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吐奶痰(婴儿吐奶痰一样的粘液)婴儿吐奶痰(婴儿吐奶痰一样的粘液)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吐奶痰(婴儿吐奶痰一样的粘液)

婴儿吐奶痰(婴儿吐奶痰一样的粘液)

文 | 凝妈

有一个粉丝朋友,今年刚刚荣升为妈妈,孩子还不到一个月,第一次当妈,对孩子的一些情况总是摸不着头脑,孩子一旦出现一些小问题就会紧张不安。

这几天孩子总是出现吐奶的情况,吃下母乳后,把孩子放到床上,孩子的嘴角就会流出奶水,有时候也会喷出来。看到了还好说,及时给宝宝处理一下。但是有时候在睡着的时候也会有奶水流出,流到了耳朵里、脖子上,到第二天才发现。孩子有些婴儿肥,脖子比较短,奶水聚在褶皱里,也容易淹破脖子。宝宝的耳朵也令人担心,这些黏糊糊的奶水万一影响耳道健康就麻烦了。

她听婆婆说,孩子是不是吃的太饱了,多的漾出来了。她还有些不太确定,感觉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很想去医院看看,但是现在又不敢去医院,于是私信问我:孩子吐奶是不是吃的太饱了?

孩子吐奶其实有很多原因,而且对于新生儿来说,还要分清楚是“吐奶”还是“溢奶”,虽然有一字之差,但是区别还是很大的。

“吐奶”和“溢奶”搞清楚,别随便折腾娃

有奶水从孩子的嘴里流出,我们习惯性地统称为“吐奶”,认为问题很严重,内心非常焦虑,想带孩子去看医生。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是溢奶,不是吐奶,不要总以为孩子生病了或者发育不好。

“吐奶”和“溢奶”表现不同

吐奶的表现是:奶水非常快速有力的从嘴巴里吐出来,有时候还会成喷射状,几乎会把全部吃下去的奶水吐光。严重的时候,吐出来的奶水颜色为黄绿色或者有血样物质。孩子表情痛苦,精神萎靡。

溢奶的表现是:奶水自然从嘴巴里流出来,离嘴巴很近,流出的量很少,也就几口的样子,孩子没有任何不适感,很平静。

“吐奶”和“溢奶”的起因不同

吐奶的起因:吐奶的起因的多数是病理性的,孩子感冒、发烧,有其他先天疾病或者消化系统问题,很容易引起吐奶。如果吐奶很频繁,每天一次或者多次吐奶,就需要去看医生。如果不是很频繁,可以不必去看医生。

大宝小时候也有过吐奶的情况,但没有去看医生,因为原因很明确,一般有这几种情况:

1、母乳比较乏:大宝5个月的时候,我开始上班,中午只有1个小时的时间,骑车20分钟回家,孩子一见就要母乳,结果还没有来得及休息直接给他母乳,孩子刚吃完就全部吐出来。后来回家先喝上一杯温水,休息几分钟再喂奶,这种现象明显好转。当然不能让孩子饿着等,而是调整喂奶粉的时间,在我回家之前半小时喝过一次奶粉,孩子就能多等我几分钟。2、活动过于剧烈:大人们都很喜欢孩子,在孩子吃奶后,会迫不及待地抱着他玩,孩子经过翻动之后,胃里的奶液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就会全部吐出来。有时候孩子自己也特别好动,喜欢翻身、喜欢跳,活动一剧烈,很容易吐奶。3、暂时生病:孩子咳嗽的时候,呼吸频率会加快,再加上喉咙里有痰,痰液也会把奶水一起带出来。生病了需要吃药,药物的味道会让孩子感到恶心呕吐,也会连同奶水一起吐出。大宝有一次咳嗽,吃完母乳后,过了半小时喝了一个口服液,结果刚喝完,口服液混和着奶液全部都喷出来了,喷得满地都是。

溢奶的起因:溢奶和孩子的发育阶段有关系,也和护理方式有关系。发育阶段是没法改变的,但是护理方式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对照一下下面这些错误,看看有没有犯过。

消化系统发育问题:胃容量、胃形状、胃功能、喉部位置都是影响因素。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胃的容量很小,不能容纳更多的奶量,水满自溢,多余的奶水就会流出来。孩子的胃是平的,贲门收缩功能没有发育好,喉部位置也高,进入胃内的奶水很 容易返流回食道,导致溢奶。喂养不当过度喂养、奶粉温度不对、奶嘴大小不合适等都是影响因素。新生儿期都强调按需喂养,但是妈妈有时候有些误解,只要孩子哭,不管是不是因为饿,都给孩子喂奶,一不小心就喂多了。奶粉温度过高、过低,胃部受到刺激也会溢奶。奶嘴孔过大,流速太快,孩子来不及吞咽会溢奶。喂完奶后没有拍嗝或者竖抱一会儿,直接将孩子平放, 或者过多地翻动孩子,孩子会溢奶。吸入空气:孩子如果吸入空气,胃内压力升高,也容易导致溢奶。这些情况都是孩子吸入空气的诱因:没有把握好喂养时间,在孩子特别饿的时候再喂,孩子吃的速度太快。母乳不足,出奶速度慢,孩子吸奶时间长。奶嘴孔过小,流速太慢。吃母乳是没有含住整个乳晕,奶瓶角度不对等等。

