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胆汁量(儿童胆汁分泌量)婴儿胆汁量(儿童胆汁分泌量)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胆汁量(儿童胆汁分泌量)

婴儿胆汁量(儿童胆汁分泌量)

作者:梧桐妈妈大小宝(微信公众号:wtmmdxb)

大便(三):母乳宝宝绿便,奶瓣,粘液,水便分离……怎么哪哪儿都不对?母乳宝宝怪便谈(第一篇)

母乳宝宝正常的大便,还有哪些我们看来挺难理解的表现?

看了上述内容,我想你会对宝宝的大便多一些了解,这会儿信心满满了。且慢!别高兴得太早,以下这些千奇百怪的现象,又该让你经常犯糊涂,担忧不已了。

1.绿色便

这颜色太过于诡异,看着真让人有些害怕!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真的是宝宝没吃饱的表现吗?

其实,母乳宝宝很多时候大便都可能呈现绿色,只要宝宝精神、食欲、睡眠好,生长情况正常,便不用担心。

a.胆汁常为墨绿色(肝脏内产生的肝胆汁是黄色的,到胆囊里浓缩后呈现绿色,具体原因不是很清楚),有时候宝宝肠蠕动速度比较快,肠道菌群又未建立完善,还来不及转化,大便就把胆汁带出来了,可能会呈现这样的颜色。

b. 胆汁中含有的有色成分是胆红素(不是一些文章介绍的胆绿素,这只存在于一些动物的胆汁中,如鸟类、两栖类、食草动物等),是黄色的,在回肠末端和结肠内正常菌群的作用下,还原生成胆素原,包括d-尿胆素原,中胆素原,粪胆素原,随大便排出,粪胆素原经空气氧化生成粪胆素,呈棕黄或棕红色,粪便的颜色便由此而来。如果宝宝有生理性黄疸或溶血性黄疸(非梗阻性黄疸),随胆汁排出的胆红素及随之生成的粪胆原、粪胆素还会更多一些。如果宝宝肠蠕动速度较快,或者肠道菌群还没有建立完善,胆红素来不及被代谢成粪胆原就被排出来,被空气氧化成胆绿素(特别是在偏酸性环境下),大便表面也会呈现绿色。

c. 母乳中含丰富的寡糖成分,如果宝宝没能利用完,多余的部分在肠道分解、代谢,会使得肠道PH值略偏酸性,而宝宝酶消化系统功能此时还不完善,略碱性的肠消化液产生较少。略酸性环境下,胆红素也容易被氧化成胆绿素,将大便染成绿色,且这个绿色相比上面描述的情形更为浅亮,辨识度高。如果妈妈奶水很充足,或两边乳房轮换得太快,宝宝吃进去大量的前奶而没吃多少后奶,营养成分里糖分过多,可改变肠道PH值和刺激肠蠕动;吃的脂肪过少消耗的胆汁量也少,有所富余,绿色大便的情形更易出现,还常伴有泡沫。这些宝宝可能伴有肠胀气表现,也比较容易饿(前奶含水含糖多解渴,后奶含脂肪和蛋白质多管饱),吃得更频繁些。夏天宝宝常口渴,经常浅尝辄止喝前奶解渴,又因天气炎热影响肠蠕动,绿色大便发生率也会相应增加。这种亮绿色、多泡的大便又称前奶/后奶失衡型大便。成人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绿色大便相对而言很少见。

d. 一些妈妈短期内进食了大量绿色蔬菜,母乳竟也会呈现绿色,宝宝大便变绿的几率也会更高。原因不是很明确,食物中的叶绿素并不会进入乳汁中。个人感觉可能妈妈吃的这些食物影响了母乳中的成分配比,也促进了宝宝的肠蠕动,所以更易于产生绿色大便。

