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输液针眼恢复较慢(输液针眼怎样恢复的快)婴儿输液针眼恢复较慢(输液针眼怎样恢复的快)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输液针眼恢复较慢(输液针眼怎样恢复的快)

婴儿输液针眼恢复较慢(输液针眼怎样恢复的快) 临床案例

患儿女,出生2天,诊断为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入院。入院后给予蓝光疗法及下肢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留置针使用第三天,连接液体时发现滴入不畅,给予拔除,告知家属局部保持干澡。次日8:00时查房时,发现患儿脚踝处红肿,针眼处有白色肿栓(图1)。患儿家属诉夜间针眼处曾被尿液浸湿。

随后通知医生,给予碘伏局部消毒,干燥后百多邦涂抹3次/日。第二天如图2。?1?3第三天红肿消退,第四天针眼结痂好转。如图3、图4。事后询问患者父母过敏史,其母亲皮肤较敏感对胶布过敏。

原因分析

1、无菌观念:穿刺前未严格洗手;穿刺时消毒面积不够、消毒时间不够,消毒液未干燥就急于穿刺;固定时敷贴未盖住套管针尾部;拔针后针眼消毒不严格,拔针后24小时内护理不当。

2、留置针固定不良:在固定静脉留置针时,贴膜未采用无张力粘贴,导致贴膜卷边、粘贴不牢,套管易从血管内脱出原位,造成穿刺部位渗液、渗血引起感染的风险。

3、选择穿刺位置不合适:在腕、踝、肘等关节部位留置,由于活动度大,软管在皮下反复移动,造成针眼较大,出现渗血、渗液引起感染。

4、与药物渗透压和化学刺激有关:由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往往需要输注静脉营养液,营养液含高浓度糖、脂肪乳、氯化钾、浓氯化钠等,需长时间连续输注,因此药物刺激时间长,延长了针眼愈合时间,易使针眼变大,甚至引起局部感染。

5、患儿自身因素: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皮肤及皮下纤维组织较薄,角质层细胞间彼此联系松弛,基底层细胞的发育尚不完全,表皮和真皮的联系不够紧密,所以非常的娇嫩、敏感,易受刺激、感染且较易脱落,再加上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善,较难抵抗细菌的入侵,皮肤表面积与体质量比例较成人高,涂抹于新生儿皮肤上的物质也易于吸收,所以一旦新生儿肌肤接触刺激性物质极易产生过敏反应,出现红疹、水泡、感染等。

护理对策

1、严格无菌操作

(1)操作前严格洗手,消毒范围不应小于8cm*8cm,整个操作过程严格无菌,使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规定的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液不宜过多,待干燥后再进行穿刺;消毒后勿用手接触穿刺部位,防止细菌从针眼进入引起感染。

(2)贴膜固定时要使用无张力粘贴,即单手持膜,将贴膜的中央部位落在穿刺点正上方,将套管针尾部塑型,然后从穿刺点向四周轻压透明膜,贴膜下方不能出现气泡。当贴膜出现卷边、渗液、渗血及时更换,更换敷贴时也要按穿刺要求消毒。

(3)拔针后穿刺部位周围皮肤也需进行常规消毒, 4至6小时后再次消毒一次,并使用输液胶贴覆盖针眼,每24小时更换胶贴一次,直至穿刺点愈合。

2、正确评估,严密观察:

穿刺前认真评估患者年龄、意识、病情及诊断、治疗方案及疗程、药物和贴膜过敏史(新生儿要评估其父母亲有无药物及皮肤过敏情况)。在留置过程中,要加强局部皮肤的观察,每班评估局部皮肤颜色及穿刺点有无红肿。

3、穿刺部位选择: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规定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四肢穿刺时尽量避开关节等活动度较大部位;如若实在无处选择,固定时要露出穿刺点,方便交接班时观察,并做到每班评估。

4、特殊药物:

输注渗透压高与化学刺激药物时,应抬高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缩短药物在静脉血管滞留时间,有效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另外静脉高营养液输注期间3次/日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输液管道,有助于减少静脉炎,避免针眼感染。

5、加强宣教:

加强陪护人员的健康宣教,置管成功后,告知家属日常观察及固定注意事项,防止意外拔管及脱管;禁止小儿玩水、避免尿液浸湿留置针穿刺处。

参考文献:

[1]宁俊兰.新生儿皮肤护理浅析.西部中医药[J].2013,26(4),108-109.

[2] 单丹丹, 贾美云,宋妍妍.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针眼大合并感染的原因和对策.中国保健营养.2012,5.937-93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输液针眼恢复较慢(输液针眼怎样恢复的快)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