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健康社工助人方法(生殖健康社工助人方法有哪些)生殖健康社工助人方法(生殖健康社工助人方法有哪些)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生殖健康社工助人方法(生殖健康社工助人方法有哪些)

生殖健康社工助人方法(生殖健康社工助人方法有哪些)

社会工作理论


全国社会工作师考试

全国社会工作师考试


前言

第一节 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一、心理分析学理论

1、概况

2、基本观点

3、主要理论

二、认知理论

三、行为主义理论

四、社会系统理论

五、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六、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七、“镜中我”理论

八、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十、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十一、九型人格理论

十二、社会支持网络

十三、优势视角理论

十四、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十五、生态系统理论

1、生态理论

2、系统理论

十六、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

十七、心理防御机制

十八、社会系统理论

第二节 老年人社会工作理论

一、角色理论

二、脱离理论

三、活动理论

四、连续性理论

五、社会化理论

六、符号互动理论

七、老年次文化理论 42

八、年龄分层理论 43

九、现代化理论 43

十、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44

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 45

一、生物进化理论 45

1、生长顺序与时间理论 45

2、复演理论 45

二、精神分析理论 45

1、性心理发展理论 45

2、人际关系理论 45

3、心理社会理论 46

三、社会学习理论 46

四、认知发展理论 47

1、认知发展理论 47

2、道德发展理论 47

五、社会认知理论 48

第三节 家庭、妇女社会工作理论 48

一、家庭系统理论 48

二、家庭生命周期 50

1、概念 50

2、划分(我国) 50

3、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 51

三、家庭沟通理论 52

1、家庭沟通的概念 52

2、家庭沟通的特点 52

四、家庭冲突理论 53

1、家庭冲突的概念 53

2、家庭冲突的主要观点包括 53

五、家庭发展理论 53

六、增权理论 54

(一)社会工作理论中的增权视角 54

1、何谓增权视角 55

2、增权的层次 55

(二)增权理论的两个方面理论架构 56

1、增权理论的理论架构 56

2、增权理论的实践架构 57

七、 女性主义理论 58

(一) 发展 58

(二)表现 58

第四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 60

一、正常化理论 60

二、回归社会理论 61

三、社会网络理论 62

四、标签理论 64


前言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社会工作所谓的理论,并不是指一般科学的纯理论(pure theory),而是指社会工作实施之理论化,或是指其他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施上。

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一个一般性水平较高的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与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

社会工作伦理就是指社会工作人员在社会工作过程中自身所应具有的伦理价值以及在处理与案主、同事、服务机构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所应遵守的伦理准则。专业伦理一般也称为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的行为规范或准则。

第一节 社会工作常用理论一、心理分析学理论1、概况

由弗洛伊德在总结其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技术和效果后创立,又称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后,从这个学派中又分离出各种不同的思想体系,这些体系虽然与原来弗洛伊德的观念不同,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可以视为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延伸。因此称这些人物为新精神分析学派,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七人,那就是杨格、阿德勒、沙利文、荷妮、佛洛姆、埃里克森、赖克。

2、基本观点

认为人的行为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 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不良行为的产生主要由于人格平衡被打破。

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平衡。

3、主要理论

(1)意识与潜意识理论:

意识——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

无(潜)意识——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

前意识——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是无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

心理障碍的形成是由于被压抑在个人潜意识当中的本能欲望和意念没有得到释放的结果

(2)本能理论:

在早期理论中,佛洛伊德根据生物的分类法,把本能分为两种:

①自卫本能─包括饥饿的本能、危险害怕的本能等,如果这种本能长期受到阻碍;便会导致死亡。

②生殖本能─是指性本能或性爱本能,如果这种本能长期受到压抑,便会导致人格的改变和精神官能症的产生。

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弗洛伊德目睹了恐怖的屠杀和破坏的行为,这使他感到人的人格中似乎存在着一种侵略的本能,自我毁灭的本能。

生之本能—爱和建设

死之本能—仇恨、侵犯

(3)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Id) –原我 —快乐原则

自我(Ego) —现实原则

超我(Super ego) —道德原则


全国社会工作师考试

全国社会工作师考试


二、认知理论

在学习理论中,与S-R理论相对立的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一般称为认知理论。它原来是建立在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的,在这种意义上也被称为“场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托尔曼(E.C.Tolman),其理论要点集中在1932年发表的《动物和人的有目的的行为》(Purposive behavior of animals and m- en)中。行为作为显见(molar)的行为是可以被理解的,它是有目的性的,是根据环境中的目标和导致这一目标的手段之间的关系的认知而来的。

  所谓认知,并不是个别的感知和部分的知觉,而是对含有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形态知觉这种更大的整体的认识。它也包括对象间的相互关系和意义关系,是在对对象间的手段-目的关系(means-end relation)的期待(means-end expectation)这一形态上成立的。如果把对动物具有重要意义的对象称为意义体(sig- nificate),那么作为手段的那些对象就被称为符号(sign)。

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

社会工作的任务是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

是有关人们对于他人或自己的工作、学习或其他行为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论的理论。

人们关于行为结构的因果知觉,会影响他们随后的情感、期望和行为。


全国社会工作师考试


三、行为主义理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它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在巴甫装一特殊装置,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他将一只饿鼠放入箱内,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四、社会系统理论

社会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

西方当代管理理论中的社会系统理论的创始人:切斯特· 巴纳德(1886-1961),生于美国的麻省。他于1906-1909年期间读完了哈佛大学的经济学课程, 但因他不愿去读实验学科而没有取得学位。但是, 以后在他的一生中,他由于在研究组织的性质和理沦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得到了七个荣誉博士学位。他于1909年进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统计部工作, 并于1927年起多年担任规模庞大的美国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的总经理。他在组织方面的无限热情使他自愿参加许多其他组织的工作。他帮助利连撤午制定了原子能委员会的政策。他还在下列组织中工作过:新泽西紧急救济局、新泽西感化院、联合服务组织任主席三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任董事长四年, 并且是新泽西巴哈会社的主席。他主要是通过自学成为专家的。他的代表作是《经理人员的职能》。

社会系统理论认为, 组织是一个协作的系统。巴纳德把组织定义为“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的系统” 。这个定义适用于军事的、宗教的、学术性的、工商业的、互助会的各种类型的组织。系统有各种级别) 一个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或子系统是较低级的系统, 由许多系统组成的整个社会是高级的系统。各种类型的组织之间的差异在于其物质的和社会的环境、所包含成员的数量和种类、成员向组织提供贡献的基础。组织由人组成, 而这些人的活动是互相协调的, 因而成为一个系统。一个系统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对特, 因为其每一个组成部分是以一定方式同其他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相关连的。

五、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他的人类需求

五层次理论,越来越受到社会认同。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

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

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内容,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1)生理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安全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感情上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爱包括爱别人和别人的爱)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六、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若是社会交往的经历过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正常的交往,儿童与同龄伙伴也缺乏适量的交往,那么,儿童的包容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产生焦虑,于是就倾向于形成低社会行为,在行为表现上倾向于内部言语,倾向于摆脱相互作用而与人保持距离,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如果个体在早期的成长经历中社会交往过多,包容需要得到了过分的满足的话,他们又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中,会过分地寻求与人接触、寻求他人的注意,过分地热衷于参加群体活动。相反,如果个体在早期能够与父母或他人进行有效的适当的交往,他们就不会产生焦虑,他们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这样的个体会依照具体的情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是否 应该参加或参与群体活动,形成适当的社会行为。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

个体在早期生活经历中,若是成长于既有要求又有自由度的民主气氛环境里,个体就会形成既乐于顺从又可以支配的民主型行为倾向,他们能够顺利解决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而如果个体早期生活在高度控制或控制不充分的情境里,他们就倾向于形成专制型的或是服从型的行为方式。专制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倾向于控制别人,但却绝对反对别人控制自己,他们喜欢拥有最高统治地位,喜欢为别人做出决定服从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过分顺从、依赖别人,完全拒绝支配别人,不愿意对任何事情或他人负责任,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这种人甘愿当配角。 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

当个体在早期经验中没有获得爱的满足时,个体就会倾向于形成低个人行为,他们表面上对人友好,但在个人的情感世界深处,却与他人保持距离,总是避免亲密的人际关系若个体在早期经历中,被过于溺爱,他就会形成超个人行为,这些个体在行为表现上,强烈地寻求爱,并总是在任何方面都试图与他人建立和保持情感联系,过分希望自己与别人有亲密的关系而在早期生活中经历了适当的关心和爱的个体,则能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他们总能适当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能适量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接受别人的情感,又不会产生爱的缺失感,他们自信自己会讨人喜爱,而且能够依据具体情况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七、“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八、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

1968年贝塔朗菲的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总结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1972年他发表《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重新定义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认为,把一般系统论局限于技术方面当作一种数学理论来看是不适宜的,因为有许多系统问题不能用现代数学概念表达。

