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肠病如何治疗(炎性肠病怎么治疗)炎性肠病如何治疗(炎性肠病怎么治疗)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炎性肠病如何治疗(炎性肠病怎么治疗)

炎性肠病如何治疗(炎性肠病怎么治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患者被诊断为IBD,从“少见病”发展为“常见病”。根据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中国2005-2014年间IBD总病例约为35万。预计到2025年,中国IBD患者将达到150万人。

在IBD患者中,老年人是面临困难最多的群体,部分老年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果自行停药,有可能会导致疾病反复发作。但在疫情尚未结束的背景下,药物可及性的不足困扰着较多的患者。如此,IBD患者如何进行规范化治疗?

今天(5月29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肠道健康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及内镜中心主任邹多武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是溃疡性结肠炎还是克罗恩病,在我国发病率都是逐渐升高的趋势。在治疗方面,由于这类疾病治疗周期比较长,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实现完全治愈,所以,急需提升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规范患者长期治疗。

“我们对IBD患者的建议是,要做好长期慢病管理,正确面对这一疾病。从医生的角度来看,也要给患者制定适合他的综合治疗策略,并帮助患者要实现规范治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邹多武说。

IBD患者面临诊治难题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系统,也是人体的“第二大脑”,人体100%的营养和90%的毒素要靠肠道吸收和排出,就像人体的“加油站”和“垃圾场”,不仅要负责提供养分,参与重要器官调节,还要及时处理体内“垃圾”,否则代谢废物长期滞留,就会带来各种健康问题。

这也使得消化系统疾病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的特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中国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慢性病患病率中高居前列。

通常认为,IBD具有不可治愈、终身复发性进展及可致残性等特点,患者需长期用药和定期复诊。绝大多数患者会经历多次复发,住院时间延长、患者住院率增加、患者抗感染能力降低、手术切口愈合慢等都是因此产生的后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躯体痛苦和精神负担。

与IBD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相对应的是,由于大众对IBD的认知度较低,疾病早期出现的持续腹泻、腹痛、发热、便血等症状常被忽视,从而延误就诊。患者往往因为误诊而贻误治疗,生活质量快速下降,面临疾病、经济和心理等多重负担。

邹多武指出,炎症性肠病在临床上有两个发病高峰,一是青年阶段,二三十岁就发病;二是中老年阶段,60岁左右发病。由于炎症性肠病病因并不是特别的清楚,而引起炎症性肠病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环境因素,肠道的微生态等,而中老年患者发病以溃疡性结肠炎更多见,溃疡性结肠炎如果不能控制住,炎症反复的发作就具有癌变的风险,这也使得炎症性肠病发生结肠癌的风险要比常人高得多。克罗恩病发病患者主要以青年患者为主,这类患者诱发淋巴瘤的风险较大。

“所以,对一些炎症性肠病的病人一旦诊断明确,我们建议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邹多武介绍,建议进行结肠镜检查以降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结直肠癌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

为此,在诸多场合,专家也纷纷建议,对于活动期IBD患者,建议3~6个月之间复查一次肠镜检查较为合适;对于已达到缓解期的IBD患者,建议每年一次肠镜检查。患者定时复查肠镜检查,不仅为了评估患者病情是否发生进展,同时对于患者肠道的癌变监测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基于精准的诊断后,才能进行规范化治疗,而规范化的治疗也成为了IBD疾病管理的重要方向。也是得益于随着对疾病的深入了解、诊断手段的发展和生物制剂的问世,IBD的治疗目标从改善症状、临床缓解,逐步提高至无激素临床缓解、粘膜愈合以及深度缓解(即临床缓解+粘膜愈合)的达标治疗。临床医生也拥有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武器,能够惠及更多IBD患者,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邹多武教授介绍,炎症性肠病治疗的药物目前来说就五大类,一是5-氨基水杨酸类的药物、美沙拉秦之类的药物、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其中,5-氨基水杨酸类的制剂是比较适合于轻中度的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而对克罗恩病或者是比较重的溃疡性结肠炎往往是需要免疫抑制剂、激素、生物制剂等方式进行治疗,而相对来说,5-氨基水杨酸的药物是最安全、副作用也最小。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炎症性肠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这个病不适合自我诊断,首诊必须非常慎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诊断治疗,因为一旦戴上这个疾病的帽子很多人就需要经历长期用药治疗。”邹多武教授说。

院外药房承接IBD患者购药需求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与很多慢病一样,对于IBD患者而言,病程长用药周期长,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如何加强患者的依从性管理也成为当下的一个考验。

好在随着处方外流政策的加速,“院边店”在慢病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处方外流政策的落地,具有医保定点资格的“院边店”,帮助IBD老年患者实现了就近就医,一站式购药,逐步成为患者疾病管理的重要补充。

中国海王星辰连锁药店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栾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国家带量采购的政策背景之下,院边店可以对医院的处方进行承接,特别是病患尤其是慢病患者在经历完了首诊之后,需要回到各自居住的小区,这个时候后续的一些服务基本上还是在社区店进行承接。”栾斌指出,在很多新政策推出后,我们也可以去配合医院处方药订单的承接,包括与上游厂家共同的去完成病患的院外管理,这可能是院边店除了处方引流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因社区药店占比较大,除了炎症性肠病,在胃肠常用用药这块患者用药需求比较多,海王星辰线上的销售来看,蒙脱石类药物、益生菌等胃肠用药在线上的占比都比较高。在O2O的服务上,海王星辰直接接入了互联网服务,如果顾客在那里有一些问诊,尤其是在销售处方药的时候,在O2O的平台上、微商城上都可以迅速地通过互联网医院来找到医生进行线上接诊。

实际上,自2018年以来,越来越多原来集中全力做医院端的处方药企开启组建OTC队伍,将自身的品种、培训、费用等资源不断向药店倾斜,这种转变也带来零售药店终端处方药销售占比的持续攀升。但由于新医改政策的持续落地,如何进一步抓住机会,破局而出也成为一大命题。特别是2021年5月10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医保发〔2021〕28 号,分别从分类管理、遴选药店、规范使用、完善支付政策、优化经办管理、强化监管、加强领导等方面,对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提出了要求。

“双通道”政策是指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两个通道满足国家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的机制。该政策在国家层面首次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医保药品的供应保障范围,并实行与医疗机构统一的支付政策。

在谈及“双通道”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时,栾斌介绍,由于各个地方在医保用药目录的满足度上、门店的药师配备上、店的经营面积上都会有一些差异化的需求,还有的地方也会要求我们是具备接入互联网医院条件,满足顾客在线上的问诊和开处方,也是基于各地“双通道”政策不一样,双通道药房资质获取时间有所差异。

眼下,在“双通道”政策下使得药店也能承接医保谈判药品落地,有望为纳入“双通道”的零售药店对接医保统筹基金,如此,通过处方流转获得客流量的提升,促进药品外流,优化资源配置。此外,患者也可以享受与院内相同的报销政策,进一步地提高药物的可及性。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炎性肠病如何治疗(炎性肠病怎么治疗)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