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会引起争议吗(关于电影的争议)一部电影会引起争议吗(关于电影的争议)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一部电影会引起争议吗(关于电影的争议)

一部电影会引起争议吗(关于电影的争议)

根据真实案件改编。

非虚构小说一出版便大受欢迎。

但也引来了不少“污名化”的指责。

剧集同样被批评。

后期圣徒这么善良也有编剧要黑?

但与此同时,豆瓣依旧坚守在8.4。

不低。

戏里戏外同样被争议

《天堂旗帜下》

Under the Banner of Heaven

戛纳入围《赴汤蹈火》与威尼斯入围《自由的语言》的双导演联袂执导。

男主安德鲁·加菲尔德,你们的加菲。

女主黛西·埃德加-琼斯。

《正常人》里孤独而美丽的小镇女孩玛丽安娜。

惊悚片《新鲜》里反杀绑架犯的诺阿。

FX推出的剧集,改编自Jon Krakauer同名侦探犯罪小说。原著还有个副标题,“暴力信仰的故事”(A Story of Violent Faith)。

这里是天堂,阳光普照,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

可背面,却是一片纠葛了信仰、利益、世俗、欲望后无法驱散的阴翳。

而这一切的冠冕堂皇都来自于

“以圣灵之名”。


01

凶杀

1984年,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凶杀案。

死者是一位年轻的母亲,以及1岁3个月的婴儿,她们被残忍杀害在自己的家中。

凶手是谁?这是警探阿普(安德鲁·加菲尔德 饰)和老塔(吉尔·伯明翰 饰)所要考虑的事。

但,之所以轰动,不仅是因为死者之中包括一位婴儿。

还在于,这个地方是摩门教发源地,城里99%的人都是教徒。

而死者所在的拉弗蒂家族,被称为“后世圣徒”,在当地的地位极高。

仇杀?情杀?还是和宗教有关?

警方第一个逮捕的人是死者的丈夫,艾伦。

在统计学上来说,这无可厚非。

联合国的数据,2017年遇害的8.7万女性中,有一半是因亲近的人而死,其中丈夫占到了大概1/3的比例。

更何况,在警察发现尸体的那个晚上,艾伦满身鲜血地出现在了那里。

艾伦的供述倒也很简单,一,他没杀,二,有人在追杀他们家族的人。

这群人是——大胡子?


然而等警察去找他们家族其他人时却发现

艾伦的五个兄弟“人间蒸发”,电话空号,住址是卖了一年还没卖出去的房子。

悬疑片?或许是。探案剧?也有可能。

但有意思的是,剧集并不想按照常规的探案路线走,它有些像《真探》,走“意识流”路线,更是把叙事扩大,发展到了摩门教的前世今生上来。

是的,就是那个可以娶很多妻子的摩门教。

大致来说,剧集三条线并进,互相穿插。

一条当下时间,阿普和老塔的破案线;

一条回忆时间,死者布兰达生前故事的回溯线;

还有一条,是创始人约瑟夫·史密斯在1830年以来的摩门教来犹他州定居的事业线。


这其中,Sir最关心的,还是布兰达的生前故事。


02

“入侵”

布兰达,家中长女,美丽聪明,在杨百翰大学读新闻系。

家境优渥,父亲还是主教。

看起来和荣耀的拉弗蒂家族很搭?

恐怕未必。

传统虔诚的摩门教徒喜欢把自己当成一个大家庭,在家庭里只有一位领袖。

通常来说,这个角色由家族里的男性大家长担任。

拉弗蒂家族里,这个领导人无疑是艾伦的父亲艾蒙。他走南闯北,不定期到处传教,福泽教徒帮忙平事儿,以保守严格的教规教义教育、约束六个儿子。

可以说,宗教教规赋予了男性的权力和义务,他们是父权和夫权的统一体。

但是。

最近拉弗蒂家族有点不好过。

经济下行,罗恩手中的地皮问题和政府没谈拢,建筑工程几近停滞。

当丹还没准备好接手脊骨矫正的业务时,担子已经落在他身上,干得一团糟。

政府的催缴单一寄再寄,拉弗蒂兄弟一拖再拖,罗宾却说,这些苦难都是圣父给他们的考验。


千疮百孔。

在这样的情况下,布兰达就像一股意外闯入的活力,搅动了这滩死水。

她口才了得,共情能力极强。

初见时,艾蒙向塞姆发号“去烤肉”的施令,布兰达妙语化解他的尴尬。

艾蒙携妻外出传教,给所有人说了体己话,却忽视了草丛里弱智的雅克布。

布兰达安慰他,引领他一起来听家族会议。

还能对大哥的建筑行业发表独树一帜的看法。

只是,在传统的男性家长观念中,这样的“活力”,既美丽又危险。

她吸引了不少人,尤其是家族里成就显赫的男性,罗恩和丹。


但在部分家族人(和喜欢她的人还是同一批)的眼里,又“劣迹斑斑”。

一:没有界限感,缺乏身为女性的自觉。

在“整理牧场”的活动中,布兰迪欢快地跑进了男人堆,打破了男女分工的“天然屏障”。


二: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插手家族事务。

布兰达温和而不失幽默地鼓励丹的妻子玛蒂尔达相信自己的直觉,被罗宾视为“不安分”和“干涉”别人的事。

三:太爱出风头,太自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在当时盐湖城的新闻行业里,凭借努力、力排众议成为了主持人,却被大哥罗恩阴阳:她得到了她想要的。

