石,产自湖南、甘肃、云南、四川等地。

雄黄性温、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内服,主要用做解毒、杀虫,外用治疗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雄黄少量饮用,可治惊痫、疮毒,但由于雄黄有腐蚀之力,所以一定要经医生指导,并遵古法炮制的雄黄酒才能喝。

现代科学证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砷是提炼砒霜的主要原料,喝雄黄酒等于吃砒霜;雄黄含有较强的致癌物质,即使小剂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雄黄具有腐蚀作用。因此,服用雄黄极易使人中毒,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重者则会致人死亡。

64、药店称为“某某堂”其实和东汉名医张仲景有关。

张仲景,东汉南阳人,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史书上看到扁鹊为人治病的故事,非常感动,就拜同乡名医张伯祖为师。由于他勤奋好学,很快超过了他的老师。汉献帝建安中期,张仲景在长沙当太守。当地瘟疫流行,死人很多,为了拯救黎民百姓,张仲景在公务繁忙的情况下,仍孜孜不倦地钻研祖国医学,为民治病。

尤其可贵的是,他公然打破官府的清规戒律,坐在办公的大堂上行医,为病人诊脉开方,办公行医两不误。他还常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以“坐堂医生”四个字,以表示自己藐视功名、为民治病的决心。

因此,后人写诗赞颂他“官随民愿守长沙,心函胞以万千家”。人们十分崇敬“医圣”张仲景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便把药店叫“堂”。

65、病历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汉初着名的内科医生淳于意,是我国最早发明和使用病历的医生。淳于意籍贯山东临淄,曾任齐太仓令,所以又称仓公。

在行医中,淳于意把病人的姓名、地址、病症、药方、诊疗日期等一一详细记录下来,同时,对治愈的和死亡的病例也做了详细记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淳于意感到,这样做对于诊断和治疗都有好处。他把这种记录称为“诊籍”。

后来,不少医生竞相仿效淳于意的这种做法,由于“诊籍”是专门记录病人病史的,所以慢慢地就将其称为“病历”了。

66、十大名医

扁鹊

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卒于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哪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喜讯。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秦越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刻苦钻研,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他走南闯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获得人民普遍的崇敬和欢迎。于是,人们也尊敬地把他称为扁鹊。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张仲景

张仲景,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引用《历代名医图赞》一诗赞颂张仲景及其《伤寒杂病论》。此中所说张仲景,名机,据传当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活了70岁左右。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

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了300多个方剂,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练,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这些着名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证实都有较好的疗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

后来不少药方都是从它发展变化而来。名医华佗读了这本书,啧啧赞叹说:“此真活人书也。”喻嘉言高度赞扬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说:“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如日月之光华,旦而复旦,万古常明。”(《中国医籍考》)历代有关注释、阐发此书的着作很多。特别是注释、阐发《伤寒论》的着作,竟达三四百种之多。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对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直至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日本一些着名中药制药工厂如小太郎、内田、盛剂堂等制药公司出品的中成药(浸出剂)中,伤寒方一般也占60%以上(其中有些很明显是伤寒方的演化方)。可见《伤寒杂病论》在日本中医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华佗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64岁。华佗生活的时代,当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战,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位着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这样两句: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这就是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写照。目睹这种状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扛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皇甫谧

提起皇甫谧,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着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

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活了68岁。

葛洪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华佗像人。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363年)。晚年,他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着述,直至去世。

对他的一生,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引用了《历代名医像赞》的一首诗来概括:“隐居罗浮,优游养导,世号仙翁,方传肘后。”但这只说出了他炼丹采药、隐逸求仙的一面。而他另外的一面却被忽略了。

其实,他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的科学家,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在文学上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他的着作约有530卷。不过,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

《抱朴子》是一部综合性的着作,分内篇20卷,外篇50卷。内篇说的是神仙方士、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病等事,属于道教的着作。但其中《金丹》、《仙药》、《黄白》等部分是总结我国古代炼丹术的名篇;外篇说的是人间得失、世道好坏等事。其中《钧世》、《尚博》、《辞义》等篇,是着名的文论着作。《肘后救卒方》

