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婴儿个性(简述婴儿个性,情绪,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简述婴儿个性(简述婴儿个性,情绪,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简述婴儿个性(简述婴儿个性,情绪,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简述婴儿个性(简述婴儿个性,情绪,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

刘熹微 | No.78

婴儿一出生从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人格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两方面。

发展心理学家重点关注婴儿的气质、基本情绪的发展、社会性依赖、婴儿自我的发展。

一、婴儿的气质

(一)婴儿的气质类型

1、按活动特性划分

(1)活动型婴儿

这类婴儿总是忙于探索外在世界,常做一些大动作,乐于经常从事一些运动性游戏。

(2)情绪性婴儿

这类婴儿常通过行为或心理生理变化而表现出悲伤、恐惧或愤怒的反应,并且不易被安抚。

(3)社会性婴儿

这类婴儿很愿意与不同的人接触,不愿意自己独处。

社会性是影响婴儿和亲子关系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4)冲动型婴儿

这类婴儿追寻刺激,在多种场合下都易兴奋,激动,好动,但缺乏自我控制和约束。

2、按三种类型划分

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

托马斯、切斯等人(Thomas,Chess,etal,1967,1974,1982)在对婴儿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其确立的气质九维度标准,将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以下三种:

(1)容易型

大多数婴儿属于这一类型,约占托马斯、切斯全体研究对象的40%。

这类婴儿在吃、喝、睡、大小便等生理机能方面很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他们情绪一般积极愉快、爱玩,对成人的交往行为反应积极。

由于他们生活规律、情绪愉快且对成人的抚养活动提供大量的积极反馈(强化),因而容易受到成人最大的关怀和喜爱。

(2)困难型

这一类的婴儿人数较少,约占10%。

他们突出的特点是时常表现为大声哭闹、烦躁易怒或爱发脾气,不易安抚。

在饮食、睡眠方面缺乏规律性,对新食物、新事物、新环境接受很慢。

他们的情绪总是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使他们接受抚爱,很难得到他们的正面反馈。

由于这种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麻烦,因而在养育过程中容易使亲子关系疏远,因此需要成人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

(3)迟缓型

约有15%和被试属于这一类型。

这类婴儿的活动水平低,行为反应强度总是很弱,情绪总是消极,而不甚愉快,但也不像困难型的宝宝那样总是大声哭闹,而是常常表现出安静地退缩,情绪低落。

往往逃避新刺激、新的事物,对外界环境及生活变化适应较慢。

但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对新刺激缓慢地发生兴趣,在新情况中能逐渐地活跃起来。

这一类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成人抚爱和教育情况不同而发生分化。

以上三种类型只涵盖了约65%的儿童,另有35%的婴儿不能简单地划归到上述任何一种气质类型中去。他们往往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的混合特点,属于上述类型中的中间型或过渡(交叉)型。

(二)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1、气质的特征是稳定的,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婴儿气质的稳定性呈连续增长的模式。如困难型儿童在长大后会表现出较多的行为问题,迟缓型儿童在童年中期的退缩行为是有所增强的。

2、气质特征是稳定的,但是稳定性的程度属于中等,某些气质特征如社会交往主动性差害羞等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只有在个别极端典型孩子中才会表现出长期的稳定性。

气质的稳定性受遗传影响。

(三)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其与教养的关系

1、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

儿童从来都不是环境影响的被动接受者,以个人的独特的方式作用于环境,从而激起人们对婴儿作出不同而又与婴儿的需求相适应的反应。

2、早期教育对婴儿气质的影响作用

取决于环境教育的要求是否与婴儿的气质特征相符合、相适应。国外学者提出了“拟合优化模式”。

优化模式包括创造良好的抚养环境,区别并了解婴儿的气质类型和特点,以符合其气质发展需要的方式,鼓励并促进婴儿表现出更多的恰当行为。

即使孩子先天有不良个性心理特征和消极行为,只要父母能以优化的教育积极而又正面地引导孩子,为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家庭环境,婴儿的适应障碍就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如果教育与婴儿气质不一致,被称为“拟合劣化”。

二、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情绪是婴儿先天具有的反应能力,又是其社会化的开端,婴儿早期情绪是生物--社会化现象。


(一)婴儿兴趣的发展

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至百日前后)

