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式婴儿根源式婴儿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根源式婴儿

根源式婴儿()

在上周的文章里(☞点击阅读:1岁宝宝哭闹升级?搞错了这些养育重点,马上要纠正,我们了解了宝宝的饮食、睡眠、精细动作和粗大运动、认知和社会发育,这6个方面发育情况,相信大家都已经心中有数。


那是不是了解就足够了呢?


不不不,宝宝的发育总是出乎意料,他们的变化比六月的天还要快!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降难四招,让我们可以对遇到的育儿困惑见招拆招!




“第一招”

顺应宝宝发展,以不变应万变



在宝宝刚进入1岁的时候,父母们对宝宝的依旧会像以前一样,重点关注停留在对宝宝的吃喝拉撒的照顾上:今天吃什么?几点要哄睡觉?带去哪里玩好?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轻松得到照顾的快乐。


但当宝宝开始走路的时候,他们的变化速度很快,常让父母挠破头。



前天会顶嘴了,昨天不听我们说的话了,今天还故意跟我们对着干!


每当我们刚想到一个方法来引导宝宝的时候,他们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需要引导的行为。


一个接一个的困扰,让我们都不知道从哪个入手更好。


既然宝宝变化那么快,那我们就以不变应万变,无论你怎么出招,我就是不变!


不变应万变的意思就是:


不管宝宝是今天打人推人,明天摔东西吐口水,我们都不因为他的行为而改变对待他的方式,特别是不惩罚他。


当他因为得不到自己想吃的糖果,耍赖躺地上哭闹的时候——我们可以站在旁边,跟他说话安抚他,等到他不哭闹了,再抱抱他,告诉他不能吃糖果的原因。


宝宝对妈妈寸步不离地跟着,甚至于上厕所都要站在门口守着——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之一,我们在家的时候只要看不见宝宝就可以叫他名字,让他知道妈妈一直在,同时尽量少的带他去陌生环境,让他感受到安全。


宝宝喜欢咬人,还会对着人吐口水——这种情况发生在1岁多的宝宝身上非常常见,我们可以先找找发生咬人当下的情景是怎么的,咬人的原因是什么。



杜绝用情绪化的行为:打嘴巴、大声叫喊这些方式去制止他。这时,顺应他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发育步调,逐步地去引导他的行为。


宝宝的每一个不良行为的背后,都会有一个原因,有可能是生理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环境的原因,只有找到了原因,我们才能从根源上杜绝宝宝坏行为的继续发展。


但这不意味着没有原则地满足宝宝的需求。我们要先大概预估一下,宝宝现在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对他提出的要求,一定要在他能接受的范围内。



“第二招”

换位思考



父母最容易对宝宝提出高要求:


比如说,要求1岁的宝宝不能再用纸尿裤。他们会觉得宝宝长大了,可以自己上厕所,理所当然可以不用纸尿裤了。


但事实上,宝宝能否自助排尿是跟宝宝的生理发育(括约肌发育情况)有关,而不是单纯看年龄。


又比如:宝宝刚会叫爸妈,我们就觉得他会说话了,那么就能听懂我们说的,我们说什么他都能照做。我们叫他“过来”,他就应该过来。


当宝宝没有做到要小便的时候告诉父母,又或者,叫他过来的时候不过来。我们就觉得,他不听话了,要对他进行管教了。


有的人会说:不要理他,让他自己哭到停。


有的人会说:直接打一顿,打到不敢了为止。



这些是能立马见效的教育方式,但无益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宝宝会因为害怕爸妈的这种惩罚方式,停止当下的做法,但他们不会把这种方式跟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说就是:下次他还照旧。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想,会不会是他还不知道自己想尿尿,不会说;又或者,他不知道我们对他说得过来,是要走过来的意思。事情是不是就变简单了很多?


宝宝不穿纸尿裤的时候还是想尿就尿,那我们就重新给他穿上纸尿裤,循序渐进地引导他进行如厕。


仔细观察宝宝能不能在想尿的时候表达出来,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再考虑帮助宝宝脱离纸尿裤,如果不可以,那就暂缓。


当我们叫了他几次,都没有走过来的时候,那就过去把他牵过来。


当宝宝的行为不符合我们期待的时候,一开始我们还能跟他好好说,多次反复发生之后,我们就容易与宝宝杠上,来一场硬碰硬,与宝宝进行“对战”,父母一定不会是赢家。


这个时期宝宝的行为是不受控的,与其用大量时间去对宝宝说教,不如站在宝宝的视角,帮助和鼓励宝宝,特别在他表现好的时候,肯定他的好行为,下一次,他会做得更好。



“第三招”

不过度,不主动



当宝宝越界的时候,我们常用很夸张的声调和行为去制止他们。


比方说:


宝宝热衷于爬上爬下,遇到有高度的地方,一眨眼就爬了上去;


喜欢扒、牵、拖拉各种东西、喜欢用手指头戳有洞洞的地方;


看到有高低不平的地面就要反反复复地走;


还喜欢撑着床围使劲跳,一边跳还一边摇晃床围;


喜欢把家里的各种柜子打开,把自己塞进去等等……



每次看到我们都会忍不住大喊:


不要啊,不要爬上去;


不可以,不可以把手指放进去,

等下拿不出来了;


不准跳了,等下要从床上滚下来了;


你怎么老是爬进去柜子里面,

再爬进去我就揍你!



