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亚健康调理有效方法昌邑亚健康调理有效方法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昌邑亚健康调理有效方法

昌邑亚健康调理有效方法()

悬壶济世是中医文化的一种传承,一种传统。姜国勇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是昌邑知名老中医姜其善先生,从小耳濡目染中形成了强烈的从医梦想和浓浓的桑梓情怀。姜国勇在父亲言传身教下学习中医,十几岁背记汤头歌诀,熟记药性,钻研中医书籍,祖传秘方。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知识的提高,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逐渐增多,使得姜国勇逐渐认识到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的重要性,在二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他不断深入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继承家传中医学经验,与时俱进,博采众长,致力于中医诊疗的科学化、规范化,他追求中西医并重,重视中医经方与时方结合应用,辨证施治,突出中医特色的诊疗思路,他在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使命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与时俱进学习中医

千百年来,中医的传承模式大都是父父子子、师徒相继,口口相传。出身中医世家的姜国勇,在父亲的影响下,朝夕临证,耳濡目染,口授心传,真正的传承和领悟到老一辈中医专家独到的技术经验,成为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中的一份子。为了更好的学习中医技术,姜国勇高考志愿选择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在大学里,跟着那些中医专家们学到了很多的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方面的知识。不论是父亲教的,还是学校里学的,这些中医的技术经验,成为自己走上中医之路的基石。”姜国勇说。

然而“传承”也并非说要固守老祖宗的东西一成不变。中医也应当与时俱进,与其同一时代的科学技术相融合,不断吸纳新技术、新事物充实自身,才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临床中,中西医并重,互为补充是指导思想,在具体工作中,首先会想到用中医的方法,提倡革新中医,继承革新思想,进行中西结合、强调辨证论治,具体体现这个思想的就是“古方今用”,姜国勇重视当今高度发展的现代诊疗技术,更重视把古时候的方子用在现在的疾病上,体现出中西医有机结合的内容,又不忘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



姜国勇告诉记者:“很多住院后的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严重的出现失眠、心慌、胸闷等症状,这些在西医的系统检查中往往不会有异常发现,这部分患者住院后,经院内会诊,中医参与治疗,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原发病也因此得到更好的治疗,患者身体也得到恢复。”任何学科和疗法都有它的局限性,而中西医的融合,也正是中国医学在整个世界医学中的亮点。“中医的传承和应用也要贴合患者的需要,与时俱进,利用好现有的科技手段,积极搭建有利于患者病情治疗的条件和渠道”姜国勇说,“中医是国粹,我们每个中医人都肩负着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的使命。”

妙手把脉药到病除

行医二十多年,姜国勇一直坚持在一线,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善于纯中医中药治疗轻中度抑郁症,各种慢性疼痛,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及亚健康状态;在日常工作中,重视中医经典的学习,重视中医经方与时方结合应用,辨证施治,突出中医特色;在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导致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便秘、食欲不振、焦虑和抑郁情绪、失眠等方面,具有独到的治疗经验;善于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咳嗽、哮症、喘病、眩晕、中风病、失眠、腹痛、泄泻、便秘、胆胀、虚劳、痹症、腰痛、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现在我每周一坐诊,一天看20个患者,接诊每位患者的时间可达到20分钟左右,做到诊断,开药,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姜国勇说,相比父亲,“我赶上了中医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代,国家对中医药越来越重视,群众对健康保健的需求,让中医‘治未病’和注重阴阳调理的观念深入人心。”



城区的王大爷,突发脑梗死,在外地医院治疗几周后仍没有明显效果。入院时王大爷肺部感染、顽固腹泻、重度营养不良等症状,入住昌邑市人民医院老年病中医科医养结合病区,姜国勇接诊后,继续给予西医支持治疗,但不同的是,给王大爷把脉问诊,明确了王大爷的整体状态是“脾虚湿滞,饮停胃肠”并开具了几幅中药且辅助针灸治疗。王大爷的腹部感染、腹泻等症状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老人营养跟得上了,原发病的治疗也就有了效果,身体也逐渐的恢复。

