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认知行为治疗(中美认知行为治疗连续培训项目)中美认知行为治疗(中美认知行为治疗连续培训项目)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中美认知行为治疗(中美认知行为治疗连续培训项目)

中美认知行为治疗(中美认知行为治疗连续培训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李春波

【编者按】

30年的银蛇奖,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杰出的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有的人还转型为管理者,成为高校校长、各大医院的院长、各级政府部门的当家人……银蛇奖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台阶。作为银蛇奖发起单位之一,《文汇报》App开设“沪上名医”专栏,选登银蛇奖得主的精彩故事、奋斗人生。

精神疾病,恐怕是所有疾病中被误解最多、最受歧视的一种,不仅让精神疾病患者无法得到公平的看待,还“波及”精神科医生变成了一类“特殊的人”。坊间甚至

有传言,精神科医生,大多自己也不正常。

“虽是一句玩笑话,也是误解不断积累的结果。其实,精神科医生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与普通人群没有什么差别。”面对种种疑惑和不解,李春波在精神科这条崎岖的路上一走就是20多年。

探索研究永无止境

20多年前,李春波还是同济医院的一名住院医师。病房里住着一位老知识分子,一般人难以接近,更别提让他乖乖吃药治病。李春波只说了一句话,就让老先生刮目相看。

对老先生而言,世界上分两种人,读过《尤利西斯》的与没读过的(当时《尤利西斯》还没有完整的中文译本)。李春波和老先生是同一类人,都读过《尤利西斯》。因书结缘,老先生依从性显著改善,相关治疗也随之步上正轨。

这可能是李春波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杂学”,派上了用场。

从医多年,李春波越发感受到“杂学”的重要,尤其是精神科医生。除了需要掌握大量医学专业知识;还必须对社会、文化、心理甚至宗教、哲学投入关注;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有比常人更加健康和强大的内心,才能胜任这一份工作。

意识如何产生的?思维产生的过程是怎样的?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精神的异常?为什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在临床工作中,李春波总是会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他发现,国内精神医学界对于循证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甚少,能找到的大都是国外的著作和研究。

“我本来就喜欢做研究,由于我家族遗传的高血压原因,从2008年起就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这边从临床转向研究工作。”李春波回忆,一开始做研究并不十分顺利,有时候没有现成的方法可遵循,需要自己摸索。

每一次的发现都是一种激励

早在1994年开始,李春波开启了循证医学的自学之路,收集Meta分析的相关方法学文献。光是纸上谈兵还没用,学习、实践也同样重要。

李春波指导王洪艳博士生进行认知测验工具的开发应用

2006年,他先后向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Prof John M.Davis、英国利兹大学(之后至诺丁汉大学)Prof Clive E.Adams、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Dr Stefan Leucht交流学习。2007年,在The Cochrane Library 发表了systematic review。2008年、2009年,每年在英国进行两个月的系统综述研究,并建立考科蓝精神分裂症专业组中国分支。

在此期间,李春波帮助医院和英国诺丁汉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建立了学者互换项目。通过年度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每年培训专业相关人员学习循证医学的方法学,已经持续12年,取得良好效果。循证医学研究和应用为临床诊治指南提供了相关的科学证据。

随着人口老龄化逐年加剧,健康老龄化已经成为预防医学的相关重点。如何针对国内社区老年人进行有效干预,降低痴呆的风险,一直是悬而未决的热点和难点,这也是李春波近10年多来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虽然,有关精神疾病的探索难度大,突破少,没有其他疾病那般突飞猛进的进展,但对医生而言,每一次的发现都是一种激励。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精神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依旧有着令人惊喜的收获。

近年关于复发和服药依从性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出院一年内的复发比例高达30%,其中最主要的复发原因是中断治疗或自行减药,坚持用药是维持病情稳定和防止复发的重要措施。

如何将症状得到控制?药物治疗不可或缺。然而,以往的药物副作用大。吃下去症状是控制住了,但人似乎也“傻了”——行动和反应都变得迟缓了。“以前,吃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大多都有因为药物副反应所致的‘面具脸’,面部几乎看不出表情变化。”李春波说,还有一些患者在用药之后,说话时会不自觉流口水。这些明显的副作用,让治疗依从性乃至康复之路困难重重,也难以回归社会。

如今,即便需要每天服药,药物的副作用明显减少,甚至还出现了长效制剂。虽然针剂没有口服方便,但大大减少了次数,对于不配合治疗的患者尤其合适,最少的一年仅需注射4次,让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些都是国际上精神医学领域不断探索研究之后的成果。基于创新的新型科技,比如纳米技术、信息科技和虚拟现实技术VR在

精神科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没有答案的疑问都是课题

在业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有“精神科黄埔军校”之称。受国家卫健委委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每年举办全国精神科医师、护理进修班和研修班等进修和继续教育项目,培养了大批精神科医疗、护理骨干。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培训中心于2002年底成立,是国内最具权威的心理治疗专业培训机构之一。中心每年举办“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中德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中美认知行为治疗”以及“结构式家庭治疗”等连续培训项目,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

中心邀请国内外精神心理疾病研究的知名专家与大师进行讲学、授课和学术讨论,建立“东方精神医学论坛”并形成品牌,为进一步提高人才专业素养打下扎实基础。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关键是人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务人员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飞跃,开创了多项临床、科研工作先河。

“如果一个问题,你在书本上找不到答案,那就是很好的研究课题。”李春波说,会观察,有思考,就能找到研究的方向。当然,科研的最终目标还是要应用到临床上、解决临床问题。

培养一个精神科医生不容易,即便是在上海,专职的精神科医生也相对不多。然而,精神疾病并不少见。不单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障碍和睡眠障碍等,这些都属于精神疾病。

患者在急性期可以在三甲医院或者专科医院治疗,等到平稳之后,势必还是需要回归社会,回到社区。如何让基层医院的医生能接手这类患者?如何让基层的医护人员掌握心理治疗的技能?李春波和团队不断思考、总结,归纳出一整套适合基层医疗工作者的简化认知行为治疗“操作手册”,里面有系统、简便的诊治和评估方法,便于学习掌握。

“社区医生,经过短期学习后,只要按照手册的步骤,一步跟着一步走,也能较好为患者提供心理治疗康复的服务。”李春波表示,首先得大家都重视起来,了解精神疾病。在这基础上,才能更上一层楼,使得民众获得越来越多的及时和高质量精神卫生服务。

名医简介

李春波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副院长。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老年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擅长焦虑障碍及精神科疑难杂症的临床诊治。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主编教材1部。获WHO中国青年优秀论著奖、上海市医务职工科技创新新人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长期研究认知老化可塑性、精神病理学机制和循证精神医学,获李国豪教学奖励金一等奖等。获首批医苑新星、同济大学首届五四优秀青年、同济大学首届十佳医生等荣誉。

作者:许珈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中美认知行为治疗(中美认知行为治疗连续培训项目)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