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导弹危机怎么样引起的(古巴的导弹危机是怎么回事)古巴导弹危机怎么样引起的(古巴的导弹危机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古巴导弹危机怎么样引起的(古巴的导弹危机是怎么回事)

古巴导弹危机怎么样引起的(古巴的导弹危机是怎么回事)

​1962年,一架美国U2侦察机飞抵古巴领空,这天是星期日,晴空万里。U2侦察机拍摄到一组令人震惊的照片。

地面上有一座发射台,旁边放着一枚中程导弹,周围还有几栋专门为发射导弹而设立的建筑物。显然,以古巴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造出这些导弹。唯一能够为古巴提供装备的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苏联。

苏联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意欲何为?这引起了美国人的恐慌。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感到事态严重。古巴离美国的佛罗里达不过一百多公里,一旦拥有了这些导弹,就能够直接进攻美国本土。苏联这么做,无异于在美国的后背上插了一把尖刀。

一个星期后,肯尼迪宣布:武力封锁古巴,直到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为止。随即,一个由90艘军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在古巴海域云集。苏联人也不示弱,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回应称:“将对美国的威胁进行坚决反击”。

加勒比海上空战云密布,美苏大战一触即发,全世界屏住了呼吸。

1/6 苏联为什么要部署导弹

这就是震惊全球的古巴导弹危机。它一度将美苏这两个核大国推向大战边缘。如果战争开启,人类将遭遇灭顶之灾。

庆幸的是,危机仅持续了13天就宣告结束。尽管美苏两国都叫嚣着要给对方一点颜色瞧瞧,但终究没有爆发任何军事冲突。赫鲁晓夫最终撤走了导弹,美国也终止了对古巴的封锁,人们担心的世界末日总算没有到来。

关于这场危机,后世有各种各样的解读,其中以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格雷厄姆·阿里森的《决策的本质》最具影响力。如今,这本书已经成为了理解冷战与国际政治学的经典著作。

在《决策的本质》中,作者阿里森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理解政府的行动?他以古巴导弹危机为切入口,向我们还原了这场危机的真相。并用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古巴导弹危机的实质绝不是谁赢谁输那么简单。

苏联为什么要在古巴部署导弹?在外人看来,意图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能够保护古巴,赢得这位盟友的信任;另一方面又能够威慑美国,在战略上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可谓一石二鸟。古巴紧邻美国,又是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古巴被武装起来,苏联的势力就能延伸到美国家门口。

这个解释听起来没错,却有一个重大的疑点:为何苏联早不部署晚不部署,偏偏这时候才给古巴配备导弹呢?要知道,卡斯特罗早就嚷嚷着希望苏联提供军事保护。苏联若是有野心,应该早就出手了。

于是就有了第二种解释:苏联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真正的意图是夺取柏林。欧洲是美苏冷战的战略中心,柏林又是欧洲的心脏。此前,苏联已经占据了东柏林,并多次威胁要拿下西柏林。在古巴部署导弹,能够有效地迫使美国让步,从而将西柏林拱手相让。

还有第三种解释,就是苏联向古巴输送导弹,是为了报复此前美国在土耳其部署朱庇特导弹。古巴与美国隔海相望,苏联与土耳其领土接壤,既然美国在苏联的脚后跟安插地雷,苏联也必须还以颜色。

以上说法都有道理,但你是否发现一个问题,无论美国还是苏联,我们把两国走的每一步视为精心策划,缜密布局的结果。美苏两国就像两位高手在下围棋,双方你来我往,寸土必争,仿佛各自的心中都有一套脚本。在大众看来,这些决策都是两国精英在审时度势,达成共识的前提下所找到的最优选项。