在日常的诊疗过程中,中医的特色优势也日渐凸显,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式,也更加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姜国勇带领中医科的医疗人员,探索出一套全新的诊疗模式。“医院各个科室的住院患者在西医系统治疗的基础上,中医以会诊的形式参与有中医治疗需求患者的诊疗管理,提供系统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在确保 ‘1+1>2’的情况下,只计一次会诊费用,不额外增加患者的负担,确保患者住院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有效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最终降低费用,使患者既能够有系统的管理治疗,也能享受到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姜国勇向记者介绍道,“目前,医院会诊中,中医参与率达到80%以上,患者普遍反应治疗效果提高了,并且中医药在医保中的报销比例接近90%,总体的治疗费用更低了。”

勇挑老年病科重担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人口比例日渐增高。“除了小儿科、产科的疾病外,其他疾病我们几乎都碰到过。老年人生病与年轻人完全不同,老年人是以衰弱为基础的。老年人由于衰老,多脏器的衰退,因此一个人身上可能会同时存在好几种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有些疾病在处理中还存在矛盾。”姜国勇说,“老年病科的医生知识面一定要广,要博览群书,在用药、药物代谢、发病特点、病情转归等处理方式上完全不同。”老年病患者一体多病且病情复杂多变,又因年龄大而格外容易发生病危的情况,不少人将老年病科喻为距离死神最近的科室。常年接触老年病患者,姜国勇和他的团队不敢有一丝懈怠。



近年来,昌邑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逐渐发展壮大,在困难养老、医养结合等特色诊疗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目前,科室住院治疗以及居家治疗的共有30多位患者。姜国勇作为科室主任,每天都坚持带领科室团队查房。每日的查房中,他认真听取每一位患者的倾诉、观察每一位患者的细微变化,及时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纠正诊断及治疗中的不足。对于每一位患者的不同情况,他都制定几种方案,并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直到患者及家属理解。老年病科收治的多是常年的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患者出院后仍需要治疗指导和复查。其中有些患者因为住院不方便就选择在家居家治疗。家住建筑公司宿舍的姜大妈,因为脑干梗塞,长期在家卧床,根据相关的医保政策,姜国勇安排人员为其申请办理了居家护理,患者无需住院,在家即可享受医院大夫和护士每周两次的随访诊疗服务。

“老年病科的医生,问诊技巧要高,更要有耐心,慢慢听他们表达自己的主诉,还要做好引导。”姜国勇介绍说,“老年人会主诉一大堆,甚至讲到七大姑八大姨、天马行空。有时候,患者需要的可能是一个倾诉对象,倾听是对患者最基本的尊重。”前段时间,姜国勇曾接诊过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极度萎靡,走路抖抖索索,完全靠家人搀扶着才能走路。“老太太的家人拿出了之前所有的检验报告,报告显示她机体功能一切正常。可是老太太的不适却是不争的事实。”后经过姜国勇的中医辨证发现,老太太口唇发紫,舌下的络脉像蚯蚓一样盘列,这在中医看来就是典型的血瘀证。“我给她开了活血化瘀的药,两个月以后,老太太的精神状态完全恢复。”

中医大夫,看病问诊要从患者的整体状况考虑,在老年病科,尤其要考虑整体观。考虑整体观不仅是把人看作一个整体,还要把人和自然界、环境、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联系在一起。也正因此中医在老年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姜国勇说:“只干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将中西医结合运用好,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尽管姜国勇的医术小有成就,但在生活和工作中,他却有着儒雅风趣的一面,与同事和患者之间,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姜国勇将自己的中医知识和养生经验,分享给每一个相识或陌生的人。“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姜国勇说。(宋国栋 刘晓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昌邑亚健康调理有效方法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