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女的下面的照片正常女的下面的照片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正常女的下面的照片

正常女的下面的照片()

前几天,小编在微博上冲浪时,一条新闻格外显眼:



对于这个产品,我想大多数女性应该不陌生。


它之所以被骂上热搜,因为他们在赤裸裸传达信息:


比如说:


“私处黑是因为性行为次数多,摩擦多……”


女性最羞耻的秘密被深扒,这一幕值得重视。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私处具体指的是哪里吗?


可能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


即使生活在相对开放的西方国家,也绕不过这个知识盲区。


英国曾经进行过一项投票调查,结果显示:


52%的人不能指出生殖器各部位的功能,其中47%的人不能准确指出阴唇和尿道的位置。


在16-35岁的人当中,有65%的人觉得说出“阴道”等词时有困难。



为了帮助更多人正确了解身体构造,一位名叫Florence Schecter的年轻女孩通过众筹在伦敦肯顿市集创立了世界第一家阴道博物馆。


它坐落在幽静的小道里。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一块小小的门牌。


门牌上是白底黑字的简约logo,蕴含着设计师的灵感。


“由于这个名字很容易被污名化,因此无法在设计中包含外阴和阴道的图像,这样会影响博物馆本身传达的内容。”



2019年11月16日,阴道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65平方米的室内面积,陈列了大大小小不少模型。


与其说是猎奇,不如说借此机会可以真正对女性生理构造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作为身体的一部分,从出生开始,阴道就伴随着女孩们成长,但很少有人愿意正视,甚至不知道它的具体位置。


这里则给出了最好的展示。



随着一张张图层慢慢旋转,阴道的整个结构一目了然。


原来阴道并不是指整个外阴部,而是阴户与子宫颈之间的区域。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的,每位女生阴道形状也各有差别。


这面墙上,挂着400个女孩的阴户长城。



这里还科普个冷知识:并不是所有的女生都有阴道。


这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的症状,通常这类人被称为“石女”。


她们既不能来月经,也不会怀孕生孩子。



在博物馆的角落,摆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了一句话:


“生理期是非常正常的,不要觉得它脏!”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女性的前半生都在和月经斗智斗勇。

但鲜少有人能够大大方方说出:我来月经了。

月经的秘密似乎只能封藏在卫生间里,不敢置于阳光之下。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为什么有的女孩子拿卫生巾要遮遮掩掩?


高赞回答既让人生气,又倍感心酸。


她们之中,有的人因为卫生巾被同学孤立。



更恶劣的,被造谣成“骚货”。



周遭不断的嘲笑声,指责声,淹没了女孩们的无助声,那些疼痛与不方便,像一个个枷锁禁锢着她们,让她们因此变得不够坚强和自信。


这种禁忌和污名不仅仅在中国,甚至达成了一种“世界共识”。


古罗马《自然史》一书中,经血被赋予了毁灭性的力量。它提到:


“接近经期的妇女,必定使人意志混乱,她摸过的种子不会结实……”


奥斯卡最佳记录短片《月事革命》里,受访的印度女人更是直言月经是“坏血”,会激怒神灵。


为了消除这种偏见,阴道博物馆将几个硕大的卫生棉条和月经杯摆放在显眼之处。



一抹抹鲜艳的红,是那些饱受忌讳的经血。


它正在向人们传达出一种理念:


月经,既不代表坏,也不代表脏,而是女孩子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座博物馆里,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展板,上面大多是知识科普。


同时,也记录着各种关于阴道的坊间传闻。


在英国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性生活后可以用可乐来进行避孕。



经过证实,它根本毫无科学根据。


正是因为“谈性色变”的观念,才让这些流言在我们的生活中肆意疯窜。



性的污名化,导致妇科病也被污名化。


鲁迅先生曾用这样一句话形容国人: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于是,一些常见的妇科疾病,便跟私德挂上了钩。


在我们周围,你是不是听过这样的声音:


“女人为爱鼓掌次数越多,私处就会越黑。”


