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天婴儿干呕(四十多天婴儿干呕怎么回事)四十多天婴儿干呕(四十多天婴儿干呕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四十多天婴儿干呕(四十多天婴儿干呕怎么回事)

四十多天婴儿干呕(四十多天婴儿干呕怎么回事)

新生儿刚来到这个世界,还在适应环境,非常需要父母的照顾,但也因为父母全心全意的照顾,能感受到孩子好像有些不一样的地方,没错,新生儿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不少状况让父母觉得‘异常’,根本是新生儿的‘日常’,当然也有一些不需要特别担心的小问题存在,不过,更需要父母提高警觉的是,如果不注意的话,可能会变成严重的问题,而这些都是有迹象可循!


虽然新生儿大部分的时间在睡觉,但照顾新生儿依旧令许多新手父母手忙脚乱,不是宝宝特别难带,也不是爸妈能力不足,主要是彼此不熟悉所致。新生儿有一些特殊生理现象,而这些特殊生理现象都属于正常范围内,请父母不要过分忧心!


专属新生儿的7个特殊生理现象

究竟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有哪些特殊却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下:


1.身上有胎脂


新生儿的皮肤表层常黏着一层奶白色或黄色、油腻的黏附物,父母见状总想抠掉或洗掉,‘这是具有保护作用的胎脂,泡在羊水中时,可以保护宝宝的皮肤;出生后,可以保温保湿,预防脱水脱皮’。因胎脂有保护作用,不少医院的做法是,不会将胎脂‘刻意擦洗干净’,请父母不要想一次用力洗干净,而是随着逐日的洗澡,让胎脂慢慢消失,但腋下、胯下等部位仍易见残留的胎脂,可用婴儿油涂抹,等待约一小时,让胎脂软化,再进行清洗,千万不要用力抠或用力搓洗,这会伤害到宝宝脆弱的肌肤。


2.生理性脱水


宝宝出生后的7至10天会有体重下降的现象,因新生儿刚脱离羊水,处于水肿的状态,需要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而造成体重逐渐减轻,足月儿减少幅度约5%〜10%,之后,体重会慢慢回升,这是宝宝成长的必经过程,通常在喂食正常的情况下,宝宝的重量一天约可增加20至30克。若体重减轻超过10%,必须就医。


3.生理性脱皮


宝宝刚出生时多是皮肤皱巴巴的模样,在一、两个月内常见脱屑脱皮现象。胎儿在子宫内是泡在羊水中,出生后,所处环境相对羊水显得较为干燥,于是开始脱皮,出生后一至两周最明显,直到皮肤逐渐适应环境中的湿度,脱皮状况即会自然有所改善。


帮宝宝洗澡时,不要洗太久、水温不要太高(38℃~40℃),洗澡后,适度涂抹乳液在皮肤上保湿。


4.四肢蜷曲+手握拳头


宝宝一个与大人不同的动作,就会让父母很紧张,常见父母为新生儿握拳、大拇指包在拳头中,感到困惑不已,这是因为胎儿长时间待在子宫内,无法完全伸展四肢,出生后,仍因习惯母体内的姿势而维持肢体蜷曲的状态,不像大人睡觉的大字形睡姿。宝宝出生后的一两个月内,肌肉张力会高一点,手部多呈握拳状态,但随着时间逐渐放开,一般到6个月大时,多能完全放开,展现出抓握能力。


父母不要用力想掰开宝宝的拳头,但可将指尖轻柔伸入孩子的掌心,并在小手掌心里面慢慢来回滑动;或是轻轻掰开宝宝的拇指,再一根一根打开手指,再一根根合拢,帮忙放松手部的肌肉。


5.经常打喷嚏


宝宝的鼻腔功能还不完整,加上鼻毛少,使得鼻腔黏膜特别敏感,不是过敏。若三不五时见到宝宝鼻水、打喷嚏,千万不要认为宝宝打个喷嚏就是感冒,打喷嚏是身体的重要防御机制,只要没有其他不适,鼻水无色,就不要过分担心了。


6.摸到淋巴结


不少妈妈会在宝宝的耳后、脖子或枕骨(后脑勺)后等部位,摸到一小颗会动来动去、软软有弹性的小瘤,这是淋巴结,是正常的免疫器官,身体淋巴系统里有许多淋巴结,为了抵抗外来的病毒或是细菌的侵犯、确保身体不受感染,需要靠局部的淋巴结抓外来的坏菌,若有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则可能是淋巴结发炎或其他可能,要尽快就医。


淋巴结小于1公分,都算正常现象。若淋巴结出现在不常见的地方,且大于1公分,摸起来没什么弹性,建议尽早就医。


7.频繁打嗝


打嗝是因为横膈膜突然用力收缩所造成,宝宝因肠胃道的神经系统还不成熟,在出生后的前三个月,容易有频繁打嗝的现象。有的宝宝因打嗝次数多,而让父母误以为抽筋,其实是新生儿正常生理现象,状况会慢慢变少,不需要担心。


相较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有些则是小问题,但不处理会变大问题的状况:


1.脐带掉了但根部总湿湿的


正常状况下,脐带会于1至2周内自行脱落,若超过一个月仍未掉落,则必须到儿科做进一步检查。但父母要注意的是,脐带虽脱落,但根部始终湿湿的,一直渗出泌物,且伴随一团红红的肉芽组织,应尽快就医检查,看是否为脐带息肉所造成。若是不处理,会因为发炎而可能导致腹膜炎。


2.嘴巴破洞


有的新生儿在牙龈上或嘴巴上、下颚,长出白白圆圆的小点,俗称珍珠瘤,是角蛋白堆积,之后会自行消失,请父母不要刻意抠掉。


若不小心抠破而造成口腔破洞,容易让医生误以为是肠道病毒造成的破洞,尤其是刚出生的宝宝,口腔就有破洞,一定会提高警觉的!


