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婴幼儿对母亲的依恋)如何理解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婴幼儿对母亲的依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如何理解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婴幼儿对母亲的依恋)

如何理解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婴幼儿对母亲的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在婴儿同主要抚养者的最多、最广泛的相互接触中,在同母亲的最亲近最密切的感情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逐渐建立起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婴儿与母亲的接近会使他感到最大的舒适、愉快,在母亲身边能使他得到最大的安慰;同母亲的分离则会使他感到最大的痛苦;在遇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而产生恐惧、焦虑时,母亲的出现能使他感到最大的安全,得到最大的抚慰;当婴儿饥饿、寒冷、疲倦、厌烦或疼痛时,接近母亲的可能性大于接近任何其他人。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心理学家鲍尔比(Bowlby)、安斯沃思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依恋是婴儿在同母亲较长时期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的,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首先是从出生到3个月是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是无差别的反应。他们看到人的脸或听到人的声音都会微笑,手舞足蹈。同时,所有的人对婴儿的接触都能使他感到愉快。此时的婴儿还没有对任何人(包括母亲)的偏爱。

3~6个月是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这时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母亲、他所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反应是不同的。婴儿会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依偎、接近,而在其他熟悉的人如其他家庭成员面前,这些反应则要相对少一些,对陌生人这些反应就更少。但是此时依然有这些反应,婴儿还不怯生。

6个月到2岁是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这一阶段婴儿出现了对母亲明显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情感联结。从6~7个月起,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而当她离开时则哭喊,不让离开,别人还不能替代母亲使婴儿愉悦。当母亲回来时,婴儿则能马上显得十分高兴,同时,只要母亲在他身边,婴儿就能安心地玩、探索周围环境。见到陌生人时婴儿会紧张、恐惧甚至哭泣、大喊大叫。

2岁以后是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这时起,婴儿把母亲作为一个交往的伙伴,他们能认识并理解母亲有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并知道交往时应考虑她的需要和兴趣,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这时与母亲的空间上的邻近性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当母亲需要干别的事情、要离开一段距离时,婴儿会表现出能理解,而不是大声哭闹,他可以自己较快乐地自己玩耍或通过言语、目光与母亲交谈。

安斯沃思等又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发现婴儿依恋的三种类型。在三种依恋婴儿依恋类型中,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又称为不安全性依恋,是消极、不良的依恋。

1.安全型依恋

这类要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操作玩具,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只是偶尔需要靠近或接触母亲,更多地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有距离地交谈。母亲在场使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当母亲离开时,婴儿的操作、探索行为会受到影响,婴儿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寻找与母亲的接触,并且很容易经抚慰而平静下来,继续去做游戏。这类婴儿约占65%~70%。

2.回避型依恋

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会,自己玩自己的。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回来,但时间非常短暂。因此,实际上这类婴儿对母亲并未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所以,有人也把这类婴儿称做无依恋婴儿。这类婴儿约占20%。

3.反抗型依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

这类婴儿在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是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时,他会生气地拒绝。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地朝母亲这里看。这类婴儿约占10%~15%。

安斯沃思和其他研究者认为,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既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但同时在家庭环境经历较大变化、母亲与婴儿的交往发生较大转变时,也可能发生变化,安全型可以转变为不安全型,或者不安全型转变为安全型。

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社会性交往过程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和其对婴儿是否关心是最重要的方面。婴儿依恋的性质取决于与婴儿有关的母亲的行为。安斯沃思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对婴儿的需要、信号高度敏感并能正确地理解,作出及时、恰当反应的母亲,其婴儿都属于安全型依恋。

成人依恋理论是由阿藏和谢弗(Hazan & Shaver,1987)提出的。他们将成人的爱情关系视为一种依恋过程,就如婴儿在幼年时期与双亲建立依恋情感联结的过程一般,成人的依恋关系是与伴侣建立爱情联结的过程。巴塞洛缪和霍罗威茨(Bartholomew & Horowitz)于1991年根据回避程度与焦虑程度,将成人的依恋关系分为四类。

(1)安全型(secure):认为自己是值得爱的,他人也是值得爱和信任的。与婴儿时期安全型依恋类似,这一类个体可以良好的接纳自己和他人,能够愉悦地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在亲密关系中他们并不担心被抛弃,也不会因为亲密关系而感到焦虑。

(2)专注型(preoccupied):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和没有价值的,但他人是可接受的,他们总是努力赢得他人的接纳,并以此支持消极的自我表象。这一类个体的认知方式之一为“我如果不够好,就不会有人喜欢我”。在亲密关系中他们会在意伴侣对自己的反馈,有可能会为了维持住亲密关系,而作出委曲求全的行为;又或者是作为强势方,控制伴侣的言行,让伴侣时时刻刻都关注自己。他们并不回避亲密关系,但会因为亲密关系产生较高的焦虑。

(3)恐惧型(fearful):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的。这种类型的成人可能因害怕他人的拒绝而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这一类型的人对亲密关系采取高回避的态度,他们害怕因为亲密关系而受到伤害;在进入亲密关系后,他们会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而被伴侣抛弃,这一类人难以建立稳定且持久的亲密关系。

(4)冷漠型(dismissing):对自己的看法相对积极,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但认为他人会拒绝自己。这种类型的成人会以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来作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手段。冷漠型与回避型依恋接近,这一类人认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好伴侣,但又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逃避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行为上表现的相对独立、与人有距离感。

关注“扶禾心理教育”,了解更多心理知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如何理解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婴幼儿对母亲的依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