一般系统论这一术语有更广泛的内容,包括极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有三个主要的方面。①关于系统的科学:又称数学系统论。这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系统,研究适用于一切系统的根本学说。②系统技术:又称系统工程。这是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研究工程系统、生命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复杂系统。③系统哲学:它研究一般系统论的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并把它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地位。贝塔朗菲企图把一般系统论扩展到系统科学的范畴,几乎把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都包括进去了。但是现代一般系统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尚局限于系统思想、系统同构、开放系统和系统哲学等方面。而系统工程专门研究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的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包括在一般系统论的研究范围内。

一般系统论的要点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要点如下:


(1)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是若干事物的集合,系统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整体性,但又不简单地等同于整体。因为系统除了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之外,它还反映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结构、整体与环境的关系。这就是说,系统是从整体与其要素、层次、结构、环境的关系上来揭示其整体性特征的。要素的无组织的综合也可以成为整体,但是无组织状态不能成为系统,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是在一定组织结构基础上的整体性,要素以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结构,才具备系统的整体性。整体性概念是一般系统论的核心。


(2)系统的有机关联性


系统的性质不是要素性质的总和,系统的性质为要素所无;系统所遵循的规律既不同于要素所遵循的规律,也不是要素所遵循的规律的总和。不过系统与它的要素又是统一的,系统的性质以要素的性质为基础,系统的规律也必定要通过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的结构)体现出来。存在于整体中的要素,都必定具有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内在根据,所以要素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其要素的意义,一旦失去构成整体的根据它就不成其为这个系统的要素。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系统是要素的有机的集合。


(3)系统的动态性


系统的有机关联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系统的动态性包含两方面的意思,其一是系统内部的结构状况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其二是系统必定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比如生物体保持体内平衡的重要基础就是新陈代谢,如果新陈代谢停止就意味着生物体的死亡,这个作为生物体的系统就不复存在。贝塔朗菲认为,实际存在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动态是开放系统的必然表现。


(4)系统的有序性


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其动态的方向性都表明系统具有有序性的特征。系统的存在必然表现为某种有序状态,系统越是趋向有序,它的组织程度越高,稳定性也越好。系统从有序走向无序,它的稳定性便随之降低。完全无序的状态就是系统的解体。


(5)系统的目的性


为了避免误解(主要是避免与古人的“目的论”混同),也有人把它称为“预决性”。贝塔朗菲认为,系统的有序性是有一定方向的,即一个系统的发展方向不仅取决于偶然的实际状态,还取决于它自身所具有的、必然的方向性,这就是系统的目的性。他强调系统的这种性质的普遍性,认为无论在机械系统或其他任何类型系统中它都普遍存在。


一般系统理论的趋势及特点


第一,系统论与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等新兴学科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趋势;


第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正朝着"三归一"的方向发展,现已明确系统论是其它两论的基础;


第三,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模糊系统理论等等新的科学理论,从各方面丰富发展了系统论的内容,有必要概括出一门系统学——作为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理论;


第四,系统科学的哲学和方法论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系统科学的这些发展形势下,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综合各种系统理论的研究,探索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途径。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就把他的系统论两部分。他的狭义系统论与广义系统论两部分。他的狭义系统论着重对系统本身进行分析研究;而他的广义系统论则是对一类相关的系统科学来理行分析研究。


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2.系统技术,涉及到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等领域;3.系统哲学,包括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方面的内容。


有人提出试用信息、能量、物质和时间作为体基本概念建立新的统一理论。瑞典勘探德哥尔摩大学萨缪尔教授1976年一般系统论年会上发表了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综合成一门新学科的设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系统工程》杂志也改称为《系统科学》杂志。我国有的学者认为系统科学应包括"系统概念、一般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分论、系统方法论(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包括在内)和系统方法的应用"等五个部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多年致力于系统工程的研究,十分重视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问题自1979年以来,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他形成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并列的一大门类科学,系统科学象自然科学一样也区分为系统的工程技术(包括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通讯技术);系统的技术科学(包括支筹学、控制论、巨系统理论、信息论);系统的基础科学,(即系统学);系统观(即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部分,是系统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连接的桥梁四个层次)。这些研究表明,不久的将来系统论将以崭新的整面貌矗立于科学之林。


九、场地理论


黎温以完形心理学的理念为基础,发表场地论(field theory),此理论是用来解释人的行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交互关係。黎温认为人类的行为表现是由整体环境中的各种可意识到的因素所决定,包括飢饿感、过往事件、某个情境或者是某个人等,凡是所有在环境可意识到的因素,都会与个体產生交互作用,进而影响个体的行為表现。


根据黎温的说法,人类的一切行為,无一不受别人的影响,同时,我们个人的一切言行举止,也随时随地都会影响别人,这个关係是互动的。简单来说,个体无时无刻不受到周围整体环境与个人交互作用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其中个人因素包括了遗传、能力、情绪、动机等等,而环境因素则包括了社会的与自然的一切条件,当然也包括了人与人的互动。此一交互作用可用以下等式表示︰ B= f(P+E)


B=behavior(行為) P=person(个体) E=environment(环境) F=function(函数)等式中的P+E代表个体与环境所形成的物理与心理空间,也就是整个的生活空间(life space)。这个生活空间并非静止不变的,每当我们经验到一个新的环境因素,都将可能使整个生活空间重整,因此,行為的影响因素是不断在改变的,它是动态的。这个世界并非静止不动的,人们生活在一个不停变化的环境中,而环境中所有的变动都可能会影响到存在这个环境中的任何人,这也是为什麼这个理论被称為场地论的原因。


十、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这是一个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


⑺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⑻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车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十一、九型人格理论

1、九型人格(ENNEAGRAM)理论核心


  九型人格的理论核心是发现自己,准确些就是发现自己内在的动力,了解为什么我要追求这些?而为什么我会烦恼?这些烦恼的源泉就是是什么?简单点讲就是九型人格的理论是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内心动力的。


  九型人格并非宗教,现今各个学派的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九型人格和现代的人格论述竟然不谋而合。九型人格论既简单、精确,又寓意深远。它描述了每种性格更高层面的认知,提示我们每天如何与自己的性格打交道,让我们真正认识自己、了解别人,找到那条人生中暗自牵引你的命运钥匙。


  九型人格按照古老的图腾的九个角展开,揭示了九种不同的内心动力,每个人天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九型人格论所描述的九种性格类型,并没有好坏之分,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响应世界的方式具有可辨识的根本差异。我们的性格都是自己的,性格会自行过滤并诠释我们的所见所闻,这在今日已成为共识,而九型人格论的基本原则正是:在九种可能的“过滤程序”中,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其中的一种,这个过滤程序会将我们此生的蓝图以及一般应当注意的焦点置于深处,常年隐藏在潜意识层,它是用来保护我们的本质内的某个层面,形成我们与外界的沟通策略。


  但在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家庭,学校,朋友及社会等的外界感染,我们的性格形成偏颇的观点,不但影响我们看待别人,诠释事情的方法,我们的行为选择通常也以此为基础


2、九型人的基本观念


  (1) 人格被分为九型,你必然属于其中一型。而这个型就是你的「基本人格型态」。一个人的基本人格类型是不会变的,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某些因素,而有了种种变化,但即使你的基本人格型态可能有某部份的隐藏或是调整,却不会真正改变。


  (2)虽然人的基本性格型态是不会改变,但是某一型的典型描述,却不见全然符合某一个人,原因正是上面说过的:人们为了顺应成长环境、社会文化,他们在安定或压力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一些差异。而必须强调的是:每一个人的成长环境都是独一无二,所以同类型人之间可能有许多共同点,但却也各自拥有一些属于自己最特殊的特质。


  (3)九型人格中,没有哪一型是全然属于「男人的型」,而哪一型又是「女人专属」。


  (4)没有哪一型比较好,哪一型比较差的绝对价值观。事实上,每一型的人都各有其优缺点。


  (5)了解你自己和别人的人格类型后,不是希望将每一个人贴上标签,拿自己的类型做藉口而划地自限,或是「铁口直断」别人会有什麼行为表现。因为每一型的人也都有朝向健康或是不健康的方向,而产生的不同变化。


第一型:完美型(Reformer/Perfectionist)


  【欲望特质】:追求不断进步


  〖基本困思〗:我若不完美,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原则性、不易妥协、常说"应该"及"不应该"、黑白分明、对自己和别人要求甚高、追求完美、不断改进、感情世界薄弱;希望把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希望自己或是这个世界都更进步。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是否犯错,也会纠正别人的错。


  〖主要特质〗:忍耐、有毅力、守承诺、贯彻始终、爱家顾家、守法、有影响力的领袖、喜欢控制、光明磊落。


  〖生活风格〗:爱劝勉教导,逃避表达忿怒,相信自己每天有干不完的事。


  〖人际关系〗:


  你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显浅易明。正因为你事事追求完美,你很少讲出称赞的说话,很多时只有批评,无论是对自己,或是对身边的人也是!又因为你对自己的超超高标准,你给自己很大压力,会很难放松自己去尽情的玩、开心的笑!


  〖愤怒、不满〗


  属于第一型的你,相信常常这感觉,对吧?你们常有愤怒、不满的感觉都是源自你们超高的生活要求。当遇到什么不顺意时,就很容易感到嬲怒、不满,觉得事情不应该这样发生……这种情绪不单是对自己,还有对周围的环境和人,都是一样,因为你对他们一样带有超高的要求。但要注意,作为你的朋友,要承受你的嬲怒情绪,的确不是容易,也会造成压力,所以要多加注意啊!


