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治疗脑瘫的药(美国治疗偏瘫的药)美国治疗脑瘫的药(美国治疗偏瘫的药)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美国治疗脑瘫的药(美国治疗偏瘫的药)

美国治疗脑瘫的药(美国治疗偏瘫的药)


本报记者 乔地

家有脑瘫患儿,本来就够让人闹心了。可近年来的医疗乱象,让人“瘫上价瘫”。河南驻马店市一位脑瘫患儿的家长近日向科技日报记者反映:“现在治疗儿童脑瘫的办法真多,又是神经修复、手术治疗,又是药物、康复训练等,还有医院搞干细胞移植,弄得我们东奔西跑给孩子治病,钱没少花,病也没治好。”

针对这一乱象,国内知名脑瘫专家、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高晓群教授忧心忡忡。作为河南省政府参事,他再次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脑瘫医疗机构的整治与监管,同时建议小儿脑瘫家庭一定要科学甄别,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一次次盲目接受无效的治疗!

甄别脑瘫,个性化治疗最重要

高晓群叮嘱,患儿家长一定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脑瘫康复常识,以科学的态度,根据患儿身体信息,进行病症筛选分类,“个性化”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个性化“精确”医疗程序,涵盖到小儿脑瘫治疗全过程。

他介绍,脑瘫是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出生前后2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由于受损范围和受损程度不同,脑瘫临床表现各异,但都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应有的智力行为和运动功能。

脑瘫因此被称为“世界医学难题”,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约为2-4‰,通常以每1000名活产儿中脑瘫患儿数目表示。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新生儿死亡率有明显下降,但脑瘫发生率却有增多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有脑瘫病人600余万。

导致脑瘫的因素主要是早产、窒息、产伤、黄疸。高晓群介绍,脑瘫患儿在临床上可分为6种类型,即: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其中痉挛型脑瘫发病率最高,占全部病人的55%,主要表现是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站立时全身紧张,足尖着地,足跟悬空,走路时呈剪刀步态,检查时双腿向左右分开困难,活动踝关节时脚发抖,称为踝阵挛。

痉挛型脑瘫占比最高,SPR手术是主流疗法

目前,我国在脑瘫外科治疗方面采用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手术)”,是世界医学界经历一百多年研究取得的医疗成果。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推动了我国脑瘫神经纤维外科的发展。高晓群介绍,痉挛性脑瘫的治疗原则是解除痉挛、矫形和康复训练,而解除痉挛是整个治疗的关键。SPR手术是通过对脊神经后根的选择处理,长期稳定的解除肌肉痉挛,全面调整患者的肌张力,纠正由肌肉痉挛引起的肢体动力性畸形。

脑瘫为什么会导致肢体肌肉痉挛、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增高的机理是什么?高晓群介绍,神经电生理研究证实,在大脑内部的网状结构中,有一个能使肌肉紧张、肌张力增高的“易化区”,又有一个与易化区拮抗的能使肌肉放松、肌张力降低的“抑制区”。正常情况下,二者相互协调,维持全身肌张力平衡。由于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受损,痉挛性脑瘫患者对“抑制区”的兴奋作用减弱,不能与“易化区”拮抗,使“易化区”的功能亢进,通过下行通路,使脊髓牵张反射过强,导致肌肉紧张,肌张力增高。

那么,SPR手术解除肌痉挛、肌张力增高的机理是什么?在参与肢体痉挛、肌张力增高的神经环路中(r-环路),脊神经后根中的Ia纤维起主要作用,是导致肌痉挛、肌张力增高的“祸根”。SPR手术通过神经阈值测量仪寻找出这类“祸根”,根据患者肢体肌张力增高的程度,部分切断,减少肌肉感受器(肌梭)经过Ia纤维向中枢传递的异常信息。这就缓解了肌肉痉挛,降低了过高的肌张力,为患者创造了肢体运动康复的基础。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组成,前根支配肌肉运动,SPR手术不切断前根,故不影响肢体运动,更不可能出现肢体瘫痪。

高晓群说,对于累及全身的混合性脑瘫,在给患者施行SPR手术的基础上,再附加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分离术,缓解上半身痉挛。采用这种术式后,大多数病人上肢体痉挛改善,较下肢明显,肢体转温,从不能持物到手指、关节能伸屈拿取物品,步态变稳重,尤其是吞咽功能得以改善。

