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种病会引起腹泄(经常腹泻是什么原因)哪几种病会引起腹泄(经常腹泻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哪几种病会引起腹泄(经常腹泻是什么原因)

哪几种病会引起腹泄(经常腹泻是什么原因)

#伤寒论浅识#

下利在六经辨证里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症状,尤其是在太阴和少阴病里面基本属于主症,但是我们在厥阴篇里涉及很多关于下利的条文,其中的伴随症状以及其后的演变,突出了其中病机的变化。总结起来下利有以下几种:1)最常见的是虚寒下利,如果脉症一致,很多是可以自己好的,表现为微热口渴,手足温,脉弱,如果表现为脉紧说明邪气盛,还要接着下利,假如无脉说明症状很重,再伴有手足逆冷,下利清谷不止,就可能是死症。如果有面色红,属于阴盛格阳,如果身体疼痛,可能兼有表症。2)下利口渴,里急后重,脉数,发热,便脓血色鲜红,属于热利。另外有燥结的用小承气汤,如果伴有心烦地用栀子汤。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大便的问题是很重要,下利不止的虚寒利先补阳气再解表,而不是先治疗表症再治疗里证。

360.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有因为寒也有因为热因为湿,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属于脉症一致,应该能够自己痊愈,因为下利首先要损伤阴液,所以一定会出现口渴,下利也一定会损伤脾气,所以一定会出现脉弱,如果下利后四肢厥冷,就是伤阴后亡阳,或者是伤气后损及阳,是病情危重的表现,如果出现微热,属于阴虚后微热,或者属于阳气来复微热,是正常表现或者是好转的表现,所以这种现象等邪气去尽,属于能够自己痊愈的。

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一云设脉浮复紧)

这里承接360条,脉数属于热利,或者有表症发热,微热汗出,说明阳气不虚,津液不亏,不然下利后厥冷说明阳虚,或者汗少无汗说明津液虚,所以微热汗出是可以自愈的,如果脉又变紧,说明邪气未去,需要驱邪外出,病还没有好。

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

顺也。

这里就说了360,361条相反症状,出现手足厥冷无脉,就是亡阳了。少阴脉是指太溪,趺阳脉是指冲阳。少阴负趺阳者,是指太溪处的脉象小于冲阳穴处的脉象,说明胃气尚存,是病情尚可的表现。

368.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 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下利无脉说明阴液枯竭,手足厥冷说明阳气亦枯竭,如果脉还手足温说明阳气来复,脉不还危重症。

369.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脉症相反是死症,说明虚阳外越。

36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脉沉在里,弦说明气机不畅,所以有里急后重,脉大说明邪气盛,下利不会停止,脉转弱,邪气将去,有发热也会慢慢好转。

366.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脉沉而迟,说明有里寒,却有面赤说明浮阳外越,下利清谷进一步说明是虚寒下利。用通脉四逆汤,阳复汗出而解。但是如果出汗但四肢厥冷就是亡阳之象。


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367.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檗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热利很多会伴有里急后重,伴有脉数,口渴,甚至有脓血便。用白头翁汤,而寒利会更多见些,都是下利如注,下利清谷,而没有里急后重的现象。当然也有寒利有脓血便,用的是桃花汤,用赤石脂、干姜、粳米,温阳固涩为主。白头翁四味药都是苦寒药,清热燥湿解毒收敛,共同治疗湿热下利。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下利清谷属于阳虚下利,再发汗就容易伤气伤阴,导致脾气更加亏虚,出现腹胀满。

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内有阳虚,外感寒邪,先温里,后攻表。

374.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375.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下利有的时候也是因为便秘引起,用小承气汤,如果下利停止后,心烦,但是不是有形之邪引起,用了栀子豉汤,这两条是由于热利引起,只不过一个是有形之邪,一个是无形之邪,尤其是栀子豉汤,现代有灌肠法,可以治疗便秘,但是有两个结局,一个便秘这次通了,很容易下次还便秘,是因为肠道之热未去,应该用承气汤,还有的就是通了以后也没有便秘了,就是还有腹胀,心烦,属于栀子豉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哪几种病会引起腹泄(经常腹泻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