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通经络治疗仪(经络路路通仪器)路路通经络治疗仪(经络路路通仪器)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路路通经络治疗仪(经络路路通仪器)

路路通经络治疗仪(经络路路通仪器)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变,在冬季及冬春之交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的时节易发病。面瘫病因很多,大多数患者是因风寒之邪侵犯面部,即面部长时间受过冷刺激,而造成面部经络气血组织不通,面神经因缺血而麻痹,受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表情肌就会因营养不足而出现功能障碍,导致面瘫。很多年轻的患者是长期在寒风中骑摩托车或在坐车、工作时开窗,经常面部直吹冷风造成的。

面神经麻痹临床上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征,多为单侧性,双侧同时发病的极少。起病急骤,伴患侧耳后、耳内、乳突或面部轻微疼痛,清晨洗漱时发现口角流水,面部活动不灵,口角歪斜;或于进食时发现食物存积于一侧齿颊间隙,并有口水从口角淌下。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睑闭合不能或不全,泪液分泌减少,病侧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下垂,病侧做闭目、蹙眉、皱额、鼓气、噘嘴、露齿等动作均不能。

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口僻”等,属“中风”范畴。中医认为发病多由肌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侵袭,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 《录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又如《录枢脉经》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通,百病皆治。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辩证分型及治疗

1、风邪入络

症状:每于晚间受风寒或受潮湿之后,次日晨起即发现面瘫,口眼歪斜,或有头痛,苔薄白,脉浮。 证候分析:正气相对不足,脉络空虚,感受风寒之邪,侵袭头面,筋脉痹阻,故面瘫乃作,口眼歪斜;风寒之邪外束,故头痛,苔薄白,脉浮。

治则:祛风活血,和营通络。

方药:牵正散加减。

白附子9g 僵蚕9g 当归9g 防风9g

白芷12g 白芍12g 川芎6g 钩藤12g

天麻12g 全蝎1.5g(冲服)

随症加减:痰多者,加天竺黄12g、制南星12g,以化痰开窍;口干咽燥者,加黄芩12g、生石膏30g,以清热泻火;有寒象者,加细辛6g、麻黄9g,以温经通络散寒;有瘀象者,加鸡血藤15g、红花9g、路路通9g,以活血通络。

2、气血两虚

症状:口眼歪斜,日久不复,头晕乏力,纳差胃呆,心悸眼花,苔薄,脉细。 证候分析:正气不足,感受风寒之邪之后,经络阻滞,气血痹阻不利,筋脉失养,故口眼歪斜,日久不复;病久不复,致气血两虚,故头晕乏力眼花;血不养心,故心悸阵作;脾不健运,则纳差胃呆;苔薄,脉细为气血不足之征。

治则:补益气血,祛风通络。

方药:八珍汤加减。

党参9g 白术12g 茯苓12g 炙甘草6g

当归9g 赤芍12g 川芎6g 地龙12g

桂枝9g 蜈蚣2条 (冲服) 全蝎粉1.5g(冲服)

随症加减:神疲气短者,加黄芪15g,以补益中气;头晕目花者,加枸杞子12g、菊花9g,以补肝而清利头目;心悸失眠者,加枣仁12g、夜交藤30g,以养心安神。

3、痰瘀互阻

症状:口眼歪斜,头痛,肢体麻木,头晕,神疲乏力,纳呆。舌质黯,苔薄腻,脉细滑或细涩。 证候分析: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人络,夹痰夹瘀痹阻经络,故口眼歪斜而致面瘫;瘀血阻络,清窍不利,故头痛肢麻;气血不足,故头晕,神疲乏力;健运失司故纳呆;舌质黯,苔薄腻,脉细滑或细涩为气虚血滞,痰瘀互阻之象。

治则:益气活血,祛疾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加减。

生黄芪15g 当归9g 川芎6g 赤芍9g 地龙12g

白附子9g 桃仁9g 红花9g 全蝎粉2g(吞)