如果你有这种想法,证明你已经陷入了所谓“黑匣子思维”。

2/6 黑匣子思维

什么是黑匣子思维?我们知道,黑匣子是装在机舱里的仪器,能自动记录飞机上发生的事情。后来,黑匣子概念被社会学家借用过来,特指一种把组织或个人当成机器的思维方式。

机器的特点,是反应快,精度高,而且从不犯错。比如,我在电脑屏幕上输入2567乘以568,计算机能在一瞬间公布准确的答案:1458056。我们从不怀疑这个结果是怎么出来的。再比如,在经济学里有所谓的生产函数,输入生产要素的数值,就能求得产量,好像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在黑匣子思维下,组织可以像计算机那样进行决策,即使再复杂的事情,也能靠某种潜在的程序自动生成结果。

以黑匣子思维看待国家,政府就像一个有着超高智商的机器人。他始终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且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决策之前,政府会对各种变量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并且统一行动。决策过程就像解一道方程式,给定自变量,给出因变量。忽略过程中潜在的摩擦、误会和不确定性。

总之,黑匣子思维是对组织决策过程的一种简化。所有政策都是充分思考,合乎逻辑的产物。国家能像企业或军队那样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政府成员不仅高度团结,而且执行到位。

以这种模式评价古巴导弹危机,我们自然会得出一些貌似显而易见的观点。比如,在阴谋论者看来,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美国最终能迫使苏联让步,则显示他们“棋高一着”,必定有哪一步想到了苏联之前。

而在另一群人眼中,两国在古巴问题上的冲突是在捍卫各自的意识形态。政治家把政治因素放在首位,经济学家则把经济利益视为根本。当危机爆发时,各国报纸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漫画:肯尼迪与赫鲁晓夫迎面而坐,相互掰手腕。或者象征苏联的北极熊占据着古巴领土,象征美利坚的老鹰在头顶对它虎视眈眈。这幅画面正是黑匣子思维的生动写照。我们将两国看成了两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意志。一旦确立目标,就会立即诉诸行动。

那么,这种观点有什么问题呢?《决策的本质》的作者认为,它把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混同了,却遗漏了最重要的一点:组织里的每个成员,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即使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来自上级指令,也不意味着组织就是铁板一块。组织不是一块集成芯片,组织是由人组成的复杂有机体。

3/6 程序也会犯错

那么,除了黑匣子思维,我们还可以从哪几个维度看待政府决策呢?阿里森认为,至少还有两种思维:程序思维和博弈思维。

所谓程序,是指组织在决策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具体的情境,当上级命令下达到各个部门时,未必会得到彻底的贯彻,而是经常会打折扣。但这不能归咎于他们故意推诿或隐瞒,而是下头做事有自己的规矩。下级在执行命令时握有更大的主动权。

比如在政府机构中,如果上级部委出台了某项指示,各分管部门会首先解读政策精神,领会上级的意思,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部门利益重新定义指示,以便因地制宜制定实施细则。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传统的黑匣子思维却无视这种不对称性。上级部门拥有宏观的视野,下级部门掌握一线的情况。制定政策的部门有自己的逻辑,落实政策的人也有自己的逻辑。这导致了指令从制定到贯彻,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

如果从程序的维度看待古巴导弹危机,我们会得出一幅全然不同的图画。

据说苏联代表团在考察古巴后,曾对赫鲁晓夫作如下报告:古巴丛林密布,它的棕榈叶可以为导弹提供有效的掩护。简直不敢相信,苏联高层就是根据这样的报告做出了向古巴部署导弹的决定。

然而,制定决策是一回事,落实决策又是另一回事。苏联部队中绝大部分人不曾到过古巴,他们对当地情形一无所知。苏联官兵抵达古巴后,只能根据发给他们的操作手册来行事。但现实情况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制定决策的人对导弹安装理解的过于想当然。古巴的丛林根本掩藏不了弹道导弹,因为导弹发射需要指挥与后勤建筑,燃料车与油罐车,它们围绕在巨大的发射塔四周,很容易暴露在敌人的监视之下。

更糟糕的是,本次部署行动的总司令与下属之间有矛盾,他虽然深受赫鲁晓夫的信任,却不能服众。要知道,战场上的情形瞬息万变,倘若将帅不和,只知道照章办事,很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别以为只有苏联才会犯类似的错误。其实美国早就预料到苏联可能在古巴部署导弹,还制定了详细的应对方案。从美国海军的角度,他们的目标是打击敌人,减少政治对军事行动的干扰。但是当海军开始实施封锁计划时,由于白宫高层可以在办公室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最后这场行动就成了总统肯尼迪的遥控指挥。