  〖失望、沮丧〗


  同样因为你们事事追求完美的态度,让你们在生活里常常感到碰钉子、不如意。除了是对外发泄愤怒情绪,其实在内心不断经历挫败,不断经历失望。这些情绪对你们并不健康,必须积极处理。最根源的方法不是让自己做得更出色,而是调节对每事每情的看法,轻松面对!其他类型上面说的有的事正确的


  第二型:全爱型、助人型(Helper)


  【欲望特质】:追求服待


  〖基本困思〗:我若不帮助人,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渴望别人的爱或良好关系、甘愿迁就他人、以人为本、要别人觉得需要自己、常忽略自己;很在意别人的感情和需要,十分热心,愿意付出爱给别人,看到别人满足地接受他们的爱,才会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


  〖主要特质〗:温和友善、随和、绝不直接表达需要,婉转含蓄、好好先生/小姐 、慷慨大方 、乐善好施


  〖生活风格〗:爱报告事实,逃避被帮助,忙于助人,否认问题存在。


  〖人际关系〗:


  助人型(Helper)顾名思义,你很喜欢帮人,而且主动,慷慨大方!虽然你对别人的需要很敏锐,但却很多时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在你来说,满足别人的需要比满足自己的需要更重要,所以你很少向人提出请求。这样说来,你的自我并不强,很多时要*帮助别人去肯定自己。


  〖自豪、骄傲〗


  第二型的你,是否觉得这个形容很不贴切?觉得很惊奇?其实,一向表现得助人为快乐之本的你,是通过热心帮助人去肯定自己,要朋友接纳欣赏自己。所以当有朋友找你们帮助,你自是开心不已,也会有自豪和骄傲之感,因为在过程中你得到肯定和满足。


  〖占有、控制〗


  正因为帮人得到这么多的满足,你们很想继续这样的关下去,这个很正常!可是,当你们「投资」下越多时间和心力,你希望得到的回报更多。很有可能,你们会很希望朋友会很「attach」你,甚至是只「attach」你一个,事事对你说,跟你分享。这便反映在你内心的占有欲,若然朋友非这样对你,便会很失望,觉得他们背叛了你。甚或,你可能会对他们施加压力,以控制他们。这里当然不是说每个第二型都是这样子,但当我们状态不佳,心情不太好时,的确有机会出现以上倾向。多点留意自己的情绪反应,有助控制及改善!


  第三型:成就型(Reformer/Perfectionist)


  【欲望特质】:追求成果


  〖基本困思〗:我若没有成就,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强烈好胜心,喜欢认威,常与别人比较,以成就衡量自己的价值高低,着重形象,工作狂,惧怕表达内心感受;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是个野心家,不断地追求有效,希望与众不同,受到别人的注目、羡慕,成为众人的焦点。


  〖主要特质〗:自信、活力充沛、风趣幽默、满有把握、处世圆滑、积极进取、美丽形象


  〖生活风格〗:爱数说自己成就,逃避失败,按着长远目标过活。


  〖人际关系〗:


  成就型(Achiever)你精力充沛,总是动力过人,因为你有很强的争胜欲望!你喜欢接受挑战,会把你自己的价值与成就连成一线。成就型的你会全心全意去追求一个目标,因为你相信「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动力十足的你,最好做leader带领其他人啦!


  〖自恋、炫耀〗


  第三型的人倾向看自己成为颇大、颇重要的,所以有一点点的自恋、自我膨胀。所以你们都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给友人看,甚至极端时,会在朋友面前撒谎,以求「保持」自己在朋水心目中的形象。很多时,第三型真正的实力往往没有那么强,因为他们的表达实有一点点夸张。


  〖害怕亲密〗


  第三型的你很害怕亲密关系,不是说你们会没有朋友,只是当关系进深的时候,你可能会因怕真面目被看见而避开、逃掉。所以,亲密/好朋友关系对第三型说并不容易建立,因为他们害怕被人看见自己的真面目,也因此很难开放自己与人坦诚交往。第三型的你好胜心颇强,通常认为自己不能在朋友面前「认衰」,所以会表现得「很棒很棒」的,但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完人啊!当能容许自己以真面目视人,你的生活将很快乐!


 第四型:艺术型,自我型(Reformer/Perfectionist)


  【欲望特质】:追求独特


  〖基本困思〗:我若不是独特的,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情绪化,追求浪漫,惧怕被人拒绝,觉得别人不明白自己, 烈占有欲,我行我素生活风格:爱讲不开心的事,易忧郁、妒忌,生活追寻感觉好;很珍惜自己的爱和情感,所以想好好地滋养它们,并用最美、最特殊的方式来表达。他们想创造出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形象和作品,所以不停地自我察觉、自我反省,以及自我探索。


  〖主要特质〗:易受情绪影响、倾向追求不寻常、艺术性而富有意义的事物、多幻想,认为死亡、苦难、悲剧才是极具价值和真实的生命、对美感的敏锐可见于独特的衣着,及对布置环境的品味显出他的独特性、极具创造力、过分情绪化、容易沮丧或消沉、常觉生命是一个悲剧、对人若即若离,怕亲密的关系令人发现自己不完美就会离他而去。


  〖生活风格〗:爱讲不开心的事,易忧郁、妒忌,生活追寻感觉好。


  〖人际关系〗:


  自我型(Individualist)曾否有人跟你说,你有艺术家的脾气?这个自我型就正正是艺术家的性格-多愁善感及想像力丰富,会常沉醉于自己的想像世界里。另一方面,由于你是感情主导的人,有些工作你唔"LIKE"就可能会唔做架啦,不会考虑责任的问题。


  〖嫉妒、比较〗


  自我型的你们其实都有点「艺术家脾气」,对吧!自怜、觉得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喜欢沉醉于自己的想象世界……很多时,第四型的表现会比较抽离,都是因为跟身边人比较,觉得自己不同,其他人不会明白,又觉得其他人都拥有很多你们没有的东西,所以在现实的社交圈子里很难得到满足。


  〖自我沉醉、自怜〗


  由于从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自我型的朋友都会在幻想里建构自己的世界,制造一些moody的环境,好让自己的情绪得以发泄出来。不过,这样一来,自我型的人都显得比较情绪化,令其他人更不能明白你们,更孤立起来。所以你们要小心,不要让自己过分脱节啊!


  第五型:智慧型,思想型(Reformer/Perfectionist)


  【欲望特质】:追求知识


  〖基本困思〗:我若没有知识,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冷眼看世界,抽离情感,喜欢思考分析,要知很多,但缺乏行动,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喜欢精神生活,不善表达内心感受;想藉由获取更多的知识,来了解环境,面对周遭的事物。他们想找出事情的脉络与原理,做为行动的准则。有了知识,他们才敢行动,也才会有安全感。


  〖主要特质〗:温文儒雅、有学问、条理分明、表达含蓄、拙於词令、沉默内向、冷漠疏离、欠缺活力、反应缓慢


  〖生活风格〗:爱观察、批评,把自己抽离,每天有看不完的书。


  〖人际关系〗:


  理智型(Thinker)你是个很冷静的人,总想跟身边的人和事保持一段距离,也不会让情绪。很多时,你都会先做旁观者,后才可投入参与。另外,你也需要充分的私人空间和高度的私隐,否则你会觉得很焦虑,不安定!你也很有机会成为专家,例如电脑啦,漫画啦,时装啦,因为你对知识是非常热爱的!


  〖好辨、抽离〗


  思想型的人常常观察身边的事,却很少参与,所以感情投入也很少。还有,他们好辨,很执着,却少有「辨输」的空间和量度。对知识的执着固然重要,但经验生活中所得的体会也非常可贵,希望你们取得平衡,得到最多!


  第六型:忠诚型(Reformer/Perfectionist)


  【欲望特质】:追求忠心


  〖基本困思〗:我若不顺从,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做事小心谨慎,不轻易相信别人,多疑虑,喜欢群体生活,为别人做事尽心尽力,不喜欢受人注视,安于现状,不喜转换新环境;相信权威、跟随权威的引导行事,然而另一方面又容易反权威,性格充满矛盾。他们的团体意识很强,需要亲密感,需要被喜爱、被接纳并得到安全的保障。


  〖主要特质〗:忠诚、警觉、谨慎、机智、务实、守规、纪律维持者。


  〖生活风格〗:爱平和讨论,惧怕权威,传统可给予安全感,害怕成就、逃避问题。


  〖人际关系〗:


  忠诚型(Loyalist)你会是一个很好员工,因为你很忠心尽责。安全感对你都很重要,因为当遇到新的人和事,都会令你产生恐惧、不安的感觉。基于这种恐惧不安,凡事你都会作最坏打算,换句话说,你为人都比较悲观,也较易去逃避了事。


  〖害怕、忧虑、犹豫〗


  忠诚型的你们表现得忠诚,是因为你们害怕,对很多事情皆忧虑,很多时都向坏处打算,所以做人很谨慎。同一原因,由于害怕做错决定,所以当面对抉择的时候,你们大都显得很犹疑,心大心细。适当的忧虑能保护我们,但若过份忧虑则会阻碍我们前行!留意留意!