e. 小月龄宝宝肠道相对偏短,母乳宝宝大便通过胃肠道的速度往往较快,出现绿便的情形要比吃奶粉的孩子多。当然,如果宝宝有不同程度感染、消化不良、胃肠道过敏的情形,环境温度过凉或过热,母乳妈妈吃了大量高脂肪的食物使得奶水中脂肪含量过多(机制类似乳糜泻,成人一次吃油吃肉多了也容易拉肚子),……诸多原因造成肠蠕动加快,更容易出现绿色的大便。

f.“饥饿性绿便”确有其事,因为饥饿的早期“饥肠辘辘”,胃部和部分肠道收缩,肠蠕动加快,挤压其中的气体和水分产生“咕咕叫”的声音,向人体发出信号:“要吃饭了!”这快速蠕动的肠道就会将一些少量的残渣和气体、水分快速挤压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水多、渣少、次数频繁的绿色稀便,有时带有粘液。不过,不要宝宝一拉绿色便就往奶水不够上靠,非给宝宝添奶粉不可。即使奶水不够,只要频繁喂哺,很快妈妈宝宝就会达到供需平衡,不会饿到宝宝。如果妈妈的乳房这么“笨”,没有奶粉“保驾”的情况下,人类很快就要绝种了呀!这显然是不肯能的。所以判断奶水少不少,还是综合来看宝宝精神状态,体重增加和尿便情况最为靠谱。详见《夏娃的困惑——全程实用母乳指导》一书。

g.有民间传说认为,宝宝解出的绿便俗称“火奶”,是妈妈睡眠不安或情绪波动造成的。其实这个说法也有那么一点儿“理论基础”——妈妈生气可能造成一过性奶量减少,宝宝对大人情绪比较敏感,也可能出现焦虑、沮丧的情绪,身体由此产生的应激激素可能影响到胃肠蠕动功能,理论上绿色大便发生几率真有可能增加呢!所以妈妈及时平复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也很重要哦!

h. 给宝宝吃了铁剂或补充了铁质强化配方奶粉,宝宝可能会拉出深绿色或黑绿色的大便。只要宝宝一直吃,大便这个难看的颜色也会一直持续下去。不过不要担忧,如果宝宝没有出现对该铁剂或奶粉过敏的情形,这对他的身体并没什么危害。

综上所述,梧桐妈妈总结下引起绿便的小tips:

小月龄(2、3个月内更多见)宝宝、吃母乳、有黄疸,环境过凉或过热、过敏、感染、母婴情绪激动等情形导致宝宝肠蠕动速度加快,前奶吃过多,肠道菌群建立不完善或失衡(刚出生、过敏、感染等),妈妈吃大量绿叶蔬菜、高脂肪食物、让宝宝过敏的食物,吃了铁剂或铁质强化配方奶粉。

绿色大便绝大多数情况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如果宝宝精神、食欲好,尿便性状、次数尚可,睡眠情况理想,尤其在小月龄特别是刚出生的孩子身上发生,大可不必紧张。如果宝宝年龄渐长,却经常出现绿色大便,或有这样那样的不舒服,最好找找原因,针对性地解决。比如刚才提到过,亮绿色带泡沫的大便、宝宝吸奶较频繁,别的没什么不舒服,往往提示前奶吃过多,妈妈最好能让宝宝吃空一侧乳房再吃另一侧,每侧最好能吃15~20分钟以上甚至更久再换边,宝宝吃饱了就下次喂奶再换边,当然奶水特别多的妈妈挤一些前奶出来再喂哺宝宝也未尝不可。有时一些病毒感染也可能让宝宝的大便呈现亮绿色。如果宝宝大便颜色、性状短时间内变化很快,比如突然变成绿色,看上去更稀或者出现便秘,泡沫、粘液等增加,宝宝不怎么舒服,精神烦躁或较萎靡,不爱吃东西或拒奶,常哭闹,有腹胀、肠绞痛、呕吐等表现,需要考虑感染、过敏等情形。如果症状比较轻微,有湿疹、肛周溃疡等表现,更加佐证对妈妈奶水中物质过敏的判断(直接给宝宝吃或泡水喝更容易过敏,WHO、AAP建议6月龄以内除了奶什么都别喂,包括水,奶粉本身也是非常常见的过敏原);如果有发热等,且胃肠症状更重,更加佐证感染的判断。遇到这些情形及时就诊,听听医生建议比较稳妥