简称《肘后方》,是他在广东编着的一部简便实用的方书。收录的方药大部分行之有效,采药容易,价钱便宜。而且,篇帙不大,可挂在肘后随行(即今天所说的袖珍本),即使在缺医少药的山村、旅途,也可随时用来救急。所以,受到历代群众的欢迎。葛洪的医学着作,据史籍记载,尚有《金匮药方》100卷,《神仙服食方》10卷,《服食方》4卷,《玉函煎方》5卷。

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活了102岁(有的考证活了141岁)。人们把他当作“神仙”,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一生着述80余部,除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还有《老子注》、《庄子注》、《枕中素书》1卷、《会三教论》1卷、《福禄论》3卷、《摄生真录》1卷、《龟经》1卷等。

在药物学研究方面,孙思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药物的采集、炮制到性能认识,从方药的组合配伍到临床治疗,孙思邈参考前人的医药文献,并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心得,写成了我国医学发孙思邈像展史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两部医学巨着——《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其中《千金要方》载方5000多例,书中内容既有诊法、证候等医学理论,又有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既涉及解毒、急救、养生、食疗,又涉及针灸、按摩、导引、吐纳,可谓是对唐代以前中医学发展的一次很好的总结。

而《千金翼方》载方近3000例,书中内容涉及本草、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补益、中风、杂病、疮痈、色脉以及针灸等各个方面,对《千金要方》作了必要而有益的补充。书中收录的800余种药物当中,有200余种详细介绍了有关药物的采集和炮制等相关知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将晋唐时期已经散失到民间的《伤寒论》条文收录其中,单独构成九、十两卷,竟成为唐代仅有的《伤寒论》研究性着作,对于《伤寒论》条文的保存和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钱乙

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约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钱乙的一生,在治学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专一为业,垂四十年”。

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着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着。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着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朱震亨

朱震亨,字彦修(公元1281~1358年),享年78岁。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着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朱震亨以为三家所论于泻火、攻邪、补中益气诸法之外,尚嫌未备滋阴大法。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临床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誉之为“朱一帖”。弟子众多,方书广传,是元代最着名的医学家。

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1年)。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在医学世家的熏陶下,李时珍从小就喜爱医药。

李时珍从34岁开始编纂《本草纲目》,60岁时完成,时间长达27年。他十分刻苦,在宋代唐慎微所着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基础上,参阅了800多种文献资料,终于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药物学巨着,成为我国药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本草纲目》共52卷,卷一、卷二概述了本草历史与药性理论;卷三、卷四以药原为张目罗列了不同类型草药的主治病,比前代以病名为纲的做法更为重要;其余48卷,按水、火、上、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把1892种药物分成16部,各列若干类展开论述,例如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陨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有名未用等60类,每种药皆标正名为纲,纲下列目,非常清晰,并对各种药进行释名、集解、辨疑、解说其修治(炮炙)、气味、主治、发明及附方,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动、植、矿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可谓关于自然知识的博物学着作。

叶天士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江苏吴县人,约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

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不管什么人,只要比自己有本事的,他都希望拜之为师。这样,他的老师有长辈、有同行、有病人,甚至有端中的和尚。当他打听到某人善治某病,就欣然前往,学成后才离去。从12岁到18岁仅仅六年,他除继家学外,先后踵门求教过的名医,就有17人。叶天士的虚心求教,“师门深广”,确实令人肃然起敬。

67、人体有10余个血型系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尤其是ABO血型系统。输血时必须血型相同,并且供者的血和受者的血相互配合才能进行,否则输血后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输血反应。原因可从ABO血型系统和人体免疫反应两个角度予以阐明。

ABO血型系统共有A型、B型、AB型和O型4个血型,前三者还有亚型。定血型的根据是红细胞表面称为血型抗原的糖蛋白分子。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者为A型,其血浆中有抗B抗原的抗体(简称抗B抗体);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者为B型,其血浆中有抗A抗原的抗体(简称抗A抗体);兼有A抗原和B抗原者为AB型,血浆中无抗A、抗B抗体;红细胞表面无A抗原和B抗原,只有这二种抗原的前体H物质者为O型,但其血浆中却有抗A、抗B抗体。