害人的安慰性治疗

对痉挛型脑瘫,目前的疗法还有两种,一是长期服用脑瘫“痉挛”药物,副作用太大,又不能完全解除肌张力,一直没有被推广。二是针剂,在国外很受推崇,通过微量泵直接注入脊髓周围的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经根,能很好地解决肢体痉挛,已经成为国外脑瘫保守治疗的主流方式,但在国内还没有推广。其原因在于每年的维护成本达2-3万元,高额的经济支出阻碍了此项技术的普及。

此外,目前在医疗市场上,针对脑瘫患者的治疗乱象,还有两大类。一类是神经营养药物;二是近年出现的大肆宣扬和过分夸大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其实这些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安慰性治疗,不仅延误患儿病情,而且浪费资源,导致脑瘫家庭因病致贫。”高晓群说。

高晓群具体分析神经营养药物的滥用时说,儿童神经内科基于神经生长因子有助于生精细胞的分裂侧芽生长的基础采取静脉滴注神经营养剂(如胞二磷胆碱、脑蛋白水解物、施普善、神经生子因子等)治疗小儿脑瘫,虽然在我国广泛使用,但在国际上还缺乏准确的高可信度的人体用药报道。在人脑血管内的血液与组织液中间有一个起过滤作用的结构,称血脑屏障,防止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液中,保护脑细胞不受损伤。而这些药物根本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不了脑组织,接触不到脑细胞。

干细胞移植是新近冒出的一种治疗脑瘫方法,被宣传为具有神乎其神的疗效。有观点认为既然脑细胞损失造成运动障碍,如果能补充或使神经元再生,可能使脑瘫治愈。但高晓群认为,就神经系统而言,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干细胞如何到达指定部位?一些不负责的医疗机构用类似输血的方式移植,如何透过血脑屏障?二是一些更“聪明”的医疗单位用立体定向注射,想注射到哪个部位就注射到那个部位。那么干细胞如何长成为我们希望的细胞,又如何和旧的细胞发生信号联系?似乎没有科学的答复,有的只是个别病例信誓旦旦的疗效。因此,脑瘫干细胞移植治疗,第一没有科学的依据,第二即使干细胞能修复神经系统也解决不了脑瘫。因为脑瘫的主要肢体症状是由于在神经损伤后痉挛的肌肉与骨骼发育的不同步导致的。

康复训练十分重要

“治疗脑瘫,康复训练非常重要。”高晓群说,针对每个脑瘫儿童的症状,要制定个体康复计划,确保整个康复项目精准实施,使脑瘫儿童肢体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得到有效康复。同时,积极开展脑瘫儿童社会融入活动和引导式教育工作,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孩子康复回归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医教结合、融合教育、特教提升”模式是先进的康复理念。

术前的康复,主要是从降低肌张力和牵拉肌腱和韧带为主,使之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效果,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一般在停止康复一段时间就会反复,还会使肢体的畸形越发严重。术后康复,主要是通过手术解除患者肢体痉挛后,把受到限制和没有发育好的肌力通过一系列方法康复起来,使患者能够重新站起来行走。术前和术后的康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康复方法。医生应为每位患儿量身定做最适合其个体的康复方案,采用综合康复技术,激活脑瘫儿童神经系统。

今年9月,国内脑瘫外科与康复医学专家在北京召开脑瘫外科与康复研讨会,达成共识:对脑瘫患者分类施策、精准治疗。一是继续遵循政府出台的免费康复工程,对0-6岁脑瘫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二是对4岁以上的“痉挛型脑瘫”实施外科治疗与康复训练一体化,即“三联疗法”:SPR手术+矫形手术+康复训练。采取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术),降低过高的肌张力,使患者“僵硬”的腿放松,为肢体功能的康复创造条件;采用矫形外科手术,让已经出现下肢畸形患者的腿伸直,脚放平;通过术后康复训练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上述三种疗法综合施治,能使55%的痉挛型脑瘫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对于支具的辅助治疗作用,高晓群不主张过早使用。他说,利用各种支具,虽然可以防止肢体变形,但会妨碍运动关节的活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美国治疗脑瘫的药(美国治疗偏瘫的药)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