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哭了好还是乖了好(婴儿乖好还是哭闹好)婴儿哭了好还是乖了好(婴儿乖好还是哭闹好)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哭了好还是乖了好(婴儿乖好还是哭闹好)

婴儿哭了好还是乖了好(婴儿乖好还是哭闹好)

姐姐生了二胎,不惜重金请来月嫂帮忙照看。一天,姐姐见小宝贝睡醒哭了,就马上将她抱起。不料,被月嫂纠错:不能小孩一哭就抱,抱惯了,以后你很难带她的。

姐姐诧异:小宝贝哭了还不让抱吗?孩子不乖就可以不理会吗?

《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一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疑问。一线专家沈世琴指出:3个月内的孩子需要大人立即做出反应回应他们的需求。之后,随着大脑的发肓,孩子们才渐渐发展自我控制能力。

沈世琴教授师从国际婴儿心理协会(WAIMH)主席Campbell Paul教授,学习婴儿心理评估与干预,并从事家庭治疗10余年。她在了解和恰当回应孩子心理需求的章节中,对如何更好地带大孩子作了具体介绍,从而帮助父母更好地面对孩子的“不是”。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专家的认知,来补上科学带娃这一课。

01读懂孩子的“语言”

2个月大的小宝贝睡醒就哭。小姨赶紧将奶瓶放进宝宝嘴里,可是被拒绝了。小姨又检查尿片,是干的。宝宝越哭越来劲,吵醒了补觉的妈妈。妈妈说,让她哭会儿,哭累了就不哭了。于是,小姨抱起宝宝哄着。宝贝不哭了。

几个月大的孩子还不会说话,“哭”就是孩子表达诉求的语言。这个孩子被小姨抱着哄就不哭了,说明孩子的哭声翻译过来正是“求抱抱”。

对于2岁多会说话的孩子,他们的语言也不仅仅局限于说出口的话。

妞妞和姥姥去公园玩,看到一处积水,小脚刚要踩上去,便被姥姥抱起。姥姥抱着妞妞直接越过积水,然后将她放下。妞妞一落地,又要返回积水处。姥姥便又将她抱起,走出很远。她告诉妞妞,那水很脏,会脏了她的双脚。

妞妞表现出对积水的兴趣,想要上去踩一踩,实则是对身边世界的探索。小猪佩奇和他的弟弟乔治就很喜欢踩水坑的游戏。猪妈妈会让他们知道,要玩踩水坑的游戏,得先穿上雨靴才行。

3岁的圆圆总是说“我不去学校”,到学校时还掉眼泪。但她每次从学校回来都很开心。老师反映圆圆只是入园的那刻有些情绪,到教室便能很快融入氛围,经常能看到她的笑脸。

这种“不去学校”诉求,是分离焦虑所致。准确地说,应是“我不想和妈妈分开”,并不是字面意思:不喜欢学校的学习生活。

大人说话会有“言外之意”,孩子在语言能力的发展期间,更需要大人的细心解读。孩子的非言语表达里,有他们真实的心理诉求。而大人的回应方式决定着他们如何看待自己、评价自己,决定着他们与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

02理解孩子的“不懂事”

为什么所有的婴儿在最初的时候都很爱哭?为什么才2岁的孩子总是闹情绪搞破坏?

黑格尔有句名言:存在即合理。

刚出生的婴儿在和照顾者的互动中建立调节情绪的神经回路。

如果是文中开头提到的月嫂式带娃,那么,孩子很可能在哭泣无效中习得安静。表面上看,似乎能让孩子变得乖巧懂事,大人也少了些麻烦。

但对孩子的发肓却是很不利的。哭累了也没人理,只能让婴儿的迷走神经调节功能弱化,以致吸吮、吞咽、消化功能受影响,情绪表达、自我安抚、与他人互动能力发展受限,没有安全感。

如果照顾者能及时回应,做出与婴儿需求一致的举动。那么,孩子的神经回路就能被照顾者说话的声音和肢体动作激活,从而心跳减缓、渐渐平静。随着良好互动的重复,小婴儿便能学会预测,并调节自己的情绪。