随症加减:寒象者,酌加桂枝9g、羌活9g,以温经散寒;热象者,加黄芪12g、生石膏30g,以清胆胃经热;痰湿明显者,加陈皮6g、半夏9g,以祛湿化痰;伴面肌痉挛者,适当加大全蝎粉的用量,并加用白芍15g、甘草6g、鸡血藤15g,以解痉缓急通络。

中成药

1.大活络丸 每次1丸,每日2~3次。适用于本病有寒象者。

2.牛黄清心丸 每次1丸,每日2~3次。适用于本病有热象者。

简便方

1.蜈蚣、全蝎和僵蚕,其用量为1:2:3,焙于研末,每服2克,每日3次。

2.用生蓖麻仁7粒去壳,捣烂,贴敷于患侧牵正穴,即左斜敷右,右斜敷左。

其它疗法

(1)针灸疗法:取风池、翳风、阳白、四白、地仓、下关、合谷。迎香穴,每次取2~4穴,急性期每日治疗,易浅刺;慢性期隔日治疗,易深刺。亦可用透穴法治疗,如阳白透鱼腰、迎香透四白、地仓透颊车等。除合谷穴外,均取患侧穴。局部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时,应注意刺激强度,以局部不出现发僵发紧感为宜,以免影响面瘫的恢复,导致面肌痉挛的出现。

(2)按摩法:本法对于改善局部的木僵感,促进面瘫恢复有一定帮助,而且不易导致面肌痉挛。以点揉手法为主,穴位选用可参照体针治疗。

(3)理疗法:急性期可以在耳后茎乳突孔附近进行热敷,红外照射,或短波照射,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减轻或缓解局部疼痛症状。

(4)功能锻炼:早期的面部表情肌功能锻炼对于缩短疗程有重要意义。尽早进行皱眉、抬额、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的训练,每日进行数次,每次进行数分钟。

(5)握药疗法:取桂枝9克、麻黄6克、防已6克、荆芥6克、川芎15克、防风15克、附子4克,共为细末,葱白捣泥调和,握于手心,令微汗出,每日1次。

注意事项

1.发病期间应避免局部遭受风寒之邪侵袭,可用口罩保护患部,使之温暖。

2.急性期应立即采取措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水肿的消退和吸收,以免面神经进一步受损。

3.局部经常按摩,尽早进行患侧面部肌肉运动,以利尽早恢复。

武威医科院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科

我院中西医结合科成立于1998年,是我院的一级临床科室。科室拥有中西医结合特色门诊3个,住院部1个。近年来,科室先后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级科研项目10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在国家级与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具备较强的临床、科研、教学能力。科室现有医生10名,其中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硕士研究生2名,主任医师2名(外聘专家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护理人员20名。

学科技术带头人:李应宏毕业于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现任武威医学科学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先后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项,市级科研项目8项,其中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明医学实用型专利2项;在国家级与省级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7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肿瘤、风湿免疫病、脾胃病、皮肤病、颈肩腰腿痛等疾病。

科室外聘专家:王兰英,教授,主任医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甘肃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指导老师。每月定期来我科教学、查房、坐诊、授课。现任甘肃省中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兼任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著作3部,参编著作5部。擅长全身各部位肿瘤、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紫癜、过敏性紫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科室诊疗特色:科室重点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风湿免疫病、内分泌及糖尿病、脾胃病、皮肤病、颈肩腰腿痛等疾病,尤其在风湿免疫病、内分泌及糖尿病、皮肤病的规范化诊治上有独到之处。科室配备的设备高频热疗机、神灯理疗仪、中药离子导入仪、中药熏蒸治疗仪、红外线理疗仪、罗氏血糖仪、福尼亚胰岛素泵、糖尿病并发症检查箱、神经肌肉刺激仪、中药熏蒸治疗仪、多功能颈椎牵引床、多功能腰椎牵引床、蜡疗机等。

全科医务人员的医疗宗旨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忠于职守、文明行医、优质护理、以人为本、病人至上、质量为本、精益求精。我们的努力使为了对生命的尊重,病人的满意是我们永远的追求。以最小的医疗花费,创最佳的医疗效果,是我们中西医结合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承诺。

科室电话:0935-2268122(住院部) 0935-2268443(护理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路路通经络治疗仪(经络路路通仪器)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