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骨骼畸形0型(新生儿骨骼畸形)婴儿骨骼畸形0型(新生儿骨骼畸形)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骨骼畸形0型(新生儿骨骼畸形)

婴儿骨骼畸形0型(新生儿骨骼畸形)

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下肢的弯曲常常会让家长感到焦虑,孩子O型腿或者X型腿是家长最容易发现的2个问题。经常有家长因为这种情况急慌慌带孩子去看医生,这样是否正常?

孩子O型腿或X型腿确实不可轻视,但是大家要学会判断,今天就跟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1、什么是O型腿和X型腿


O型腿

俗称“罗圈腿”,医学上称“膝内翻”。

主要表现为:孩子并脚站立时,双膝不能靠拢,两条腿向外侧弯曲,形成个“O”形。


X型腿

俗称“内八字”或是“碰膝症”,医学上称“膝外翻”。

表现是:孩子双膝并拢站立时,双脚不能并在一起,两小腿以膝盖为中心,向两侧撇开,形成“X”形。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O”型腿、“X”型腿,紧张得不行。怕孩子缺钙,又怕长大后腿型不好看,想各种办法帮孩子纠正。但在“纠正”前,大家应该先了解一下孩子腿部的生长发育特点。

实际上,O型腿→X型腿→直腿,是宝宝正常的生长轨迹(见下图),极少数是例外。


2、儿童下肢发育规律

儿童出生后主要以“0型 腿”为主要表现,直到1岁半左右,儿童下肢会逐渐变直,到3-4岁的幼儿通常表现为“X型腿”,在6~7岁左右接近于成年人,存在5°左右的膝外翻。

在以上年龄段出现的膝内翻、膝外翻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的,不要太过担心,过于积极地处理往往容易导致矫枉过正。

根据以上可知,多数O型腿是生理性的,18个月以下的宝宝都有不同程度的O型腿。

这是因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子宫内空间狭小,胎儿身体处于卷曲状,腿骨会发生轻微的弯曲,所以,出生后的小婴儿腿都是弯的,这很正常,家长无须担心。重要的是要学会区分,警惕少数病理性O型腿或X型腿。


3、什么是病理性O型腿或X型腿?

对于病理性膝内翻、膝外翻,由于儿童下肢处于不断生长过程中,任何可以影响下肢生长的疾病或者应力均有可能导致膝内翻或者膝外翻;

(1)继发于佝偻病、黏多糖病、脊髓 灰质炎Blount病等原发疾病翻。

(2)继发于骨折等损伤因素;继发于骨髓炎等感染性疾病。

(3)8岁以上儿童出现特发性膝内 翻或者膝外翻,这种膝内翻、膝外翻畸形不会自行矫正。

(4)使用学步车。

(5)有研究表明,13~15岁青少年出现“X型腿”或者“0型腿”,可能与经常参加对抗运动有关,尤其是橄榄球等对抗性强的运动。


如何区分宝宝的O型腿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么办


"如果孩子有疼痛,瘸腿或跑步困难等症状,或者两条腿的弯曲是不对称的,且孩子的年龄超过了2岁,需要及时带孩子看骨科医生。”


▶对于生理性的O型腿,通常不需要做任何干预,等待它自然消失就好。

▶如果宝宝的O型腿是病理性的,则需要及时进行矫正。


4、积极预防O、X型腿

01.及时科学地帮宝宝补充钙和维生素D制剂,避免因患佝偻病而导致孩子腿变形。

02.不要让宝宝过早使用学步车学习走路,长期使用学步车对宝宝的成长可能不利,而且不能太早就使用,也不能过于频繁地使用。


学步车的轮子转动得很快,不利于锻炼宝宝的平衡力,宝宝没办法自己掌握,很容易变成用脚尖走路,这样大腿肌肉得不到锻炼,骨骼无法完全发育到能支撑身体的全部重量,这样很可能会让宝宝的下肢畸形,出现O型腿、X型腿等情况。


而且有的学步车质量不好,速度太快了宝宝跟不上,还会发生翻车的意外。


03.当宝宝学走路时,父母要做好示范,走路不要内八字或外八字,以免宝宝效仿,导致腿型走样。


04.控制孩子的体重,超重的宝宝更易发生腿型变异。


小麦提醒家长们:

用心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用心观察宝宝。一旦发生任何细微下肢异常,都要及时带宝宝去儿骨科做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以上就是麦迪森健康今日分享,更多健康资讯,欢迎关注我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骨骼畸形0型(新生儿骨骼畸形)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