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药物引起的直肠炎能治好吗(直肠炎的药物治疗)有药物引起的直肠炎能治好吗(直肠炎的药物治疗)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有药物引起的直肠炎能治好吗(直肠炎的药物治疗)

有药物引起的直肠炎能治好吗(直肠炎的药物治疗) 肠澼(放射性直肠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年)。

(1)直肠或盆腔射线照射治疗史。

(2)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肛门直肠坠痛等。

(3)肠镜检查:粘膜水肿、充血、出血灶、糜烂乃至坏死、直肠狭窄。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


急性放射性直肠炎:

(1)直肠部位受分次照射或等效一次照射直肠累积吸收剂量范围:45Gy~60Gy。

(2)盆腔器官肿瘤,采用腔内照射或外照射(近、远距离照射)治疗或直肠局部大剂量意外照射后数日出现里急后重,排粘液便、腹痛等,数周甚至在半年内,临床上出现肠道功能紊乱(便秘或腹泻),不同程度的腹痛,便血、肛门刺痛、大便时坠痛等直肠反应。

(3)纤维肠镜检:粘膜水肿、充血、出血灶、糜烂乃至坏死。


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盆腔器官肿瘤曾受放射治疗或直肠局部意外照射(曾有急性直肠炎史)致使直肠粘膜损伤后半年以上,数年甚至十余年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变细或排便频繁、稀便、便血,大便时坠痛等晚期直肠反应,直肠狭窄、溃疡、瘘管形成。


(二)证候诊断

1.肠道湿热证:腹痛胀满,泄下赤白相杂,肛门灼热,便血色鲜,量较多,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气滞血瘀证:腹部刺痛,泻后不爽,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面色晦滞,口干不欲饮。舌边有瘀斑或舌质暗红,脉弦而涩。

3.脾胃虚弱证:临厕腹痛里急,泄下时发时止,大便有粘液或见赤色,面色无华,倦怠嗜卧。舌淡,苔薄白,脉细缓。

4.脾肾阳虚证:腹痛绵绵,大便溏泄,便血色暗红,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色苍白,少气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肠道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推荐方药:葛根芩连汤合地榆散加减。葛根、黄芩、黄连、茯苓、赤芍、生地榆、槐花、侧柏叶、甘草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通络,活血化瘀。

推荐方药:失笑散合膈下逐瘀汤加减。五灵脂、蒲黄、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香附、乌药、枳壳、延胡索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行滞。

推荐方药:真人养脏汤合归脾汤加减。党参、白术、茯神、黄芪、酸枣仁、木香、当归、远志、当归、肉豆蔻、肉桂、白芍、煨诃子、炙甘草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脾肾阳虚证

治法:补脾益肾,养血补血。

推荐方药:四物汤合四神丸加减。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二)中药保留灌肠法

中药保留灌肠一般将敛疮生肌、活血化瘀与清热解毒类药物配合应用。

常用药物:

敛疮生肌类:珍珠粉、牛黄、儿茶、白及和诃子肉等;

活血化瘀和凉血止血类:蒲黄、丹参、三七、地榆碳、炒槐花、仙鹤草和云南白药等;

清热解毒类:青黛、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等。

中成药:康复新、锡类散等。


操作方法:

1.中药直肠滴注法:患者排尽大小便→视病变部位取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药液温度(39~41℃)入输液瓶,润滑肛管前端,夹住肛管,轻轻插入直肠约 10~15cm,松开血管钳,调节滴速→药液滴完后,夹紧输液管,拔出肛管,滴入灌肠液量 100ml,嘱患者保留 1h 以上。

2.中药肛门注入法:患者排尽大小便→视病变部位取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润滑肛管前端,夹住肛管,轻轻插入直肠约 10~15cm,松开血管钳缓缓注入。注毕灌入温水 5~10ml,拔出肛管,滴入灌肠液量 100ml,嘱患者保留 1h 以上。


(三)其他疗法

1.直肠栓剂疗法:选择清热解毒止血敛疮类栓剂。

2.针灸疗法:

主穴:天枢,大横,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脾俞。

配穴:湿热明显可加合谷,曲池,内庭;伴气滞可加太冲,阳陵泉;腹痛明显可加上巨虚;泄下次数多可加大肠俞,阴陵泉,气海。


(四)护理调摄

1.生活起居:宜卧床静养,避免劳倦,保持正常生活规律,睡眠充足。

2.饮食调理:少食多餐,适当增加膳食类薏米粥、马齿苋粥等;限制脂肪和膳食纤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葱、姜、蒜等。

3.情志调摄:调畅情志,静心调养,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咨询。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 2007 年《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拟定。

1.单项症状改善评价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

显效:症状改善 2 级及以上者。

有效:症状改善 1 级者。

未愈: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

症状按程度分为 4 级。

2.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 。

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疗效指数≥30%。

未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

3.肠镜检查肠黏膜病变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黏膜正常。

显效:进步 2 级或缓解。

有效:治疗后进步 1 级。

无效:无进步或恶化。


(二)评价方法

1.症状量化标准表:(单项症状改善评价标准腹泻,脓血便,腹痛则按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分为 4 级)

2.肠镜检查肠黏膜病变疗效评价标准表

0 级:黏膜正常。

Ⅰ级:黏膜充血、血管模糊。

Ⅱ级:黏膜有接触性出血。

Ⅲ级:黏膜有自发性出血。

Ⅳ级:黏膜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

声明:内容来源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编辑:竹叶

审核:虫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有药物引起的直肠炎能治好吗(直肠炎的药物治疗)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