第七型:活跃型,开朗型(Reformer/Perfectionist)


  【欲望特质】:追求快乐


  〖基本困思〗:我若不带来欢乐,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乐观,要新鲜感,追上潮流,不喜承受压力,怕负面情绪;想过愉快的生活,想创新、自娱娱人,渴望过比较享受的生活,把人间的不美好化为乌有。他们喜欢投入经验快乐及情绪高昂的世界,所以他们总是不断地寻找快乐、经验快乐。


  〖主要特质〗:快乐热心、不停活动、不停获取、怕严肃认真的事情、多才多艺、对玩乐的事非常熟悉亦会花精力钻研、不惜任何代价只要快乐、嬉笑怒骂的方式对人对事。


  〖生活风格〗:爱讲自己经验,喜欢制造开心,人生有太多开心的事情等着他。


  〖人际关系〗:


  活跃型(Adventurer)活跃型的你,就是如此这般:乐观、精力充沛、迷人、好动、贪新鲜、五时花六时变……「最紧要玩得开心」就是你的生活哲学!你们很需要生活有新鲜感,所以很不喜欢被束缚、被控制。你的活力是玩的活力,又跟第三型的成就型又有所不同,相信你们是活动搅手,玩极唔厌!


  〖不耐烦、冲动、上瘾〗


  好玩、享乐主义行头的活跃型,做事欠缺耐性,因为你们都很怕闷。不耐烦之余,也很易冲动行事,因第七型的朋友做事鲜有周详计划,很讲即庆,想做就去做!但你们必须要小心,就算遇上一种玩意、兴趣你十分喜欢,也得学习不要沉迷下去!始终要顾及自己的身体及其他事情啊!(我这样说是因为第七型的人比其他型的人更上烟瘾、毒瘾、赌瘾、或者打机瘾等等等等,小心!)


  第八型:领袖型,能力型(Reformer/Perfectionist)


  【欲望特质】:追求权力


  〖基本困思〗:我若没有权力,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追求权力,讲求实力,不靠他人,有正义感,要话事,喜欢做大事;是绝对的行动派,一碰到问题便马上采取行动去解决。想要独立自主,一切靠自己,依照自己的能力做事,要建设前不惜先破坏,想带领大家走向公平、正义。


  〖主要特质〗:具攻击性、自我中心、轻视懦弱、尊重强人、为受压迫者挺身而出、冲动、有什麼不满意即场发作、主观、直觉。


  〖生活风格〗:爱命令,说话大声、有威严,报复心理、爱辩论,靠意志来掌管生活。


  〖人际关系〗:


  领袖型(Leader)很多领袖都有以下特质:豪爽、不拘小节、自视甚高、遇强越强、关心正义、公平。你们清楚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前进。由于不愿被人控制,且具有一定的支配力,所以你们很有潜质做领袖带领大家。由于你们都较好胜,有时候会对人有点攻击性,让人感到压力。


  〖侵略、挑战、反叛〗


  第八型的你通常身兼领袖身份,可以有权力全权安排,也可指挥他人。由于你们的动力较强,有时会予人侵略之感,而这个也是你本身的动力源头,你很有争胜及控制的欲望,但却要小心运用,不要用之伤害别人!此外,你专向难度及规范挑战,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任性。所以很可能,妈妈叫你不要做的东西,你偏不听;老师要你学的,你偏扮傻……你会是这样子吗?要是真的话,会是于你有益吗?


  第九型:和平型,和谐型(Peacemaker)


  【欲望特质】:追求和平


  〖基本困思〗:我若不和善,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须花长时间作决定,难于拒绝他人,不懂宣泄愤怒;显得十分温和,不喜欢与人起冲突,不自夸、不爱出风头,个性淡薄。想要和人和谐相处,避开所有的冲突与紧张,希望事物能维持美好的现状。忽视会让自己不愉快的事物,并尽可能让自己保持平稳、平静。


  〖主要特质〗:温和友善、忍耐、随和、怕竞争、无法集中注意力,有时像梦游、不到最后一分钟不会完工、非常倚赖别人的提醒、注意力集中在细节、次要的事、对大多数事物没有多大的兴趣、不喜欢被人支配、绝不直接表达不满,只是阳奉阴违。


  〖生活风格〗:爱调和,做事缓慢,易懒惰、抑压,生活追寻舒服。


  〖人际关系〗:


  和平型(Peacemaker)在很多情况,你们都是和平使者,善解人意,随和。你们很容易了解别人,却不是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会显得优柔寡断。相对地说,你们的主见会比较少,宁愿配合其他人的安排,做一个很好的支持者,所以你是心较被动的。


  〖怕羞、怕事、懒惰〗


  和平型的你与世无争,渴望人人能和平共处,很怕引起冲突,是不显眼的一个。由于从不试图突出自己,你们会比较怕羞、怕事,也很容易有躲懒的意欲,因为你喜爱和平,不喜爱辛劳,所以你也不会PUSH自己!若你心想干一番大事,则要好好鞭策自己啦!


  3、九型人格中各型的代表动物及特征


  ①改革者成熟/顺境时—>蚂蚁:做足一百分未成熟/逆境时—>猎狐狗:挑剔,愤世嫉俗生命中最大的挑战—>总是执着于对与错


  ②帮助者成熟/顺境时—>短腿猎犬:慷慨,为他人着想未成熟/逆境时—>波斯猫:以为自己不能取代生命中最大的挑战—>用自己的爱去换取别人的接受


  ③促动者成熟/顺境时—>鹰:有干劲未成熟/逆境时—>孔雀:操纵性强生命中最大的挑战—>拼命去找成就感,在物质世界里迷失自己


  ④艺术家成熟/顺境时—>黑马:见解独特,有创意未成熟/逆境时—>卷毛狗:情绪化生命中最大的挑战—>特立独行,与众不同


  ⑤思想家成熟/顺境时—>猫头鹰:有深度,分析能力强未成熟/逆境时—>狐狸:贪婪,不知足生命中最大的挑战—> 空想,不付诸行动


  ⑥忠诚者成熟/顺境时—>羚羊:中心耿耿未成熟/逆境时—>白兔:焦虑,惊惧生命中最大的挑战—> 猜疑,畏首畏尾


  ⑦多面手成熟/顺境时—>蝴蝶:热爱生命未成熟/逆境时—>猴子:不能脚踏实地生命中最大的挑战—>太过于自我,没有深度


  ⑧指导者成熟/顺境时—>老虎:天生领袖未成熟/逆境时—>犀牛:霸道,控制欲强生命中最大的挑战—>挑战欲、控制欲过强


  ⑨和事佬成熟/顺境时—>海豚:爱好和平未成熟/逆境时—>大象:得过且过生命中最大的挑战—>随波逐流。


十二、社会支持网络

(一)发展


社会支持源自鲍尔拜的依附理论,20世纪60年代社会支持网络开始用于精神病学的临床治疗。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支持计划推进了社会支持网络的应用。


(二)基本假设


1、无法自绝于社会而存在!


2、人类生存需要与他人共同合作,以及仰赖他人协助。


3、人类生命发展历程都会遭遇一些可预期和不可预期的生活事件。


4、遭遇生活事件时,需要资源以因应问题。资源分为内在与外在两种。


5、社会支持网络为外在资源之一种,可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


(三)定义


1、一组由个人接触所构成的关系网,透过这些关系网个人得以维持其认同,并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讯息、新的社会接触等。


2、由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支持构建起来的支持体系就是社会支持网络


(四)分类


社会支持网络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如按内涵分,可以分为工具性支持和表达性支持;按主/客观来分,可以分为实际支持和主观感受。另外一种分法是我个人觉得比较容易理解的,分为有形的支持和无形的支持,其中有形的支持保括物质或金钱的支持和援助,而无形的支持多半属于心理、精神上的,如鼓励、安慰、嘘寒问暖、爱及情绪上的支持等。


(五)功能


1、社会支持的增加,会使人们的心理及心理健康显著提高;


2、支持适时介入到有压力的环境中,可以预防或者减少危机的发生;


3、适当的支持可以介入压力的处理,解决问题,减少压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六)社会支持程度之影响因素


1、发展因素: 个人过去经验对其社会生活之影响。


2、个人因素: 如坚毅的性格、自尊、学识等。


3、环境因素:物理与社会环境影响


(七)应用


社会工作需要对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在个人和社区不同的层面进行评估,从而拟定工作计划。正是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工作的任务是一方面帮助服务对象运动网络中的资源解决基本问题;另一方面是帮助服务对象弥补和拓展其社会支持网络,使他们提升掌握建立和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十三、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是指“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及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这一视角强调人类精神的内在智慧,强调即便是最可怜的、被社会所遗弃的人都具有内在的转变能力”。概括地说,“优势视角”就是着眼于个人的优势,以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协助其从挫折和不幸的逆境中挣脱出来,最终达到其目标、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优势视角超越了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其关注点在于个案的优势、潜能和成绩,这一突破在社工领域具有“范式革命”的意义。它首先由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教授Dennis Saleebey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中提出。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反对将服务对象问题化,认为问题的标签对服务对象“具有蚕食效应,重复的次数多了之后,就改变了案主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周围人对他们的看法。长远来看,这些变化融入了个人对他们的自我认同(越来越没有自信心)”。