“吐奶”和“溢奶”时要护理好孩子

孩子出现吐奶和溢奶,大部分来说不是特别大的问题,但是如果护理不当也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所以密切注意孩子吐奶、溢奶情况,及时护理。

第一步,拍背:孩子轻微吐奶时,如果孩子躺着,让孩子侧身,拍背。如果吐奶严重,就把孩子抱起来,我一般采用的方法是,让孩子脸朝下趴在我的腿上,力度大一些拍背,让奶液流出来,防止吐出来的奶液进入气管导致窒息。

第二步,检查孩子:检查孩子的脸色是否正常,如果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很快就会变为正常的脸色,孩子就没有大问题。如果孩子脸色异常,要及时去看医生。

第三步,清洁:把孩子嘴边、脖子上、耳朵里的奶液清理掉。嘴边和脖子用柔软的纸巾擦拭,或者直接用清水清洗,用纱布巾擦干。耳朵里的用棉棒轻轻的擦拭一下,不要碰到耳道深部。

第四步,喂养:用勺子一点点地给孩子喂水,如果孩子没有再吐,就可以再喝一些水。孩子吐出很多奶后,还会饿,还想吃奶,就可以给他喂一些,要比正常的量少一半多。如果孩子的状况已经恢复到之前的样子,可以再喂一些奶,补足吐出的奶量。

预防“吐奶”和“溢奶”,拍嗝很重要,但并不是唯一方法

看了上面的原因,我们也知道了,吐奶和溢奶虽然和发育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和喂养护理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还是有办法预防孩子吐奶和溢奶的。我们都知道最常用的方法是拍嗝,当然是个好方法,也很重要,但是并不是只拍嗝就能预防所有吐奶、溢奶问题,还需要全方位的进行护理。

01、拍嗝

美国儿科学会介绍了三种拍嗝方式,竖着抱孩子、让孩子坐在膝盖上、让孩子趴在腿上,选择一个自己最舒服的姿势就可以,我比较喜欢竖着抱孩子的方式,这种方式更容易操作。

有很多妈妈问晚上睡觉的时候要不要拍嗝,如果孩子晚上吐奶或者溢奶的话,就需要拍嗝,如果晚上表现很好就不需要拍嗝。我家两个宝宝晚上几乎没有吐奶或者溢奶过,除非是生病了,所以我并没有在晚上拍嗝。

02、喂养方式要科学

少量多次喂奶: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来说,自己可以估算一个时间,平时吃40分钟就能吃饱,可以在孩子吃30分钟时停止喂奶,这样可以减少喂奶的量。其实孩子吃饱的时候就开始贪玩,一边吃一边玩,心不在焉,没必要继续喂。对于奶粉喂养的孩子来说,可以控制每次的奶粉量,找到孩子不吐奶或者不溢奶的量,每次固定量喂奶,频率稍微增加一些就可以。

把握好喂奶时机:虽然提倡按需喂养,但是也能够摸索出孩子饿的时间,比如白天可以2个小时喂一次,晚上可以3-4个小时喂一次,适合孩子自身的需求,就不会在孩子过度饥饿的时候喂奶。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有的吃奶的频率会特别高,妈妈们也只能多担待了。我家两个宝宝在新生儿期就是特别磨人的,白天一小时吃一次,每次吃40分钟,晚上2小时吃一次,也是吃40分钟,不过2个月以后就会好多了。

冲泡奶粉温度要合适:冲奶粉的温度也不需要用温度计测量,也不能用嘴尝,而是用手背去试,不是用手背碰奶瓶,而是把奶瓶朝下滴出几滴奶水到手背上,感觉温热不烫就是合适的。如果家里有能调节温度的热奶器,也会比较方便。

喂奶姿势要正确:喂奶的姿势选择抱着喂更好,孩子的身体倾斜45度并抬高头部。要让孩子含住整个乳晕,减少空气进入。奶瓶的角度也要倾斜45度,让孩子尽量多的含住奶嘴,也是为了减少吸入空气。

不要急于翻动孩子:喂奶后,不要着急让孩子躺在床上,先拍嗝或者竖立20分钟左右,再把他放到床上。不要着急和孩子玩闹,让他躺着休息一会儿。先给孩子换尿布,再喂奶,也是减少翻动孩子的一个必要步骤。

03、选择合适孔径的奶嘴:不同月龄的孩子使用的奶嘴孔径大小不一样,不同品牌的也会略有区别,要注意看好说明,比如:0-1个月的适合用小圆孔,1-3个月适合用Y字孔,3-6个月适合用小+孔,6个月以上适合用大+孔。

04、母乳妈妈解决自身问题:如果母乳不足,要及时追奶,使母乳充足起来。母乳充足,喂孩子省心,也有利于孩子健康发育。如果妈妈外出回家,不要着急给孩子喂奶,因为这时奶水比较乏,要注意休息一下,喝点水再给孩子喂奶,这样就可以减少孩子吐奶的几率了。

结语

孩子吐奶、溢奶,都是奶水流出,但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吐奶严重的常常需要看医生,不太严重的可以做好护理。溢奶不需要看医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溢奶的现象会越来越少。但是平时一定做好护理,防止孩子溢奶,这会让孩子更健康更安全。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吐奶痰(婴儿吐奶痰一样的粘液)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