免疫学的一条规律是抗原与其相对应的抗体可以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如A抗原与抗A抗体、B抗原与抗B抗体),此种复合物在血浆中受补体(血型中另一种球蛋白)的作用下,抗原所在的红细胞可以发生溶解而出现溶血现象。因此,异型输血(即血型不相同间输血),如将A型者的血液输给B型者的体内,则此B型受血者体内便可存在两对抗原-抗体复合物,第一对为受血者本身的B型红细胞与供血者A型血浆中的抗B抗体,另一对为供血者的A型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浆中的抗A抗体。这两对复合物在补体蛋白的作用下,供者与受者的红细胞可发生溶解,出现以溶血反应为主的输血反应,临床可见到畏寒发热、黄疸、肝脾肿大、血红蛋白尿、贫血等症状。因此,任何人输血前必须验血型,血型相同且相互配合者才能输血。

68、患牙拔掉以后,在牙列中间留下了空隙,如不及时填补上,那么与被拔掉牙相对的牙齿因缺乏拮抗力,就会明显伸长,而且,空隙两侧的牙,也向空隙处倾斜,必然造成牙齿间较大的缝隙。这种缝隙易于嵌塞食物,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牙周病或龋病。在青少年时期拔恒牙又未及时镶牙,可造成更多的牙齿移位,发生牙齿排列紊乱,引起终身的痛苦。从理论上讲,拔牙后,牙槽骨失去了生理性咀嚼功能的刺激,会逐渐萎缩,大约要2个月左右才达到稳定的程度。一般认为,这个时候镶牙最合适。某些排列拥挤的牙,因为拔掉后没有镶牙的位置,则不需要镶牙。而“尽头牙”也就是第三磨牙拔掉后也不需要再镶。

69、第三状态的命名,是人类对新的疾病谱和医学模式不断认识的结果,第三状态可能是各种疾病的潜伏期,也可能是导致人类各种疾病的最早原因,目前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所谓第三状态,是指在疾病和健康之间存在的一种似病非病的“中间状态”,若将人健康时称为人体“第一状态”,人生病时称为“第二状态”,那么,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者可称为“第三状态”,现已发现约有半数以上的现代人处于“第三状态”。

处于第三状态下的人,他们不像健康者那样精力充沛,生机勃勃,对外界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且有较大的工作潜力和创造力,但也不像患病者那样死气沉沉或卧床不起而无法从事工作或家务,这些人除了工作潜力和创造力有所下降外,通常还表现出第三状态所特有的一些症状如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易发怒、头痛、头晕等,这种状态和疾病的概念有实质性区别,疾病能在短期内或一定时期内治愈,而第三状态常常维持几年、几十年,甚至终生,如不及时摆脱,随时可向第二状态患病转化,相反,倘若能及时扭转,则可恢复为正常、健康的第一状态。

引起第三状态的原因较多,除环境污染,滥用食品添加剂,接触某些有毒物质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现代生活的压力使一些人精神紧张,心理负担过重也是引起人体第三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体的第三状态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讲究膳食平衡,保持乐观豁达、轻松愉快的情绪,减轻身心负担,保证充足睡眠,经常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较严重的症状,还应辅之临床诊断和药物治疗。

70、大枣,又名红枣、干枣、枣子,一般是指红颜色的大枣,不是那种秋天买来当水果吃的青色的枣。大枣很早就被中国人拿来作为药物和食物了,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

(桃、李、梅、杏、枣)之一。中医认为枣的药性平和,味甘无毒,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调营卫、解药毒等功效。那些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疲乏无力、心悸失眠的人都可以服用。老百姓常常用大枣来养脾胃,用大枣熬粥,或者用大枣泡茶喝,中医开处方时往往也会用到大枣,其中也有养胃、护胃的意思,因为中药汤剂都要经过胃肠吸收,有些中药会损害脾胃的正气,这时加点大枣进来保护一下胃气就很有必要了。会不会有些人的体质或者病症不适合吃大枣呢?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很少见,但是有的人确实吃多了大枣会肚子胀气,还有的会便秘,这一般都是因为吃得太多的缘故,减少进食大枣的量和频率,胀气就可以慢慢缓解,所以补养脾胃同样不能操之过急,不能一下子吃太多的大枣。

71、藏红花并非产自西藏,而是采自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又叫番红花或西红花,原产地在希腊、小亚细亚、波斯等地,《本草纲目》记载:“藏红花即番红花,译名泊夫兰或撒法郎,产于天方国”,“天方国”即指波斯等国家。番红花经印度传入西藏,所以,人们把由西藏运往内地的番红花误认为西藏所产,称作“藏红花”。

