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 梦魇(婴儿梦魇的症状)婴儿 梦魇(婴儿梦魇的症状)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 梦魇(婴儿梦魇的症状)

婴儿 梦魇(婴儿梦魇的症状)

生活中常有一些父母说,宝宝从睡觉开始就会做梦了吗?为什么睡得好好的,突然主醒了,大哭起来,而且总是拼命的哭,一副非常害怕的样子,怎么都哄不下。那宝宝这样是不是做噩梦了呢?

其实,宝宝虽小,但大脑生理功能同大人一样,也是会做梦的。像你说的这种情况,宝定睡得好好突然大哭了,可能是就是做噩梦给吓醒了。

其实,有研究发现,宝宝在睡觉时除了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外,还会有做梦现象。就是说,那些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也是会做梦的。并且,发生了这种情况之后,无论是外界刺激还是做了恶梦,都可能使宝宝的心里受到了惊吓,从而发生了醒后大哭等情况现象。

很多时候,这种情况都是很正常的,一般都不需要进行什么特殊的治疗。通常,随着宝宝年龄的不断长大,大脑的神经系统发育逐渐健全起来的时候,这种“惊吓”的表现,便会慢慢消失了。但是,家长要注意的是,当时一定要好好的安抚宝宝,使宝宝不断增强内心的安全感,以使他放心地入睡。

其实,发生被恶梦惊醒的现象,与每个人的睡眠周期有很大的关系。而且,科学家发现,其实人的这种“睡眠周期”,在胎儿时期的七、八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差不多形成了,所以科学推测,一些刚刚出生的婴儿,也会有做梦的生理现象。只是我们不能详细地不知道宝宝的小脑袋里,到底做了什么梦罢了。但从宝宝惊醒大哭的情况来看,肯定是做了令他害怕的噩梦。

那么,人做噩梦,又是怎么回事呢?对此,科学研究将其分为两类:

一、“梦魇”——真正的做噩梦

所谓“梦魇”,就是真正的做噩梦。这种情况发生时,孩子往往是从睡梦中突然惊醒,心中还会记着刚才的可怕梦境,因此他非常害怕,以为是真的,便号啕大哭。所以,一些年幼的孩子,往往怎么都哄不下。此后,还不敢入睡,往往常需要家长好长时间的安慰和陪伴,才能稳定情绪。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对这种梦魇来说,是有道理的。这与白天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往往有很大的关系,比如遇到了可怕的动物或事情,受到了惊吓;或是受到大人严厉的责骂或打骂等。

科学家分析,“梦魇”常发生在“快速动眼期”的睡眠阶段。而那些在学龄前的儿童中,差不多有五分之一的孩子,都有此“恐怖”的心理经验。 对此,家长要先给予孩子安全感,不要在半夜问出孩子怕什么。到了白天时,再和孩子谈谈,了解他恐惧原因,并想办法解决他心里的压力。

二、“夜间悚栗”——并非真做梦

所谓,“夜间悚栗”,是另一种做噩梦,但并不是真正的做梦。比如,孩子半夜突然醒来,未必是做了梦,而是属于神志不清的情况。科学研究发现,这种“夜间悚栗”是发生在睡眠的“非快速动眼期“,所以说它不算真正的做梦。比如:

孩子在睡眠中,突然一个人坐起来,大喊大叫的,说了一些不知所云的梦话,甚至有的孩子还会表现出大量出汗‘呼吸、心跳加快,两眼呆滞的情况,这时无论你怎么叫他,他都也不回答。然而,在短短几分钟后,孩子却又自己躺下,安静的呼呼大睡了。而到了第二天早上,问他晚上是怎么回事,他却一脸懵懂的样子,完全不记得发有这么一回事。

那么,这种情况就是民间常说的“梦游”,样子颇为“骇人”,但是被吓着的往往是家人,而不是孩子被人,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而看到孩子这样样子的家长,往往会误以为孩子“魂飞了”,或被误认为是什么东西“附身”等等,一些邪乎的情况。

其实,这种“夜间悚栗”对孩子本人并没有什么伤害性,一般都是小的时候偶尔发生几次,长大些,就很少再会出现。所以如果碰上孩子有这种现象时也不要太担心。 研究发现,大约有百分之五的孩子,在儿童时期都有过此现象;并且,这种现象的情况发生,还和“家族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就是说家里长辈人可能也有这过这样的情况。

不过,有一点还得留意一下,有的孩子发生“夜间悚栗”时,可能会有“梦游”的现象出现,比如,孩子突然爬下床,像“灵魂附身”了似的,一个人径直的向外面走出去了,遇到什么也不知道躲避……那这样,就容易发生危险。所以,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梦游”,就要看好的,别让孩子走出家门外,以免遭受或碰撞的危险的事情就行。此外,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 梦魇(婴儿梦魇的症状)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