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治疗(自适应治疗癌症)自适应治疗(自适应治疗癌症)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自适应治疗(自适应治疗癌症)

自适应治疗(自适应治疗癌症)

(健康时报记者 林敬 王振雅)在近日举行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2019医学装备展览会上,上万件医学装备集中亮相,超过200项的新技术及新产品惹人注目。它们将给医学发展及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毫秒读心 全球首创超低剂量CT

256层宽体能谱CT NeuViz Glory 耀世 东软医疗供图

研发公司:东软医疗是面向全球提供高端医疗设备及临床诊疗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目前拥有CT、MRI、DSA、XR、PET/CT、RT、US、IVD、MDaaS九大产品线,以及涵盖放射影像、常规检查、放疗与核医学、临床应用的全面解决方案。

自20余年前研发出中国第一台 CT开始,东软医疗便在自主研发之路上狂奔向前,一次次突破了那些“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实现了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本次展会展出的256层宽体能谱CT再次冲击在场嘉宾的眼球。

“只需要0.3秒就可以实现一个成人心脏的扫描”,东软医疗首席执行官武少杰介绍,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做心脏CT检查的时候需要屏气,有时候因为心跳过快,扫描出来的心脏图像都是不清晰的。256层宽体能谱CT的速度超快,所以即使因为疾病或者昏迷患者不能配合呼吸,或者心率比较快的情况下,都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这是目前单源全身CT中最快的转速,业界称此优势为“毫秒读心”。此外,它还实现了60kV低剂量扫描,这是东软医疗的全球首创。对于婴幼儿、常规体检应用都非常安全。

智慧放疗云平台:不用跑大医院也能做高质量放疗

智云4.0放疗云整体解决方案 瓦里安供图

研发公司:瓦里安是研发和提供癌症治疗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企业,连续被认证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行业领军企业”,蝉联“中国放疗行业最佳售后服务金人奖”,并荣获了2018年度 “健康中国∙2018年度社会责任奖”。

中国放疗可及率24%,远远低于世卫组织建议的50-60%,仅有11.8%放疗资源分布在县级医院,三甲医院放疗中心人满为患。本届展会上瓦里安医疗携带智慧放疗云平台医联体整体解决方案亮相,为基层癌症患者就近接受高质量放疗提供了新思路。

作为全球首个智云4.0放疗云整体解决方案,瓦里安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张晓博士表示,在整个肿瘤专科医联体的环境当中,它能够建立一个稳定、实时、远程有效的医联体“传、帮、带”。简单来说就是,在瓦里安智云4.0生态平台上,所有治疗方案完全可以通过上级指导医院的指导来完成,且治疗方案可以做到完全拷贝一致的传输。无论是治疗手段的监控、治疗质量的控制还是整个流程过程的监控,都可以通过智云4.0来得以实现。在智云4.0上,实现互联互通的Halcyon智慧直线加速器,即将可以通过AI技术实现多模态在线自适应放疗,也就是说患者躺在治疗床上即可实现15分钟内的在线自适应治疗。

海扶刀:让子宫受伤害更小

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JC型 海扶医疗供图

研发公司:海扶医疗致力于聚焦超声外科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开发,已自主开发出聚焦超声外科治疗良、恶性肿瘤,妇科常见病,康复保健三大系列、十多种型号高端医疗设备。

在博览会的另一展厅里,海扶医疗的一场“聚焦超声消融手术”直播吸引了大量关注。“不开刀、无麻醉、患者全程意识清醒”,颠覆了大家对于肿瘤手术的印象。海扶医疗董事长王智彪通过网络连线,与远在重庆接受多发性子宫肌瘤消融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实时交流。

在被询问手术感觉时,患者回答道:“没有任何痛感,仅肚皮有些热感。”这一切的实现,得益于海扶在全球率先突破了聚焦超声外科(FUS)治疗肿瘤的关键核心技术。

聚焦超声消融手术通过超声波就可以杀死肿瘤细胞,不止子宫肌瘤,肝癌、胰腺癌等许多实体肿瘤也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体外对体内的治疗,此次展出的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就是这样一种治疗方法。