但海军并未根据总统的指令行动,而是各行其是。结果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他们突然遭遇了一艘装有核弹头的苏联潜艇。这完全出乎肯尼迪的意料。如果按照海军的逻辑,应该立即将其击沉,事实上他们当时就想那么干了。最终,苏联潜艇主动选择了离开,美苏双方一度离开战仅咫尺之遥。

这场对峙的结局,完全取决于美苏前线官兵的临危决断,双方的高层根本来不及反应。无论苏联官兵还是美国海军,他们都在做自己职责范围内正确的事情,苏联高层与美国白宫,也在做他们自认为正确的事情。但正是部门利益与目标的不一致,才使得战场上难以统一协调,严重的还会导致事态失控。

4/6 决策是讨价还价的产物

说完了程序思维,我们来讲讲博弈思维。

将政府决策视为一系列程序的组合,就是承认从决策制定到执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走样,而背后的“罪魁祸首”是信息的不完善。但政府中还会出现另一种情况,部门的利益并不一致,他们会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展开博弈。政府行为并非自上而下的输出,而往往是在讨价还价中产生的。换句话说,政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团结。

别以为这种情况只会在民主国家出现,即便是苏联这样的集权国家,政府内部也会有部门之争。毕竟,财政资源有限,谁家的孩子都需要奶喝。而赫鲁晓夫的工作之一,就是协调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使资源分配达到暂时的均衡。即中国人俗话说的“一碗水端平”。

按照阴谋论者的解释,苏联给古巴输送导弹,是在下一盘大棋,意在遏制美国,为自己在欧洲获得更多的谈判筹码。但是从军事角度,苏联这么做真的很高明吗?

事实上,苏联当局并非不知道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潜在风险。首先,美国很容易察觉,而且肯定会坚决表示反对。其次,把导弹千里迢迢运输到古巴,人生地不熟,各种不可控因素将会阻碍方案的成功实施。

对苏联而言,最优方案是在本土部署远程洲际导弹,这样就无需借用古巴这个“跳板”,导弹直接从自家打到美国,这才是军方梦寐以求的事情。但问题是,苏联的远程导弹技术还不过硬,甚至远远落后于美国。如果要研发远程导弹,势必劳民伤财,更重要的是,这会损害苏联的经济部门,阻碍其他产业的发展。

所以,赫鲁晓夫最终做出了妥协。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一方面,这样既能威慑美国,也安抚了军方。另一方面,由于苏联已经拥有大量的中程导弹,无需再投入过多的资金,对经济的影响也降低了,经济部门的官员也不会有什么话说了。

从中我们看出,赫鲁晓夫以导弹援助古巴,根本原因是调和内部的矛盾。在古巴部署导弹,是他给国内军方或者强硬派所做的姿态。从内心深处,他并不想惹怒美国。也许苏联高层有很多人和他有类似的想法。然而,正如那句老话所说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政治并不是由一个人说了算的事情。妥协,才是政治的常态。

在政治决策中考虑博弈的因素,就是承认人与人之间会有利害冲突。各部门只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做事,这势必会引发和其他部门间的矛盾。所以,在政治中形成的所谓“共识”,很多并不是双方自愿,或者由衷赞成的。它们往往是没办法的办法,没出路的出路。是大家各让三分,退而求其次的结果。

5/6 四象限模型

我们已经总结了解读政府决策的三种思维:黑匣子思维、程序思维以及博弈思维。

其中,黑匣子思维是最最理想化的,他把政府组织看做拥有完美的判断力、执行力和凝聚力的个体。程序思维把信息这个变量考虑在内,由于不同部门掌握着不同的信息,他们对决策的执行会产生偏差。博弈思维则引进了冲突的变量,它不再把政府视为团结的集体,而是各有各的小算盘,他们会为争夺资源相互较劲,政府决策在博弈中产生,它们通常不是最优项,而是次优项。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三种思维进行整合,以目标和行动这两个维度,做出下面这个四象限模型:

