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认识发展(儿童认知发展)婴儿认识发展(儿童认知发展)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认识发展(儿童认知发展)

婴儿认识发展(儿童认知发展)

你知道宝宝是怎么学会说话的吗?轻而易举就学会说话,背后有什么秘密?背后有什么天赋吗?

2004年,有学者提出了“语觉论”,即“人类第六种感知觉”的新观点,分析论述了语觉论对幼儿语言获得过程的影响作用,进而提出了“语言能力合成说”,认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协同作用的结果。

很神奇!从0——11个月,就能学会人类语言,幼儿经历了从【语境符号】向【语言符号】转变的过程,宝宝们是怎么做到的?

语言符号的转换,很神奇

从2个月开始,凭借超级灵敏的听觉感知系统,宝宝开始辨别音系、音位,此后逐渐聚集增加直至第一个汉语词汇“啊、一”(由于模仿而迸发出的)涌现,大概在6个大的时候,宝宝基本完成汉语音系统的聚集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掌握了该语言系统的所有音系单位。还有很多复杂的音位(比如复韵母)还不能发准。

因此,幼儿从咿呀学语逐渐积累符合人际交往的语音,语调,然后到一个一个的词的聚集,单语词组合成双语词再到一个句子的涌现,完成了儿童语言涌现的一个聚集过程。

语料库和理解性很重要

完成上面这种转变,离不开“语料库”的强大作用,而语料库的最初来源就是爸爸妈妈。从9—15个月时,宝宝通过“听”和“看”获得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从而积累和提高运用语言的准备水平。宝宝们都会“听”和“看”,为什么语言发展进度有很大差异?这里要说说“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它很关键!

此阶段,宝宝会偶尔喊妈妈或爸爸,经常以不同的音高和声调表达意义,多数情况下用肢体语言表达(例如指示,摇头表拒绝、点头表同意等),肢体语言逐步增加,越来越丰富,这得益于父母给予的语言刺激和及时反馈,双向反馈后,才会增加宝宝的可理解性。

所以很多0-3个月的宝宝在父母眼里什么都不懂,父母回应宝宝时可能会忽视宝宝的理解,没有给予正确的语言回应。


建立“有意义语言”,从什么时候开始?

“有意义的语言”必须建立在认知发展基础之上,宝宝的认知理解词库需要积累,才能够识别父母的语音输入,进而建立与语义单位的心理联结,即语音——事物的正确匹配。虽然他们不发出声音,只是在心理上能够认知周围环境,所以此阶段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宝宝的语言智龄正在发展。

语言学家通过语料记录。观察发现,宝宝在3个月左右已经认识自己的小手,或许这是偶发性行为,但6个月大就能够根据成人要求正确触摸某个器官,听懂成人发出的某些指令,正确指向某个物体,8个月时能够听懂成人的部分话语,9个月之后理解范围逐渐扩大,能够理解和认识日常生活物品和成人行为。这表明儿童的理解力和认知能力,以及智力状态处于动态的发育发展期。而这一切,都是从“有意义的语言”的理解开始。

自我纠正的超级能力,很神秘

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宝宝能够本能地感知语言并进行自我纠正,即自我监控,这很神奇,几乎所有宝宝都能够拥有这种复杂的自适应性。虽然有时候表达不准确,用词错误,但他们会顺利度过语言表达和语义的匹配的滞后期,

宝宝的语言符号是有规律的,首先从象征符号——咿呀学语——可辨别的音素——音节——词素——单个词——双词——短语/词组——小句——小句复合体,最后发展成为一个语篇。这个过程有快,有慢,有早,有晚,从低级阶向高级阶演变过程,与宝宝的个体有关,与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关系更大。因为我们发现,0-12个月缺少父母亲密陪伴的宝宝,想要发音准确,语言流畅,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没有父母的语言互动,他们似乎失去了这种自我纠正的能力。

社交能力的发展,都是大智慧

社交第一阶段,宝宝需要逐步掌握6种微观语言功能

(1)工具功能,表示“我要得到某个东西”

(2)调节功能,表示“你要按我说的去做”

(3)互动功能,表示“你可以我互相交流吧”

(4)个人功能,表示“我来了”

(5)启发功能,“你能告诉我为什么”

(6)想象功能,表示“让我们假装”。

(7)告知功能,表示“我有事情要告诉你”。

社交第二阶段,即功能整合和复杂运用,

1、个人功能、启发功能和告知功能演变为“理性功能”,即通过语言了解和反映外部世界的功能;

2、其他功能演变为“语用功能”,即通过语言交换信息或交换物品和服务的功能。

这些语言功能经过整合后,宝宝的高级语法和抽象词汇开始涌现出来,当他们说同一句话时,即能表达概念,又能体现人际关系时,说明宝宝们开始于世界对话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认识发展(儿童认知发展)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