婴儿通过感知、动作接触外界事物,并由外界事物的吸引继续维持着反应性活动。


兴趣—反应 模型指导下,婴儿早期的感知活动。

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

兴趣—快乐 相互作用中婴儿获得知觉能力的学习过程。

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左右) 兴趣—认知倾向

这个阶段,婴儿对新异性事物反应敏感,主动地感知新事物,并不断对其施加动作,还试图用不同的方式影响他感兴趣的新事物。


(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是人际交往的纽带。

1.自发性微笑阶段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哭泣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哭泣是自出生就有的,且较早出现分化。

1.自发性的哭:生理反射性哭

2.应答性的哭:社会交往性质的哭

3.主动操作性的哭

指从经验中学到的、具有明显社会活动性质的哭,比如把打针与疼痛和白大褂联系起来。

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即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四)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是指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

这时会出现恐惧警觉行为,痛苦、愤怒等情绪,以及求助、反抗、警惕、谨慎等行为。

发展过程:

1.最初阶段:这个阶段婴儿啼哭、悲伤,呼唤妈妈、拒绝陌生人以及痛苦的求助,愤怒地抗议;

2.第二阶段:这个阶段婴儿在无人理睬、陌生环境、无助情况下,渴求妈妈的急切愿望受到打击,在悲戚中尝受失望,便减少啼哭,出现情感冷漠;

3.第三阶段:这个阶段婴儿在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之下,开始寻求可亲近的陌生人,表现出似乎超脱分离焦虑困扰的状态,企图去适应新的环境。

婴儿处于分离焦虑阶段时,其身心都会受到影响,他们睡眠不好,易受惊扰,食欲不良,甚至出现行为问题。

如果这种状态过重、过长会影响婴儿的智力、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五)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

婴儿的种种需求就是通过情绪信息在母婴之间传递的。



2.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

情绪本身具有驱动力,婴儿具有自生长、自发展的内驱力,有两个层次:

(1)本能性的驱动力。 有机体摄取食物和回避危险

(2)心理社会性驱动力。对婴儿而言,单纯生理性驱动力的驱动作用,不足以实现和满足婴儿的要求,需要以情绪这种心理反应能力,把婴儿的内在需求以情绪为信号表现于外,传递给成人,才能更好地满足其基本要求。

在婴儿的社会化进程中,情绪的社会性驱动作用不断增强。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

一是婴儿对他人情绪的分辨;

二是婴儿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这种情绪功能在婴儿长到七八个月时才发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意义:

使婴儿能够通过他人的表情信息解读他人的心理倾向,并据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使婴儿获得安全感,利于调整自己的行为;

促进婴儿对新异刺激的探索活动;

有助于亲子情感交流、丰富婴儿的情感世界。

三、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一)依恋发展阶段

鲍尔比划分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2.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3. 第三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婴儿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更加紧密,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地;

4.第四阶段:互惠关系形成阶段。婴儿把母亲当作交往的伙伴,对母亲的依恋目标有所调整,能理解母亲离开自己的原因,并相信母亲爱自己,肯定会回来的。

(二)婴儿依恋的类型

研究者安斯沃斯分为三种类型:

1.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母亲不在场没有强烈的不安全反应;

2.回避型依恋:无依恋婴儿,母亲在不在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

3.反抗型依恋:矛盾型依恋,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于消极依恋,是不安全型依恋。



(三)早期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1.早期社会性依恋的重要意义

(1)早期社会性依恋对日后人格特征的影响。安全依恋型孩子在成人后具有高自尊,往往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并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分享感受的能力;

(2)早期依恋类型影响个体内在工作模式的形成。 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以及依恋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婴儿的情绪、情感、性格特征、社会性行为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2.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

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良好的教养可以促进积极依恋的发展。


(1)反应性。指通常能正确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义所在,并能予以积极的应答和反馈;

(2)情绪性。经常会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以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

(3)社会性刺激。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社会性互动以及通过丰富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活动节律和互动内容的要求来适应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

四、婴儿自我的发展

以自我指向行为作为指标,来确定个体最早出现的自我认知,也称自我意识

(一)婴儿自我的发展过程(哈特)

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

在8个月前婴儿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

在一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主体我的认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婴儿把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知。

其二,婴儿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

2.客体我的自我意识

约在两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客体我的自我认知,表现在:

(1)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

(2)能运用人称代词“你、我、他”称呼自己和他人,如用“我”表示自己。

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二)促进婴儿自我的健康发展

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健康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

产生否定的自我表征,对其自我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

刘熹微 | No.7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简述婴儿个性(简述婴儿个性,情绪,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