藏红花是驰名中外的藏药,以活血、养血的药效而闻名天下。据《本草纲目》记载,藏红花能活血,主治心忧郁积,又治惊悸。藏红花具有舒经活络、通经化瘀、散瘀开结、消肿止痛、凉血解毒的功效,据说长期坚持服用可令人心喜,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

根据藏医学的观念,除特殊情况外,不提倡孕妇服用任何药物,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数字能显示多少剂量的藏红花会对胎儿有影响,况且,个体差异较大,为了避免不良后果,孕期最好不要服用藏红花或含藏红花的食物。此外,有些供家庭使用的香品中也加有藏红花,挑选时需要加以注意。不过,因为藏红花是一种很好的养血药物,妇女可以在产后服用,用来补血。

72、其实,如果以杯为标准,每一杯的标准量应该是250毫升,那么每天8杯水就是指2000毫升。

如果要准确的计算身体对水的实际需要量,那么应取决于每天身体利用能量的多少。成年人每产生1千卡的热量就能消耗1~1.5毫升的水,也就是说每1000千卡热量需要耗1~1.5升的水。但又如何知道个人每天的热量消耗量呢?有一简单的计算方法,按身高、体重和活动量来计算。如身高175厘米的男性,办公室工作(轻体力劳动),体重正常,那么此人每天的能量消耗为:(175-105)×30=2100千卡,即其每天需要消耗的水量为2100~3150毫升,也就是需要8~12杯水。除了饮水量外,每餐的食物和加餐的水果等可产生一定量的水分,所以,此人每天保持饮用10杯水左右是安全的。如果在工作之外有其他活动,身体会丢失更多的水分,那么此人可按10杯水的基础,参照增加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每小时增加1~3杯水。

为了知道喝水是否足够,可检查尿液(这比判断是否缺水更好),尿液变得清澈则表明水喝够了。另一种方法则可在剧烈的体育运动后称体重,每减轻0.5千克的体重,用2杯的饮料补充。

73、​中医的“补”是针对“虚”而言的。所谓“虚则补之”,就是说有“虚”的人才需要“补”。小孩初生,各脏器的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也未臻完善,脾胃功能也较弱。但他们好比旭日初升,处在不断地生长发育之中,生机蓬勃。小孩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人为地、随意地加以改变。身体健康的孩子说明脏器功能和生长发育正常,无需施补。因为他们根本不存在“虚”。

然而,近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和优生优育的普及,家长们为了使独苗苗聪颖强壮,不惜代价作健康投资。什么人参蜂乳、人参蜂皇浆、生物健、鹿尾巴精、人参茶等等,只要孩子愿意喝,就保障供应。盼儿女速成龙凤的父母心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医学的角度看,这是对孩子的摧残。为什么这么说呢?古人云:“误用致害,虽人参、甘草亦毒药之类也。”

乱给孩子服补药吃补品,其危害性很大。常见有以下数种:

(1)促使小孩假性性早熟。经常给孩子服用补品补药,即使孩子还是学龄前儿童,甚至是未满周岁的婴儿也可能会发生性早熟。这种性早熟是父母催出来的,所以叫假性性早熟。这完全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2)加重原有病症。如果服用与自己体质相抵触的补药,不仅无益,还可加重病症。如偏阳虚的人服用滋阴药物,则阳虚更甚;偏阴虚的人服用壮阳药,则阴更虚;肠胃常胀气的人再服人参、黄芪等补气药,病症将更加重。

(3)人参中毒。未经医生指导而滥服人参中毒者大有人在。据专家研究分析,连续服人参一个月,每日3克,大多数人再现极度兴奋、烦躁失眠、甚至精神错乱或出现人格丧失。有一小孩在服用1次人参精后,便出现血压升高、烦躁不安等症状。

(4)出现消化道症状。小孩脾胃较弱,在服用熟地、龟板、鳖甲、首乌后,常可致上腹胀闷、苔腻、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等。

(5)过敏反应。曾报道一小孩在服用鹿茸精后,出现呼吸困难、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其实,鹿茸之类的药大都属温热性壮阳药,根本不适宜小儿服用。

(6)内分泌失调。经常乱服补药,还会造成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性早熟、免疫力降低、智力下降。

