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头戴月湾婴儿头戴月湾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头戴月湾

婴儿头戴月湾()

来源:中国文化基金会(ID:ccf-20130925)

本文经授权发布。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强化了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增强了人际互动的距离意识。人们见面时,不再选择握手,而是以其他形式相互致意。“作揖”这一古代社会交往中较为常见的礼节行为,成为如今人们见面时打招呼的一个选择。


许慎《说文解字》中,对“揖”的解释为“攘也。从手咠声。一曰手箸胸曰揖。”也就是说双手抱拳前举。《康熙字典》中又有:“按攘同让,增韵,逊也。”即“揖礼”表达人际交往中一种谦逊的态度。



关于“作揖”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一个比较有趣的故事:很古以前,猿猴们过着群居生活,分布在各个山林里。猴群与猴群之间,有时为了争夺果实,就互相殴斗,打赢的一方就到输的一方树上摘果子。摘得多了、好了便罢,摘得不好或少就又打。一打,那些败的猴子就双手合在一起,向对方施礼。这样一来,胜了的猴子,感到这是败了的猴子在请求他高抬贵手,也就不打了。


从此,猴群与猴群之间,或猴与猴之间,见面就做这个动作。一是表示问候,二是表示他们之间无冤无仇。后来,人们把这个动作叫“作揖”,一直延续至今。故事虽然有演绎成分,但是民众观念中“作揖”礼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却也可见一斑。


历史上,“揖礼”约起源于先秦。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作揖形式有“拱揖”、“高揖”、“长揖”、“三揖”等。“拱揖”即拱手作揖。南宋文字学家戴侗在其作品《六书故》中释“揖”为“拱手上下左右之,以相礼也”。



清代学者阎若璩在对《论语·述而》的注释中也提到:“古之揖,今之拱手。”其实,拱手与作揖原本是两种不一样的礼节,拱手仅仅是拱手抱拳而已,而作揖一定要加上身体的弯曲动作。


宋代学者王虚在《训蒙法》中写道:“揖时须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头。”明末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也描述过其所见的“作揖”礼:“在正式拜访时或常常是朋友们在街上相遇时,他们也如上述那样把手缩在袖子里,弯着腰低下头来。在几个人相聚在一起时,他们大家也同时进行这种日常的致意。这个习惯叫作作揖。”



在《事林广记》中,引用了王虚中《训蒙法》,称为“袛揖”


通常的“作揖”就是抱拳拱手,抱拳是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是将抱拳在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一般施于平辈之间。“左手抱右手”的作揖方式称为“吉拜”,《论语·微子》中就有“子路拱而立”的记载。反之则为“凶拜”。


作揖的使用场合很多,宴会上主宾之间的落座、敬酒;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常行作揖礼;身份低者向身份高者行较重的礼,身份高者还礼也行作揖礼。


1981年考古学家发现了西汉楚王刘注的陵墓,里面有一幅载有作揖的壁画,十分罕见、奇特。画中,一个身穿朝服,头戴官帽的男子在拱手作揖,而且是正对着刘注棺木的方向,看上去十分惊悚。类似的壁画,在其他古墓中并没有存在。



有学者猜测,这是被人后来刻上的,也有人猜测这种对棺木作揖的图案,很像一种古时候被祭祀的人在谢罪的模样,是墓主人生前得罪了什么人,死后仇家进入墓中,刻上了这幅画,让他永远弯着腰谢罪。


也有学者猜测,这个神秘男子可能以前得罪过墓主人,因此最后才被画在了墙壁之上给刘注的棺椁赔罪。不过根据刘注墓保存完好,并无被盗痕迹来看,最后一种猜测可能性较大,应该是墓主人生前刻意令人为之。


宋代《京本通俗小说》卷十五中有《错斩崔宁》一篇,其中记载了当时男女相见各行其礼的情节:“那后生放下搭膊,向前深深作揖:‘小娘子独行无伴,却是往那里去的?’小娘子还了万福道:‘是奴家要往爹娘家去。因走不上,权歇在此。’”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男女相见,男方“深深作揖”,女方“还了万福”。


曹雪芹《红楼梦》中宝玉初见林黛玉,也是行作揖礼。“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贾宝玉的生日,平儿为其祝寿:平儿便福下去,宝玉作揖不迭。平儿便跪下去,宝玉也忙还跪下,袭人连忙搀起来。又下了福,宝玉又还了一揖。由此可见,“作揖”在古代是一种基本的礼仪。


古代书画中也不乏古人作揖的场景。元代钱选的《扶醉图》中,陶渊明倚坐于竹榻之上,醉眼朦胧。右侧的客人则起身正冠、双手作揖、面容恭谨。白衣老仆最懂主人的品性,鞠躬欲引导客人离去然后收捡地上歪七竖八的酒坛。


元 钱选《扶醉图》


南京博物院所藏的《柴门送客图》是明代周臣存世代表作之一。此图取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南邻》诗意创作而成: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绕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松风云水之下,主、客正于柴门外作揖而别,溪湾中一小船正要起行,尾随客人的童子肩挑琴书行李随行,柴门茅屋中的女主人正亲自收拾客人离去后凌乱的生活用具,非常形象地点出了画家所要表达的隐逸旨趣。


明 周臣《柴门送客图 》南京博物院藏


近日,社会上是否流行“作揖”也引起了热议。衢州衢江区已有117所学校推广行作揖礼。据介绍,学校推作揖礼,是为了防控疫情,倡导大家保持距离。对此,网络上却出现了不同的语言,有网友评价“弘扬传统文化”;有网友却说是在“作秀”。



我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而近些年的文化不自信,导致我们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宣传,就如衣服上印汉字,觉着“土”,这种现象是“母语羞涩”,渐渐兴起的汉服、国风和戏腔在青少间却越来越火,这的确也是一种好的现象。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遍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形成了磕头、作揖、鞠躬等礼仪形式,如鞠躬等形式甚至在东亚文化圈内得到了推广,对日韩等国的礼仪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礼仪形式虽然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别的国家可以以合十礼、碰肘礼代替拥抱、握手,国人用“作揖”代替握手,又有何不可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头戴月湾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