十四、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即社会化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由于对弗洛伊德的许多学说仍有很大争议,因此很难估计出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他有创立新学说的杰出才赋,是一位先驱者和带路人。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与达尔文和巴斯德的不同,从未赢得过科学界的普遍承认,所以很难说出他的学说中有百分之几最终会被认为是正确的。


  尽管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一直存在着争论,他仍不愧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位极其伟大的人物。他的心理学观点使我们对人类思想的观念发生了彻底的革命,他提出的概念和术语已被普遍使用——例如,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恋母情绪(Oedipus complex)和死亡冲动(Death Drive或Death Instinct)。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要想保持心理健康,三个部分必须始终是和谐的。

十五、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是由生态和系统两个理论结合产生的。

1、生态理论

生态学(Ecology),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9年定义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为: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

2、系统理论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SystemTheory;Foundations,Development, Applications》)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系统科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二战前后控制论、信息论和一般系统论等的出现为标志,主要着眼于他组织系统的分析;第二阶段以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论等为标志,主要着眼于自组织系统的研究。

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层次结构性。  

所谓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系统作为整体具有部分或部分之和所没有的性质,即整体不等于(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称之为系统质。每个系统的构成部分具有互相依赖性,每一部分都以某种方式既影响着其他部分,又影响着整体,系统的构成部分还必须有边界和保护自身存在的机制,以便使用那些将会破坏这一系统的问题。

系统存在的各种联系方式的总和构成系统的结构。系统具有层次结构,任何系统要素本身也同样是一个系统,要素作为系统构成原系统的子系统,子系统又必然为次子系统构成……如此,则…→次子系统→子系统→系统之间构成一种层次递进关系。

  系统是动态的,可变化的。

  系统观点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动态演化原理或过程原理。从哲学上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非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系统演化原理的提出,最终确立了现代科学在方法论上的动态性原则。这一原则也可称为历时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不能把系统看作“死系统”,即已经完成的、静止的、永恒的东西,不能仅满足于静态还原,虽然在研究中我们常常被迫采用理想的“孤立系统”、“封闭系统”的概念,但应始终牢记任何实际系统都是动态的“活系统”。

系统功能由元素、结构和环境三者共同决定。相对于环境而言,系统是封闭性和开放性的统一。这使系统在与环境不停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中保持自身存在的连续性。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使二者组成一个更大的、更高等级的系统。

系统理论与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平克斯(pincus)与米纳汉(minahan)在概括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要素中,提出了“四个基本系统”的理论,指出社会工作过程是社会工作者运用各种知识与资源,与各要素系统共同努力,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工作达到工作目标的改变过程。“四个基本系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实务工作的参考架构,这四个系统是:

(1)改变媒介系统:所谓改变媒介系统是指受雇于公立、志愿、非赢利机构、组织、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以及与服务对象有关的具有不同专长的专业人士。他们是案主改变的媒介,又是改变努力的主要行动者,是专业的助人者。

(2)案主系统:所谓案主系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案主系统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区。他们可以是“现有的案主”,也可能表现为‘潜在的案主“,因此,辩清案主系统及类型,是社会工作服务展开的第一步。

(3)目标系统:为了达到改变案主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就是目标系统,在确认了案主系统后,社会工作者紧接着的任务就是要与案主系统一起工作,确定目标系统——为达到改变目的所要被改变与影响的系统。比如,一群妇女(案主系统)向妇联和社会工作者(改变媒介系统)求助,诉说她们常在家里被丈夫虐待,经调查,这些施虐者是具有各种各样的职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人所组成(目标系统),于是,社会工作者邀请医务人员、警方、法院工作人员甚至新闻单位(行动系统)一起出面处理这些事情。通常情况下,目标系统大于案主系统,而且具有时效性。

(4)行动系统:行动系统是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实现改变目标的人。诚如上所举的例子,行动系统就是与社会工作者一起进行改变努力的系统,系统中的所有人士是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同盟军。

十六、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底普斯(Oedipus)情结(或称为恋母情节)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或称为恋父情节),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满足形式,兼具繁衍后代的功能,这就进入了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愿望的达成,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


十七、心理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其父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压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街时遇车祸的危险,其实后一种的概率远比前者大,这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因为当人意识到每次出街都要面临车祸的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人为了避免焦虑故意将其遗忘。


  否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


  投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又要满足自我的需要,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退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如某些性变态病人就是如此,成年人遇到性的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性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态的满足,例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等。


  隔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如人们来月经很多人都说成“来例假”人死了叫“仙逝”“归天”,这样说起来可以避免尴尬或悲哀。


  抵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如强迫症病人固定的仪式动作常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乱伦感情和其他痛苦体验。


  转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升华——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


  幽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默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


  固着——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滞在某一性心理发展水平。即如果在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分的满足”或者“受到挫折”会导致固着,固着将导致无法正常地进入性心理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反向形式——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式。如有些恐人症的病人内心是渴望接触异性的,但却偏偏表现出对异性恐惧。


十八、社会系统理论

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应从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管理的问题。由于他把各类组织都作为协作的社会系统来研究,后人把由他开创的管理理论体系称作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是一个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个人只有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下,同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


2、巴纳德认为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这些人们愿意做出贡献;实现一个共同目的。因此,—个组织的要素是:信息交流;作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


3、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协作系统,管理者应在这个系统中处于相互联系的中心,并致力于获得有效协作所必需的协调,因此,经理人员要招募和选择那些能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做出最好贡献并能协调地工作在一起的人员。为了使组织的成员能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和进行有效地协调,巴纳德认为应该采用“维持”的方法,包括“诱因”方案的维持和“威慑”方案的维持。“诱因”方案的维持是指采用各种报酬奖励的方式来鼓励组织成员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他们的贡献,“威慑”方案的维持是指采用监督、控制、检验、教育和训练的方法来促使组织成员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他们的贡献。


4、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在一个正式组织中充当系统运转的中心,并对组织成员的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组织的运转,实现组织的目标。根据组织的要素,巴纳德认为,经理人员的主要职能有三个方面:⑴提供信息交流的体系;⑵促成必要的个人努力;⑶提出和制定目的。


第二节 老年人社会工作理论一、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主要是从老年期社会角色变迁的角度来探讨的。老年人作为一种社会角色不同于中年期的社会角色。一个人进入老年期一般就意味着基本失去了中年期的社会角色以及社会关系。

二、脱离理论

脱离理论又称撤退理论或休闲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卡明(Cumming)和亨利(Henry)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脱离理论是从代际循环的角度展开的,老年人因为从原有的社会角色尤其是职业角色中退出以及活动力的下降,而不能达到原来的社会期望,同时老年人也希望摆脱这种难以达到的社会期望,从原有的社会中“脱离”出来。因此对老年人来说,脱离被看做是一种适应的行为,可以使老年人保持一种有价值和平静的感觉,同时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

三、活动理论


  1、活动理论的“活动”内涵


  “活动”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具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阐释:人的活动是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活动”。毛泽东同志也在《实践论》中把知与行的关系概括维“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并指出做“是主观见主于客观的东西”。


  “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形式,是人类与周围客观事物交流与改造的过程,是人类完成完成对客观环境认识和需要的目的的过程。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行为,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习就是学习者的劳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完成学习活动即是对认识需要的获得与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所以在活动理论中对于教学范畴而言,“活动”即教与学过程中行为总和,是学生对知识认知与技能发展的总和。


  2、活动理论的界定


  活动理论起源于康德与黑格尔的古典哲学,形成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被维果斯基提出,成熟于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与鲁利亚,是社会文化活动与社会历史的研究成果。活动理论不是方法论。它是研究作为发展过程的不同形式人类实践的哲学框架,同时包括相互联系的个体层面与社会层面,并指出人类与环境客体之间的关系由文化内涵、工具和符号中介联系着。


  活动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Kuutti认为,“活动理论是一个研究作为发展过程的不同形式人类实践的跨学科框架”,包括同时联系的个人和社会层面,以及制品的使用。Kuutti为活动理论的研究范围作出了一定得界定,它包括了个人、社会及其联系,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实践过程。从Kuutti的观点可以看出,活动理论关注的是实践过程而非知识本身,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使用工具的本质、不同的环境作用、社会关系、活动目的与意义,最终达到对主体或客体进行改变的过程和结果。活动理论是人的实践过程。


  我国活动理论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实验和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实验。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国不少中小学在活动育人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教委正式将活动课程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活动及其认识发展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活动理论的研究和时间逐渐形成高潮。


  3、活动理论的内容


  活动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活动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人类活动的过程,是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以及社会群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所从事的双向交互的过程,是人类个体和群体的实践过程与结果。人的意识与活动是辨证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发展与人的外部活动是辨证统一的。


  活动理论中分析的基本单位是活动。活动系统包含有三个核心成分(主体、客体和共同体)和3个次要成分(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次要成分又构成了核心成分之间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4、活动理论的五个原则


