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顽固性肥胖(肥胖的中医治疗)中医治疗顽固性肥胖(肥胖的中医治疗)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中医治疗顽固性肥胖(肥胖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顽固性肥胖(肥胖的中医治疗)

近年来,有太多人深受肥胖和超重的困扰。这其中,十有八九都与脾中痰湿有关。

脾湿导致的肥胖,常伴随腹胀、食欲不振、大便不实、周身乏力。脾湿肥胖主要原因为脾湿阻滞气机、脾失健运。

如果你经常出现以下症状,那么就很可能是脾湿型肥胖:

1.脾胃功能差,食欲不振,不爱吃饭;

2.吃完饭肚子撑得慌,吃得不多也会腹胀;

3.嘴里发粘、小便短少、大便粘滞不爽;

4.头身困重,总觉得头上有什么东西蒙着,昏昏沉沉;

5.肢体肿胀,身目发黄,面色晦暗;

6.舌体淡胖,舌苔白滑。

脾湿肥胖的中医调理方式主要是健脾祛湿,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水湿不能运化,滞留体内过久就会导致肥胖。

那么如何解决?

【推荐一经方】

苍术,白术,半夏,陈皮,茯苓,黑豆皮,薏苡仁,石菖蒲,竹茹,荷叶,通草

【运用医案】

张女士,37岁,身高166cm,体重将近180斤。

详细问诊得知,张女士的胖是全身性的,四肢、肚子,哪儿都胖。除了肥胖,还伴有以下症状:

头脑昏沉,耳鸣声不断;四肢发沉、总是很懒,月经不规律;心悸心慌,咳吐白痰,口干舌燥。

再看她舌象,舌苔发腻

结合舌象分析,她这就属于典型的脾湿肥胖

舌苔腻,这就是脾虚,运化失常,痰湿内积。痰湿上泛于舌,所以苔腻。眩晕耳鸣,这是脾虚湿盛,痰湿上蒙清窍;四肢发沉、总觉得懒,这是痰湿阻滞四肢经络的表现;心慌心悸,容易咳吐白痰,这是痰湿上蒙于心;口干,那是痰湿阻于内,影响了津液的输布,所以口渴。

所以,要想改善,就必须从解决脾湿入手。

用药:苍术,白术,半夏,陈皮,茯苓,黑豆皮,薏苡仁,石菖蒲,竹茹,荷叶,通草,瓜蒌,大麻仁,桃仁等。

调理的同时,我叮嘱张女士每天尽量运动一段时间,养成饮食均衡规律的习惯。

对症加减,调理不到一个月,张女士腰围明显缩小,感觉身体轻快,外形看上去明显小了一圈,眩晕心慌之感有所减轻。原方继续加减巩固,二诊后,张女士体重降到150多斤,体力增加,全身不适感几乎消失。

【方解】

方中苍术、白术、半夏健脾燥湿;陈皮行气除湿;

茯苓、薏苡仁健脾利湿;竹茹清痰热,黑豆皮和通草利湿利尿;

石菖蒲化痰醒神开窍,配荷叶升脾胃清阳之气。总之,都是围绕脾湿。

最后,在治理脾湿的基础上,酌加瓜蒌、大麻仁、桃仁等去瘀通便润肠之品,以图腑气通畅。

其实,在每个脾湿肥胖的调理过程中,中医能做的,就是解决身体已经“出了故障”的地方,但至于更深层的原因,还得依托患者自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中医治疗顽固性肥胖(肥胖的中医治疗)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