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组胺鱼类中毒是怎么引起的(鱼类容易引起组胺中毒)高组胺鱼类中毒是怎么引起的(鱼类容易引起组胺中毒)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高组胺鱼类中毒是怎么引起的(鱼类容易引起组胺中毒)

高组胺鱼类中毒是怎么引起的(鱼类容易引起组胺中毒)

古人云,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由此可见,鱼肉自古以来,都是人类餐桌上的美食。由于鱼肉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可以满足人体代谢和发育所需,因而广受人们喜爱。但是,并非所有的鱼肉都是有益的,可能有些人因为不慎吃了某些鱼以后,结局就悲哀了,变成了“食尔鱼肉,中鱼之毒”的境地。

据报道显示,有些人在吃了鱼肉以后,会表现出心慌、头晕等不适,外观看起来跟严重过敏症状差不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并非是鱼有毒,而是因为鱼被人们打捞起来之后,由于处理加工不当,导致了鱼肉变成了变质的食品,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

举个例子,在海产鱼类当中,有相当数量的鱼富含营养价值高的组氨酸。这种氨基酸对人体十分重要,它参与人体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以及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但是,当身体摄入过多的组氨酸以后,又会给身体带来明显的不利。然而,导致身体出现不利的并非组氨酸,而是由组氨酸衍生出来的组胺。

组胺对身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水肿、腺体分泌增加,从而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病症。这些组胺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实与我们身边的病菌有直接关系,不仅人喜欢吃鱼肉,细菌也喜欢。当细菌对组氨酸进行加工之后,就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组胺,这种组胺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导致身体出现类似于中毒的症状。

如何避免吃鱼带给大家的健康威胁?其实,做好这几点就能减少组胺引发的悲剧,比如:

一、食用的鱼肉要新鲜不变质。有些鱼很容易在高温下发生腐败变质,所以运输过程中一定要低温保存,减少环境给细菌滋生带来有利的条件;

二、保存鱼肉之前要去除内脏。因为内脏等部位跟更容易发生变质,而且人们也很少去经常食用这些部位,因此在保存过程中,可以事先去除这些部位,阻断变质的有利条件;

三、食用之前添加辅助调味品。比如,醋是人们在炒菜过程中会用到的调料,其实醋对于组胺有降解的功效,大家不妨在做鱼肉菜系的时候,加入少许醋制品,可以将组胺降低至危险系数以下;

除了以上预防方法之外,还有一些人群需要注意,尽量少去食用鱼类产品,那就是容易过敏的人群。因为过敏体质的人群,身体中的组胺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所以再去吃鱼肉无疑火上浇油,这会加重身体的过敏反应,结局一发不可收拾。

另外,如果在吃鱼之后出现了严重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不适,千万不要傻傻的等着患者自己恢复,尽早送往医院接受抢救治疗,才能帮助患者度过危机,减少由组胺引发的各种健康威胁。总而言之,食物的保质、保鲜对于健康十分重要,希望大家在挑选和贮存食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们的适宜环境。

【本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慕秋,未经书面授权,任何(自)媒体不得转载、复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高组胺鱼类中毒是怎么引起的(鱼类容易引起组胺中毒)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