  活动理论有五大原则,包括以目标为导向、具有层级结构、内化和外化结合、具有工具中介和发展原则。


  以目标为导向是指活动是指向目标的,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什么样的活动过程,他的目标是一定得。列昂捷夫认为活动反映的是学习主体的需要,当学习者满足了学习需要,目标也就达到了。在教学活动中,目标可以改变形式,但不能改变其性质,也就是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确定的。活动理论具有层级的结构形式,列昂杰夫认为活动存在三个等级:活动、行动和操作。操作是在活动中的动作单位,具有较小的目标性,是比较低级的活动层次。行动则是在一系列操作下的活动单元,行动完成一个比操作更大的目标,更靠近一个活动。活动是最高层次的结构,活动的目标是固定的,行动用以完成活动。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应的行动也是更加复杂的,但目标是相对于时间,地点与学习者,学习目标是不变的。内化和外化是指活动对人的影响的两个方面。内化是将活动中的知识、技能、理论等内化到人的头脑之中,是学习者对外在世界认识的改变。外化则是因内化而改变学习者行为,改变学习者行为方式的表现。在活动理论中,活动由内化转向外化,由外化再影响内化的一个过程。外化与内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活动理论需要工具中介的介入。活动理论使用大量的工具,有基于人类文化的,如符号、语言等,也有物理的活动工具,如机器、自然环境等。这些工具是活动理论的基础。对于网络学习,网络教学平台也成为活动学习的基础工具,以活动理论为指导,利用合适的网络平台必将成为网络教育的一个新亮点。发展是活动理论的要求,是对学习者的基本意义。


  活动理论中关键的一点是内在和外在是融合的、统一的。活动理论的内在在于理论本身的精神,是教学设计中灵魂所在,而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活动形式设计的表现,网络发展、硬件技术的成熟,已使我们生活处处体现网络的优势,新时代的教育已走向个性化、终身化方向延伸,让活动理论的灵魂与网络的形式结合起来必将为教育带来一阵清新春风。


活动理论针对社会撤离理论所提出的老年人因活动能力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而愿意自动地脱离社会的观点,认为:


1、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够适应社会;


2、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来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活动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无论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还是从日常生活观察表明,“用进废退”基本是生物界的一个规律,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在态度和价值取向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更需要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不过,对于活动理论也有人提出一些质疑:第一,怎样界定活动?退休以后在家并不参加社区工作而只是在家种花养鸟或者习字绘画,这是不是活动?第二,晚年生活的满意与否除了活动因素外,是否还和经济收入、生活方式、家庭关糸、机体健康等多个因素有关?第三,一味强调活动是否忽视了老年人个性因素的存在?正因为如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重视个性因素在衰老过程中的起重要作用的连续性理论。


四、连续性理论

脱离理论和活动理论都存在着一种共同的局限性——忽视了老年人的个性在老年期生活中的作用,而连续性理论的出现正是以个性的研究为基础,解释了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差异性。连续性理论认为,个性在适应衰老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个性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与其个性也是紧密相关的,不同老年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那些总是消极或退缩的人不可能在退休后成为积极分子;同样,那些一贯活跃、自信和经常参与社会的人在老年时也不可能安静地呆在家里。也就是说,老年期的生活方式存在着连续性,一个人进入老年期之前的生活方式会延续到老年期。

五、社会化理论

许多传统的理论认为,人进入了老年期应该以享受为生活目标而不再需要社会化了,传统社会的老年人具有天然的教化权位,他只对别人施行教化,而自己则决不会重新面对社会化的问题。然而,现代社会发展证明,老年人仍然需要继续社会化,主要的理由之一在于角色的转换,这种转换及影响表现为:(1)劳动角色转换为供养角色,这容易使老年人产生经济危机感;(2)决策角色转换为平民角色(在家庭中,由“家长”角色转换为被动接受照顾的角色),它容易使老年人产生“被抛弃感”和寂寞感;(3)工具角色转换为感情角色。工具角色是指人们肩负着一定的社会公职,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占据着主体地位,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是为了某种特殊的目的,如职业上的角色。情感角色是为满足身心情感的角色,比如在家庭中父母、子女间的角色。这样角色的转换使老年人常常碰到性别角色模糊问题以及伴随而产生的老年夫妻之间的冲突。(4)父母角色转换为祖父母角色。除了角色转换外,老年人还将遭遇多重“突然失去”的威胁,如子女情感支持的突然失去(子女成家分居,老年人进入“空巢”家庭)、健全身体的突然失去(疾病并可能面临肢残或死亡)、配偶的突然失去(丧偶并带来心理健康上的问题)。所有这一切对老年人而言都使将要面临的新的问题,都需要通过继续社会化、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和不断自我调整来予以解决。

六、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有时又称作相互作用理论,主要是探讨环境、个体及其相互作用对个人老化的影响。这种理论的观点强调晚年生活中老年人的主观过程和主观变化。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们会通过社会互动形成对情境或事件的知觉和意义,而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个人会依其知觉对现实环境设定计划目的和采取行动。因此在老年人生活中,周围环境、老年人自身以及老年人与环境的互动等状况对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尊老爱老的社会中,周围环境对老年人的评价都是积极的,老年人自身也会产生积极的自我认知,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当然也是高的;反之如果整个社会对老年人采取歧视的态度,老年人每天听到的广播、看到的电视、外出购物所目睹的一切,都把老人描绘成昏庸、老朽、无用,那么这些信息的积累自然会对老人的自我观念产生否定性的认识,让他们感到自己不再有能力,对家人和社会都是负担,从而使他们与社会产生隔离感。

七、老年次文化理论

老年次文化理论最初是美国学者罗斯(Rose)提出的。该理论旨在揭示老年群体的共同特征,并认为老年次文化群是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的最好方式。

这种理论认为老年次文化群的形成有一定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法定的退休制度成为老年期开始的明显标志。老年人在现代社会聚集于老年活动中心以及其他老年公共活动场所,而且老年公寓、养老院等等住所的兴建也为老年人提供了频繁接触的机会,通过相互间交往,老年人会形成一种群体意识,考虑自身的群体利益问题。老年人在相互交往中,对所处情景的共识和共同的需求也有助于老年人发展群体联系。这就使得老年次文化群的形成成为可能,并得到社会一定程度的认同。另外,社会中老年人数量的迅速增加,以及社会在众多的公共领域有意无意地对老年人的特殊对待,也是社会将老年人作为一个次文化群体认识的重要原因。

当老年群体与其他年龄群体交往时,他们会显示出次文化。老年次文化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表现在老年人形成群体身份与意识,具有采取社会行动的潜能,以捍卫老年人权利及争取老人福利与社会资源。消极作用是有可能造成年龄歧视,不利于不同年龄层的整合。

老年次文化理论忽略了老年群体成员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他们的兴趣、利益、政治观点的差异极大,对一些社会事件未必有一致的观点和认同。而且也有不少老年人由于缺少与外面接触的机会,也就不可能形成老年次文化的群体意识。

八、年龄分层理论

年龄分层理论是由美国学者M.W.赖利(M.W.Riley)和A.福纳(A.Foner)提出的。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年龄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标准,当人们的年龄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转移时,他们的权利、角色和特权也会发生相应变动。

年龄分层理论将人们的老化与社会进程联系起来。个人随年龄增长不仅会经历身体变化,同时也会经历社会角色和地位的改变,这种社会角色和地位的变化是与人的年龄相关的,因此社会中也就明显存在着年龄层次的区分,比如“儿童”、“青年”、“中年”和“老年”。 年龄层次的差别,在这里主要是说不同年龄层次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这种差别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分配和社会化过程所造成的,分配是指社会指定不同年龄的人扮演适当角色的过程。例如,年龄作为退休的标准与社会的整个就业模式有关。社会是另一种干预过程,它有助于人们顺利地从一种年龄状态过渡到另一种年龄状态。

从动态过程来看,同一年龄层次的成员由于在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上的相似性,以及与其他年龄层次的相异性,在向下一年龄层的过渡中也呈现出了新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现在退休的老年人与20年前退休的老年人在对老年生活的认识上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可能会更加倾向于积极调适,主动维护自己的权利。

九、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考吉尔(D.Cowgill)和赫尔姆斯(L.Holmes)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社会现代化与老年人的关系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推进了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数的增加;另一方面又削弱了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影响社会现代化和老年人地位的四个相关因素包括医疗技术、经济与技术、都市化和教育。

(1)医疗技术的发展延长了老年人的寿命,老年人口也因此增加。在注重年轻人和新兴行业的工业化社会,老年人被迫退休,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因此下降。

(2)经济与技术。经济和工业技术为年轻人带来新的工作岗位的同时,由于老年人缺乏再培训机会,可能会被迫提前退休。

(3)都市化。在农业社会,人的年龄与知识是成正比的,老年人往往掌握更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知识,因此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在工业社会,在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接受和掌握方面,以及对新的社会环境的适应方面,年轻人比老年人都更有优势。

(4)教育。现代社会中教育的普及使得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比老年人大,社会资源更多地侧重于年轻人的发展而非老年人的福利,这进一步加剧了老年人地位的下降。