“采用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以保全子宫,而且术前不需要打麻醉,过程中不流一滴血,患者可以自行走进手术室。医生通过操作鼠标进行治疗,并用图像融合(超声+核磁)联合监控来辅助治疗,医生和患者可以随时交流,术中即刻行超声造影评价疗效。治疗结束后,患者可在医生的帮助下自行离开手术室。可以说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伤害最小的方法。设备、技术并不复杂可在县级医院无障碍地进行开展”,王智彪介绍。

全景动态PET:探索人体奥秘的“哈勃望远镜”

全景动态扫描PET-CT uExplorer探索者 联影医疗供图

研发公司: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及其相关技术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产品线覆盖全线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并同时拥有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雄厚资本实力及顶尖人才优势的集团。

传统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CT)一般需要20分钟完成全身扫描,而联影医疗在本次展会展出的这款全景动态PET-CT只需20秒就能完成全身动态扫描。

“这款设备最独特之处在于,能用来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态代谢过程”,联影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联席总裁张强介绍,做PET-CT检查需要先将放射性示踪剂药物注入被检查人员的体内,再使用影像设备对γ光子进行检测,以观测示踪剂在体内代谢分布情况,从而发现病灶。传统PET-CT扫描仪的探测器宽度局限在15-20厘米,做一次全身检查需要6-7个扫描床位,时间在20-30分钟,机器检测效率不够高。并且示踪剂随时间不断衰变,扫描时间长也会影响检测效率。

联影独有的“全景动态PET-CT只需传统PET-CT 1/40的用示踪剂药量就能完成高质量的图像扫描,真正降低了辐射风险。并且这是唯一一款能真正实现单床位全身动态扫描的PET-CT,能观察放射性示踪剂在体内流通、扩散最后被组织细胞所摄取的全过程”,张强说,“这就像是一台探索人体奥秘的‘哈勃望远镜’,有望在药代动力学等前沿科学研究方面发挥巨大潜力,加速新药的研发过程。”

全球最大孔径CT设备:让患者站着做CT成为可能

110CM超大孔径CT设备 王振雅/摄

研发公司:赛诺威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2017年入选中国医学装备协会CT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并荣获CT类最佳国产技术创新奖“未来医疗100强”称号。

CT检查作为一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为精准诊疗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不同于传统CT的扫描架固定扫描床移动,一款超大孔径扫描架不断移动、科技感十足的CT设备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足围观。

“这是全球最大孔径的CT,是我们中国企业制造的,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技术。”赛诺威盛科技工作人员非常骄傲的介绍着产品。传统的CT孔径尺寸为70cm,传统大孔径CT尺寸为85cm,而赛诺威盛此次展示的新产品孔径达110cm。

超大孔径可提供2.5倍于常规CT的扫描空间和操作空间。临床上CT设备孔径越大越可以更好地覆盖病人的各个部分,超大孔径可以解决肥胖病人、全身淋巴瘤、乳腺Ca等患者在传统CT检查时的困难。

除此之外,该产品还摆脱了传统扫描架的束缚,可直接放在手术室中,对于急诊外伤患者,它缩短了诊断到治疗的路径,避免移动患者带来的二次损伤。它还可实现水平和垂直等多种扫描模式。

临床中,患者通常时被动躺在扫描床上,对于承重条件下的病变一直无法扫描,医生无法看到承重条件下的病变情况。工作人员介绍,该产品可以满足站立位CT全身扫描,能够清晰看到患者站立承重条件下的病变情况,这是市场上90%的设备都实现不了的,这项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

睿米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的GPS

睿米机器人模型 王振雅/摄

研发公司: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手术机器人研发、生产的高科技公司,研发成果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个获得NMPA认证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我叫赵立梅,今年39岁,是一个青年帕金森病患者,已有20年的病史,四肢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颤抖,没法学习,没法生活……”在柏惠维康的展区,许多参会者被这则真实病例所吸引。原来,这是一档名为《机智过人》的电视节目,节目中拥有过人机智的便是睿米机器人。