(7)其他症状。擅自乱补,尤其是药性偏温热的补药,常可出现鼻衄、齿龈出血、口渴、便秘等。由上可见,儿童是不能乱补的。儿童即使“虚”也是脾虚,而成人和老人多为肾虚,所以小孩也不能服用成人补药。阿胶虽然可用于5岁以上血虚儿童,但也只许配伍用而不能作单味服用。看来,儿童进补,千万要小心。

74、水果和蔬菜所含的糖类及作用不一样。水果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是蔗糖、果糖、葡萄糖之类的单糖和双糖。

当这些单糖和双糖被吃进人体后,只需稍加消化或不需要消化,即可以被人体小肠吸收。可见,水果的长处是能及时供应能量。但是,如果吃的水果含糖量过多,会使血液中血糖迅速升高,不利于身体健康。

我们再来看看蔬菜。大多数蔬菜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是淀粉一类的多糖。它们需要经过人体消化道内各种酶水解成单糖后,才能慢慢地被消化和吸收。因此,蔬菜的长处是不会引起人体内血糖浓度的大幅度波动,并且,蔬菜所含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一般都比水果多。

75、身体停止摄取食物后,身体的平衡系统会受到一种压力,这个信号会直接传递给身体的脂肪储存系统,为了应付这种紧急情况,身体便会产生条件反射而及时采取行动,增加体内脂肪的储存量,一旦恢复摄食,身体便会“疯狂”储存脂肪,以备不测,这就是我们忠实的身体的自我保卫系统。所以,节食以后,会使吃进体内的物质变成脂肪的百分率升高,身体反而会促进脂肪的积蓄,增加肥胖。

假如你必须节食,那你也不要犯绝食或一天只吃一顿饭的错误,一天吃一顿饭就好比23个小时在绝食。要把一天摄取的卡路里分散到几次饮食中去。

76、女人平均寿命比男人长,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女人比男人寿命长呢?

1.生理的差别

(1)身高的差别。据研究表明,身体的高低和寿命几乎成反比。千年的乌龟,万年的精灵,越是高大的男人,寿命越是不如矮小(精瘦)的女人!

原因:根据人的生理学说,随着人的衰老,心脏功能的衰退,血液养料输送到大脑皮层将会越困难,如果大脑不能及时得到养料,就很容易脑死。大脑皮层离心脏越近,血液养料越容易及时输送到大脑皮层,反之越难!高个的老男人大脑皮层离心脏远些,不容易及时得到血液输送的养料,容易早死。矮个的老女人大脑皮层离心脏近些,容易及时得到血液输送的养料,不容易早死。所以女人一般比男人寿命长。高大肥胖的人脂肪多,容易患各种心血管病,而矮小精瘦的人就不容易患心血管病!所以减肥也有利于长寿!

(2)与性染色体的关系。男性23对染色体中,性染色体是xy,而女性为xx,有些遗传疾病是通过性染色体传给下代的,叫伴性遗传,如血友病,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如果仅在一个x染色体上,这就呈隐性,另一个x染色体的同位基因就可保护女性不患此病。此外,若干免疫调节基因也存在于x染色体上。那么,女性就具备双倍这类基因,一套受到损伤后,另一套可以补偿。因而,女子免疫系统衰退较迟,死于癌症及传染病的较男人少。

(3)雌激素的关系。雌激素具有保护血管壁的作用,防止其变硬、变脆,而男性机体对肾上腺素及其他缩血管活性物质反应比女性强烈,因而男性发生心血管病机会多于女性。

(4)由于女性分娩和月经定期失血能作为一种生理刺激,使女子造血机能比男子旺盛,而且保持时间相当长。

(5)女性的新陈代谢低于男性,直至闭经后才与男性相仿,平均来说,男性新陈代谢都高于女性,高能量的代谢导致男性寿命减少。

2.生活工作的差别

(1)吸烟、饮酒的男人比女人多。加上男人所从事的工作危险性高,如高空、高温作业,及冶金、电力等工种,工伤及意外事故较女性多。

(2)女性多是细嚼慢咽,而男性常常是狼吞虎咽或经常暴饮暴食,结果男人胃病的发病率比女人平均高出6.2倍。而且男人一般进食脂肪和蛋白质类食物比女人多,研究表明,食用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是发生直肠癌的一个重要原因。