那么老年人在现代社会中如何适应现代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呢?老年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举办培训课程来帮助老年人适应现代生活的变化,例如新型通讯工具和电器的使用等等。另外还应大力发展老年人教育,鼓励老年人继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既丰富了老年生活同时又可以不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

十、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社会损害理论着重讨论的是,有时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例如,因患老年病而健康受损的老人,询问子女自己是否应该搬过去与其同住。这种询问就很可能被子女视为老人无能力再作处任何决定的表现,从此凡事处处为老人作决定。这种关心久而久之就会对老人产生一种消极暗示,让老人觉得自己的确缺乏能力而把一切决定权都交给子女。也就是说,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随后会进入消极和依赖的地位,丧失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表明,对老年人的过分关心导致老年人认为自己无用的错误认知,从而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这一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至少告诉我们,有些所谓的老人问题大多是被标定的结果,也是老年人自己受消极暗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帮助老年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切实地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需要协助老人增强信心和提升能力。


社会重建理论就是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社会重建理论的基本模式是: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现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第二阶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决定,增强老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一、生物进化理论1、生长顺序与时间理论

研究的重点是青少年生理发展的顺序和时间以及类型与变异的情况;

通过对身体各个部位生长的研究,分析了青少年成长发育的顺序性和骤增现象,指出男女在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个别差异现象;

个别早熟或晚熟的个体给予关怀和辅导

2、复演理论

青少年期复演了人类进程中浪漫的现代主义社会;

青少年有极大正向发展的可能,也受到很多负向的力量。

二、精神分析理论1、性心理发展理论

青少年是“欲力再现”的时期,由于生物的成熟增加了性与攻击的能源;对于认识青少年的冲突、叛逆、反抗或否定快乐追求、过分理想化等现象,理解其原因有一些理论指导。

2、人际关系理论

以人际关系与沟通的发展作为了解个体行为的基础,并假设在个体生存的空间存有一个“人际场”,而人际沟通不良会导致人的心理失常。

该理论从人际关系角度去解释青少年适应问题,对青少年社会工作具有启迪意义。

3、心理社会理论

人生八阶段理论,每个时刻的美德都是克服了心理社会危机后产生的。青少年青春期的社会危机是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青少年社会工作应帮助青少年顺利渡过认同危机,建立自我信心。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四、认知发展理论1、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或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是著名发展心理学让·皮亚杰所提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务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不采用当时流行的等实验组及多人资料统计的方式,而采用对于个别儿童(他自己的女儿)在自然的情境下连续、细密的观察纪录他们对事物处理的智能反应,属于质的研究。而他这种研究方式,广为现时儿童心理学家所采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摆脱了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和纠葛,旗帜鲜明地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主客体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在心理发展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

第二,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先天遗传因素具有可控性和可变性,在环境的作用下,可以改变遗传特性

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心理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2、道德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皮亚杰对儿童道德认知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他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得到普遍的认同。皮亚杰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儿童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他把童年期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前道德阶段

前道德阶段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儿童只能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2)他律道德阶段

他律是指道德判断的标准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其特点:

①儿童认为规则、规范是由权威人物制定,不能改变,必须严格遵守

②对行为好坏的评定,只根据后果,而不是根据行为者的动机。

(3)自律道德阶段

自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其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即外在的道德标准内化于己。这个阶段的特点主要有:

①认识到规则具有相对性,是可以改变的。规则是人们根据相互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可以按多数人的意愿进行修改。

②对行为好坏的判断依据着重于主观动机或意图,而不只是后果。

五、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人们并不被动地面对世界中的种种事物,相反,他们把自己的知觉、思想和信念组织成简单的、有意义的形式。不管情境显得多么随意和杂乱,人们都会把某种概念应用于它,把某种意义赋予它。对于世界这种组织、知觉和解释,影响着我们在所有情境尤其是社会情境中行为方式。它的具体理论主要有:①场论;②心理生活空间理论;③印象形成理论;④社会规范理论;⑤社会比较理论;⑥隐含人格理论;⑦归因理论;⑧社会公平理论;⑨认知不协调理论;⑩认知均衡理论;参考群体理论;自发知觉理论;知觉定势理论;社会期望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情感一致性理论等。


第三节 家庭、妇女社会工作理论一、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着、比较丰富的理论,它有许多观点。如:自我分化(differtiation of self)和慢性焦虑(ehronie anxiet),三角(triangle)。本文试图从整体论、家人关系、新的信念、家庭规则、满足家庭的需求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整体论

系统理论的第一个原则是整体论,也就是相信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这表示所有的部分相加在一起并不产生整体,因为整体系统来自于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如果没有互动关系,及没有所谓的系统。

2.家人关系

系统的第二个重点就是关系,任何家庭系统都是由连接家人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每两个家庭成员之间都有关系存在,如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手足关系等。研究家庭系统时,我们必须注意各成员之间不同的关联,以及他们互动的方式,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互动网络。每个人既是整体的一部分,又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同时也受到整个家庭的影响,他既代表个人,也代表着家庭整体。

当我们长达成人以后,所有有关家的事物仍然存留在我们身上。一个人就是他的家庭具体而微的缩影;而一个家庭里,某几位家人之间的关系也反映出整个家庭的面貌。个人的潜意识和家庭中所有成员都有关联,每个人的世界也由个人和系统中所有人的关系所塑造出来,成长过程中的家庭经验形成我们心理整个深层结构。其中包括永远无法结合粗的血亲关系,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种影响大过于友谊以及家庭以外的关系。

3、新的信念

家庭系统有封闭式及开放式两种。封闭式的家庭系统里,所有的关系结构以及沟通都是僵化而固定的,运作过程缺乏变化,不管是处理金钱、性、教养或是亲属的问题,所用的模式完全没有变化。而开放的家庭系统具有高度的弹性和创意,允许改变,业余家庭以外的许多信息互通。

家庭系统跟所有的系统一样,都通过一个回馈的过程互相沟通,即所谓的回馈圈。在封闭家庭系统中,回馈圈是负向的,所谓负向回馈就是使系统固定、不改变。有人称这种状况是动态的均衡状态,也就是说家人在一种互动的状况里维持不变动的局势,看似想要引发改变,却一直维持现状。正向回馈可以打破系统当中固定的现象,它持有一些新的信念,也主张用创新的思想和行为来打击旧有的陋规。正向回馈向毒性教条的假设提出挑战,她引发家庭的改变,而不再墨守成规。

4、家庭规则

家庭系统功能不良,并非因为家中的成员不好,二十彼此之间星系的传达方式不良,或是他们用了不妥当的行为、规则及出现不妥当的回馈。家庭通常要制定许多管理的规则,包括经济的、家事分工的、节日庆祝方式的以及教育的、情感的、性的、身体的(包括生病和健康),还有教养的规则,这些规则都各自有其在态度行为、沟通等不同层面的定义。夫妻双方各自从自己成长的家庭里带来不同的规则,而在婚姻中双方如何妥协,达成共同的协议,是婚姻的重要课题。

5、满足家庭的需求

家庭跟所有的社会系统一样,都有基本的需求,家庭的需求包括:价值感、安全感、成绩感、亲密感、对于挑战和刺激的需求以及精神上的寄托。家庭需要一对彼此关系良好的父母,并且他们自己也要有相当的安全感,才能安心抚养孩子。

二、家庭生命周期1、概念

家庭生命周期也叫家庭生活历程,是指家庭自成立之日起,经历一系列发展阶段,并分裂出新的家庭,原家庭消亡的全过程。

2、划分(我国)

新婚期(2年左右),结婚到生育第一个孩子;

育儿期(5至6年),从生第一个孩子到最后一个孩子上小学;

教育期(15年),从小孩入小学到孩子独立;

向老期(20年),子女相继离家

孤老期(10至15年),夫妻中只剩一人,直至该家庭生命结束。

3、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

新婚期——婚姻系统的形成与整合,夫妻角色的认定;婚姻关系的协调;

育儿期——父母角色的认定,家庭财政,家务劳动的分工或协作,职业与家庭之间的经历分配;

教育期——亲子关系的调整,夫妻情感的深化发展;

向老期——接受子女已独立、离家的现实,婚姻关系的再调整;

孤老期——面对自己及配偶的衰老与死亡,安排晚年充实的生活,体味人生的意义。

如下表:家庭生活周期与家庭发展任务(Duvall&Miller,1985)


全国社会工作师考试


三、家庭沟通理论1、家庭沟通的概念

沟通理论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沟通时人类互动中的信息部分。个人通过沟通形成人际间,乃至社会的复杂超系统。

2、家庭沟通的特点

①家庭中的沟通无处不在

②沟通受多种因素影响

③撒提尔提出的五种沟通形态

四、家庭冲突理论1、家庭冲突的概念

家庭冲突是因为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动目标存在差异,或因家庭资源有限,分配不均而引起的彼此冲突。

2、家庭冲突的主要观点包括

(1)社会冲突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要素,冲突存在于任何社会互动形式中,同样也存在于家庭生活及家庭互动关系中。

(2)个别行动者会依其个人的喜好行动,包括需要、价值观、目标及资源,因此在其日常生活与人互动中会有各种理由诠释其欲求、利益及追求的方式,因此不可能要求每个行动者都是为了达到社会最大的利益而行动。