“2018年,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张建国在睿米机器人的辅助下完成了赵立梅的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展位前的参会者驻足凝视着这场手术,手术开始前,躺在手术台上的赵立梅四肢不停颤抖,而随着手术结束,赵丽梅不抖了。现场的观看者集体长舒一口气,随后纷纷咨询工作人员,睿米是一款什么样的机器人。

“大家一提手术机器人都知道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但达芬奇属于主从式机器人主要使用于腹腔镜手术,在神经外科则需要像睿米这样可以自动定位的导航定位机器人。”柏惠维康科技工作人员介绍,睿米机器人是国内第一款NMPA认证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也是第一个成功实施DBS这个高难度手术的国产手术机器人。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睿米机器人化身手术的“GPS”系统,帮助医生在不开颅的情况下定位到颅内的细微病变,进行手术规划,实现精准的微创手术。相比于传统的立体定向框架技术,无框架的机器人辅助手术对患者造成创伤更少。睿米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可达0.5毫米,手术创口只有2毫米大小,术后患者观察2到3天即可出院。

大脑中布满了危险的血管和神经,被医生称为“生命禁区”,研发该领域的手术机器人十分不易。睿米机器人历经了20年自主研发、17年的临床探索、6次产品迭代。最终在2018年获批上市,它通过精准的导航定位,帮助医生实施活检、抽吸、毁损、植入、放疗等12类术式。

截至目前,它已在全国20多家医院成功辅助医生完成两万余例癫痫、帕金森病、颅内肿瘤活检等手术。

“天使之眼”: 全闭环智能输液管理

全闭环输液管理系统模拟板 王振雅/摄

研发公司:深圳市联新移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建设智慧病房开始,逐步实现建设智慧医疗的高新技术企业。曾荣登2018未来医疗100强榜单。

人一旦生病住院,往往需要家属陪床,而家属陪床其中一项“常规任务”就是看着输液瓶里的药,当药快输完时,及时找护士换药,陪床的过程总是“难熬”的,稍微迷糊一下,看的不及时,就可能带给病患生命危险。

而在2019医学装备展览会的创新装备展区,一款灵动小巧的智能输液监测设备正在改变这一现状。“它通过微重力传感器精准监测输液液体的变化,通过智能算法,让医护人员及时知晓输液的实时变化和异常情况。”深圳市联新移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售前支持工程师向记者介绍,它可以精准到一滴眼泪的重量。

全闭环输液管理系统又被称作“天使之眼”。它由重力感应器、蓝牙传输系统、护士站显示系统组成,前端重力感应器感应、中端蓝牙传输精准算法、终端护士站大屏呈现与提醒。

在输液过程中,输液结束若没有及时换瓶或拔针,易出现回血,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天使之眼”可以提前预知拔针时间,感应输液速度快慢与停止,对于输液异常情况及时警报。在护士站的电脑端、移动端都会发出警报,提醒护士处理。

据联新售前工程师介绍,它还可以帮助护士根据监测信息和专业判断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安排工作优先级,减少频繁无效奔波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黑科技机械腿:帮助截瘫患者“走路”

一位工作人员体验机械腿 王振雅/摄

研发公司: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金1.2亿元,是一家致力于康复理疗设备和创伤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用手杖做遥控,机械腿辅助行走,一款科技感十足的机械腿成为展览现场移动的“焦点”。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款针对截瘫患者、残疾人的康复机器人,对于这些患者,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对于他们的心肺功能以及身体非常不利。

一直以来,康复装备供应与临床需求存在巨大缺口。我国肢体残疾者有2400多万人,而截至2014年底,全国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服务机构达2181个,全国共对36.7万肢体残疾者实施康复训练。

下肢康复机器人作为一种特殊环境下的“可穿戴设备”,辅助人体完成肢体动作,实现助残行走、康复治疗、负重行走,残疾人利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进行步态训练,对肌肉萎缩等其它并发症可起到减缓作用。

而翔宇这款下肢康复机器人通过模拟正常人走路,帮助这些患者进行户外活动,让患者真正能走出去。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康复机器人主要面向医院和康复机构购买而非个人。

(责任编辑:孙宝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自适应治疗(自适应治疗癌症)
分享到: 更多 ( 0)