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引起的脚不自赏风寒引起的脚不自赏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风寒引起的脚不自赏

风寒引起的脚不自赏() 再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从何时才有?让我手持一壶清酒来问问青天。岁月流转,每每诵读,感慨却日益颇多。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创作于密州(今山东诸城)任上。此时,已距苏轼因谈论新法革新弊端而不得不出京有6年之久,与3年后“乌台诗案”带来的贬谪来看,已经是相当潇洒和惬意。这几年也览尽湖光山色,放飞自我够了。丙辰中秋节前,一处居所小院,仰望这皓月当空,回看这自身境遇,还是小酌几杯,酒过三巡,情到深处,欢饮达旦,兼怀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我持酒问青天,不知道这天上宫殿,今夜是哪一年。我想要御承清风归返,又惶恐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受不住那高耸九天的冷落和风寒。挥挥衣袖孤芳自赏这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这人间的自由和潇洒呢。我与明月本无怨恨,却为何总在这亲人离别的时候才会月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情自古就有,难以两全。但愿离人总能长久健康,远隔千里共享这明媚月色吧。

苏轼用形象描述,勾勒出皓月当空,千里之外,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神话传说融合一处,明则通篇在咏月,实则却处处关合人事,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虽身处官场,郁郁不得志,但却寻一处风月,聊表慰藉,其心性不可谓不豁达。

生而为人,七情六欲必不可少,难能事事顺遂人意。寄情山水也好,寻一方释怀之法也罢,人贵在能知己、知人、知世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风寒引起的脚不自赏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