(3)男人争强好斗,脾气大,很多的事故都是由于争强好斗导致的。

77、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而且是一个活了81岁的长寿女皇。武则天在80岁高龄时仍然齿发不衰,丰肌艳态,保持着青春般的容貌不显衰老。《新唐书》上说她“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

武则天是非常讲究本草保养的人,益母草就是其中一种。益母草是妇科良药,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外用敷面可以美白肤色、祛斑;内服有调经、止痛经的功效。

《本草纲目》云:“益母草行血养血,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瘀血,诚为血家之圣药也。”

唐代官府组织编写的药典《新修本草》收录了武则天的美容秘方。其方法是五月初五采益母草全草,不能带土。晒干后捣成细粉过筛,然后加面粉和水,调好后,捏成如鸡蛋大的药团,再晒干。用黄泥做一个炉子,四旁开窍,上下放木炭,药团放中间。大火烧一顿饭时间后,改用文火再烧一昼夜,取出凉透,细研,过筛,放入干燥的瓷皿中。用时加入滑石粉、胭脂,调匀,研细,沐浴或洗面、洗手时,用药末擦洗。此方又名“神仙玉女粉”。

武则天的另一个美容方是御医张文仲给武则天开的,叫“常敷面脂”(相当于我们今天使用的面膜)。面脂在唐代很流行。当时的面脂全部用天然的药材制成,主要成分有细辛、葳蕤、黄芪、白附子、山药、辛夷、川芎、白芷、瓜蒌、木蓝皮,再加猪油炼成的。

武则天的美丽长寿,还得益于她的美容饮食养生之道。在日常饮食中,武则天常食用那些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肉皮、蹄筋、水产品等。武则天还喜欢品食玫瑰花酱、桂花酱等。她曾令宫女采集百花,和入米粉制成“百花糕”,作为宫中的御膳糕点。她也因此得以容颜美丽、青春常驻。

在注重饮食美容的同时,武则天还注重从环境中吸取“营养”。御花园里种满花草,常年花开不断。在处理朝政之余,武则天常去那里赏花观景,这样可使心情放松,新陈代谢更加协调。在她的宫殿里有香薰炉,炉内点着天然中草药,散发的芳香气息可缓解精神压力,从而达到养身美容的功效。

78、慈禧太后常年服珍珠粉养生保健,她设立了专门研究珍珠药效的机构,配备御医研制珍珠粉,十年如一日定时定量服用。

慈禧太后每天按时服一银匙上好的珍珠粉,使用多达几十种草药提炼精制而成的“玉蓉散”,同时每天还要服用“长寿益寿丹”等好几种养颜药,以达到“永葆青春”的目的。可以说慈禧太后充沛的精力和历久不衰的艳丽是靠长年服用珍珠粉来维持的。

今天的珍珠粉种类繁多,口服用的宜选择老字号、大品牌的产品,以粉质精细、柔滑为佳。每次约一小勺(或根据说明书服用),以温水送服,入口会略带腥味。服用珍珠粉不但能美容护肤,还有定惊安眠之效。

至于化妆,她每天要用玉棍在脸上滚动,然后用加入少量铅粉的贡米精磨而成的米粉薄薄地敷一层面,再用玫瑰花磨浆、过滤、晒干凉透后制成的花粉抹在脸颊上,最后用胭脂轻点口唇。睡觉前则用香皂和清水洗净脸后,涂抹一层用蒸馏器蒸馏过的耐冬花汁,以防止皮肤松弛,其繁复和奢华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太后、贵妃、公主等皇亲贵族喜欢钻研护肤之道外,宫廷内的待女们也相当注重养颜嫩肤,而且更接近平民化。宫女们在洗澡时,会将黄酒1升放入洗澡水中,连洗两个星期,肌肤自然变得细腻无比,若能用美玉摩擦更妙。

工作压力催人老,生活艰辛使人憔悴,但是武则天与慈禧太后驰骋政坛多年依然生机盎然、容光焕发。究其原因,除了食物本草、美容秘方外,保持良好心态也是关键因素。作为现代女性,不能因为生活和工作压力而压抑自己年轻的浪漫情怀,要不断提醒自己,时刻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像一尾灵动的美人鱼,永远年轻而不觉疲惫。

参考书籍:

《​每天学点文化常识(图文典藏版)》——诸葛文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辛伟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孕妇能不能喝丝线根(丝线根孕妇可以喝吗)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