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哭的时候手舞足蹈(宝宝哭的时候手舞足蹈)婴儿哭的时候手舞足蹈(宝宝哭的时候手舞足蹈)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哭的时候手舞足蹈(宝宝哭的时候手舞足蹈)

婴儿哭的时候手舞足蹈(宝宝哭的时候手舞足蹈)

春节前我去看一位刚生了一胎的朋友,当时她的宝宝两个多月,一开始自己躺在床上玩。

突然宝宝哭了起来,但朋友并没有去抱,任由孩子在那哭,我好奇地问她:“孩子哭了,为什么不赶紧看看怎么回事?”她很惊奇地看着我:“你都二胎了,还不知道为什么吗?宝宝别看这么小,精着呢,每次一哭我们就去抱,一旦养成了习惯,不抱就不行,以后你会被累死。”孩子一直哭,我建议她赶紧去看看怎么回事?朋友这才去查看宝宝,发现宝宝大便了。

那真的如朋友所说的那样“孩子哭不能立即抱”吗?说实话,一胎的时候我也纠结过,担心孩子养成抱的习惯,后来看了一些文章,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才解除了疑虑。

著名的“哭声免疫法实验”

1920年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者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做了一个令人感觉非常残忍的实验。在实验中,华生给9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不断提供雪白的小鼠、可爱的兔子、调皮的猴子等毛茸茸的物体,小阿尔伯特非常喜欢,玩了两个月后,当小阿尔伯特一接触小白鼠时,华生就会立刻用锤子敲打铁棒,发出巨大的噪音,把小阿尔伯特吓哭。

之后,只要小阿尔伯特触碰小白鼠,铁锤敲击声就会响起。一个周后,华生已经不需要再敲打铁棒或发出任何可怕的声音,只要把小白鼠放到他面前,小阿尔伯特就会哇哇大哭着转身。

更残忍的是,对毛绒物品的恐惧已经深深地固定在了小阿尔伯特的脑中,以至于他在实验后开始害怕所有毛茸茸的物体。

作为华生的实验对象,实验结束后华生本该去除他的条件反射,不然满世界上那么多毛茸茸的东西,小阿尔伯特该如何生活下去?悲剧的是,华生找不到根治恐惧的方法。

当人们重新回头,去找这个婴儿的时候,才发现他在6岁的时候,就已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小阿尔伯特成为了实验中牺牲的最小婴儿。

然而这一实验却让约翰·华生坚信:儿童是可以被训练的,并由此提出了“婴儿哭了不能抱”的哭声免疫法。他们认为这样父母养育才会更轻松,宝宝长大后也会更听话。

由于华生的“哭声免疫法”效果确实显著,又恰好契合了家长的偷懒心理,受到了家长们异常热烈的追捧。

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家长信奉“孩子哭,不能立即抱”的错误理念。就像我的这位朋友,每次经过“训练”后,发现宝宝貌似更听话了,还错认为自己赢了。谁知这种看似赢了孩子,实际是害了孩子。

那么一哭就抱,真的会把孩子宠坏吗?不抱又会发生什么问题呢?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实验。

另一著名的“恒河猴实验”

一度被追捧的哭声免疫法后来也受到了行业内的诸多质疑,在大概40年后,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利·哈洛的“恒河猴实验”推翻。

哈洛将刚出生的小猴放在笼子里,发现这些小猴即使得到了充足的营养,但在裸露的铁丝网笼地板上却无法生存超过5天。

于是,哈洛为猴子们设计了两个“假妈妈”。一位是“绒布妈妈”,它温暖、柔软;另一位是用铁丝网制成的“铁丝妈妈”。这两个妈妈的身体除了大小相同以外,其内部都装有能提供热量的温暖灯泡。但不同的是,“铁丝妈妈”的胸前会装有一个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装置,而“绒布妈妈”则没有。

在连续100多天的测试中,哈洛发现,小猴子们虽然会去“铁丝妈妈”那里获得食物,但更愿意和“绒布妈妈”待在一起。大部分的时间,小猴子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身上。

