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引起的酸中毒怎么治疗(轮状病毒导致酸中毒)轮状病毒引起的酸中毒怎么治疗(轮状病毒导致酸中毒)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轮状病毒引起的酸中毒怎么治疗(轮状病毒导致酸中毒)

轮状病毒引起的酸中毒怎么治疗(轮状病毒导致酸中毒)

学习养殖技术、了解市场最新行情,在线咨询养殖难题和老师零距离交流,请点击右上角关注↗猪讯网

轮状病毒是影响新生仔猪的几种重要的肠道致病因子之一,可导致仔猪爆发肠胃炎。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腹泻和食欲下降为特征,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中猪和大猪常为隐性感染,没有症状。发病猪多是8周龄以下的仔猪,日龄越小的仔猪,发病率越高,发病率50%~80%,病死率一般为10%以内。多发于晚秋、冬季和早春。1975年首次在猪群中被发现,随后的研究表明轮状病毒在猪群中广泛存在,并对养猪业造成危害。目前猪轮状病毒病的流行特点表现为在猪场各年龄猪之间反复循环感染,长期扎根猪场;人和其他动物也可散播传染;常与其他腹泻病原混合感染。

轮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特点是有一个二十面的衣壳结构,衣壳外无覆盖物。研究表明,该病毒至少有7种不同的血清群((A,B,C,D,E,F和G血清群)。能够感染人和其它动物如猪的轮状病毒属于A,B和C血清群。E血清群轮状病毒仅感染猪,D,F和G血清群可感染鸟类。另外,每个血清群均包括多个血清型,这些血清型的外壳结构蛋白各不相同。

轮状病毒不同血清群之间的交叉保护作用尚未检测到,但有报道称同一血清群的不同血清型间存在部分保护作用。

A 轮状病毒粒子有完整外层衣壳的三层病毒粒子表面光滑

B 轮状病毒粒子没有外层衣壳的双层病毒粒子表面有突起

缺少脂质外壳和拥有双倍的蛋白质外壳决定了轮状病毒能抵抗大范围的pH值、温度和常用的消毒剂。因此,它们在环境中有极强的抵抗力,其感染能力可保持数月之久。

流行病学

猪轮状病毒特别是A血清群大量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不同国家利用猪血清进行的相关研究表明本病毒的流行率高达100%,这一结果表明猪轮状病毒感染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猪场。

本病毒通常为水平传播,主要以口-粪途径感染。敏感猪通过接触其它猪的粪便感染轮状病毒。鉴于本病毒对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和摄入较小的病毒剂量即可感染的特性,使得控制疾病的传播极为困难。猪群一旦感染后,它们会通过粪便进行排毒,时间可达1~2周。

虽然轮状病毒可以感染所有年龄段的猪。但那些小于6周龄的仔猪更容易感染。然而,刚出生1周的仔猪感染率通常很低,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随之增高。这一事实与仔猪通过初乳和乳汁摄入的轮状病毒抗体量逐步减少有关。本病毒最高的感染率出现在3~5周龄的仔猪中。之后,感染通常很少能检测到。

临床症状

在饲养条件良好的猪场中,大多数轮状病毒感染都处于亚临床状态,或几乎不显示临床症状,特别在哺乳仔猪中。大多数猪场的母猪体内有高浓度的轮状病毒抗体,说明轮状病毒感染可见于所有猪场,成为地方性动物病。仔猪通过吸收初乳和常乳获得抗体。

当仔猪感染了超过了自身被动免疫能力的高剂量轮状病毒,或当仔猪哺乳失败无法获得充足数量的抗体时,腹泻随之爆发。此类哺乳失败更多地发生在初产母猪或那些无乳或泌乳量不足的母猪中。

初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不愿走动;有些吃奶后发生呕吐,继而腹泻,粪便呈黄色、灰色或黑色,为水样或糊状。在环境温度下降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时,症状常加重,病死率增高。通常10~21日龄仔猪的症状较轻,腹泻数日即可康复;3~8周龄仔猪症状更轻;成年猪为隐性感染。

病理变化

轮状病毒只能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成熟肠上皮细胞细胞质中复制。这些细胞含有肠激酶,它是一种激活胰蛋白所必需的酶,而胰蛋白能够激活轮状病毒。

病毒的复制能导致肠上皮细胞退化和溶解,随后引发肠绒毛萎缩。萎缩的程度低于由其他猪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如传染性肠胃炎或猪流行性腹泻。

胃壁弛缓,充满凝乳块和乳汁,肠管变薄,小肠壁薄呈半透明,内容物为液状,呈灰黄色或灰黑色,小肠绒毛缩短,有时小肠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病猪肠壁呈半透明状

诊断与抗体监测

诊断:猪轮状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分离、中和试验、免疫荧光试验、RT-PCR、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其中,RT-PCR技术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操作简便快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的RT-PCR方法包括常规RT-PCR、多重RT-PCR及荧光定量RT-PCR。目前已有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的三重 RT-PCR商品化试剂盒,可同时对粪便或组织中的多种腹泻病原进行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以诊断试纸条的形式进行检测,数分钟内就能从粪便样品获得结果,使用十分便捷,值得生产上推广,市场上也有出售。然而,由于粪便样品的成分比较复杂,使试纸条检测时产生一部分的假阳性结果,应结合RT-PCR方法进行排除。

抗体监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抗体监测方法包括血清中和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和ELISA。ELISA是目前猪轮状病毒抗体检测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商品化的试剂盒多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或间接ELISA,可在猪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检测猪轮状病毒抗体。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要格外注意良好的环境条件和猪的作业方法,同时还要注意哺乳期间的卫生和所引发的问题;新生仔猪注意防寒保暖,早吃初乳,以得到母源抗体保护;断奶仔猪供给全价饲料,提高其抗病力;避免猪群密度过大,猪舍的粪便要及时清除,对地面、用具、工作服等设备要定期地进行消毒;发现病猪,要立即隔离到清洁、干燥和温暖的猪舍,并加强护理,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及时清除粪便及其污染的垫草,被污染的环境和器物应及时消毒。这些方法对控制轮状病毒引发的腹泻是非常必要的。疫苗接种 猪轮状病毒病疫苗有弱毒苗与灭活苗两种类型。目前,已有商品化的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三联灭活疫苗,该疫苗安全有效、无副作用,具有明显的防疫效果。由于被感染仔猪大多为1~10日龄仔猪,因此可采用被动免疫的方法,通过吃免疫母猪的初乳产生被动免疫,或者新生仔猪口服抗血清,也能得到保护。

治疗措施

当猪群中有猪只发病时,应立即隔离病猪,以火碱水、漂白粉水或生石灰水上清液对猪舍、环境、用具、运输工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尚未发病的猪应立即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进行隔离饲养。

像其他猪病毒感染一样,由轮状病毒引发的腹泻不存在病因学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药可用于治疗,一旦发病,应采取对症治疗的措施。在治疗的同时要加强护理,做好防寒保暖,提供充足的饮水,最好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黄芪、酵母免疫多糖和一些营养成分并停止哺乳或喂料。大量供给口服补液盐饮水,口服补液盐的配制方法是:精制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0g、水10kg,混合溶解即成,可防止脱水和酸中毒。此外,可以考虑注射抗菌药物控制继发感染。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轮状病毒引起的酸中毒怎么治疗(轮状病毒导致酸中毒)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