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引起瘟疫的怪物(散播瘟疫的怪物 古代中国)古代引起瘟疫的怪物(散播瘟疫的怪物 古代中国)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古代引起瘟疫的怪物(散播瘟疫的怪物 古代中国)

古代引起瘟疫的怪物(散播瘟疫的怪物 古代中国)

人类的历史中交织着与瘟疫斗争的种种记录,有学者统计,在可考的历史中,单单死亡万人、“死者相枕籍”、“死者相望”一级别的瘟疫,便是数年一次,甚至难以登上史书,不过是在县志上时常出现、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能登上史书的,往往是“死者数百万”、“死者无算”之类。

不同历史时期,古人给不同症状瘟疫冠以五花八门的名字,如“疠疾”(《周礼·天官·疾医》:四时皆有疠疾);“疠气”(唐朝贾公彦:疠谓疠疫……疠气与人为疫);“疠风”(《素问·风论》:风寒客於脉而不去,名曰疠风,今天称为麻风病);“伤寒”(汉朝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温疫(同瘟疫,《素问·本能病》: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五疫、五疠”(中医认为瘟疫与五运六气变化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故有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五疫”及“五疠”之称);“时疫、时行”(元朝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温疫五》:“瘟疫众一般病者是,又谓天行时疫);“疫疹”(清朝余师愚《疫疹一得》:(疫疹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内,大率如斯);“痘症”(即天花,《明史》:朔漠素无痘症,自嘉靖庚戌深入石州,染此症,犯者辄死);“疟疾”(《梁书》:郡旧多山疟,更暑必动,自钧在任,郡境无复疟疾),等等。

张仲景行医图

从古至今史料记载的瘟疫,可以说是多不胜数,要根据目前对传染病的命名来统计古代文献中的瘟疫种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以下简要列举文献中记载的瘟疫。

商周时期

1971年考古学家在殷墟小屯西地发现的一个牛肩胛骨上,发现了“乍(疫),父乙,妣壬豚,兄乙豚,化口。御众,于祖丁牛,妣癸卢豕”的记录,大概意思是:疫情突发,为众人御除疠疫举行了一系列祭祀先人的行事。根据专家的考证,仅仅出土的甲骨文中就列出来了多达50种不同的疾病,这些疾病基本上都有详细的卜辞和解释,可以看出商代人对于疾病的畏惧。这也说明在殷商时期,我国已出现过多次足以致命的传染病,而且它们都得到了上层的充分重视。

卜辞甲骨

《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疠疾”“疾疫”都是古人对瘟疫的不同叫法,古人不仅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也指出了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这说明古人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

东汉末年到三国末期——大瘟疫

自汉安帝元初六年(119年)到晋武帝咸宁元年(275年)150余年间,平均不到五年就会出现一次疫情,而且瘟疫覆盖范围极广,从黄河中下游的洛阳一带中原腹地,到长江中下游的湖北荆州、安徽合肥、南京,甚至江南会稽郡,西北陇右(甘肃一带)都有疫情发生。瘟疫引发了饥荒和战争,饥荒和战争又加剧瘟疫,一个半世纪中,中国损失了将近十分之九的人口。

关于这场瘟疫带来的惨状,曹植在《说疫气》中写道:“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医圣张仲景则在《伤寒杂病论》中悲痛的回忆道,“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建安二十二年(217)“建安七子”中的在世五子:陈琳、王粲、徐干、应玚、刘桢,一年内全部去世,死因一致:“时疫”。建安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曹丕在写给心腹吴质的信中沉痛地回忆:“昔年疾疫,亲故多摧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谓百年已分,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东汉末年这场持续良久的大瘟疫,其惨烈程度堪比世界上的各大瘟疫事件,与明末那场大瘟疫均属千年一遇的特大灾难。

明末大瘟疫——鼠疫

“明末大鼠疫”又称“京师大瘟疫”,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爆发。事实上,从万历年间开始,明朝便开始频繁发生鼠疫,而崇祯六年(1633年)开始爆发的这场鼠疫,规模和危害则更为庞大。这场瘟疫从崇祯六年(1633年)开始,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时,已经席卷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各地,夏燮的《明通鉴》记载“京师大疫,死者无算”,《崇祯实录》则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京师尚且如此,可见当时的惨状。根据史学家的推测,明末崇祯年间的这场大鼠疫,直接导致陕、晋、冀三省损失人口千万左右,仅京师便有不少于20万人死于这场瘟疫。波及全国范围的大瘟疫,也加速导致了明王朝的崩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古代引起瘟疫的怪物(散播瘟疫的怪物 古代中国)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