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多大可以看到自己的爸爸(宝宝多大可以看到爸爸妈妈)婴儿多大可以看到自己的爸爸(宝宝多大可以看到爸爸妈妈)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多大可以看到自己的爸爸(宝宝多大可以看到爸爸妈妈)

婴儿多大可以看到自己的爸爸(宝宝多大可以看到爸爸妈妈)

作者:主创团·哎呀妈

心理学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

“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

一个好的家庭,不仅需要妈妈的温柔贴心,还需要爸爸的参与指引。

然而现实中,爸爸缺位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的是工作繁忙,无法付出时间陪伴孩子;

有的是家庭关系出问题,爸爸甩手把责任丢给了别人;

有的则是意识不到位,不知道该如何发挥自己的功能,和孩子建立关系。

长期以往,游离在亲子关系之外的爸爸,不仅没办法成为孩子的引路人,还成为孩子一辈子的伤。

从小父爱缺位的孩子,长大后多半有这3个迹象,一定要引起重视。

天生不自信

一次访谈中,演员夏雨披露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原来一向在别人眼里开朗乐观的他,内心并不自信。

3岁时,父母离异,他住到姑姑家,一住就是十几年。

好不容易可以和爸爸待在一起,可爸爸工作繁忙,只好把他送去战友家里寄养。

算起来,他和爸爸待在一起的时间没超过三年。

小时候觉得没太大影响,直到长大后,跟别人一相处对比,总认为自己差那么一点。

有时回想童年的自己,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小豆芽菜似的自己抱着一只猫哭的画面,很心疼,但又很难摆脱这种根深蒂固的自卑感。

有研究表明,长期的父子隔阂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长期缺乏父亲参与的成长过程容易让孩子形成内向自卑性格。

父母是孩子眼中的第一面镜子,爸爸更是孩子对自我评价和认同的重要参照。

如果长时间不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没有给他足够的陪伴和关爱。

孩子很容易会将这些现象解读为:我是没有爸爸的人,爸爸并不喜欢我,我不值得被爱。

当他不断“误读”这些信息时,某种程度上会强化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最终形成对自己的总体感受。

随着年龄的增长,强烈的“不被关注感”会慢慢瓦解他的自信,变得自卑怯懦。

就算别人说他好,夸他棒,心里总有个声音出来反驳:不是,我不好,不配。

因为父爱不够,所以他的自我价值感往往很低,以至于不管长大获得多大的成就,别人多喜欢他,他也很难真正接纳自己,不敢轻易认可自己。

不懂正确的社交

前几天,我接触了一位被室友排挤的男孩。

男孩成绩不差,外表看上去也很干净,就是行为举止比较女性化,开口闭口都喜欢“我妈说”。

体育课后,室友们打完球回宿舍,汗味比较大,他直接说一句:

“我妈说男孩子运动老出汗不好闻,你们赶紧洗澡吧,不然把我熏死了。”

室友晚上组队玩游戏,他嫌宿舍太吵,嚷嚷要大家关灯赶紧睡觉,不要吵到他。

在他看来,自己一点恶意都没有,可所有人都不理解他,还排挤他,不给他好脸色看。

一问他的家庭情况,发现他平时都跟妈妈住在一起,爸爸常年在国外,很少回家,这两年疫情,都没见过爸爸。

知道他的情况后,我很快意识到症结在哪了。

男孩不是有社交障碍,也不是故意和室友作对,而是没有一个男性特征明显的示范让他学习,以致于他的行为举止和大众理解的男性不同,这就阻碍了他的正常社交。

心理学专家胡慎之曾就“父亲缺位”问题分享到:

一个爸爸缺位、父性功能缺失的男孩,如果和妈妈的关系过分紧密,又没有任何独处的空间,很容易和妈妈处于一个二元关系(母婴关系),变成“妈宝男”。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和别人建立健康良好的社交关系。

同样的,一个从小缺失父爱的女孩,只能靠自己去摸索,从其他不一定准确的渠道学习对男性的认识。

而她内心对父爱的渴望和需求,往往会一叶障目,错误指引她以贬低自己、伤害自己的方式去换取别人的关怀。

到头来,无法用正确的方式和别人共处,痛苦的始终是自己。

充满负能量

育儿圈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公式:缺位的爸爸+焦虑的妈妈=压抑的孩子。

当家庭中只剩下妈妈独自承担养儿育女的职责,压在她身上的,何止是一地鸡毛的家事,更多的是,不断积攒起来的焦虑、紧张、恐慌。

所有的负能量,当没有地方发泄的时候,最容易转移到无辜的孩子身上。

一位知乎网友曾在“父爱缺失的孩子长大后怎样”的问题下讲述自己的故事。

打自她有记忆起,爸爸的存在就很模糊,就算在家也习惯躲在后院里陪自己的花花草草,很少过问她和妈妈的生活。

妈妈整天忙里忙外,一看爸爸不帮忙,总会抬高音量骂骂咧咧,甚至还当她的面数落爸爸的不是。

那时她还小,理解不了妈妈的怒火从何而来,听多了也觉得爸爸不靠谱,慢慢学会嫌弃爸爸。

长期生活在妈妈的负能量下,她很难真正感到快乐。

后来离开家上了大学,进入职场,她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

特别喜欢指责别人,看到什么都会先入为主觉得不好,很想改变自己,却又无能为力,总处于一种混乱、别扭的状态中。

《父性》中说了,“父亲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是孩子的悲伤,也是社会的抑郁。”