当它们受到惊吓时,也会立马冲过去紧紧地抱着绒布妈妈,慢慢安静下来。因为铁丝妈妈虽然能够从食物上喂养孩子,却缺乏绒布妈妈对孩子柔软安全的感觉。

通过这个实验,也让我们看到了母爱的本质:对宝宝来说,比起食物,他们更需要妈妈温暖的抚摸和安慰。

哈洛也提出,妈妈的角色之一就在于能为感到恐惧和危险的婴儿提供安全的避风港。

因此,文章开头我朋友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妈妈”这个角色的主要功能,那就是给孩子接触感和依恋感的心理支持。

新生儿最初的这种情感需求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对他以后的社交行为能力也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担忧母爱过度的“哭声免疫法”实验者约翰•华生,就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贯彻自己实验得出来的理念,阻断了孩子得到充足的“母爱”。而事实也证明了这种错误的理念,华生的3个孩子成年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他们多次试图自杀,大儿子才30岁就自杀身亡。

什么是宝宝的社交行为?

首都儿童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研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提到:

社交行为是指孩子对现实社会文化的个人反应。其行为模式也是由内在成长因素所决定的,有一定的发展程序。孩子大小便的控制是适应外界要求所形成的,但是最终能否控制,还得取决于神经功能的成熟程度。

社交行为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社会交往能力。如逗引时有反应,见人会笑,能认识亲人,认生,懂得家长的面部表情等等。

2、生活自理能力。如开口表达个人要求,穿衣服时知道配合,会脱袜子,会穿鞋,会扣扣子和解扣子,会穿上衣等。

3、适应外界要求的能力。如会控制大小便,有简单的是非观念,见食物兴奋,能自己吃饼干等等。

4、懂得社会常识。蠕动的常见物和人的名称,会说常见物的用途,懂得桌子等用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认识各种颜色等等。

根据《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4版)》:在0-6个月,宝宝的基本情绪逐渐变成清晰而组织良好的信号。社交微笑出现在6-10周,大小出现在3-4个月。愉悦感增强了亲子之间的联系,二者都可反映并促进身体和认知的发展。

因此本文主要从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给出0-6个月宝宝的社会交往发育特征及引导建议。

1月龄

此时宝宝大多时间睡觉,但也会对大人的反应有所感觉。最初几周,新生儿在吃饱喝足后以及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往往会微笑,温柔的触摸和温柔的声音会使婴儿微笑。

家长如何做?

1、学会和小宝宝互动:家长应细心观察宝宝的哭声,设法理解宝宝哭的原因,给予适当处理。妈妈还应注意宝宝的面部表情,如皱眉、微笑等,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

妈妈对宝宝需求的敏感性将大大有利于婴儿智能的发育。

2、积极回应宝宝的哭声:在宝宝哭闹时家长可用说话、用手按抚他的身体、握住双手或者抱起来等方式进行安慰,教宝宝慢慢感受大人的安慰,懂得等待大人满足他的需求。

比如,宝宝饿了,哭着要吃奶,你可以边准备边和他说话,如“宝贝等等哈,妈妈在给你准备呢。”反复多次后,宝宝就会慢慢学会“暂时不哭,等待成人满足他的要求”。这就是最初条件反射的建立,也是宝宝学习的方式。

2月龄

对成人的逗玩有时会笑,能通过嗅觉、听觉和视觉逐渐认识母亲,表现为母亲抱时,少哭,比较安静。

在第1个月末,婴儿对那些活动的、引人注意的有趣景象微笑,例如突然略过眼帘的明亮物体。在6-10周,人的面孔引起的婴儿的笑称为社交微笑(Sroufe&Water,1976)。微笑的这些变化与婴儿的知觉发展,尤其是对人脸图像的敏感性提高是同步的。

家长如何做?