一个一晃而过的细节是

牧场里搬石头的劳作区,丹看着地上一条蛇被砸死的蛇,发愣几秒。


下一秒,布兰迪就“越界”到了男人们的劳作区。

《圣经》里,蛇诱惑了夏娃偷吃禁果,也是爬上善恶树,挑战上帝权威的存在。

农场里,蛇本是田地里捕鼠的能手,却被搬石头的男人之一无意杀死。

没有具象的凶手。

越过界,就要死?

家人们对于布兰达的看法,艾伦其实看得很透彻。

他们都想找她的茬

或者让她去拯救他们


这个同样忠诚信教的外来女性,拥有他们无法企及的特质。

打破传统的魄力、突破界限的能力和实现梦想的行动力。

因妒生恨。

终于,这结构性的父权压迫。

将忠诚信教的布兰达,钉在了“异端”的十字架上。

然而。

被钉上的又何止是她?又何止是拉弗蒂家族?


03

信仰

值得一说的是,剧集的原著,来源于一次“意外”。

原先,作者打算写一本关于盐湖城摩门教的书,去采访一名被关进监狱的判教教士,结果没有得到首肯,却意外收到教士狱友的回信。

那封回信写道:“我很乐意跟你谈谈,并且我会是你所见过的最狂热的信徒。”

据他所说,他是因杀死自己的侄女和嫂子被判的无期徒刑。

自信,没有任何悔意。

没错,就是本剧的这个案子。


案子是宗教性质无疑,无论是非虚构的原著,还是改编后的剧集,都集中在讲这一点,也就是摩门教的教义和历史演变。

但,对于我们来说,最有意义的地方,可能在于剧中角色以信仰的名义做出的种种行为。

宗教的,或者不止于宗教的。

在外人看来,摩门教有个很奇怪的地方。

它一方面有很多很多的清规戒律,比如不准喝咖啡、茶、可乐等可以使人兴奋的饮料。

但与此同时,又能直接听到甚至见到上帝的指引。


这意味着什么呢?

规矩多,但破坏这些规矩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宣称上帝让我这么做的就行。

是的,以信仰的名义,以正义的名义,以维护秩序和名义。

在这个案子里,这种“假借神意”的现象特别明显。

如果你去问犯人杀害嫂子的动机是什么?他们会回答你:听从神的旨意。

根据《芝加哥论坛报》的记录。

有一天,艾伦的兄弟告诉艾伦,上帝和他们说话了,告诉他们,要把艾伦的妻子女儿“移走”,因为她们成了“我前进路上的障碍”。

但艾伦却告诉他的兄弟们:我并没有听到上帝的启示。拒绝执行。


同样主观的描述,谁对谁错?

结果就是,艾伦的妻子和女儿被用同样的方法勒死,并割喉。

我们并不否认摩门教的意义,它诞生于一个迷惘少年对爱和真理的追求。

教会创立初期,摩门教徒也多次遭到迫害。

但。

如果把神权父权凌驾于基本的人性之上。

那信仰就会成为极端主义的庇护所,成为个人欲望的遮羞布。

就像拉弗蒂家族,他们遇到问题时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骂客户的古板不虔诚,骂业务不熟练的妻子,甚至持枪威胁上门的税务员。

因为他们是信仰的解释者。

当一个人被随意赋予规则解释权,意味着是在默许你可以为所欲为。

当一个人再被赋予行使权,那便是鼓励你为所欲为了。

宗教教义、管理规定、法律条款……践踏,再践踏。

他们说,这是神的旨意,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你好……

造成的结果就是,人和动物一样被杀害,被圈养,被剥夺了任何的权利。

当然,也不必那么悲观,我们还是会相信善的力量,相信人会觉醒。

就像阿普。

最初,面对女性的被压迫他毫无波澜。

当听到布兰达因不够传统不被艾伦家人接受时,他的第一反应居然是:那你怎么会看上她呢?


随着案件的深入,阿普的信仰体系,也在一点点松动。

当艾伦开始质疑起教会里女性的地位时,他也不禁点头同意。

-为什么后期圣徒的女性都……都……

被训诲要服从

百依百顺 服侍他们的丈夫

对 布兰达不是这样的

可她就该遭受这一切吗

还有 我的宝贝女儿呢?

-不……

-那你这个摩门教徒 当的也没你想的那么好

可见

挑战信仰的不是异端,而是喷薄而出的人性。

正如

坚守底线的也不是天真,而是为了保存哪怕一点的正义。

2019年11月11日,本案的主犯终于死于狱中,无病无灾,自然死亡。

此时,距布兰达与女儿遇害已过去了35年。

天理昭昭吗?不见得。

但正如布兰达的妹妹所说,“我们很欣慰它结束了。”

它给人们留下了警醒,以及期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西贝偏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一部电影会引起争议吗(关于电影的争议)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