为了让宝宝舒服,大便看着更理想,母乳妈妈最好稍微忌口一些。比如别吃得太油腻,让宝宝不舒服的食物也少吃,常见的是鲜奶或海鲜等高蛋白食品、中西药、酒精、含很多添加剂的零食、刺激性食物等等,宝宝一旦不舒服就避开这些食物一段时间,看能否好转。妈妈保持好心情,也对自己和宝宝的身心非常有助益。

大热天,很多妈妈们反映宝宝更容易拉肚子、肠胃不舒服,给宝宝营造一个比较稳定的温度环境也有助于保护他的肠胃。不要给孩子穿盖太多捂着,也不要让他频繁地进出空调房,空调温度定得低低的。给孩子喝过冷或过热的水或奶也不合适。比如一些上班族背奶的妈妈,会储存母乳,交代家人加热了喂给宝宝喝,温度掌控和无菌操作都是挑战。不过基于民俗,我国的照料者们一般不会给孩子喝凉的,倒是太烫更常见些。稍微凉一点儿真没那么可怕,原始人宝宝除了母乳,根本没条件喝热的液体,我们是从他们进化来的。不过这种温度变化导致的肠蠕动功能不良或消化不良,通常来得快去得也快,好起来非常迅速,遇到这种情况倒也不必特别惊慌。

但给很小的孩子尝冰西瓜,喝冰镇果汁是不太合适的了,有些心大的照料者真会这么干,本身也不怎么干净,特别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箱是密闭环境,仍然会滋生病菌啊!冷藏室耶尔森菌、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志贺菌等都很常见,李斯特菌、耶尔森菌等在冰冻层都能存活下来甚至繁殖)。看宝宝吸吮的样子甚是可爱,爱心膨胀一会儿,宝宝又吐又拉好几天,真是得不偿失啊!

2.奶瓣

这指的是宝宝大便中白色颗粒或瓣状物,通常比米粒小一点,反映宝宝胃肠道对蛋白质的消化情况,也非常常见,是正常现象。如果宝宝前奶吃得多,妈妈饮食比较清淡,奶瓣就少些;宝宝后奶吃得多,或妈妈饮食结构中高蛋白或油腻的食物较多,奶瓣通常多一些。母乳充足的妈妈,宝宝大便中奶瓣更多,可喜可贺呢!

母乳宝宝和奶粉宝宝大便中都经常能看到奶瓣,奶粉宝宝可能更多见些,而且奶瓣个头更大。这是因为母乳通过胃肠时间较短,大便又比较稀薄,奶瓣粒粒可辨;奶粉中蛋白含量约是母乳的3倍,但很多是宝宝不需要的营养垃圾,且酪蛋白等不容易消化,所以又大量又多的奶瓣也很常见,有时大便粘稠,倒也不十分明显。

如果同一个宝宝,某些时候奶瓣个头比以前大,超过米粒大小,量很多,有可能提示蛋白质消化不良。不过不必惊慌,只要妈妈饮食结构调整,环境温度控制得宜,这个情形会迅速地改变。只不过,很多妈妈看到奶瓣,以为宝宝消化不良,十分紧张,数着奶瓣忌口到不行,或给自己和孩子频繁喂水喂药“去火”,倒也大可不必。奶瓣本身就是用来调节宝宝饮食构成的,过多的或不需要的这部分就排掉,不是吗?只要宝宝生长发育正常,状态良好,拉奶瓣对宝宝身体没有任何影响。