左下角是最好的情况,组织的目标一致,行动一致。这符合传统的黑匣子思维,但在现实中极少存在。与之对应的是右上角的情况,目标不一致,行动也不一致。这样的组织如同一盘散沙,根本无法产生任何有效的决策。

左上角与右下角才更贴近现实的常态。左上角的目标一致,但行动却不一致。这一情况恰好反映了政策在执行中会遭遇各种阻碍。比如我们之前所说的,上级部门下达指示,下级会因地制宜作出调整。苏联军队的高层与前线官兵之间,因为按照各自的理解做事,最终导致古巴的导弹部署提前暴露。

右下角也很有意思,目标不一致,但是行动一致。这种情况会出现吗?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在“911事件”之后,美军决定铲除盘踞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以及支持恐怖主义的塔利班政权。但他们毕竟对阿富汗不甚了解,所以需要一位盟友的加入。最终,美军选择与北方联盟结成统一战线,他们是当地的反塔利班武装。美军的目标是反恐,北方联盟的目标是赶走塔利班。两者尽管目标不同,却采取了共同的行动。

如果我们根据合作的紧密度进行排序,那么左下角最高,左上角次之,右下角再次之,右上角最低。左上角的情况最常出现,无论在官僚机构还是企业中,统一的目标未必能带来统一的结果。右下角更适合那些松散的联盟,它们顶多只能达成暂时的合作,却难以建立长久的关系。

有了这种四象限思维,我们对历史也许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6/6 知己知彼

如果翻开过去的历史书,你会发现,无论东西方,历史学家都倾向于从统治者的视角来解读历史。在他们笔下,历史无非是以帝王将相主演的舞台剧,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决定着历史的走向,其余的一切都是暗淡的背景。

这正是典型的黑匣子思维,而今天,我们依然习惯于用它来看待这个复杂的世界。

在外交上,当某国的领导人宣布与他国开展友好合作,或者实施严厉制裁时,我们总是将这位领导人的态度视为整个国家意志的代言。各国之所以设置发言人这个职位,也在有意无意地强化这种认知。

但这远远不是事件的全部,有时候,高层愿意透露给外界的信息,往往是最表面的东西。而越是表面的东西,就越具有欺骗性。我们已经知道,集体决策充满了变数,无论是决策本身还是执行过程,参与的人越多,涉及的范围越广,就越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状况,结局甚至会南辕北辙。所以,高手并不只关注表面现象,尤其是对手说了什么,高手会从各个侧面出发寻找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对手会刻意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另一方面,即使对手讲的都是真的,真实世界也未必会按照双方预料的发展。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无论在战场还是商场上,理解对手的动机非常重要。古巴导弹危机爆发时,肯尼迪花了很长时间去揣测苏联的意图,他的专家顾问团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包括保卫古巴,声东击西,战略威慑等等,肯尼迪也不断从苏联领导人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但即便如此,他们仍旧难以获得准确的答案,因为肯尼迪和他的幕僚们有一个错误的预设:苏联当局是铁板一块。

真实的决策,并不是简单的沙盘推演,甚至未必是高瞻远瞩的。它们往往为了解决最迫切的现实问题,是在诸多选项中挑选出能让各方都满意的那个。

历史是无数变量的随机运动。宏观的看,它有自己的目的、趋势与发展走向。但只要深入到微观层面,我们会发现,历史并没有什么必然性。所谓的历史和规律,都是人为抽象乃至事后总结出来的。

当然,这并不是否认我们要培养全局观,也不是说我们看待事物只需要关注细节就行了。我们只想说,抽象思维有时候也会蒙蔽我们的双眼,使我们夸大个人对决策的影响。真正的全局观,不是从所有变量中找到某个统一的目标,而是在全局中筛选出各种可能,然后进行排序,在心中构建一个多维的世界。

喜欢本文的读者,还可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魔刀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古巴导弹危机怎么样引起的(古巴的导弹危机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