(3)无论是就个人或是团体而言都会有冲突发生,运用在家庭时情况亦同,如家中不同的成员会有其不同的目标、价值、兴趣及时间规划,且会与家中其他的成员产生冲突。

(4)家庭的冲突也可能来自于同样的目标与兴趣,但限于资源(爱、注意、权力、金钱)分配的不足,因此会有竞争。家庭冲突论者视个人喜好作为了解家庭关系及互动的主要因素。

(5)家庭是劳动力来源的体系,会影响家庭的权力、性别关系和生活;通常,家中的男人参加工作赚钱养家,而女人则负担家中未领薪的劳务,这种状态成为主流社会典型的“家庭形态”,由此男人在家中成为拥有较高权力者。

(6)“权力”(power)是家庭冲突理论的重要概念,存在于家庭内外系统之间,而这会受社会文化、阶层的影响,如就家庭内而言,与性别、年龄有关。

五、家庭发展理论

黑尔(Hill)指出:“家庭因为家庭成员对家庭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与来自社会的期待和环境的因素,促使家庭在不同阶段有所改变”(周月清,2001);因此其提出“家庭发展”的三个重要现象:1、家庭发展是一个组织的与互动的现象;2、它强调家庭生涯中家庭行为的相互与延续关系;3、确认“发展”是改变的来源,包括有功能性改变上的要求,及生活压力的发生。

家庭发展理论主要建立在以下四个假设之上(Doherty,1989):

1、人们是行动者(actor),也是反应者(reactor)。

2、家庭成员的增加与减少是互动的重要变项。

3、家人在同一处所的互动,不同于家人在不同处的互动。

4、转衔(transition)事件(急速的改变),会对家庭结构带来改变。家庭生涯的发展阶段如同个人的生涯发展一样(Erikson,1963),Duvall早在1950年代就将家庭分成八个阶段(见表四);同时家庭的发展阶段和个人发展阶段一样,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需求。对家庭生涯发展阶段的了解有助于家庭工作者从事家庭评量(family assessment),以确认家庭在何种生涯发展阶段的压力,尤其针对那些非传统的家庭(如单亲家庭),有助于了解个案家庭是处在何种家庭阶段,以及预测个案家庭可能有的任务和角色压力。

对那些有障碍子女尤其是重度无法生活自立的障碍子女的家庭而言,家庭始终处在子女的养育期,特别是对社会福利制度落后的国家,家庭始终停留在第二个发展阶段(育儿期),而走不下去,父母永远扮演照顾子女的角色,片刻也不休息,直到障碍子女或是父母终老至死。这种家庭的生命周期及其家庭要完成的任务,与一般常态发展的家庭差异极大。根据家庭发展理论,障碍者家庭的需求可称为是“特殊性需求”,因其不是在家庭正常发展下及在期待中发展的一般性需求,因此对这些有特殊性需求的家庭介入,就必须根据其特殊性的发展需求;而这也就是当我们与一般家庭比较时,障碍者家庭之所以为弱势家庭的原因,即它需要社会福利系统的介入,协助其能满足家庭发展阶段任务的达成。

六、增权理论(一)社会工作理论中的增权视角

“增权”是社会工作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近三十年来国外社会工作研究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随着我国专业社工的发展,近几年对增权视角的关注和也较多。我们知道社会工作的对象通常是社会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而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助人自助”,在社会工作理论的若干视角中,增权视角的工作实践最能契合社会工作“助人自助” 的核心价值。

1、何谓增权视角

增权,也称赋权、充权,它从Empowerment翻译而来。所罗门是这样界定增权的:“社工针对案主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旨在减少基于污名群体的成员的负面评价而形成的无力感。它涉及辨识导致这一问题的权利障碍和旨在减少间接权利障碍的影响和减少直接权利障碍的运作的特定策略的发展实施。”根据所罗门对增权的界定,我们看到增权“具有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

(1)具有积极意义和潜能的自我感的发展;

(2)建构知识和能力以更批判性的理解个人环境的社会和政治现实之网;

(3)形成资源和策略以实现个人和集体的目标。

增权可以在三个层次进行,一是个人层次,个人感到自己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二是人际层次,个人与他人合作促成问题解决的经验;三是政治层次,能够促成政策或政治层面的改变。从上面所罗门和李的解说,我们可以看到增权视角从个人、人际、政治三个层面最为彻底的表达了“助人自助”的核心价值。基于此,许多社会工作理论家都很重视增权视角在社会工作中的实践,如西蒙(1994)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描述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特点;李(Lee,1994)在《社会工作的增权取向》中,描绘了一个包括专业目的、价值、知识和理论基础以及方法在内的增权取向社会工作模型。

2、增权的层次

增权涵盖以下三个层次面:

一是个体层面的增权。所谓个体增权是指个体得以控制自身的生活能力以及对所处环境的融合与影响能力,包括实际控制能力和心理控制能力两个方面。对于不同的弱势群体对象来说。个体增权的侧重点不同,各元素的权重也有所不同。

二是人际关系层面的增权。离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任何人都无法提升自己的权力和能力。人际关系层面的增权,一方面可以增加一定的社会资源或社会资本,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形象,争取公平的社会环境。

三是社会参与层次的增权。社会参与层次的增权目标指向对社会决策的影响,表达自己利益诉求和参与社会资源的分配,争取到与健康社会和进步文化相匹配的社会公正和社会平等待遇。

(二)增权理论的两个方面理论架构1、增权理论的理论架构

在社会工作专业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无权可以看作是社会工作介入的对象,获得权力是社会工作介入的目标,而增权则是社会工作的途径。

社会工作中的权力是指人们所拥有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表现为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且表现为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亦即权力感。正是这种权力感可以增进人们的自我概念、自尊、尊严感、福祉感及重要感。权力存在于案主之中,而不是案主之外。

无权是和权力相对的。无权也不单是指人们缺乏能力或资源,同时亦是指人们通过一种内化的过程,形成一种无权感,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无权感,使得人们指责和贬低自己,进而陷入无权的恶性循环。增权并不是“赋予”案主权力,而是挖掘或激发案主的潜能。

古铁雷斯、迪洛伊斯和格伦梅伊对增权的操作性定义:

第一,增权是一种理论和实践,处理权力、无权和压迫以及它们如何造成个人、家庭或社区问题与影响助人关系的议题。

第二,增权的目标是增加个人、人际或政治权力,以便个人、家庭或社区可以采取行动改善他们的处境。

第三,增权是一个过程,可以发生在个人、人际和社区等介入层面。它由下列次级过程构成:群体意识的发展、自责的减少、个人对改变负有责任的假设、自我效能的提升。

第四,增权通过一些介入方法发生,包括把助人关系建立在合作信任和分享权力基础之上:利用小的群体、接受案主对问题的定义、确认和加强案主的长处;提升案主关于阶级和权力议题的意识;积极引导案主加入改变的过程;传授具体的技巧;使用互助、自助或支持群体;在助人关系中体验个人权力感;动员资源或为案主进行倡导。

第五,有效实践的目标并不是应付和适应,而是案主或社区实际权力的增长,以便他们可以采取行动防止或改变他们所面对的问题。由于无权的效果发生在许多层面,所以改变的努力可以针对任何介入层面或者可以包括介入的多个层面。

总之,增权领域的许多学者一致认为,最终目标是增加群体或社区的权力,而增加他们的权力则要求针对改变的多个层面。

2、增权理论的实践架构

增强权能取向的实施主要着力于协助经济不足或受到政治压迫的弱势族群,致力于增加案主的权能以增进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努力于改革压迫案主的环境或结构。古铁雷斯、帕森斯和考克斯特别提出三项与增强权能有关的伦理原则:

一是承诺提升社会正义,二是承诺尊重案主自决原则及自我实现的目标,三是承诺案主充分参与干预计划的订定。

在以工作者和案主之间建立协同的伙伴关系为基础的增权过程中,社工将案主视为健全的、有价值、有能力的个人,具有增强权能观点的社工人员因此认识到案主的苦痛与困境并非源于个人的缺陷,而是导致于社会中优势权能团体的疏离与压迫,在心理上经历无力感、无助感、疏离感或失去自控感,在政治经济层次上缺乏参与改革行动所需的权能与机会。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是在鼓励案主自己定义自己未来的蓝图,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并在社工人员的协助下共同朝向可预见到的未来远景而努力,进而破除其直接与间接的权能障碍,提升其生活空间与机会。

从增权理论的理论架构和实践架构中可以看出,增权取向强调权力在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性,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伙伴关系,案主的长处而不是短处,同时着眼于个人及其社会及物质环境的双重工作焦点,承认案主是积极的主体,已被去权的弱势人群为工作对象。总之,增权理论以其独特的人道主义精神介入问题,

通过挖掘案主潜能并改变社会不公正,来破除案主直接或间接的权能障碍。

在国家生活和公民日常生活中,应该借鉴社工的增权理论,国家给每个公民以平等的机会和权力,公民充分利用这种权力,进而促进社会达成一种和谐的状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生殖健康社工助人方法(生殖健康社工助人方法有哪些)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