宝宝总会被我们突然地大声喊叫而停下,但转个身,他们又继续了。并且,爬得一次比一次高,跳得一次比一次厉害,我们对他们喝住的音量也呈阶梯式上升。


其实,每当我们大声说教宝宝的时候,他们都会觉得我们的表现很好玩,父母夸张的表现不仅不能制止宝宝的探索行为,反而会增强他对事物的兴趣。


越禁止越要做,是这个阶段宝宝的行为特点。


如果你不想他去做那件事情,那就把他从高处抱下来,平静地告诉他:那个位置太高了,你很容易就会摔下来。又或者,把高度的地方调低一点,调整到宝宝可以随意爬上爬下也不会手上的高度。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爱插手,特别在宝宝自己玩玩具的时候。


宝宝正专心的自己玩着积木,左手一块三角形的,右手一个正方形的。拿起左手的看看,又放下,拿起右手的,看看,双手开始从不同的方向去摸这个积木。


这时,奶奶从厨房走出来,看到这种情况。一下走到宝宝面前,拿走他手上的积木,一边说,一边把正方形放在下面,三角形叠在上面:


“宝宝你要这样放啊,这样才可以叠高高啊,你刚才那样是叠不到的。”


这时轮到宝宝目瞪口呆了。


宝宝玩玩具会从探索这个玩具开始,先用一段时间去摸索这个物体,触感、形状、味道、颜色等方面下手,再到把玩具这敲敲,那打打,看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接着会把我们帮忙叠好的积木推倒,最后才是自己去叠高积木。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宝宝没有提出求助,我们就只要在旁边观察就好了。


宝宝的发育是有自己的顺序的,当他完成了这一阶段的内容,自然就会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强行中断,或者跳跃某个阶段,宝宝都会有不适应的表现,通常就是不再玩这个玩具。


对宝宝呈现得好或者不好的行为,我们都要秉持不过度反应,不主动插手原则,耐心等待宝宝的长大。





“第四招”

形成教养统一战线



面对孩子层出不穷的花招的时候,家人们的统一的育儿战线能让孩子的坏习惯“节节败退”!


不少妈妈会提及:花了长时间培养的好习惯,总是轻易被其他家人改变。


比方说: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求宝宝要坐在餐椅上进食。但是,只要妈妈不在家,宝宝就变得要一边吃一边看电视,甚至是追着喂。


久而久之,变得妈妈在家的时候,也要一边看电视一边喂饭了。


面对这种对逐步朝坏习惯演变的情况,我们需要全家人一起来面对——给孩子制定合适的规则。


在制定规则前,我们应该跟所有家人一起,对宝宝的养育进行真诚的沟通。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同一个:培养宝宝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他们优秀的性格特质。


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困难,是可以互相帮助的,一起来想办法去解决的。


全家人的齐心协力,让宝宝在一个养育方式一致的环境中长大,更有助于他自身的发展。


一旦制定了一个规则,短期内就不要随意更改。在实施的过程中,更要注意语言的简单和重复性。


比如说:当他们碰到危险的东西的时候,我们要一边拿走,一边跟他说:这个东西你不可以碰。而不是:宝宝要乖,这个东西是不能碰的,你碰到的话会你身体会受伤的,知道吗?


他们无法理解这样复杂的句子,简单直接的制止加上转移注意力就足够了。


重复性是说,要反复去禁止宝宝做危险的事情。他们此刻的发育让他们并不会如我们想象般,很可能你要说上3次、4次,甚至很多次,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他可以自己遵守为止。


养育孩子就好像在打通关游戏一样,每一关都有困难在阻碍我们,打游戏是为了把对方打败,而养孩子不是要打败孩子,而是要跟他一起,去面对他所遇到的所有困难和挫折。


关关难过关关过,只要我们跟孩子在一起,育儿路上的遇到的困惑都是暂时的。愿育儿道路上,我们一起结伴而行!


除了文章的内容吗,还有哪些是你希望了解的呢?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哦。



相关文章推荐:

1岁宝宝哭闹升级?搞错了这些养育重点,马上要纠正

可怕的2岁来啦!妈妈掌握这些招数,麻烦化于无形

怎么给1岁后的宝宝选择奶制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根源式婴儿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