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婴儿存活率(古代婴儿存活率是多少)古代婴儿存活率(古代婴儿存活率是多少)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古代婴儿存活率(古代婴儿存活率是多少)

古代婴儿存活率(古代婴儿存活率是多少)

麻疹是感染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古代中医儿科有四大证——“痧、痘、惊、疳” ,是古代严重危害小儿生命健康的四大类疾病的统称。

麻疹病毒

中国古代儿童的死亡率高达20~30%,不管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几乎每个家族都有因病夭折的孩子,其中因“痧、痘、惊、疳” 死亡的占了绝大多数。

麻疹南方称之为“痧”或“痧疹”,属于瘟疫范畴,为古代儿科四大证之首。麻疹发展流行极为迅速,常可导致多种变证、逆证,来势凶猛,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古代因为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严重威胁患儿健康和生命。

在古代小儿麻疹的死亡率非常高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普遍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麻疹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基本控制了本病的大面积流行。

近年来,临床非典型麻疹病例增多,且发病有向大年龄推移的现象,比如成年人麻疹。因此对于麻疹,我们依然需要重视和学习。

疫苗接种


麻疹的主要临床表现:

1、 初期:又称初热期,麻疹时邪在表,以感冒症状为主,发热自38℃左右渐升,常有微汗、轻度烦躁、咳嗽、喷嚏、鼻塞流涕;泪水汪汪、畏光羞明,口腔内两颊粘膜近臼齿处可见麻疹粘膜斑;


2、 顺证:正胜邪退

出疹期发烧3~4天,出疹子,出疹期发热如潮水,体温可达39~40℃,神情烦躁,咳嗽有痰,麻毒随汗而透,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逐渐延及头面、颈部,而后急速蔓延至前胸、后背、腹部、四肢,最后在手心、足心及鼻准(鼻尖)见疹点,疹点色泽红活,皮疹分布均匀,疹点多在3天内透发完毕,无合并症。

收没期正胜邪退,皮疹按先出先没,依次隐退,疹没热退,脉静身凉,咳嗽减轻,精神转佳,胃纳增加,皮肤可出现糠麸样脱屑和色素沉着斑,疾病则渐趋康复。


3、 麻疹逆证:正虚邪盛

麻疹初期或出疹期,高热持续不退,肤干无汗,烦躁不安,麻疹暴出(一下出来,不是按顺序出),皮疹稠密,疹色紫暗;

或体温不升,或身热骤降,麻疹透发不畅,疹出即没,皮疹稀疏,疹色淡白;

或皮疹隐没,面色苍白,四逆逆冷等,以上几种情况均为麻疹逆证。

麻疹逆证非常危险

逆证险候:急危重症期,死亡率极高。


1、 麻疹合并肺炎:麻疹伴见咳嗽,神情烦躁,呼吸急促,痰声辘辘,鼻翼煽动,口唇发绀等,中医称之为邪毒闭肺证;

2、 麻疹合并喉炎:麻疹伴见咽喉红肿疼痛,咳呛气急,声音嘶哑,咳如犬吠等,中医称之为邪毒攻喉证;

3、 麻疹合并脑炎:麻疹伴见神昏谵语,惊厥抽风,皮疹暴出,疹稠色暗等,中医称之为邪陷心肝证;

4、 麻疹合并休克:皮疹骤没,面色青灰、冷汗如油、四肢厥冷等,中医称之为心阳虚脱或亡阳证。

发烧有利于麻疹的透发


发热对于麻疹的重要性:《麻科活人全书·不热第二十三》中指出:“麻疹出现全凭热,身不热兮麻不出,潮热和平方为福,症逢不热大非吉。”。现代很多家长和医生,一看孩子发烧就给退烧药,这是一个误区。


麻疹的治疗原则:麻为阳毒,以透为顺,以清为要,故治疗以“麻不厌透”、“麻喜清凉”为治疗原则。

因麻疹的中医治疗非常非常专业,普通人对此无能无力,因此本文只做简述!


麻疹的治疗:

一、顺证

1、初热期——邪犯肺卫——在表:

治法:辛凉透表 ,清热解毒 方药:升麻葛根汤或宣毒发表汤加减;

2、出疹期——邪在肺胃——入里:

治法:清热解毒 ,透疹达邪 方药:清解透表汤加减;

3、收没期——阴精耗伤——将愈

治法:益气养阴 ,清解余邪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二、逆证

1、邪毒闭肺(麻疹合并肺炎):

治法:宣肺开闭,清热解毒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2、邪毒攻喉(麻疹合并喉炎):

治法:利咽消肿,清热解毒 方药:清咽下痰汤加减

3、邪陷心肝(麻疹合并脑炎)

治法: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汤加减

4、心阳虚脱(麻疹休克)

治法:回阳救逆,固脱生脉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麻疹类传染病的中医专著

总结:

1、古代中医对小儿麻疹的诊治,虽然拘泥于时代,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依然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千百年后依然在指导中医的临床。

2、古代中医通过对麻疹等多种传染病治疗和总结,最终形成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为代表的温病学,奠定了中医治疗瘟疫和小儿传染病的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古代婴儿存活率(古代婴儿存活率是多少)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