3.泡沫

大人很少出现泡沫便,因此一些家长看着宝宝带泡泡的大便也挺担忧,也经常认为宝宝饿着了,肚里没货才拉泡泡,实际上也大可不必惊慌。

一般来说,宝宝大便里泡沫较少,不过有一些也没关系,多数时候也属于正常现象。这是因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没能完全消化吸收,被肠道细菌不完全酵解产生气体而形成的。宝宝出生不久,胃肠道发育不完善,消化、转运糖分的酶类产量较少,功能也不如成人理想,肠道正常菌群建立不十分完善,大便里出现泡沫的情形更多见些。

如果宝宝前奶吃得过多,母乳妈妈吃太多碳水化合物(糖类、面食、饼干、土豆、红薯等)或给宝宝额外补充糖分,大便里出现泡沫的情形会增加。消化不良、拉肚子时,泡沫反而可能减少些,这是因为肠蠕动太快,肠道菌群失调,糖分还来不及消化就拉出去了。

含泡沫多的大便通常比较稀软,容易拉出,宝宝极少便秘。这是因为糖分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肠蠕动,肠道渗出液增加能润滑大便,酵解过程本身产生气体等,也能让大便更柔软。

跟上述一样,只要宝宝一般情况理想,大可不必惊慌,更不用专门去添加低乳糖配方奶粉来改善泡沫便。相反,乳糖对于宝宝智力发育非常重要!人类乳汁拥有藐视一切物种的乳糖含量,更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呢(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症状很重的宝宝除外)!大便里有点泡沫无伤大雅,何必因此白白折腾孩子和自己呢?

如果宝宝经常拉泡沫便,泡沫还挺多,实在想让它少点,该如何做呢?首先,母乳妈妈和宝宝不需要额外补充碳水化合物。我们平常所吃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够多了(详见《夏娃的困惑——你不可不知的辅食添加误区》喂糖章节),奶水里乳糖也够多了。另外,尽量别让宝宝吃太多前奶,具体处理方法见上述。

4.水,水便分离

有些宝宝大便中水分非常明显。展开尿布或尿不湿查看,糊样的团块较为清晰,周边有一大圈浅黄色或黄色的水渍,就像舀了一瓢浆糊泡水里搅合了一下,又没泡开那样。偶尔宝宝会直接拉黄水,渣滓看上去不多或非常细小稀薄,有时一个屁就带些屎汤出来了。不过这个情形在正常宝宝身上并不多见,偶尔刚拉了一次大便,随后不久又拉了一次黄水。只要宝宝下回大便正常,看上去没什么不舒服,就不用紧张。

而妈妈们又该着急了。这水是水,便是便,合适吗?上网一查,“水便分离”,多提示感染性胃肠炎、受凉、消化不良……去医院,医生也说得差不离啊!检查大便常规,有时还真有一两个红白细胞!于是,丁桂儿脐贴贴上了,益生菌、蒙脱石、抗生素、健胃消食的中药等等,又通通用上了。

其实,如果曾经喂养过几个吃母乳的宝宝,看到这种大便就会淡定多了。这在母乳宝宝身上再常见不过了。母乳宝宝大便中80~90%都是水分,而母乳很好消化,出渣量很小,有时大便渣滓没有跟水分均匀混合就拉出来了,看上去屎块块比较分明而已。出现这个情形的宝宝大便次数往往比较多,胃肠道通常会对奶水中的寡糖成分更敏感些——寡糖会刺激肠蠕动产生这样的大便。

另外,有些家长特别喜欢给孩子喂水,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宝宝肾脏排泄功能尚有限,多余的水分也容易经由肠道直接排出来,看上去就像白水把肠壁上的屎渣渣冲洗下来了一样。尽管几乎家家户户都这么干,但这并不是好事情,再次强调,WHO和AAP是不建议给6月龄以内、还没添加辅食的孩子喂水的。

