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上班太远(怀孕上班太远怎么办)怀孕上班太远(怀孕上班太远怎么办)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怀孕上班太远(怀孕上班太远怎么办)

怀孕上班太远(怀孕上班太远怎么办)

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我们的婚姻》,展示的是住在金融街做风险投资行业的金融人关于事业与家庭取舍及育儿的问题。我现在追到二十多集。在看的过程中总有想弃剧的冲动,但还有点不甘不舍,因为还想看盛江川和沈慧星两口子吵架的精彩以及他们几家人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的矛盾纠结与选择。

之所以想弃剧,是因为几家人关于要照顾家庭陪伴孩子就要牺牲一个人的事业专门留在家中做全职妈妈或爸爸的情节,感觉脱离生活实际。看的过程中我不只一次发出感叹:原来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养孩子会有这么多烦恼啊?我主要列举两家的情况说一说。

主角家庭盛江川和沈慧星是同一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两人虽然不同届,但在学校辩论赛上相识,不打不成交,相互欣赏,慢慢发展成情侣。

在沈慧星毕业就业之前发现自己怀孕了,她不顾众人反对,放弃事业前景与盛江川结婚生女。六年的时间里,她相夫教女,承担了大部分家庭责任,把女儿培养教育的很好,把家里料理的也很好。盛江川呢,工作努力,业绩突出,在一个著名风投公司干的风生水起,家里经济水平也水涨船高。剧情就是从他们一家搬到寸土寸金的金融街新房后展开的。十多万一平的新房满足了盛的虚荣心,也让他很有成就感。但是新房设计装修,搬家等事宜全部是由沈慧星操刀完成的,盛江川忙的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其中。日复一日的丧偶式育儿,消磨着两个人的爱情,家庭琐事全部由女方独自承担,沈慧星也觉得不满,充满怨气。她觉得自己也是学金融的,也是作为学霸一路成长起来的,凭什么就要把自己的才华全部埋没在家庭琐事中,于是她提出孩子上学后自己也要出去工作。这一想法受到各方面阻力,首先丈夫觉得她这么做根本没有必要,自己完全负担得起全家生活,而且家里更需要她。邻居与好友觉得她毕业后就待在家里,六年与社会脱钩的事实会让再就业困难重重,包括应聘单位在内都觉得在家带孩子六年的宝妈不适合任职。

然而沈慧星在与丈夫一次次争吵后更坚定了要就业的决心。客观来讲,盛江川还是一个很好的丈夫,六年来夫妻二人也一直是平等相处,他尊重妻子的付出,也深爱着娘俩,所以他先是提出异议,之后耐心劝说,在沈慧星激烈反抗后也就听之任之了。剧情本来很好,关于女性自立自强,不愿与社会脱节,希望不断学习成长,并以自己的努力为孩子树立更好的榜样。可是怪诞的是两个人经常因为谁接送孩子而争论,不管事业多忙,孩子的事就是天下第一大事,必须得有一个人请假陪伴。诚然,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应有的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个事为什么就必须由夫妻之中的一个人放弃工作来完成呢?沈慧星也请了阿姨负责接送孩子,可是这个阿姨本身负担重,晚上7点必须回家,这样两口子就必须得有一人7点之前到家。而他们的工作性质根本无法保证这个时间,两人让步的结果是一个人负责一三五,一个人负责二四六。而不能换一个时间合适的阿姨的理由居然是这个阿姨人好,孩子也喜欢她。我觉得这就是刻意制造矛盾冲突了,对孩子好的阿姨肯定不只一个,不能这样一棵树吊死,而应多换几个试试呀。沈慧星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要求还很高,把孩子的事看的比什么都重要,那就不要上班自己亲自带好了,可是偏不,还要追求自身价值和独立人格。甘蔗没有两头甜,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一头,另一头可以降低一些要求,这样才好达到和谐。孩子的事完全没有必要照顾的这么面面俱到,以至于稍有疏忽就与伴侣大吵大闹,家里鸡犬不宁的。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长应该学会放手,抓大放小,也让孩子不总黏着家长,做好自我管理,也利于亲情隔离,不至于家长总被绑架着。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早一点放手,孩子大人都轻松。


另一个家庭是女方在外打拼的女高管,事业有成,风风火火,要强努力。男方虽学富五车,却甘于在家照顾孩子和家庭,为她提供稳固的大后方。在沈慧星和他成为邻居后,一起领孩子出来玩时慢慢熟识,也了解了他家的情况。这个男人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是学历史的。他知道自己的行业在经济大潮中不吃香,所以自愿退下来做绿叶陪衬做金融的妻子。