一般来说,对3个月内的婴儿要立即回应,随着孩子大脑的逐渐发肓,他们能等待的时间也会延长。

孩子大了,也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闹情绪。

2岁之前需要时常接种疫苗。闹闹每回都要大哭一场,注射前哭,注射后还哭。每回妈妈都对他说:不痛的,男子汉要勇敢,不能哭。

孩子都害怕打针,恐惧的情绪与生俱来。大人也会害怕打针,但没有哭的。差别不仅在于大人能很好地控制情绪,还在于大人知道自己处于何种情绪中。

3岁之前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被什么情绪困扰,闹情绪是很正常的。他们的前额叶还不具备管理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当孩子处在不适的情绪当中,有的父母会认为孩子“不懂事”。其实,消极的情绪也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情绪,就像鱼儿游泳、鸟儿飞翔一样自然而然。

03提升父母的“胜任力”

假如做父母也需要考证,我们能合格吗?怎样的父母才算是合格的?看到孩子想去踩积水,是不是该阻止?孩子不想去学校,不想接种疫苗,是不是要鼓励一番?

父母会很欣喜孩子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唱歌。其实,孩子对积水的兴趣,也是学习动机的某种表现。

正确的做法是支持孩子去探索,也欢迎孩子满足了好奇心后的回归。

在安全的情况下,尽量跟随孩子的需求;在危险的情况下,适当掌控孩子的安全;和孩子有了不愉快,及时修复亲子关系。

妞妞要去踩积水,就让她去试下吧,只要她安全就好。她会感受到自己是被喜爱的,大人对自己的喜爱不是因为她保持了干净整洁,而是喜欢她这个人。这种认知能帮她建立深根蒂固的自我价值感,成长为阳光、自信的孩子。

妞妞姥姥的做法看似在护着孩子,其实孩子的探索欲总是无法被满足,是会导致独立性、自主性、学习力,以及抗压、抗挫能力发展受阻的。

如果妞妞在玩水坑时,有个皮球朝她飞来,姥姥就可以及时地将她抱离水坑,避免危险。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样,在妞妞看来,姥姥就像英雄一样保护了自己。姥姥的权威和妞妞的安全感都得到加强。

闹闹在接种疫苗时,自己的哭泣不被妈妈理解,内心是痛苦的。他不懂:明明自己就是感受到了痛,为什么妈妈要说不痛?妈妈不喜欢他哭的样子,可他就是想哭,妈妈会不会不爱自己了?自己是不是不配做男孩?

妈妈的鼓励本意是想让孩子坚强、勇敢,不料却给孩子传递了负面信息,影响着亲子关系。其实,在孩子闹情绪时,说教基本无效。孩子是在他人的照顾下学会缓解和消除痛苦感受的。

孩子闹情绪时,父母能做的是帮助孩子识别情绪。可以温和地说:打针让宝贝恐惧了,因为打针会痛。但是,你放心,妈妈会一直陪着你的。这样,闹闹能知道自己的心理感受叫“恐惧”,针扎的肢体感受叫“痛”,而且妈妈和先前一样爱着自己。这些信息能及时缓解闹闹的恐惧情绪。

父母说出孩子的感受一方面能够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感受是被别人理解的。而这种被理解的感觉能够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

与闹闹妈妈相反,有的妈妈传递着无力、脆弱的信息。她们看到小孩哭,会显得忧心、手足无措,无形中加强了孩子的恐惧和痛感,变得更加焦虑,哭闹得也更厉害。

做父母的,在孩子需要被支持、安抚时,表现得更有力量、更强大才是。

写在最后

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百善孝为先”。难道常举“棍棒”就是父母该有的样子?非也!

长期以剥夺性回应和冷漠回应处罚孩子,会让孩子隐藏真实的自己,压抑真实想法和负性情绪,表现得训从、懂事,博得大人的肯定,保护好自己。甚至2、3岁就发展出虚假的正性情绪讨好他人。比如,假笑。

爱孩子,又不想看到孩子“恼人”的一面,需要父母不断地在操练中学习精进,只有和孩子共同成长,孩子们才有更多的养分长成参天大树。因为,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看自己的一面镜子。只有当孩子表达负面情绪时,依然能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孩子以后才能有力量、有勇气追逐梦想。

无条件的爱不是纵容犯错,而是冷静、理智地面对“不是”的孩子。帮他们分析当下的情绪,认知自己的内心,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将孩子的心理活动变成可以理解的语言,同时说明规则、边界和必要的惩罚。不仅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也是父母树立权威的最好方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哭了好还是乖了好(婴儿乖好还是哭闹好)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