医护人员和一些家长,为什么会对水便分离这么紧张呢?这是因为“水便分离”可能是一些胃肠感染性疾病的典型症状,大人小孩都能出现。比如秋季腹泻,会出现一种“蛋花汤样”大便,黄黄的渣滓成片地飘在屎汤上,非常形象(呃……好想吐……)。不过这种大便与母乳宝宝大便仍然有些形态上的差别,貌似胃肠受感染的大便总量更多,拉得更频繁且更稀一些,但屎颗粒看上去稍微小些,一粒粒散落在屎汤中;母乳宝宝屎颗粒更倾向于连成一片,聚成较大的屎块,屎汤多围绕在屎块周围。不过并不绝对,有些时候这两种大便区别很不明显。

那怎么判断宝宝大便是好是坏呢?别急,即使大便不好区分,宝宝的状态可是非常容易区分的哟!如果宝宝真的腹泻拉水样便,通常精神较萎靡,也不思饮食,有时伴有呕吐,腹痛,频繁哭闹或哭声低弱,严重情形下宝宝可能很快脱水!比较重一些的秋季腹泻可是脱水专业户啊!而正常吃喝拉撒睡的宝宝,自然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至于大便红白细胞,在成人可能很有意义,正常大便中很少出现。而婴幼儿不然,镜检偶尔看到一两个红白细胞的情形很常见,原因不明,可能跟其肠道粘膜免疫保护还不十分完善、肠道菌群尚未妥善建立、存在轻微的奶粉或母乳中物质过敏等有关。因此,不放心带宝宝去检查,看到一两个细胞也不用过于惊慌,还是要结合宝宝其他表现,精神饮食睡眠好,多半没问题,很可能下次拉大便就没这么多黄水了。

当然,有一种情形,宝宝特别容易拉黄水,而且持续时间非常长——使用抗生素!很多妈妈觉得宝宝拉肚子了,或看到便常规有红白细胞,就着急地给宝宝吃抗生素,多半是相对安全又广谱的青霉素族或头孢类。这些药物有个非常明显的副作用就是刺激胃肠道,一些宝宝一吃上就不停地拉肚子,肚子疼等伴随症状有时很轻微。即使停药,每个宝宝胃肠恢复速度也不一样,有些宝宝3~5天很快好了,有些宝宝能拉上几个星期!这在人工喂养宝宝更多见,可能是肠粘膜受到一定伤害,上面的一些乳糖酶、蛋白酶等消化酶功能下降造成继发性乳糖或乳蛋白不耐受,抗生素导致正常菌群失调等缘故。妈妈们很疑惑,听医生建议给宝宝治疗,怎么越拉越厉害,总也好不了呢?

所以,梧桐妈妈本人很反对盲目的给孩子用药。不仅是抗生素,益生菌、中药等也尽量少吃,很可能刺激宝宝娇嫩的肠胃,详见下述。宝宝本来没啥事,这会儿因为大人担心,反而折腾出来真的腹泻,还不容易好!况且,宝宝早期病毒感染更多见些,抗生素根本没效果,只会把帮助宝宝恢复的正常菌群给弄乱套了,搞不好反而弄出慢性胃肠炎症失血、维生素K或B族维生素缺乏等问题(都跟菌群失调有关)。太得不偿失了。

母乳宝宝便便有粘液,油状物,酸臭味,打屁震天响……又哪哪儿都不对?艾玛,真让人提心吊胆,还让不让人愉快地喂母乳?明儿且听梧桐妈妈细细道来,母乳宝宝怪便谈(第二篇)。

梧桐妈妈大小宝是一位亲自养育两个宝宝的妈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曾任武汉同济医院主治医师,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后,师从孙时进教授,主攻儿童心理学。著《夏娃的困惑》丛书。希望接地气地传播科学育儿理念及切身养育体会,让妈妈们真正感到育儿的乐趣和幸福。

史上最为来势汹汹的育儿谣言粉碎机,誓当育儿界的方舟子,宝宝健康的卫道士!

本文节选自《夏娃的困惑》丛书,作者冯欣源(微信号:梧桐妈妈大小宝,wtmmdxb),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胆汁量(儿童胆汁分泌量)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