他理解妻子在外打拼的不易,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和教育儿子的重任,把妻儿都照顾的很好。同时他也没忘记和丢弃自己的主业,一直在历史中深耕,不论是教育孩子还是为人处世都显示出稳重、聪慧,有修养、有内涵。在沈慧星和蒋静两位女邻居问到他会不会觉得委屈时,他也坦言,自己的行业不如老婆吃香,那就支持老婆吧。自己的同届同学现在连在郊区买一套房都十分费劲,而自己已经住在市中心的高档金融街小区中,这些都是老婆的功劳,自己没啥可委屈的。然而,话是这么说,他从未放弃学习,溜娃时手里总是拿着书,有空就在看书。在学校导师找到他,问能否参与到史志办课题研究工作中来时,他很兴奋,觉得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跟老婆说时,老婆开始以为他能被调入到史志办,成为有编制的事业单位人员,所以也很支持。后来知道只是帮忙,并不能调入时,她就变了脸,处处设置障碍,让男人因为孩子和家庭琐事而脱不了身。这个剧情就又有点狗血了,我不觉得一个家庭和一个孩子就必须得拴住一个大人而没有其它解决办法。一个男人在家几年带孩子,孩子基本可以离手了,另一方应该非常感谢,并为其重新走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应有的支持与帮助才对。男人说:“我在乎的不是编制和待遇,咱家也不缺这个,我只要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能学以致用体现自身价值就好。”可是他也在妻子的一次次不高兴与阻挠中丧失了快乐与平和,每天都郁郁寡欢。讲真,我对他妻子的所作所为是不能理解的,她为了实现自己价值的最大化,牺牲了丈夫实现自我的权利,凭什么啊?

一个家庭中,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确实需要有人做出牺牲,多一些陪伴照顾孩子。所以现在很多老人被拉入其中,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我想说的是,在孩子进入幼儿园或上学后,就不应该再要求谁必须留在家中全职陪伴了(夫妻商量好后,自愿的除外)。解决办法有很多,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雇人接送,不允许还可以请老人帮忙,还可以在学校附近找看护班。孩子固然是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但时时刻刻排在第一位,非要照顾到无微不至也不至于。让TA和同龄的孩子们在看护班里共同成长没有什么坏处,家长晚一点接也没有问题,只要跟孩子说明白,TA应该会理解的,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我自己的家庭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两个人都上班,孩子小时由老人帮忙带,老人有事送到私人托儿所。上学后就是在学校附近找个看护班,负责中午接送、一顿午饭和放学时接回。我们家长尽量正点去接,偶尔有事晚了也没关系,打声招呼,孩子会在看护班跟着人家吃晚饭,我们去了多付些钱即可。孩子从小学到初中毕业都是这样过来的,很适应看护班的生活,甚至在家吃饭时还会说哪个菜不如看护班老师做的好等等。高中时先是住校后又坐送子车,在她提出同学都在学校附近租房时,我经过慎重考虑跟她详谈:在学校附近租房不是不可以,只是爸妈上班太远太折腾,家中三个人要互相照应,不能因为你一个人而牺牲其他两个人的利益,你觉得呢?她接受,然后整个高三都是坐的送子车来回(为了能赶上送子车回家,还会牺牲掉一节晚自习课)。一个家庭中不是孩子的事最重要,每个家庭成员都重要,坦然陈述事实,让孩子参与讨论,他会理解家长,自觉为家长着想,早早拥有家庭责任意识,也就不会坚持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家长不把孩子的事永远排在第一位,充分考虑三个人的需求合理安排,孩子会理解的。我女儿的学习并没有因为坐送子车折腾和少上一节自习课而有所耽误,相反,她因为自己能为家庭分忧而高兴,每天晚上回来的时候甚至都是吹着小口哨上楼的。因为家庭和谐,心情愉快,心态放松,女儿也在高考中超水平发挥,考出高中以来的最好成绩。

我们稍微放放手,粗放些,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的也早,自我管理能力会更早培养好。父、母、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把自己建设好管理好既是为自己负责,也是为另外的家庭成员减轻负担,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更独立更自立更坚强更懂事,夫妻之间互相尊重,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家庭关系也更和谐稳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怀孕上班太远(怀孕上班太远怎么办)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