给予宝宝积极的情感关注:家长除了对宝宝生活上的关心之外,也要与婴儿有情感的交流,比如:用亲切的语调与婴儿说话,用慈爱的目光注视他,并引起他的注视。

在婴儿安静觉醒时或有发音等活动时要抱一抱婴儿,以示关怀和鼓励,不要等婴儿啼哭时才去抱她。

注意观察婴儿不同情况下的哭声,逐渐地了解他,以便正确满足他的需求。

有关对婴儿情绪发展的研究表明,如果母亲对孩子的哭或其他信号如交流性表情、发声和动作经常忽视,就会使婴儿对抚育人的信任感产生怀疑,形成焦虑的人格。这种焦虑型的孩子表现为缺乏同情心和内疚感,不能照顾别人,缺乏感情反应、社会成熟性晚,学习能力差。

相反,如果抚育人对婴儿的哭或其他信号经常表示关注,并做出反应,那么,就能使孩子发展成安全型的依恋情感。这类孩子往往富有探索精神,具有独立性、社会性发展好、智力发展正常的特点。

3月龄

知道喜欢或不喜欢了。饥饿和疼痛时大声哭啼,饱足和舒适时则手舞足蹈,尽情撒欢。

家长如何做?

1、强化婴儿的笑:3个月的婴儿对成人的逗引开始有了反应,会回应甜蜜的微笑,这是最早的社会性微笑,是泛化的,也是婴儿与人交流、得到亲人喜爱的一种手段。

家长要经常逗引婴儿笑,对他的笑给予回应和鼓励,使他保持愉快的情绪,并强化宝宝这种愉悦的交流方式。

2、教宝宝学会认爸爸和妈妈,培养亲子感情:有人可能会有疑问“3个月的宝宝能学会认识爸爸妈妈吗?”研究证明是可能的。

2-3个月,婴儿开始注意图形模式的内部结构。这时他们非常喜欢看正常人的面孔,而不喜欢那些五官颠倒的脸谱。

3个月的婴儿经过出生以来积累的接触人的面孔的经验,形成了开始模糊而后逐渐清晰的面孔表象。

从3-4个月到5-6个月,随着对面孔辨认的细致程度的增强,伴随对成人的语声、气味、环境等的熟悉程度的增强,婴儿对经常接近他们的成人显示出偏爱,在不同人之间会有所选择,并对陌生人显示惊厥和回避反应。

父母抱宝宝时,要和他的眼睛互相注视,用温柔慈祥的声调和宝宝说话,如“宝宝,我是妈妈!”也可以将宝宝抱起来,用手指着爸爸,让他看着爸爸,并说“看,那是爸爸。”

因为这时婴儿的视觉焦距调节能力仍然很差,所以父母的脸应和宝宝距离近些,约20厘米。4个月以后,婴儿的视觉能力增强,和成人相近了,稍远也能看得清楚了。

经过反复强化,不仅可以增强婴儿的辨认能力,更是在欢快的情绪中培养了亲子感情,传递着父母和婴儿之间真挚的爱。

4月龄

向母亲伸手要抱,在成人逗引时能笑出声音,也就是会出现大笑,大笑反映了比微笑更快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个阶段的婴儿会对让人吃惊的事情大笑,例如安静的躲猫猫游戏(Sroufe&Wunsch 1972)。

家长如何做?

1、对宝宝做不同的表情反应: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应,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的外在表现就是表情。

家长在和婴儿玩耍时要有意识地对他做出不同的面部表情,如笑、怒、淡漠等,训练婴儿分辨这些面部表情,家长可以在做不同表情时告诉宝宝不同表情的含义,使他逐渐学会对不同的表情有不同的反应,并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玩大笑游戏:比如妈妈假装去抓宝宝,开玩笑地说“我要抓住你”或者亲婴儿的肚子,都会引起宝宝大笑,还可以玩“躲猫猫”游戏,不仅是很好的亲子活动,还可以促进婴儿认知的发展,有利于体格的生长。

3、找朋友,发展交往能力:多抱婴儿去户外活动,接触孩子。如果宝宝在笑,表示他愿意接近其他小朋友,可以尝试引导他和小朋友握握手。如果宝宝躲在家长怀中,表示他不愿意或者不适应,家长千万不要勉强宝宝,只让他在一旁观看即可。

此外,在户外活动中让宝宝多和周围成人接触,习惯和更多不同的人交往。

5月龄

开始认人,能认识妈妈,能辨认出妈妈的声音,听见妈妈的声音表示高兴并发出声音,当父母离开时会转动头和眼寻找,对周围的人持选择态度,知道认生,不喜欢生人抱。

家长如何做?