爸爸不在家,独当一面的妈妈只会变得焦躁不安,潜移默化扭曲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健全的性格,离不开父亲。

一旦欠缺,不仅孩子内心充满难以排挤的负能量,就连他未来的世界,也容易变得压抑、混乱。

不缺位的爸爸,养出优秀的孩子

如果说母爱走向融合,决定了孩子最初的世界认知。

那么,父爱则是走向分离,带给孩子成长中所需要的心理力量,与对真实世界的感知。

爸爸的男性特质,是妈妈再怎么努力都无法获得到的。

看过一个公益广告,里面爸爸对儿子的教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天上学,爸爸没有让专属司机开车载儿子去学校,而是亲自陪同,一起步行前往。

在路上,爸爸不是单纯陪儿子走路,而是带着儿子走街串巷,换不同的路走。

一边走,一边引导儿子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还给儿子科普教科书里从未提及的自然现象。

刚开始儿子很纳闷,不知道爸爸葫芦里卖着什么药,甚至怪爸爸不让自己坐车上学。

可一次校外活动,儿子和同学因为要找寻树林里的秘密基地,不小心迷失方向。

同学着急得哭了起来,只有儿子脑海里想起了爸爸说过的每一句话,很快冷静下来,利用爸爸教过的东西很快走出树林。

看完这个视频,我内心不禁感慨:爸爸的教育,真的和妈妈很不一样。

如果是妈妈,关注的多是孩子吃的饱不饱,穿的暖不暖,做什么事不容易受伤。

但爸爸不同,他象征规矩、秩序,不会过分在乎细节,更能够引导孩子去探索未知的事物,尝试富有挑战性的项目。

耶鲁大学一项研究表明:

父亲带大的孩子往往智商更高,更自信,也更优秀,走向社会以后会更容易成功。

从爸爸身上,孩子可以找寻到自己的定位,模仿爸爸的样子,努力长成更优秀的自己。

透过爸爸,孩子可以打开自己的视野,学习怎么爱人,男孩更阳刚,女孩更有主见。

从今天起,爸爸请回归自己的岗位

也许很多父母会说,知道爸爸不缺席好处多多,但现实中爸爸真的没时间,怎么办?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剑桥大学心理学教授迈克尔·兰姆(Michael Lamb)的“三个程度”思维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爸爸在陪伴孩子方面的投入。

这三个程度分别是:互动程度、可及程度、 尽责程度。

1、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互动

平时在家,可以要求自己放下手机,暂时放下跟工作有关的事情(不是很紧急的情况下),多跟孩子互动。

比如陪孩子看书、画画、聊天、吃饭、运动、写作业等。

和孩子做一些自己可以参与其中的事情,提升自己的存在感。

即便外出不在家,爸爸也可以通过语音、视频和孩子互动。

这不仅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有爸爸在身边的满足感,也能很好建立起彼此间的亲子关系。

2、随时准备回应孩子的需要

当孩子主动寻求爸爸的帮助,或问爸爸问题时,不要不耐烦地推脱,或使唤孩子“去问你妈”。

如果可以,先停下来关注一下孩子,帮孩子解决问题。

如果实在抽不开身,也耐心回应孩子:“爸爸现在有点急事,等处理完了第一时间告诉你”。

扮演好孩子的“回音壁”,一方面是满足孩子内心的情感需要,让他知道爸爸是愿意被他“打扰”的;另一方面,也给孩子一个信息:下次有需要,一样可以找爸爸。

3、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育儿事务

养孩子这件事不是只有妈妈在做,身为爸爸,有责任参与、分担。

就像网红博主@二子 那样,一到周末就主动申请陪伴孩子,有时还买车票给妻子、丈母娘出去玩休息放松。

虽然他调侃是为了避免夫妻矛盾,促进家庭和谐。

但主动分担自己的育儿事务,在很大程度就是缓解妈妈的照顾压力,给孩子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只有爸爸扛起自己的担子,做事不含糊,不仅能赢得妻子的尊重,也能收获更和睦的家。


一个好爸爸,胜过100个好教练。

无论男孩女孩,父爱都不可或缺。

所以,不管多忙,多累,多迷茫,都不要忘记自己做父亲的责任。

工作之外,多把时间分给孩子,多留些心思在孩子身上,多为妻子分担。

你成全孩子的成长,就成就了他后半生的幸福。

作者:哎呀妈,教育心理学教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愿用自己的心和笔,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多大可以看到自己的爸爸(宝宝多大可以看到爸爸妈妈)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