高度注意的7个危险征兆

绝大多数的新生儿过着睡睡醒醒的生活,睡醒了就吃,吃饱了又睡,不过,需要父母注意的是,若出现以下状况,请尽快带宝宝就医,最好是有儿科急诊的医院。


1.皮肤发紫(绀)


当体内的血氧浓度很低时,会反映在皮肤颜色上,造成嘴唇或全身皮肤的颜色呈黑(蓝)紫色,可能是因为肺部无法有效交换氧气,或心脏血管系统的循环停滞,因牵涉到血液循环系统,一定要赶快送医急救。


2.呼吸过快


新生儿呼吸过快,是指每分钟超过60下,若合并皮肤发紫,或单独出现喘的症状,都要很小心,可能造成的原因有肺炎、败血症、心脏病、代谢疾病,或是脑部受到撞击导致脑震荡,因脑压上升而出现呼吸困难或急促。


有的父母会把呼吸过快与呼吸大声混淆,呼吸是否过快是可用次数判断,而呼吸大声则是以声音大小辨别,两者状况不一样。常见的呼吸大声是因宝宝有喉头软化症所致,因婴幼儿的喉部软骨尚未发育成熟,当喉部组织架构无法支撑软骨,宝宝在呼吸时(尤其是吸气),会厌软骨可能会掉进气管内,或是喉部软骨塌陷造成阻塞,进而产生喘鸣声。比起足月儿,早产儿更容易发现患有喉头软化症,诊断时,会先确认是足月儿或早产儿,因早产儿多半在受孕32至36周出院,问题才会慢慢浮现。


3.发烧


发烧不是疾病,而是身体的信号,新生儿一发烧,必须要尽快就医,通常小于3个月的宝宝,都会收住院,进行血液、脊椎穿刺等相关检查。因新生儿属于免疫功能不佳的人群,抵抗力不好,容易感染严重疾病的机会较高,一旦出现高烧情况,会怀疑是否为细菌性感染所致。


若宝宝为低烧状况,可能是包太多或环境温度偏高;如介于37.5℃~38℃的微烧,则要鉴别诊断是否为泌尿道感染,必要时,在验尿之外,须进行膀胱穿刺检查。


4.嗜睡+活力差


怎样才算嗜睡?跟宝宝平常的状况相比,比平常睡更久,或很难喊醒,只要与平常状况明显不同,父母就要提高警觉了。尤其嗜睡合并发烧、退烧时仍嗜睡,都有可能是较严重的感染疾病所致。


5.哭闹、躁动不安


哭声,是宝宝对外的沟通语言,若长时间哭闹、躁动不安,怎样也无法安抚时,就是宝宝处于非常不舒服的状态。有可能让宝宝不舒服的状况包括:腹部疾病、腹股沟疝气、中耳炎、念珠菌感染的尿布疹等等。父母也可观察宝宝的哭声:是不固定的哭闹或是某个时间点狂哭;是无力的低吟或大声狂哭,都可做为医生诊断的参考依据。


6.呕吐


造成新生儿呕吐的问题可大可小,若是溢奶吐奶,吐的量不多,且可通过拍嗝或姿势调整予以改善,若喂奶量与平时差不多,但平常不会吐,此刻却突然吐,且越吐越严重,就要小心了!尤其是吐的量比喝进去的量还大,呕吐物的颜色为黄绿色或咖啡色,都需要尽早就医,确认宝宝是否有某部位阻塞的问题。


7.黄疸


足月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多从出生后第二天开始,一两周后消失,若从第一天就开始黄,而且越来越黄时,就易怀疑是否为病理性黄疸。由于黄疸出现的高峰期多在出院回家后,父母多加注意,若宝宝肤色明显偏黄,且有躁动、嗜睡、食欲不佳、呕吐或异常尖叫,请父母务必尽快带宝宝就医。


照顾新生儿的温馨提醒

初为人父人母,难免因缺少经验而常有过分担心的时候,请父母多花时间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状况,减少因为不了解而误解所造成的担忧。状况可分为看似异常,实则正常;原本是小问题,但不注意而变成大问题;出现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等三种。父母了解后,才不会自己吓自己,却也能在问题变得更严重前,因有警觉而及时就医。


同时,也要观察宝宝的个性与气质,有的宝宝安静好带,有的宝宝吃喝正常,就是比较会唉,需要父母多一点的关注。此外,宝宝有没有状况,可通过与平常相比了解一二,平常会哭,但突然不哭了;本来不哭,却突然放声大哭,以此判断宝宝是否有状况。


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宝宝趴睡或侧睡,以避免婴儿猝死症的发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四十多天婴儿干呕(四十多天婴儿干呕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