1、照镜子游戏:镜子是孩子在婴儿时期的一个重要学习工具。镜子可以使婴儿第一次看见自己,尽管他还不能认识自己,他会把镜中的自己当作是另一个人来与之微笑、玩耍。

镜子还可使他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五官,此时家长可教婴儿认识眼睛、鼻子、嘴巴等。这一年龄段的婴儿不一定能指对,家长只需指着这些器官反复对婴儿说,使他初步了解这些概念。

2、认人:孩子认人是个逐渐发展的过程。3个月的婴儿见到成人的面孔,在他的脑中已形成清晰的影像。这时任何人面对他笑和说话时,他都会报以微笑。

但是在晚上哭的时候,只有妈妈抱起来才能立即停止哭闹,而别人抱则不能停止哭闹。这是因为宝宝已经熟悉了妈妈的声音和气味,他开始认识了妈妈。

到5-6个月时,随着对面孔辨认的细致程度的增加,他对妈妈更加偏爱,而对陌生人显出警觉和回避反应,这就是认人了。认人代表孩子的感知、辨别和记忆力提高了,这是婴儿社会性的重大发展。

此时,家长应该有意识让他和成人交往,认识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先教他认识家庭成员和称呼,如认识妈妈、爸爸和奶奶等。

可以很自然地结合日常活动来训练,如奶奶来了,可指给宝宝看,并叫着他的名字:“xx,奶奶呢?”“奶奶抱!”妈妈给他喂奶时可以说:“来,找妈妈。”爸爸出门上班时,家长可以拿着他的小手拜拜手,说:“xx,说“爸爸再见”。”平时还可以训练他认找“爸爸”、“爷爷”等小游戏,逐渐扩大范围。

外出看见阿姨、小哥哥小姐姐时可以指给他看或拿着他的小手向他们招一招。经过训练,虽然婴儿尚不能用语言称呼,但可使他逐渐辨认自己的家人。

6个月

开始能理解成人对她说话的态度,并开始感受愉快或不愉快的感情,要东西,拿不到就哭,对陌生人表现出惊奇、不快,把身体转向亲人。与熟人交往时,会经常微笑和大笑。

家长如何做?

1、当宝宝用哭声求助时:当宝宝用哭声求助时,伸出你的手,宝宝会倍感温馨。但如何伸手又是一门艺术,孩子的个性和能力也许就会悄然而变。

也许是在宝宝6个月的某一天,妈妈发现宝宝趴在床上,努力去抓前面的玩具。但是他不会爬,够不到。这时宝宝看见了妈妈,他开始哭,想求得妈妈的帮助。

此时如果妈妈直接把玩具拿给他,下一次孩子一定还会这样求助,会放弃为拿到玩具去做努力。这样孩子不仅失去了学习爬行的好机会,而且也会失去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机会,以后遇事容易依赖他人的帮助,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容易哭闹。

如果母亲这时过去用手掌轻轻顶着孩子的小脚丫往前推一下,不仅同样满足了孩子的要求,而且还可以使他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锻炼,他会为拿到玩具不断练习学习爬行,逐渐习惯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的,体会到自己本领的不断增强,从而培养自信心。

2、给宝宝接触更多人的机会:婴儿经过了对人的泛化认识后,逐渐有了分化的认识,开始出现怯生的表现,这是婴儿的进步。

继续多给婴儿接触人的机会,观察他对熟人、生人的不同反应,教会他对熟人用微笑或发音来打招呼,对生人学会逐渐适应。父母要让婴儿多与人友好交往,逐渐增加熟悉的人数,减轻他怯生反应的强度。

帮助训练孩子社会交往能力时,需要注意什么?

1、父母切忌对孩子的哭声报以冷漠或不耐烦的态度:孩子还很小,有很多困难是他们不能克服的。在孩子感到饥饿、疼痛、孤立、惧怕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怀和爱护,让他感到温暖、安全和幸福,对最初的依恋安全感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婴儿没有机会与养育者建立情感联结将会怎样?

