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是(引起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有)引起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是(引起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有)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引起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是(引起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有)

引起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是(引起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有)

新冠肺炎传播方式及相对应的个人防护措施

一、新冠病毒的传播主要途径

新冠病毒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可能存在粪-口、气溶胶和母婴传播风险。目前绝大多数案例的流行病调查证实人与人之间近距离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染,随着毒株的变异,一起经Delta变异株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气溶胶传播提供了间接证据[1],已有研究在感染者的血液和粪便标本中已检测到新冠病毒SARS-CoV-2的病毒核酸RNA[2,3]。

二、新冠是否存在环境传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环境传人?

2020年12月19日,钟南山院士首次提出新型冠状病毒“环境传人”,所谓“环境传人”又称为“物传人”,感染者排出的病毒污染了周边的环境、物品,健康人群接触后就可能被传染,造成病毒传播。之所以提出“环境传人”问题,是由于中国多地出现散发病例,据相关流调和排查工作结果显示,多起散发疫情均与进口冷链货物高度关联[4]。

关于“环境传人”这一说法,普通民众与其过度焦虑,不如加强个人的防护。因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消费者因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冷链海产品而感染的病例,说明消费者通过消费海鲜等产品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的风险极低。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已加大了针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新冠病毒检测、消毒等措施,民众只要注意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可以正常购买和食用进口生鲜[5]。

三、针对新冠传播,我们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加强个人防护是预防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的有效措施第一,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尽量减少接触传染源的可能。尤其是避免接触发热患者、呼吸道感染或腹泻患者。第二,勤洗手。日常生活中要用洗手液或肥皂勤洗手,尤其是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患者、呼吸道感染或腹泻患者后、到医院探访亲友和接受诊治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后,要彻底洗手,并进行全身性消毒处理。第三,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杜绝带病上班、聚会,如有发热、感冒或呼吸道感染症状及时就医等[6]。

1、针对飞沫传播的防护措施--正确佩戴口罩

(1)在中低风险地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在疫情高风险地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也建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2)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

(3)有疑似症状到医院就诊时,需佩戴不含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2、针对接触传播的防护措施--保持手部卫生

(1)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

(2)可选用醇类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3)若无消毒剂也可用有效的消毒湿巾擦拭双手。

3、针对气溶胶传播的防护措施

进入电梯、私家车、公共交通等特定条件下容易造成气溶胶传播的室内密闭空间应做好个人防护;对于隔离酒店、病例同单元住户,应加强管理,通过工程改造、优化流程和加强监测降低建筑物内部气溶胶传播风险[1]。

(1)乘坐电梯、公共交通、私家车应注意哪些?

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乘坐时手尽量减少触碰公共部位,不要触碰口鼻;

如发现其他等候者有咳嗽等可疑症状,建议尽量避免同乘;

打喷嚏或咳嗽时不需摘下口罩,可适时更换;如果不习惯,可摘下口罩用纸巾后肘部掩住口鼻;

离开电梯、公共交通、私家车后,做好手部清洁。

(3)应如何做好居家消毒?家中如无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则

日常居家常通风、勤洗手、做好清洁,保持环境卫生;

外出回家先洗手,出门穿的衣服、鞋可以放在门口,不用特殊消毒;

室内环境日常以清洁为主;有身体健康状况不明的客人来访后,及时对室内相关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选择合法有效的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参考文献

[1] 吴双胜,张姣姣,孙瑛,等. 一起可能经气溶胶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聚集性疫情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 43(03): 305-309.

[2]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 41(02): 139-144.

[3] 雷浩,肖胜蓝,张楠,等. 新型冠状病毒在家庭环境中的主要传播途径[J]. 科技导报, 2021, 39(09): 78-86.

[4] 李稚,宋敏. 基于“病毒变异”和“环境传人”因素的COVID-19疫情传播动力学研究[J].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21, 18(04): 1-8.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到新冠活病毒. 2020.

[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预防新冠肺炎,防护知识问答. 2020.


本文作者:李蓉,女,云南省昆明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传染病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空间流行病学相结合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

学术指导:马科,男,湖北随州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博士。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自然疫源性疾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青年医师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工作,致力于重型肝炎、感染性发热性疾病、人畜共患病和肝肿瘤的临床研究和诊治。主持及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重大科技专项等10余项研究、各类国际和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近10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等各级论文20余篇。

学术总指导:宁琴,女,江西南城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感染科主任、感染性疾病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国家杰青,科技部973重大传染病专项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岗学者,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传染病重大专项牵头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副主任,发表SCI文章300余篇,发明专利6项。

审核校对:何国忠,男,云南凤庆县人。博士、博士后,研究员,美国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协同创新访问学者,昆明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校外博士导师、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临床基础方向博士合作导师。

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研项目19项,出版著作17部,发表中英文论文88篇。二十余年来,长期致力于管理学与重大流行性疾病防治、社会治理与智慧科技促进人群健康等公共卫生管理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与流行病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和大健康产业研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引起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是(引起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有)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