他们把私处黑和私生活混乱划上了等号,借此来数落一个女生不检点。


但实际上呢,私处颜色比身体其他部位深只是人体自然存在的现象而已。


对于女性来说,外阴色素沉积和遗传,雌性激素分泌有关系。


青春期开始,雌激素上升,私处的色素沉着会加深。


在怀孕期间,雌激素的含量也会上升,所以很多宝妈发现私处颜色变深了。


总而言之,外阴颜色和性行为频繁没有直接关系,这完完全全是一种误解。


另外,还存在着“性生活太多,阴道会变松”的说法,这更是断章取义。


阴道的肌肉组织具有很好的弹性和伸缩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伸缩自如。


一个最直观的画面,就是生孩子的时候,胎儿的头都能从阴道出来,收缩能力有多优秀不言而喻。


阴道松弛主要是受年龄和生孩子的影响,并非传闻中说的啪啪啪次数过多引起的变化。


可这些,几乎没有人了解。


恰恰是上面那几个传闻,越来越多女孩子陷入各种无端的猜忌中。


外界投来的嘲笑让她们开始内省:我的身体是不是不完美?


思前想后,焦虑不断涌上心头。


正因为这样,才催生了像“私处美白”、“阴道整形”的产业链。


FDA曾面向大众做出过提醒,它称以上手术极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包括阴道烧伤、阴道瘢痕、性交痛和慢性疼痛。


可哪怕如此,还是有人前赴后继。


这个行业之所以风生水起,其实都是源于人们的避讳和各种荒谬的传闻。


很多女性缺乏正常的生理知识,缺乏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她们害怕去谈论,去了解,为了符合社会上固有认知,只能选择去做所谓的修复,保养。


阴道,这个本该被正常谈及的词汇,一直被遮得严严实实,被视为女性身体上最羞耻的地方,饱受太多恶评。



羞耻伴随着它,偏见更是如影随形。


无论是月经污名化,还是妇科病污名化,归根结底都源于性教育的缺失。


在我们的印象里,性教育似乎一直以来都难登大雅之堂。


这类讳莫如深的话题,大多只能借由影视题材才得以展现。

可有时候,哪怕是号称创作大胆的电视剧,对此也羞于谈及。

《以家人之名》里的一幕,让丽莎记忆颇为深刻。


当李尖尖在饭桌上宣告着自己来例假时,全家人玩起了川剧绝活,表情瞬间从欣喜变为尴尬。



很多父母也如剧中人物一样,把性当成洪水猛兽,生怕孩子沾染上一分一毫。


在林奕含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有这样一段对白:


房思琪跟母亲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母亲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性教育不就是这样吗?”


性教育环节里,父母的缺席导致孩子了解两性关系的途径只有网络、电影、小说。


而事实上,基于这些途径获得的性知识绝大多数不完善,甚至有可能是歪曲的。


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更为科学有效且广泛的普及。

可直到今天,性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几乎还是空白。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不能及时清晰地了解身体构造,以及自身和异性间的生理差异。


所以某些对性知识抱着好奇心理的男生,会格外关注女生特有的月经、私处,甚至口出恶言。



社会学家李银河在《中国性教育的现状》中谈到,我国性教育之所以难以破冰,阻力大多在于家长。

北师大出版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里,有一张涉及“阴茎”图片,某学生家长发到网上后迅速引发争议,在舆论的风暴中不得不下架处理。



一位老师向女学生普及怀孕知识,却被孩子母亲告知不妥,甚至还扬言举报。



性教育屡屡受阻,等到孩子受了实质性伤害,才追悔莫及。


近日,更是发生了一个轰动的性丑闻:


16岁的女初中生在校分娩,更可怕的是受害人表示没有任何察觉。


此事令人痛心。



相信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怀孕分娩会全无觉察?





我想,正是“性教育”的浅薄,让性罪犯更加肆无忌惮。


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强调“性教育”的迫切性。


想要改变性教育闭塞的现状,还得先从扭转社会对性的偏见和无知开始。


将性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其实就是帮助更多人“扣好人生中的第一颗扣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正常女的下面的照片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