精神分析学家列内.斯皮茨在一系列研究中观察了在教养机构长大的儿童,这些儿童在3-12个月间被遗弃。在孤儿院里,8个婴儿一个房间,由一个护士看护。不久,他们的体重减轻,并回避周围的环境。如果婴儿认识的养育者不能代替婴儿的母亲,婴儿的抑郁就会很快变严重。

这些孩子到了儿童期和青少年期,会出现较多的情感和社交问题。因此,研究表明,完全正常的发展取决于最初几年与养育者建立亲密关系。

2、在引导宝宝和陌生人学会交往的过程中,不强迫:孩子见生人如果有害怕的情绪,应让他逐渐和陌生人接近,不要让他一开始就单独和陌生人一起,而且要接纳孩子的这种情绪,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

记得我儿子六个多月回老家时,在封闭的房间内一下子见了很多人,他“吓”得大哭起来,我婶婶说:你看这孩子怎么还这么怯生呢。言语中透漏着我把孩子带得这么不容易亲近。而我却很开心他这种变化,因为我一直以为他对人的反应很迟钝。看到他这种反应后,我就特别注意,先让他和家里人熟悉起来,再让家人去抱,而不是直接交给他们,哪怕孩子哭也不管。

3、 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不盲目、不焦虑:尤其是对于一胎家庭,“一胎照书养”的理念容易造成父母照本宣科,一旦发现孩子与书中描述的情况发生偏差,父母尤其是妈妈们就开始焦虑不堪,疑神疑鬼。比如“别人家的孩子4个月会认人了,我家宝宝6个月似乎还不认识妈妈。”

花开有时,孩子的发育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评估孩子的发育是否正常,绝不是根据单一的一方面进行判断,而是需要专业的医生经过全方位的评估才可以得出结论。

关于认人,我家两个孩子差别非常大,大宝在不到4个月的时候就认识我了,并且非常依赖,导致我休完产假刚上班那段时间都无法安心,而和同事们聊天发现大多孩子并没有这种太依恋的情况发生,后来生了二宝,二宝在家和家人互动还可以,但出门根本“目中无人”,面无表情,而认识我也是在7个多月以后才出现的。

据我的经验,这和孩子本身的性格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我家大宝性格活泼,善于交际,所以4个多月时就显现出了“见到陌生人,手舞足蹈”,过早认人的情况。而二宝性格偏内向,所以对人方面不是很敏感,社会交往能力稍微偏晚、甚至偏弱一些,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

有研究表明,内向和外向性格并不存在好坏,关键是孩子能得到家人尤其是父母足够的情感支持和无条件的爱。这才是决定他以后是否有能力拥有幸福的原因之一。#我的育儿日记#

写在最后:

宝宝最初的情感建立直接影响着以后的社会交往能力,所以切不要因为宝宝小,不懂且不需要情感而忽略孩子的需求。

当然,每个孩子不一样,切忌照本宣科,家长应该做的就是及时回应孩子、给出相应的心理支持,给孩子机会锻炼。

有时只需要“默默耕耘,静等开花”就足够了。

俩娃妈妈,家有儿女各一枚,曾任职行业内知名中法合资公司,现全职妈妈,重视孩子成长和教育,并践行育儿即育己的理念,努力提升自己,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欢迎关注@陪两小只蜗牛去散步,共同成长和进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谢谢!

主要参考资料:《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 鲍秀兰等著

相关文章链接:

抬头作为宝宝人生的第一个大运动里程碑,父母应该知道的这些事

我家宝宝六个月还不会翻身,有问题吗?该怎么办?这篇文章告诉你

孩子不会坐,问题在这里!一篇文章把“坐”给你讲明白

宝宝还不会爬,我都要疯了!别疯,这篇文章告诉你怎样爬起来

站和走避开这些坑进行练习,才不容易摔跤,宝宝也会更聪明

宝宝不发音被告知警惕自闭症!被吓坏的妈妈是这样做语言启蒙的

手巧才能心灵,0-3岁精细动作特点以及练习玩法!果断珍藏

女儿满月才长了半斤,草牛妈妈是如何历经两个月的追奶养出胖妞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哭的时候手舞足蹈(宝宝哭的时候手舞足蹈)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