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路中医耳痘治疗方法(耳朵长痘中医)健康之路中医耳痘治疗方法(耳朵长痘中医)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健康之路中医耳痘治疗方法(耳朵长痘中医)

健康之路中医耳痘治疗方法(耳朵长痘中医)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又称急性渗出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中医称为急耳痹、耳胀、耳胀痛,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咽鼓管堵塞,导致中耳粘膜充血、渗出、积液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多继发于感冒、鼻炎、鼻窦炎、小儿腺样体肥大等疾病。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可转化为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从而导致病变迁延不愈,听力逐渐下降等。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病急,自觉患耳闷胀堵塞感,严重时或有轻微胀痛,听力减退,自声增强(听外界的声音减小,但听自己的讲话声却大于平时,好似有回音),少数伴有耳鸣、鼻塞、鼻涕粘稠、头痛头昏等。检查可见鼓膜充血、内陷,或有鼓室积液;听力检查多表现为低频区听力下降等。

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主要与体内素有肝胆蕴热,复受风湿热邪侵袭,内外合邪,壅滞耳脉,气机不畅所致。治疗依据病因病邪、病情早晚及轻重程度不同,结合证候表现,一般采用疏风散邪,利湿清热,行气通窍之法,绝大多数可以治愈。常用治疗方法如下:

发病早期,耳内闷胀,如物堵塞,或有胀痛,听力减退,自听增强,耳鸣如风,检查见耳膜淡红内陷,或有鼻塞,流鼻涕黄稠,头昏头痛,舌尖红,苔薄黄,脉实有力者,多属风热侵袭,壅痹耳脉。治宜疏风清热,宣肺通窍。方药可用桑菊饮合苍耳子散加减。常用药物如桑叶、菊花、连翘、杏仁、薄荷、白芷、辛夷、苍耳子、蔓荆子、黄芩等。

发病中期,耳内闷堵不适,听力下降,检查鼓膜淡红或淡蓝,或呈毛玻璃状,中耳积液,口苦咽干,大便不爽,小便黄浊,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者,多属肝胆湿热,壅滞耳窍。治宜清泻肝胆,利湿通窍。方药可用龙胆泻肝汤合通气散加减。常用药物如龙胆草、栀子、黄芩、车前草、通草、柴胡、川芎、香附、甘草等。若中耳积液者,可合用四苓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加减。

发病后期,耳内闷胀不爽,或有刺痛,听力减退,耳鸣如风如潮,检查见鼓膜暗红乏泽,舌暗苔白,脉沉有力者,多属湿阻耳窍,气血瘀滞。治宜化湿导滞,行气活血。方药可用五苓散合通气散加减。常用药物如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柴胡、川芎、香附、石菖蒲、丝瓜络等。

在养护方面,要注意适当休息,饮食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辛辣煎炸;保持鼻腔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鼻塞时可涂用薄荷膏;耳内闷胀不适者,可用食指按压耳门,随按随放,以减轻闷胀堵塞感;发病期间可用薄荷6克、菊花10克、栀子6克,开水浸泡代茶饮用。

在预防方面,重点是预防感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根治鼻炎、鼻窦炎、鼻咽炎,小儿腺样体肥大等疾病;对于感冒后鼻塞严重,或素有鼻塞者,擤鼻涕时不可过于用力,以免鼻涕逆入咽鼓管而引发中耳炎。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发病后,及时正确的治疗是治愈的关键。如治疗不及时,则容易转发为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致使病变迁延难愈,听力下降等,不可忽视。此外,非化脓性中耳炎亦是鼻咽癌的早期证候表现之一,因此,病情复杂者,应寻求专科医生加以诊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健康之路中医耳痘治疗方法(耳朵长痘中医)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